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关系

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关系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国际贸易理论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本节主要论述战后世界各国之间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日本还发展与东南亚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广泛的贸易联系和经济合作,并不断加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战后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必然导致各国贸易关系的变化。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错综复杂,美国绝对的市场竞争能力在西欧、日本经济恢复之后日趋减弱。

在对国际贸易理论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本节主要论述战后世界各国之间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

一、发达国家经济关系的演变

1.战后各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日是战败国,英、法两国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只有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战后初期,美国已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霸主地位,成为集政治、经济、军事优势于一身的超级大国。这一时期,美国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3左右。但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所拥有的巨大的经济优势已逐渐被削弱。在国内,固定资本投资速度减慢,工资成本螺旋式上升,导致成本加成比率日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势减弱,出口商品竞争能力日益削弱。同时,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也使美国面临来自外部的巨大竞争压力。60年代中期,美国制成品出口仍占世界首位,但是1969年,被联邦德国超过,1985年更位于日、德之后。1970年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下降到13.7%,1985年该比率进一步降至11%,以后虽有反复,但其绝对优势已不复存在。外贸逆差急剧扩大,1987年高达1736亿美元。1988年美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并且债务比率不断扩大。总之,美国在70年代以后的经济实力已大幅度下降。

欧洲各国在二战中饱受战火摧残,二战结束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欧洲经济复兴。1948年4月美国国会采纳国务卿马歇尔的主张,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这便是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决定向西欧各国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但同时又要求各受援国必须保证美在各国的各种利益,甚至要干涉各国内部预算。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英、法、德等国经济迅速恢复。由于西欧各国地缘上接近,经济上历史性联系广泛,各国要求加强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和抗争苏联,西欧各国也希望通过联合来达到政治上的独立。1951年德、意、荷、比、卢、法6国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确定6国之间取消煤钢贸易关税和限额,协调运费率和价格,对生产进行干预。这其实是欧共体的前身。1958年1月1日西欧6国进一步提高联合程度,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按照共同体条约规定,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国之间逐步降低直至取消关税和限额,对外实行统一关税率,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71年又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这个联盟要求协调各成员国经济、财政、信贷政策,并发行统一货币,以大大加快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以后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又相继加入,至1986年欧共体已从最初的6国扩大到12国。

欧共体成立以后,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欧共体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33.2%提高到1988年的37.1%,远超过美国。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也增长迅速,1986年内部贸易占共同体出口总额的57.1%。在对外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主要地位,美、日一直是欧共体主要的贸易伙伴。对美贸易从1984年开始由逆差转为顺差,对日贸易则处于逆差。此外,欧共体各国还广泛发展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贸易往来,这都有利于其经济发展。1988年欧共体特别首脑会议批准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建立统一大市场,实现共同体内部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的计划,这将大大提高欧共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将使欧共体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用一个声音讲话。

在二战中,日本作为战败国,其经济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恢复很快。首先,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使日本获得了大量的美国军事订货,这些外汇收入为日本进口原料和技术设备、重建工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其次,美国在日本推行市场经济改革,为日本造就了市场竞争的环境;同时,日美之间实行单一货币汇率,即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固定比价,为日本重新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契机。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分别于1954年和1956年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并于1967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

日本政府将“贸易立国”作为不变国策,而且一直把重点放在出口方面,这使其对外贸易额增长十分迅速,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显著提高。同时日本特别重视教育、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使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改变了工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了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美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日对美贸易存在巨额顺差,同时日本在对欧共体各国的贸易中也存在着巨额顺差。日本还发展与东南亚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广泛的贸易联系和经济合作,并不断加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发达国家间贸易关系的发展。由于战后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必然导致各国贸易关系的变化。

战后至今,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发展已经历了三个时期,相互间贸易关系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第一时期即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是发达国家经济上升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各国出口贸易增长十分迅速,年平均增长速度不仅超过战前各国出口贸易的年增长率,而且还超过同期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②发达国家间相互贸易在各国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错综复杂,美国绝对的市场竞争能力在西欧、日本经济恢复之后日趋减弱。日、欧则想尽量摆脱美国的控制。欧共体的一致对外政策削弱了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利益;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贸易立国战略也使美国的贸易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再看日欧贸易,其矛盾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也不断激化,日对欧贸易长期保持顺差,并在一些主要产业部门与共同体市场发生竞争。由此可见,在经济上升时期,各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也日渐扩大。为此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持下,举行了多次减让关税的贸易谈判,通过谈判,各国间的关税水平大幅降低,对各国的贸易发展都发生重大促进作用。

第二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这一时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缓慢增长、停滞与通胀加剧的“滞胀”时期,其贸易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滞胀对经济的威胁加剧了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贸易保护主义加强。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增长速度超过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原因在于对外投资可以绕过贸易壁垒而获取高额利润。③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技术竞争成为发达国家贸易竞争的核心。④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欧共体不断加强内部合作,1993年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1988年美国也与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协议实施以来,两国贸易额持续增长。日本也在努力希望建立一个以它为中心的亚太经济圈,以加强与亚太地区各国的交流合作。同时,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进行了第七轮和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并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两轮回合对降低关税,削除非关税壁垒,协调各国的贸易政策,解决贸易争端起了重要作用。另外,7国首脑会议就世界经济的敏感问题和多边经济关系定期进行磋商,以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和行为。

