首页 百科知识 2022年通货膨胀率一览表

2022年通货膨胀率一览表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货膨胀的治理_新编西方经济学教程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十分重视平抑通货膨胀,一般都将其视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制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管制或冻结工资被认为能够降低商品成本,从而减轻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对其原因的不同认识,从而也导致了种种不同的反通货膨胀的主张。其中控制总需求又是及时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

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十分重视平抑通货膨胀,一般都将其视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制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概括而言,主要治理措施有下列几种方式。

1.紧缩性货币政策

由于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因此,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实行抽紧银根政策,即通货紧缩或紧缩货币,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以提高货币购买力,从而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中央银行一般采取下列各种措施。

(1)出售政府债券。这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方法,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各种政府债券,就可以缩减货币供应及其潜在的膨胀,这是最重要且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

(2)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息率,这势必带来信贷紧缩和利率上升,从而有利于控制信贷的膨胀。

(3)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以减少商业银行放款,从而减少货币供应。

(4)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利率的提高会增加使用信贷资金的成本,借贷将减少。同时,利率的提高,还可以吸收储蓄存款,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2.紧缩性财政政策

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就是紧缩财政支出,通过增加税收来谋求预算平衡,从而减少财政赤字

3.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就是政府为了降低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幅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不至于陷入“滞胀”。

收入政策一般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

(1)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这种指导线是由政府当局在一定年份内允许总货币收入增加的一个目标数值线,即根据统计的平均生产力的增长,政府当局估算出货币收入的最大限度增长,而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应等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不允许超过。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经济中每单位产量的劳动成本的稳定,因而预定的货币收入增长就会使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

(2)工资管制(或冻结工资),即强制推行的控制全社会职工货币工资增长总额和幅度,或政府强制性规定职工工资在若干时期内再增加必须固定在一定水平上的措施。管制或冻结工资被认为能够降低商品成本,从而减轻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通货膨胀相当严重时采取的非常措施,但正是因为通货膨胀严重,人民收入生活水平持续下降,从而使冻结或管制工资措施实施起来更为困难。

(3)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这是指通过一种对过多地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增长超额比率征以特别税款的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一般认为,实行这种税收罚款办法,可以使企业公司有依据地拒绝工资超额提高,并同工会达成工资协定,从而降低工资增长率,减缓通货膨胀率

4.价格政策

通过反托拉斯法限制价格垄断,这是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价格垄断有可能出现定价过高和哄抬物价的现象,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就必须限制价格垄断。

5.供应政策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成本,增加有效供给。供应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②削减社会福利开支;③稳定币值;④精简规章制度,给企业松绑,刺激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等。

为了更好地抑制愈来愈高的通货膨胀,发展中国家从各自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先后采取过许多不同的反通货膨胀对策。概括起来,这些对策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传统疗法”,即采取紧缩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1)紧缩财政,增收节支。即精简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压缩行政开支,减少福利费用和物价补贴,控制基建规模,整顿国有企业,改革税制,提高税率。这一政策旨在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减少财政赤字,减少财政货币发行。

(2)紧缩货币,提高利率,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3)控制工资增长,减轻市场的消费需求压力。

二是“冲击疗法”,即反传统疗法。主要内容是:冻结物价,限定工资和公用事业收费标准,改革货币体制,废除旧币,发行新币等。

这些措施对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效果极不相同。有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有些国家则不但未能将通货膨胀控制住,反而愈演愈烈。

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学界较集中地讨论了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治理对策,这些对策通常都是建立在对通货膨胀发生原因和类型的分析基础上的。由于对其原因的不同认识,从而也导致了种种不同的反通货膨胀的主张。

将我国通货膨胀产生原因主要归结为货币超经济发展速度发行的人,主张用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控制货币发行量,使中央银行保持独立决策的方法来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在他们看来,诸如约束及稳定货币的增长率;将银行利率提升至自由市场利率的水平;允许私营和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参与竞争等,都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对策。

认为我国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膨胀引起的学者,则主张通过控制需求,改善供给来减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距,从而逐步消除通货膨胀。其中控制总需求又是及时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控制总需求的主要手段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包括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严格控制消费基金的增长,尤其是集团消费的增长,严格控制信贷总额和货币发行量等内容。考虑到以往紧缩政策的经验,主张加强需求管理的学者还提出了改进需求管理的一些具体方法,如分类控制、分层控制和分点控制等。

