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地产规划原理

产业地产规划原理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地产规划制定的原则是规划制定者依照规划法的规定在具体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准则。以产业经济学及产业规划学为基本原理,除第1、2章的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工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产业集群理论、系统理论,还有新产业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创新理论。新产业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本身,而且取决于社会和文化因素。

产业地产规划制定的原则是规划制定者依照规划法的规定在具体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项:

1. 科学预测原则

产业地产规划必须首先依据区域内现有的人口、土地、财力、物力、经济技术水平等现实条件,从实际出发,对区域未来的性质、规模、功能设置、发展状况和目标等进行科学的预测,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适度超前性,为以后的区域建设发展提供科学的蓝本。

2. 环境保护原则

编制产业地产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自然景观等,以实现城市的生态效益,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 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和防震减灾的原则

编制产业地产规划其直接目的就是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以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同时,还应当符合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和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等要求,特别在可能发生地震、洪灾的地区,在规划中必须注意采取措施。

4. 合理用地原则

产业地产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必须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同时尽量避免占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地、劣地。

以产业经济学及产业规划学为基本原理,除第1、2章的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工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产业集群理论、系统理论,还有新产业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创新理论。

1. 新产业区理论

新产业区内集聚了具有相同的、相近的或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观念的企业家集群,这对区域的知识和技术扩散非常重要,并有利于区域内的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一方面,区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这种专业化的分工生产与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联;另一方面,区内中小企业在互相竞争的同时互相联系、互相协作和补充。就整个区域而言,生产是灵活和多样的,表现为对高度不确定的供求状况作出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反应。

新产业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本身,而且取决于社会和文化因素。

2.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广为流行的一种区域开发理论。原始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是由若干中心(极或焦点)组成。各种离心力或向心力分别指向或发自这些中心。每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并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佩鲁正是从这种力场的中心确定了他的增长极:“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佩鲁进一步指出,增长极是“给定环境中的一个推进型单元”。所谓推进型单元就是一种优势经济单元,它自身的增长与创新会诱导其他经济单元的增长。如果一个拥有支配效应的经济以“受力场空间”形式出现,那么配置在这个场内的推进型单元即为“增长极”佩鲁的研究表明,企业家创新是经济进步的最主要因素,而最具创新性的经济活动往往发生于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元即增长极之中。

3. 区域创新理论

熊彼特(J.A. Schumpeter)在1934年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思想。后来,技术创新分为两条路线: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论;二是以制度变革和制度推进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论。和产业集群相关的区域创新理论属于制度创新范畴,其主要由“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系统”三个理论分支组成。

区域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理论运用于区域层次而提出的新概念,意指区域网络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有效叠加而构成的动态关联系统,该系统具有开放性、本地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该理论还认为,区域是企业的“群”,这些区域由通过合作和竞争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网络构成,区域经济发展不是潜在利益现象的简单集合而是系统有效的整合。

图7-1 产业园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