第三时期即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变,美国经济时冷时热,欧共体则进一步致力于内部经济的联合,以市场统一来提高其国际经济实力和地位,日本则加快其经济进程和对世界市场的占有。90年代发达国家贸易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①美国和泛美经济联合。如上所述,美国于1988年与加拿大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8月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共同宣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最终达成协议,这样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在北美成立。同时,美国又与许多拉美国家签署了建立贸易和投资委员会的协议,尝试整个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②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订的《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已获各成员国通过,它确立了各成员国在经济、货币、政治、外交和安全等方面更加紧密的联系和合作。③日本的亚太计划。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中,日本需要寻求一个扎实的根基以集体的力量来对抗竞争,因此曾多次提出建立亚太经济圈的倡议和计划,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的牵制,使这一计划的实现条件还不成熟。

二、经互会的发展及其解体

1.经互会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经互会内部各国间的关系。1949年1月,经互会成立,成员国包括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6国,后又有民主德国、蒙古、古巴、越南加入。初期主要通过年度贸易协定来协调东欧各国与苏联的对外贸易。之后不断提高合作程度。20世纪50年代开始协调各国国民经济计划。60年代开始建立国际机构和经济及科技合作组织体系,进行劳动分工,加强科技同经济的直接联系。70年代主要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综合纲要》。当然,社会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带来了经互会成员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并且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经互会内部贸易增长速度又快于经互会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到80年代初,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占全世界国民收入的25%,工业生产总量占世界工业总量的33%。但是70年代中期以来,经互会成员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为改变这种状况,80年代中期苏联在本国改革中强调科技进步是生产集约化核心的同时,于1985年12月推动经互会通过了《经互会成员国到2000年的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该综合纲要对加强经互会各成员国在新兴产业和尖端科学领域的合作,进一步促进经互会的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同时苏联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长期合作计划、易货贸易和记账方式的做法,强调以市场机制来协调各国间合作。苏联国内外政策的重大变化对经互会各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东欧各国都先后根据其自身情况在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关系方面采取了重大的变革,以寻求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其次是经互会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二战以后,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进入“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处于隔离状态,双方的贸易额很小。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方针之后,东西方关系逐步解冻。1957年美国宣布放弃对苏联和东欧各国的贸易限制,1959年9月美苏首脑的戴维营会谈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缓和又推进一步。东西方贸易随着东西方局势缓和而迅速发展。1975年与1960年相比,经互会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增长了19倍,同时,东西方的经济合作、科技合作和信贷关系也不断加强。

但是在缓和的同时,双方并未停止在世界各地的争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东西方关系再次恶化。西方国家再次宣布对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贸易限制,双方贸易额迅速下降。1985年苏联宣布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出“彻底改革”对外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要求对外经济成为苏联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加速器,并要求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稳定的贸易经济和科技的联系与合作。1987年戈氏访美标志着新一轮缓和的开始。同时苏联加强了与日本、韩国以及欧共体各国的联系。因此,从80年代末开始,双边贸易再次迅速发展。纵观战后东西方经济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到,双边政治关系和军事关系对双方贸易关系有着直接影响。

还需指出,经互会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进口所需,经互会向国外大量借款,巨额债务抑制了东西方贸易规模的扩大。在商品结构方面,苏联能源出口急剧上升,在进口方面,农产品比重不断增加。在外汇有限的情况下,经互会不得不减少制成品进口以满足国内农产品需要。这也使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再次是经互会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战后,经互会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较为稳定。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伊拉克、印度、利比亚、伊朗、阿富汗和埃及等国。经互会向这些国家主要出口机器设备,从这些国家主要进口食品和工业原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口制成品比重有所增加。同时,70年代以后,经互会扩大了经济合作的国家数目,经互会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大多带有援助性质,合作条件比较优惠。

2.经互会的解体。经互会的存在和发展对联合各成员国的力量,共同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经互会成员国在合作和一体化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表现在:①利益不均的矛盾。一体化要求形成统一整体,在这个整体内,各国由于经济上的互利,使他们从共同利益中获得实惠。然而,由于苏联的经济实力超过其他成员国的总和,经互会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有利于苏联而不利于东欧国家,使成员国的平等、互利、互助原则流于形式,并引起众多矛盾。②严重缺陷的合作机制给大多数成员国造成很大负担,使经互会内部产生离心倾向,经互会的根基并不坚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互会东欧成员国剧变,他们决定转向市场经济,实行私有制,把自己的对外经济关系转向西方。他们认为,摆脱国内经济停滞的危机,已不能指望成员国间的帮助,只有设法走自己的路。这样,经互会赖以生存的合作基础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而这时苏联已提出向市场经济过渡,逐步把外贸重点转向西欧和亚太地区,削弱了经互会对外经济发展的作用,再加上其国内经济状况恶化,民族矛盾尖锐,促使其急于想甩掉经互会这个沉重的包袱。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经互会终于于1991年2月宣布解体。历时42年之久的经互会正式宣告结束。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