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和市场机制,实行正确的产业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问题,这是认为我国通货膨胀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为主的学者所主张的。而那种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以成本推进为主,或归结为企业和微观基础的学者,则主张进行企业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的运行机制,重新构造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即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来消除膨胀,并认为需求控制只是治标之策,而只有增加供给才是治本之策。也有人强调实行综合治理,要将消除通货膨胀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结合起来。

面对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的“滞胀”危机,理论界也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有人主张,不应采取那种“只看需求、不看供给”的单纯紧缩的经济政策,而应当把宏观经济调节的着眼点,从社会总需求一方扩大到社会总供求两个方面,重视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及资源的重新配置。因此,要针对目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流动性差这一症结,重新选择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支点,即加强国民经济的流动性。其着眼点有三:

(1)从内容上看,要加强供求双方的流动性,其中应着重解决需求结构的刚性,供给结构的错位和供求间的转移问题;

(2)从基础上看,要增强国民经济的流动性,必须依靠制度上的创新,全面推行股份制改革;

(3)从政策上看,要改为以税收-利率政策为主体。税收政策不能仅仅体现在某些行业、产品的豁/减免期上,在进行彻底的利改税之前,可以考虑增加新的税种,调整税率,对流通领域及一些非基础行业的暴利企业课以重税。利率手段不应只是简单地用来抑制总需求,应注意将总需求的一部分引导到生产方面。

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致力于在短时期内(例如一两年)消除通货膨胀,而应该确定长期治理通货膨胀的方针和紧缩政策的强度,以不致造成供给减少的经济停滞为宜。在这个过程中应努力结合调整产业结构,限制增长过快的那些(不是一切)加工工业部门,加快瓶颈部门(能源、电力、交通、原材料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以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淘汰或改造经济效益差的、过度发展的企业,逐渐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平衡。

有人提出了消除“滞胀”的两种方法,即治标和治本办法。前者主要是通过紧缩政策回笼货币,具体可供选择的措施有:①紧缩信贷;②压缩基建规模和集团购买力;③发行债券;④出售国有资产。

后者主要是全面深化改革,达到形成硬预算约束、消除行政性垄断、弱化就业刚性和收入刚性的目标,根除“滞胀”现象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通过改革企业制度来建立新的产权制度,通过促进市场发育来建立竞争性的市场制度,通过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来建立起间接的宏观调控制度。

有人指出,为避免出现“滞胀”的局面,要改“截流堵洪”为“截流泄洪”。一方面,控制货币投放量,但不要过紧,注意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花大力气治理货币流通秩序,重点放在货币的吸纳上,并尽量采用生产性吸纳方式。具体措施是:①制定较为宽松的紧缩政策;②开拓债券市场;③开拓股票市场;④开拓房地产市场;⑤开拓货币市场;⑥开拓企业产权市场。

失业与政治

问题 对于任期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那些美国总统,总统选举的投票人往往要惩罚他们。在1932、1960、1980、1992年这样的衰退时期,执政党都曾失去总统的宝座。相反,在1964、1972、1984、1996年这样低失业率的繁荣年份,执政党推举的总统都得以连任。假设你于2000年当选总统,当年的失业率是8%,而你希望在4年后再次当选时,能将失业率降为6%。于是,问题便出现了,在2000年到2004年间,经济必须以多快的速度增长?

解析 经济必须以这样的速度增长:潜在GDP增长率(现今的美国是每年2.5%)再加上一个足够大的数值,足以使失业率平均每年能下降0.5个百分点。这样,GDP的平均年增长率必须是2.5%加上1%以减少失业,那么在未来4年中,经济每年应增长3.5%。

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过度通货膨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胜利的同盟国要求德国偿还巨额的“赔款”。但赔款额之巨大,使得赔款的偿还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战争期间德国工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于是德国政府开始简单地印钞票,为履行部分财政义务而筹集资金,由此产生的流通货币的增长与物价水平的增加情况非常惊人。从1922年1月到1923年11月,平均价格水平以近200亿为因子增长。货币的价值狂跌不止,人们拿到货币,能多快就有多快地拼命花掉。凯恩斯常说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德国人会一下子买两瓶啤酒,尽管其中一瓶会慢慢变质,但他们担心,如果不这样,当要买第二瓶时,价钱已升高了。

