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

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金融危机相当于全球金融业的一次大地震,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金融业的巨大损害,也对世界经济运行构成了多重挑战。在第一轮的救市计划中,欧盟国家充当了先锋。北京时间2008年10月13日晚,欧洲各国宣布将在解决信贷危机过程中统一行动。至此,欧盟主要成员国率先携手联动,打响了金融危机保卫战。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金融危机相当于全球金融业的一次大地震,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金融业的巨大损害,也对世界经济运行构成了多重挑战。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之所以爆发金融危机,就是缘于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健康因素。在这些因素中,金融业的过度膨胀即是首要因素。这种过度膨胀主要表现在金融业体量过大以及杠杆化水平过高,据估算,至2007年末,全球金融业的总值相当于近17倍的实体经济总值。过量的金融,让诸多金融企业偏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转向自我服务,大量业务属于金融体系的自我循环,这种过高的虚拟经济成为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

什么是杠杆化水平呢?在金融业中,杠杆化(leverage)是指任何能够扩大收益和损失的技术,包括:投资方面和公司金融方面。例如,衍生金融工具杠杆。通过期权、期货、保证金交易等金融工具实现杠杆化。例如,在投资方面,对冲基金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杠杆化其资产,通过100万美元的现金保证金就可以控制价值2000万美元的原油,并得到由其价格波动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在融资方面,企业通过负债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扩大了财务杠杆,在不增加权益资本的情况下,扩大了企业的投资能力。例如,如果一个企业有投资者投资100万元建立,那么企业可运用这100万元进行公司经营。如果企业运用负债融资,借入200万元,那么企业可以运用这300万元(100万+200万)进行公司经营,即通过财务杠杆扩大了资本。可以说,金融业的杠杆化水平过高也加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而一旦金融危机爆发,金融业的这种杠杆化效应也加大了危机的破坏力。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构成了多重挑战。

首先,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以及资本市场构成了巨大冲击。以金融危机高峰期2009年~2010年这两年计,以金融危机的中心美国为例,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银行破产倒闭数量为140家,2010年上升为157家,创下1992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银行业呈现加速破产的态势。与此同时,全球发达国家中,银行破产倒闭的案例也层出不穷,甚至有的地区连国家都陷入危机之中。此外,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指数平均下跌了30%~40%,中国股市则由2007年10月的高峰值6100多点下跌至2013年5月的2200多点。

其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结构构成了挑战。对于外向型经济体来说,金融危机即意味着肃杀的冬天的来临。市场萧条造成的经济滞涨或下行,以及大批外向型企业的倒闭将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应对的危机。由此,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也将成为经济增长必须解决的新问题。此外,金融危机也意味着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终结以及一个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来临,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世界经济格局也将发生结构性变化,并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第三,金融危机也让以美元为主的世界性储备货币的价值缩水,而以美元为储备货币的国家的财富则大量流失。金融危机促发了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以美元为主的发达国家的货币在贬值,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大都在升值。这一升一降,让美元以汇率为工具在世界范围内掠取了大量财富。而汇率的变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经济体无可选择地不得不应对汇率变动的挑战。

第四,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新的全球金融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而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实现新的经济增长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新问题。而以货币竞争、汇率变动机制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为核心的竞争仍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无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此外,金融危机时期的高失业率也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阻碍。

为了降低金融危机的破坏性,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减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危害,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救市措施,上演了一场持续的金融危机下的全球联动保卫战。在第一轮的救市计划中,欧盟国家充当了先锋。北京时间2008年10月13日晚,欧洲各国宣布将在解决信贷危机过程中统一行动。随后,法国、德国和西班牙政府几乎同时率先宣布推出了银行拯救计划,总金额达9600亿欧元(约合1.3万亿美元),旨在担保银行间贷款及收购银行股份,从而阻止金融系统陷入崩溃。英国也宣布,向3家银行共注资370亿英镑(约740亿美元)。至此,欧盟主要成员国率先携手联动,打响了金融危机保卫战。

