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马克思是从揭示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开始阐述经济危机理论的。《资本论》阐述的内容是包含了危机最一般的可能性或最抽象的形式,以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危机的可能性或得到进一步发展了的危机的抽象形式。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流通形式时就明确指出,在简单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包含着经济危机的两种可能性。

第二节 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马克思是从揭示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开始阐述经济危机理论的。《资本论》阐述的内容是包含了危机最一般的可能性或最抽象的形式,以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危机的可能性或得到进一步发展了的危机的抽象形式。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流通形式时就明确指出,在简单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包含着经济危机的两种可能性。危机的第一种形式是商品形态变化本身,即买和卖的分离。危机的第二种形式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这里货币在两个不同的、彼此分开的时刻执行两种不同的职能。这是《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内容。在叙述资本如何被生产出来的流通过程或再生产过程中,第一卷在考察商品简单形态变化时已经显露出来的危机以发展和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资本论》第二卷中的内容。第一卷是第二卷的基础,第二卷是第一卷的深化。一旦两个过程不能顺利地互相转化而彼此独立,就会发生危机。

一、商品流通中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作为媒介进入到商品交换过程中,改变了先前商品流通规律,导致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在空间与时间上出现双重断层,预示着商品流通中可能出现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为经济过剩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

1.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和形态变化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是商品体内在的一对矛盾。这对内在的矛盾如果不转化成为外在的矛盾,就永远无法解决这对矛盾。商品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和价值形式的变化并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说来,这些就是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法”。商品交换过程的实质内容,是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中转移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中。这个过程也就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过程。而要完成这个社会的物质变换,商品就必须完成自己的形态变化。

商品交换使商品分成商品和货币,而这种二重化决定了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性质,即买和卖的对立。作为商品所有者,他要完成两个互相对立互相补充的商品形态变化的行为,即把自己的商品变成货币,然后又用自己的货币变成对自己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货币在这里仅仅作为交换的媒介。全部过程是:

商品—货币—商品

W—G—W

W表示商品,G表示货币,W—G—W表示商品交换的过程,以货币(G)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对原始社会时期物物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的公式为W—W。货币的介入,使物物交换W—W转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W—G—W,物物交换中的等价交换规律,也展开为价格与价值相符的规律,即平均价格规律。平均价值与价格相符作为一种内在的趋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商品交易的进行W—G—W,“从物质内容来说,这个运动是W—W,是W换W,是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这个物质变换的结果一经达到,过程本身也就结束”。

2.商品形态变化中的第一形态变化:W—G,卖

W—G,由商品到货币,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马克思把这个过程说成“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反之,如果商品到货币这一“惊险的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因为要完成这个形态变化,需要种种条件,遇到种种商品生产者无法避开的困难。

3.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或最终的形态变化:G—W,买

由货币到商品,即G—W,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或最终的形态变化:买。第二形态变化的第一个特点是把价格倒过来读,即G的所有者想的是自己的货币能买到多少W,问商品价格时,不问这个商品值多少货币,而问多少货币可以买这个商品。马克思说:“货币把一切价格倒过来读,从而把自己反映在一切商品体上,即为货币本身转化为商品而献身的材料上。”

第二形态变化的第二个特点,是使商品形态变化最终完成。货币“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因此,货币只有在转化为商品,才能使商品形态变化最终完成,即实现一种商品向另一种商品,或一种商品向另一些商品的过渡。

4.商品的总形态变化

第一,商品的总形态变化是卖和买的对立统一。对于一个商品来说,它的形态变化是W—G和G—W。对于一个商品的所有者来说,有要完成的商品形态变化是卖和买。但是,卖和买的每一个过程中,也是对立的统一。卖:W—G,对商品所有者是卖,而对于货币所有者是买。就是说,在W—G中,必然也是G—W。同样,在G—W中,必然也是W—G。商品所有者在商品形态变化中,要充当两种对立的经济角色,在W—G的过程中,作为卖者,在G—W中,作为买者。一个完整的商品形态变化,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上,包括四个极和三个当事人。例如:在“麻布—货币—圣经”中,对于麻布的所有者而言,要完成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和第二形态变化,对于货币的所有者来说,要完成第二形态变化,对于圣经的所有者来说,要完成的是第一形态变化,即把圣经换成货币。因此,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当事人有:麻布所有者,货币所有者,圣经所有者。四极是:麻布所有者的卖和买,货币所有者的买,圣经所有者的卖。

第二,各种商品形态变化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表现为商品流通。从上面分析可以了解到:“组成一个商品的循环的两个形态变化,同时是其他两个商品的相反的局部形态变化。”一个商品在开始第一形态变化时,正是另一个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因此,每一个商品的形态变化,都同其他商品形态变化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