货币量在以100%的速度膨胀时,它每年的价值就会减少一半。如果你今天存了100美元,5年后,它的购买力仅相当于目前的3美元。当然,你可以把名义利率调整到与极高的通货膨胀率一致。但是当高通货膨胀率出其不意地波动时,这种调整的后果可能会是灾难性的。

过度通胀时期,财富发生了大幅度的重新分配。若某人聪明或够运气,持有了像外汇、土地这类的资产,他的实际财富不会因过度通胀而减少。那些不能有效利用这类防通货膨胀资产的人,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财富减少。

金融危机与全球三大经济体的就业问题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从虚拟经济领域逐渐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这场金融危机在打击世界各国经济的同时,也因为经济的不景气造成了大量的失业问题。2009年5月份美国失业率超过9%,创下25年来的最高水平。5月份美国非农业就业人数减少52.1万,减幅低于4月份的53.9万,但失业率从4月份的8.9%上升到9.2%,创198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6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46.7万个,失业率从5月份的9.4%升至9.5%,达到26年来的最高点。居于高位的失业率迫使钱包严重缩水的美国民众削减支出,从而造成美国经济复苏严重受阻。同时,各家银行都不愿向个人或者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这将使经济复苏更趋缓慢。

此外,美国汽车产业的集体低迷也对失业率的攀升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通用克莱斯勒等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巨头实施大规模重组并大量裁员,使制造业在5月份共削减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自2007年12月美国开始本轮经济衰退以来,已累计丧失了570万个就业岗位,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历次经济衰退周期最高失业人数。

当时曾有消息称,2009年各国经济会随着各项促进经济复苏政策的出台,出现转好迹象。世界三大经济体美、日、欧盟新披露的失业率数据降低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预期。除美国外,日本、欧盟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均显示,这些国家的失业率都创出了多年来的新高,成为经济复苏的障碍

失业会产生诸多影响,一般可以将他们分成两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量,但它最容易为人们所感受到。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西方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解雇造成的创伤不亚于亲友的去世或学业上的失败。此外,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失业的严重影响。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当中失去了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随之失去了自信。最终,失业者在情感上受到沉重打击,这些打击容易使得失业者产生极端的想法和做法,从而滋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欧洲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金融危机下失业率的不断增长将造成谋杀案和自杀率的上升。科学家统计了欧盟(包括之前的欧洲共同体)数十年来的相关记录发现,在欧洲,失业者每增长1%会导致65岁以下人口的自杀和谋杀案增长约0.8%。该研究还指出,如果政府为帮助就业而提供的经济支持达到年人均190美元以上,金融危机就不会对自杀和谋杀案的增长有这么大的影响。

领衔此项研究的牛津大学科学家戴维·斯塔克勒举例说,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挽救美国经济之后,即便人们仍不断听到银行家跳楼的消息,但美国的自杀率确实开始下降。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衰退期间的损失,就好像是将众多的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销毁掉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西方学者认为,奥肯定律揭示了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极为重要的关系,它描述了实际GDP的短期变动与失业率变动的联系。根据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失业率的变动推测或估计GDP的变动,也可以通过GDP的变动预测失业率的变动。例如,实际失业率为8%,高于6%的自然失业率2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就将比潜在GDP低4%左右。

未来的一二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城镇新增的适龄就业人员也有较大的就业需求,这就使得我国在未来这一二十年内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问题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奥肯定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即一定要保持GDP的高速增长,这样一方面能迅速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较好地解决未来的就业压力。

失业者可领取一定的失业救济金,但其数额少于就业时的工资水平,因而生活相对恶化,促使其重新就业。从这一点上来说,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合理的失业率及失业现象的存在,是促进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资料来源:金融网)

失业率的统计方法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两种失业统计方法。一种是登记失业率,另一种是抽样调查失业率。两种失业率都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登记失业率统计的是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求职的失业人员数量。由于各国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发展水平不一,登记失业率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比较。而抽样调查失业率基本依据的是国际化的失业定义,可以进行国际比较。