同日,美国政府也宣布将迅速启动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也联合宣布采取进一步措施,改善短期美元融资市场的流动性。同日,日本政府和央行宣布,为防止日本股市继续下跌,政府将暂停出售所持金融机构股票以期稳定股市。韩国政府则宣布将动用2400亿美元外汇储备救市,目标涵盖所有银行及金融机构。

在欧盟国家宣布救市计划的前一日,即2008年10月12日,挪威政府宣布,将提供3500亿挪威克朗(约574亿美元)的政府债券,银行将可用这些政府债券作为抵押进行借款操作;同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政府都宣布对所有银行存款提供担保。澳大利亚政府将在未来三年内为国内总值1.2万亿澳元的存款提供担保,包括各类银行、建筑协会和信贷联盟的存款。澳大利亚更承诺为本国银行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各种操作作保;同日,新兴市场国家产油大户阿联酋政府亦宣布加入了为银行存款担保的行列,成为第一个采取救援措施的海湾国家;同日,曾经历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表示,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动荡,印度尼西亚不会像1997年到1998年期间发生亚洲金融风暴时那样恐慌,政府将采取应对措施以维护本国经济……

客观地看,以投资增加流动性以及保障货币资产为特征的救市计划构成了第一轮救市计划的总体特征。在第一轮救市计划中,中国政府雷厉风行、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拯救计划。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轻纺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一周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度降息,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一系列措施不仅表现出我国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也展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与第一轮的投资型救市不同,随着一系列救市计划的深入展开,第二轮的救市计划主要是以降低失业率、扩大就业为主要核心的。2009年一年中,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促就业计划。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阁会议上指出,经济复苏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宣布利用经济刺激基金启动名为“加速实施复苏法案夏季行动”的新计划,计划的核心就是增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日本推出了“新经济刺激计划”拟于未来三年内创造140万至200万个就业机会;韩国政府公布将追加17.7亿韩元(约130亿美元)的政府支出,主要用于低息贷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就业培训、社会救济等方面;欧盟委员会提出一份名为“共担就业责任”的建议草案,拟设190亿欧元专项基金用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工人技能。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这一草案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保持就业率,创造就业机会和加强就业流动性;提高劳动技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增加就业渠道;要求企业增加学徒和实习职位,共同为促进就业而努力;俄罗斯联邦决定预算将再拨付1.4亿卢布(约420多亿美元)用于刺激经济增长以及促进就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总理普京强调:俄政府计划为失业人员创造100万个临时工岗位,为17万人提供再就业培训;法国政府拟斥资13亿欧元推行“青年就业紧急计划”,以促进法国青年的就业和培训;荷兰政府为使经济尽快走出衰退,计划两年内在基建、可持续能源和增加就业等方面新增投入75亿欧元;智利政府今年以来已经投入280亿比索(1美元约合560比索)用于直接就业计划;瑞典政府在2009年春季预算中进一步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重点是加强地方财政补贴和支持就业。财政大臣Anders Borg表示,目前经济处于二战以来最差的增长,失业率大幅提高,政府选择的道路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对公共财政、就业和福利制度的核心负责。

此外,韩国、菲律宾、泰国、马其顿、墨西哥、乌拉圭、芬兰、匈牙利、巴哈马政府等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保就业保发展的应对措施。此外,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埃及六个发展中国家在意大利举行的劳工部长会议上还提出了应对危机促进就业的四个关键战略:一是促进就业岗位的创造和实施有效的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政策,以便恢复人们的信心;二是通过有效和可靠的社会保护体系支撑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收入,通过恢复消费和投资达到迅速恢复增长的目的;三是通过有效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政策促进人力资本的开发,从而使劳动者保持就业岗位并防止社会排除,实现经济增长与个人职业生涯的有机结合;四是积极致力于解决社会、金融和经济问题,以便取得持续增长和发展。

总的来说,应对金融危机不仅是拯救银行业,也要着眼于振兴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具体的应对措施不外乎仍是老生常谈的投资与就业两大核心问题。值得指出的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前所未有地让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不断地采取了一致性的策略。而在后危机时代,全球性金融改革走向何方仍将取决于各国不同的国情与经济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