第三,商品流通克服直接的产品交换的局限性,又产生了新的局限性。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克服了直接产品交换的局限性。马克思说:在这里,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的限制,发展了人类劳动的物质变换”。但是,商品流通又产生了新的局限性,就是商品生产者对于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依赖关系加强了,一个商品生产者能卖,是因为有的商品生产者已经卖;没有别的商品生产者的卖,就没有别人的买,而没有别人的买,就没有自己的卖。因此,商品流通“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

商品资本和它包含的每一单个商品都要经历W—G—W过程,都要完成商品的形态变化。因此,只要资本也是商品并且只是商品,那么包含在这个形式中的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即买和卖的分离,也就包含在资本的运动中。此外,鉴于不同商品的形态变化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一种商品转化为货币是因为另一种商品从货币形式再转化为商品。因此,买和卖的分离在这里进一步表现为:一笔资本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相应地另一笔资本就必须从货币形式再转化为商品形式,一笔资本发生第一形态变化,相应地另一笔资本就必须发生第二形态变化,一笔资本离开生产过程,相应地另一笔资本就必须回到生产过程。不同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这种相互联结和彼此交叉,一方面,由于分工而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又是偶然的,因此,对于危机内容的规定已经扩大了。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撇开对外贸易,并且假设我们要考察的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总商品资本。从价值上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组成;从实物上看,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只能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以商品资本循环公式作为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直接对象。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方面。所谓价值补偿,就是指把社会总产品销售出去,以补偿资本家在生产中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取得剩余价值。所谓实物补偿,就是指资本家要能够买到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以及扩大再生产所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资本家和工人要能够买到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首先,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其次,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最后,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归根到底是保持市场供求平衡问题。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定义为社会资本,并把一定时期内劳动者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称为社会总产品。马克思从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并提出了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大理论前提。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产品价值分解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W=c+v+m;第二,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式上看,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不同,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部门也可以分为两大类:所有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归为一类,叫作生产资料生产部类,简称第Ⅰ部类,用“Ⅰ”表示;所有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归为一类,叫作消费资料生产部类,简称第Ⅱ部类,用“Ⅱ”表示。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就是论证两大部类的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所谓价值补偿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如何从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所谓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在实现货币形式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只有社会总产品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在实物上得到补偿,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因此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一)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并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但是,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应当从分析简单再生产开始。这是因为:①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现实的因素。扩大再生产只有在原有的生产规模能够保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而且简单再生产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为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本积累提供了前提条件。②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在理论分析上的主要困难是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个困难解决了,再分析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问题也就容易了。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就是生产规模不变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其特点是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不进行资本积累。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为了便于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揭示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规律性,需要排除一些非本质的次要因素,因此需要预先提出几点必要的假设:①假设考察的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整个社会只有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②生产周期为一年,全部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③全部商品都按价值出售,不考虑商品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问题;④假设没有对外贸易,全部社会产品都在一国范围内得到补偿和实现。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从上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可以得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这是基本的实现条件。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第Ⅰ部类向第Ⅱ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必须与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第Ⅱ部类向第Ⅰ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必须与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平衡。这里,如果Ⅰ(v+m)>Ⅱc,则第Ⅰ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就会有一部分不能实现,从而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也就得不到满足。反之,如果第Ⅰ部类的v+m小于第Ⅱ部类的c,则第Ⅱ部类的生产消费也就无法得到实现,从而造成社会再生产实现的困难。用公式表示是:Ⅰ(v+m)<Ⅱc

简单再生产的第一个实现条件主要说明:要实现简单再生产,第Ⅰ部类新创造的价值产品必须全部用于补偿第Ⅱ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第Ⅱ部类产品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部分必须能够维持第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原有的生活需要。

这个平衡公式反映了简单再生产中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Ⅰ(v+m)>Ⅱc,那么第Ⅰ部类就会发生生产资料过剩,从而影响再生产,同时,这个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也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如果Ⅰ(v+m)<Ⅱc,那么第Ⅱ部类就不能全部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从而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同时,它所生产的消费资料也不能全部得到实现。

所以,Ⅰ(v+m)=Ⅱc,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

从Ⅰ(v+m)=Ⅱc这个基本实现条件中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Ⅱc

它反映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平衡式着重说明: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第Ⅰ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全部用来补偿两大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Ⅱ(c+v+m)=Ⅰ(v+m)+Ⅱ(v+m)

这个等式是在基本实现条件的等式两边同时加上Ⅱ(v+m)而得到的。它反映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内在联系。这一实现条件着重说明,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供给)同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个人消费品的需要相等。为什么Ⅱ(c+v+m)必须等于Ⅰ(v+m)+Ⅱ(v+m)呢?这是因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当年新创造的全部价值,即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都要购买消费资料,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如果Ⅱ(c+v+m)>Ⅰ(v+m)+Ⅱ(v+m),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就会有一部分卖不掉;如果Ⅱ(c+v+m)<Ⅰ(v+m)+Ⅱ(v+m),那就表明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不足以维持工人和资本家原有的生活状况,从而使简单再生产无法进行。因此,Ⅱ(c+v+m)=Ⅰ(v+m)+Ⅱ(v+m)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又一个必要条件。