因此,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使用的统计方法也不同。中国公布的城镇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它是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对失业人员登记统计汇总的结果。应该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政府制定就业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登记失业制度,登记失业率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作为失业人员获得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条件,登记失业前如果参加过失业保险可以享受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二是作为登记失业人员寻求政府帮助的依据。但是,这个指标的不足是它在一定时间内,反映总体失业状况的敏感程度不是很强。由于中国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到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失业人员数量不够全面,再加上就业和失业登记办法还不健全和规范,因而存在着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的现象。

一些科研机构对城镇失业率有这样或那样的推算,统计数字也不尽相同。其推算结果都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披露的失业率是用“德尔菲法”调查出来的;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把调查的内容,向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然后把意见进行综合,最后形成结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选择了50余名从事就业和劳动统计研究的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专家(官员),发问卷请他们对失业率、城镇失业承受能力等问题进行判断和预测。这些专家、学者长期关注这一领域,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他们的判断应该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是有差别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主要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未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未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分子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从业的人数与失业但未登记的人数之和。城镇调查失业率是反映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数的比率。国际上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年龄、求职意向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判定为失业人员。这需要经过科学的抽样,一般要求在大量的、一定规模的样本前提下来进行。

2002年12月起,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开展大规模的劳动力抽样调查,以了解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就业和下岗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劳动关系、劳动时间以及劳动技能水平、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这项调查于2005年全面铺开,每年都进行一次。由于两个失业率在统计方法、指标定义和统计范围上都不相同,一般不好直接进行对比。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的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它更成为政府、民众和媒体口中使用的高频经济词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各国通过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影响。例如中国在危机发生后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这些措施给中国带来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新一轮的物价上涨。特别是2009年以来,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不断走高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警觉,而2009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9.6%的新高点,不得不让人们又开始关注起通货膨胀的问题。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整个世界经济史上有关通货膨胀的历史。最早的通货膨胀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但是,与后来的20世纪相比,之前的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较小,并且局限于少数国家(如当时的葡萄牙、西班牙等),持续时间与物价涨幅相对有限。尽管18世纪以后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通货膨胀也引起了当时经济学家和经济历史学家的注意,但除了拿破仑战争时期和19世纪50年代曾有过物价的飙升外,总的物价水平还是比较平稳的,且呈现下降趋势,1895年英国的币值甚至还要高于拿破仑战争的末期。

进入20世纪,通货膨胀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严重社会经济问题。1895年以后,欧洲国家的商品价格就开始以相对较低的涨幅上升,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价格进入高速上涨时期。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让人们看到通货膨胀的降临,虽然在此期间价格涨幅相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较小,但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价格并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趋于稳定。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国家,从西方到亚洲,从发达国家到欠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经受了持续通货膨胀的影响。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商品价格在1949—1953年都出现飞涨,比如奥地利、法国、日本和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指数最高分别达到114.28、111.30、109.08和134.90。

在紧接着的15年中,绝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一些国家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指数超过了125。这一时期,工业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相对温和,年通货膨胀率平均为3.7%,其中奥地利、法国、日本较高,美国、瑞典较低。

1969年以后,通货膨胀又开始在所有的开放型经济国家肆虐,这些国家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8.0%以上,这是1968年主要工业国家通货膨胀率的2.5倍,到1974年达到最高峰。这一和平时期的通货膨胀明显地有别于以前和平时期的通货膨胀,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与广泛性,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停滞、高失业率相伴的新特点。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受到了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全世界关于通货膨胀的关注更多地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经济保持快速持久发展的同时,也多次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如表9-2所示。

表9-2 1980—2009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

注:资料来源为国家统计局。

表9-2是我国从1980年至2009年各年度通货膨胀率的数据,数据反映出我国历史上的几次通货膨胀率高点。具体到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2005年、2006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8%和1.5%,根据国际惯例,通货膨胀率在1%~3%之间为爬行的通货膨胀率,属于正常水平;2007年通货膨胀率4.8%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率,2008年通胀水平继续增加达到5.9%,到了2009年通胀率突飞猛进攀升到了9.6%,达到了严重通货膨胀率的程度。

目前有学者认为,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进程太慢,这让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升值有预期,于是热钱的逐利本性使它们大量地流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中国的汇率问题每拖一天,就等于让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而这些热钱流入不断增加,先是涌入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飞涨,政府为了稳定房价于是打压房市;结果热钱又进入股市,哄抬股价使得股市飞涨,然后中国政府又想打压股市;这种状况又迫使热钱流向物资期货市场,开始炒高物价,这一轮被炒作的物资大多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些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可替代性差,即使价格上升,人们的消费量仍然很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原本已经上涨的物价。