1.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二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亚、非、拉大多数国家已取得民族独立。为了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的残余影响,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1955年亚、非29国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会议。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共有12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规定,并成立了“77国集团”,这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有着强烈的冲击,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力量。在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下,1968年召开了第二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会议就普遍的、非互惠的、非歧视性的关税优惠制通过了决议,于1971年7月1日起执行。这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一种单向的优惠关税待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商品流通总量,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作为后起之秀,其增长潜力巨大。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发达国家的增速减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石油出口国依靠自身石油资源,从事大量外贸活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甚至高出发达国家1/3以上;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的增速更是惊人,它们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并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一些低收入国家发展也较快,如中国,近几年来,每年的增速也在10%以上。

但是从整体看,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比发达国家要慢,贸易状况更多地要依赖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且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初级产品价格长期内呈下降趋势以及日益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形成较大的阻碍,前景并不乐观。

2.南南经济合作。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后,充分认识到要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发展的主要标志则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内部贸易的发展。从1960—1970年1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相互贸易额增长了85%,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贸易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发展,使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有所降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通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还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①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使贸易分布不平衡,为数众多的国家仍因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而市场狭窄;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很不稳定,市场容量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牵制;③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很不完整,使得内部出口的商品结构也带有这个特征。因此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出口和进口都对发达国家的市场拥有不可替代的依赖性。但是不论怎样,发展中国家内部贸易的迅速发展正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为了进一步扩展贸易,发展各国经济,发展中国家间建立了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行业性的经济组织。地区性的经济组织主要可分为三类:①自由贸易区,如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阿拉伯经济联盟理事会等;②关税同盟,如安第斯集团、中非关税及经济联盟等;③共同市场,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它们一般从建立关税同盟、创立成员国内部优惠贸易市场开始,逐步扩大经济合作的内容和范围。它们的具体情况将在第九章详细阐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又有新的发展,1985年南亚7国成立南亚经济合作联盟,1986年巴西、阿根廷签署一体化协议,取消两国间资本货物税,1987年底阿拉伯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6国通过建立“海湾国家共同市场”计划,取消各国有形贸易关税,实行内部经济优惠,协调财政货币政策等,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盛。

行业性经济组织更多以区域为基础而建立,如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国家咖啡组织、东南亚木材生产者协会、加勒比食糖出口国集团。属于世界范围的,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铝土协会、铜矿出口国政府联合委员会、钨生产协会、可可生产者联盟、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等等。它们首先协调出口价格,以避免生产国之间发生价格战,以便在国际谈判中采取联合行动。其次也进行生产协调,必要时限产保价。最后还进行信息和技术交流,促进成员国的生产发展。

当然,尽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联合与合作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较大成功,促进和加强了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但是南南合作并不能取代南北经济关系,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上还不能完全摆脱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间的政治分歧和历史遗留问题干扰着它们的合作进程。目前债务危机也困扰着发展中国家,因此,如何克服困难,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这是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南北经济关系。南北贸易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对发展中国家而言:①向发达国家出口是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消费能力小,因此出口是生产扩大的重要基础。②向发达国家的出口是获取外汇的主要来源,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尤为重要。因为获取外汇多少从根本上决定着设备和技术进口的规模。③通过进口引进设备和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步伐,取得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对发达国家而言:①从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和燃料的进口是其工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国际分工使一些传统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既是对其整体经济结构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不可缺少的消费需求的一种满足,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亦存在着结构上的非替代性,许多产品还必须面向发展中国家,因此南北经济关系具有市场结构上的互补和不可替代性,双方贸易的增长直接牵动着整个经济增长。因此,一些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于自身利益,开始与发展中国家合作。1954年美国通过“农产品贸易发展和援助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贷款。由于历史的渊源,欧共体尤其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它与非洲各国签有“雅温得协定”、“阿鲁沙协定”,相互减免关税,并向各联系国提供经济援助。1975年以后又以多个“洛美协定”接替了“雅温得协定”和“阿鲁沙协定”,规定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对共同体出口的所有制成品以及大部分农产品享受免税优惠,不受数量限制;而共同体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出口享受最惠国待遇。协定还规定了共同体在工业化、财政、技术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经济援助。发达国家还通过联合国所属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1948年8月,联合国制定“技术援助扩大计划”,1965年又成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技术水平,并为各国提供培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将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通过短期外汇贷款和长期建设资金来协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国际收支上的困难和经济发展的所需资金。发展中国家还直接参加了关贸总协定谈判,使其通过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条款。总之,发展中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正逐步提高,南北关系的发展也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南北经济关系并不是对称的,表现在:①市场依赖结构的不对称。南方对北方市场依赖的程度远大于北方对南方市场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的经济变动易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冲击;②贸易产品结构的不对称。发展中国家出口仍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基本格局并未变化,但是初级产品价格的不稳定和长期下降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格局下发展起来的南北关系并不健全,它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单一出口结构、单一收入和单一贸易方向结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发展不利。可见,南北关系改善和健康发展还要依赖于各发展中国家的自身经济变革,建立起完善的民族工业体系,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加强教育和技术更新、创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