上述三个公式,体现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两大部类内部都应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每个部类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构成社会总产品得以实现的条件。两大部类各自都包括着若干生产部门,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两大部类所属的各个生产部门的关系。只有两大部类之间、每个部类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都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任何一个部类的某些生产部门生产过多或过少,都不仅会影响到本部类内部其他生产部门的生产,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

(二)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对象考察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为了实现外延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起来,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然而,要使生产规模扩大,仅有货币积累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即社会要能够提供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第Ⅰ部类来看,如果第Ⅰ部类的Ⅰ(v+m)=Ⅱ(c),则第Ⅰ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如果Ⅰ(v+m)<Ⅱ(c),则连简单再生产都无法维持。由此,我们便得到了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必须有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也就是说第Ⅰ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除补偿两大部类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为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用公式表示:

Ⅰ(c+v+m)>Ⅰc+Ⅱc或Ⅰ(v+m)>Ⅱc

第二,必须有可供追加的消费资料,也就是说,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满足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

Ⅱ(c+v+m)>Ⅰ(v+m/x)+Ⅱ(v+m/x)或Ⅱ(c+mm/x)>Ⅰ(v+m/x)

在这里,代表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和追加可变资本,以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和追加不变资本总和。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够全部实现,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Ⅰ(v+△v+)=Ⅱ(c+△c)

等式左边是第Ⅰ部类在价值上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在使用价值上向第Ⅱ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等式右边是第Ⅱ部类在价值上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在使用价值上向第Ⅰ部类提供消费资料。通过交换,双方的产品都得到实现,在价值和实物上都得到补偿。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v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它一方面表明,第Ⅰ部类提供给第Ⅱ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第Ⅱ部类提供给第Ⅰ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客观上要保持平衡;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的积累存在着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即第Ⅰ部类生产为第Ⅱ部类生产提供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规定着第Ⅱ部类的积累规模和积累率;反之,第Ⅱ部类的积累也制约着第Ⅰ部类。只有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才能顺利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

从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总产品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两个实现条件:

(1)Ⅰ(c+v+m)=Ⅰ(c+△c)+Ⅱ(c+△c)

这个公式体现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同生产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第Ⅰ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要正好等于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

(2)Ⅱ(c+v+m)=Ⅰ(v+△v+m/x)+Ⅱ(v+△v+m/x)

这个公式表示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两大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两大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总和。这一公式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同个人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如图六所示:

图六: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

3.社会资本再生产中比例失衡导致的经济危机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了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它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通过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以及各部类内部相互交换实现的。要使两大部类的全部产品都能够顺利实现,就要求第Ⅰ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恰好能够满足自己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和;第Ⅱ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也恰好能够满足自己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和。这就是说,要使社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因此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都是在论证两大部类之间究竟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指出只有在保持这样的比例关系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客观需要来按比例分配生产要素,因而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属于全局性均衡关系,由它们之间的失衡而引起的经济危机往往是普遍性危机。部类内部的均衡关系相对于部类之间的关系而言,属于局部性均衡关系。它的失衡往往引起的是局部性经济危机,或结构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需求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通过经济危机强制地暂时解决这种矛盾。

4.社会资本再生产中货币支付导致的经济危机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通过商品流通形式来实现的,而对商品流通来说,有两样东西始终是必需的,即投入流通的商品和投入流通的货币。在社会总资本的实现过程中,不仅商品是资本家投入的,而且货币也是资本家投入的。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包含着无数单个资本家之间的交换,而且这些交换是在这样一种都已成功和均衡关系中进行的。为商品交换起媒介作用而投下的货币,在商品流通正常的情况下,会按照它们各自的预付量,回流到预付者手中,即货币的预付与回流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被称作货币充当流通媒介的一般规律。由此还可推导出:“如果站在商品生产者背后的是一个货币资本家,这个货币资本家又把货币资本预付给产业资本家,那么,这种货币的真正复归点就是这个货币资本家的钱袋。这样,虽然货币在流通中或多或少地要经过各种人之手,但大量的流通货币却属于以银行等形式组织和积聚的货币资本部门。这个部门预付资本的方法,规定资本要不断以货币形式最后流回到它那里,虽然这种回流还要以产业资本再转化为货币资本作为媒介。”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和流通对货币需求和供给最基本的均衡关系,由这个关系的失衡而引起的危机往往是支付危机。

5.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固有矛盾导致的经济危机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固有矛盾,也可能导致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失衡。由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社会资本再生产存在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的固有矛盾,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却要靠消费来实现,且最终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群众的消费却存在日益缩小的趋势,这就不可避免形成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且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想顺利进行,必须达到两大部类内部和两部类之间的平衡,但是正如马克思指出,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使资本积累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不断扩张,打破了社会再生产的平衡,从而为经济的周期波动提供了实现条件。

可见,马克思通过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意识到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生产不可能自发地按照特定的比例关系来进行,而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最终必将激化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