因此,有学者认为要解决当前的高通货膨胀问题,光依靠阻击热钱炒作,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步到位的汇率改革,让现在滞留中国的国际热钱无法从不同国家汇率的差异中获得利差收益,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太多的热钱涌入中国,从而缓解我国当前较高通货膨胀率的状况。

也有学者认为目前的通货膨胀是国际大环境使然,同时又伴随着中国特有的结构性问题。在全球物价高涨的局面下,2008年5月,欧盟CPI创下了15年以来的新高,美国也创下7年来的新高,2008年1月份以来,日本的批发物价指数的上涨速度也创27年以来的新高。因此,中国CPI上涨是处于全球CPI普遍上涨的环境之中,通货膨胀难题正在拷问全世界各国政府的应对能力。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经发生了三次通货膨胀,但前两次通货膨胀都发生在封闭经济体内,而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完全融入世界,无法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独善其身。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结构性的,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对大宗商品的依赖程度更高。例如中国已经成为海外铁矿石的最大买家,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尤其是中国的建筑行业和制造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的主要原因。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加剧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而美元贬值则以一种更为“诡谲”的方式向全世界输出通胀。首先,美元的贬值推动了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其次,为了对冲美元贬值风险,国际风险资本投资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保值,增加了大宗商品需求,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当前价格走势与未来趋势分析》的报告,因美元币值变动导致原油期货价格涨幅提高了109%,而中国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旺盛,自然会受到美元贬值的巨大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完全控制本国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之间存在很多经济上的往来,国际经济的变化更容易对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及中国的货币供应问题构成影响,而这些条件都是中国自身无法控制的。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它由两大资产(楼市与股市)价格上涨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从统计数据来看,1999年底到2007年二季度末广义货币从12万多亿增长到37.7万多亿,增长了3倍多;1999年底到2007年二季度末各项贷款从9万多亿增长到25万多亿,增长近3倍;还有外汇储备从1999年底到2007年二季度末期间从1546多亿增长到13326亿美元,增长近9倍。可以说,在这7年多的时间里,银行贷款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从而使金融市场上货币泛滥。当金融市场上货币泛滥时,先是从房地产市场上寻找出路,推高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当股市开始发展与繁荣时,大量的资金又流向了股市,从而吹大股市的泡沫。在这时,中国式通货膨胀就开始了。

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是由货币过多引起的,但过多的货币并非平均式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导致各种商品价格同时等幅地全面上涨,而是过多的货币先流入强势部门或行业(比如房地产),然后由这些行业去投资或消费来推高商品或服务的物价水平。于是,关联行业价格上涨,收入增加,从而使这些关联行业又增加投资或消费,再对这些行业需要的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在这一条价格上涨链中,价格上涨时间与幅度往往是由接近权力的远近来区分的。离政府权力越近的行业或企业,其上涨时间越早,上涨幅度就越大;离政府权力越远的行业或企业,其上涨时间越晚,上涨幅度越小。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这一轮通货膨胀最早是由房地产市场开始的,国内房地产价格不仅上涨时间早,而且上涨幅度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与实际住房价格上涨幅度与速度都是不一致)。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必然带动与房地产相关的数十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工资及服务价格上涨。然后是股市价格的快速飙升(初始因素也与房地产有关,但是股价一旦上涨之后,其上涨的趋势就彻底走上了人为操纵之路)。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的薄弱环节,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因为农业不仅离通货膨胀的权力源最远,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门。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资料来源:新华网)

1.名词解释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

A.总需求不足
B.经济中劳动力的调整
C.工资刚性
D.经济结构的调整

3.以下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是( )。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处于10%~15%之间
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之间
D.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

4.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

A.GDP减缩指数
B.消费者价格指数
C.生产物价指数
D.以上均正确

5.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指的是( )。

A.收入再分配制度
B.收入价格管制
C.收入初次分配
D.以上均正确

6.失业率的含义是(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口与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7.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离退休人员
D.在职人员

8.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有哪些?

9.失业的类型包括哪几种?

10.通货膨胀的类型有哪些?

11.现代货币主义关于通货膨胀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