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贸易商品要素构成的视角

从贸易商品要素构成的视角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3.1 从贸易商品要素构成的视角从贸易商品要素构成的视角,可以从商品的分类,或者从以指标测度的复杂度来衡量和划分贸易结构。一般把利率作为资本要素的内部价格,该国货币的对外相对价格变动,即汇率变动,将使以他国货币表示的该国的利率水平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类别的进出口商品中,资本要素的来源不同将影响汇率变动对贸易量的不同影响。

1.3.1 从贸易商品要素构成的视角

从贸易商品要素构成的视角,可以从商品的分类,或者从以指标测度的复杂度来衡量和划分贸易结构。对外贸易的商品分类,往往按照某种内在属性进行排序。通用HS,即《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系统》(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分类;或者SITC,即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的分类[5],均按照商品生产的产业部门进行排序,由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密集度不同,因而SITC和HS具有按照商品的要素密集度分类的寓意。按照SITC分类,一般认为,SITC0-SITC4类属于初级产品,SITC5-SITC9类属于工业制成品;一般认为工业制成品的资本、技术要素密集度较初级产品高,而初级产品的资源、劳动力要素密集度较工业制成品高。因而,按商品类别进行分类的贸易结构,具有按照要素密集度考察,以及按照产业部门分类进行排序的含义。

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即工资)往往以本国货币衡量,在不考虑投资效应的情况下,汇率变动不影响劳动力要素的价格。我国作为二元转型经济的大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劳动力在边际价格水平上的无限供应的状况[6],即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向工业部门的持续转移,在我国表现为沿海省份的工厂大量利用不断增加的农民工生产,在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部门比较普遍。据统计,农民工的工资长期维持不变,稳定在较低的水平[7]。这符合刘易斯“二元经济”国家中的劳动力转移假设。而我国劳动力普遍缺乏以国外资产核算的投资工具,汇率变动不影响以人民币核算的劳动力收入。因此,出口商品中劳动力使用状况差别将导致受汇率变动的商品类别受影响程度不同,可以认为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劳动力成本,与出口国汇率变动成正相关。

资本要素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则较劳动力要素要敏感得多。一般把利率作为资本要素的内部价格,该国货币的对外相对价格变动,即汇率变动,将使以他国货币表示的该国的利率水平发生变化。在资本跨国流动的条件下,国外投资者按照东道国货币衡量投资价格,是该国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的综合反映,汇率与利率一同构成了资本要素的价格。利率变化能否影响资本要素的价格,在于一国的投资者究竟是按照国内货币,还是国外货币来衡量其资本价格,或称为资本获利的最大化的货币选择。一般认为,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不完全融合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者主要按照国内货币的资本价格,即国内利率来考察资本要素的价格;而国外投资者和部分国内投资者往往按国外资本的价格,即按照国外投资者的母国,或者按照世界货币(如美元、欧元,或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完全融合的国家的货币)国家的利率来考察资本的价格来衡量资本收益。因此,一国投资中,这类投资者投资的比重越大,汇率变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就越大。一般表现为一国本币币值高估不利于吸引国外投资者进入,而本币币值低估则有利于国外投资者进入。但对于一国本币升值的预期将促使国内外投资者以外币换取本币,投资该国;对于本币贬值的预期则将促使国内外以该国货币换取外币,投资国外。因此,汇率变动对一国投资的资本价格的影响受“币值效应”与“预期效应”的双重影响,需要综合考察。

就我国来说,投资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其中国外投资是我国投资的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相对于购买力平价的低估是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的原因之一。而近年来,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促使大量国际游资流入我国,形成升值预期下的套汇投机,是造成当前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FDI和国际游资中,FDI往往表现为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形式,即以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商合资经营企业与外商合作经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形式进入生产或流通领域。同时,我国的FDI大量从事进出口业务,即外资企业出口是我国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外资企业往往以全球资本收益最大化来安排其全球资本的分布,汇率的变动对FDI的流动将造成影响,从而对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造成影响。因此,不同类别的进出口商品中,资本要素的来源不同将影响汇率变动对贸易量的不同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各类商品中的出口比重不同,将造成各类商品出口量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不同,贸易方式结构效应得到体现。

考察汇率变动对技术要素的价格作用较为困难。就技术的市场表现而言:广义来说,商品的技术要素包含商品质量、产品复杂程度、产品创新程度、生产技术、品牌声誉、产品差异性、市场销售能力等各个方面。比如,一般认为具有较高复杂程度的商品类别的技术较为先进,即假定复杂程度较高的商品只有较少的企业或国家能够生产。这样,这类技术的市场表现为:生产复杂程度较高的商品的企业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定价权,该类商品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一般也将技术理解为,同一类别的商品中,能用较低的成本生产的企业或国家使用较先进的技术。因此,此类技术的市场表现为:在价格一致的情况下,技术先进表现为较高的利润;或者降低价格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一般我们认为在同等成本下,生产出较高质量的商品的企业或国家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同样也可以把相同成本生产,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企业或国家,认为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这两者在国际市场中共同表现为:消费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获得质量较高,或品牌较好的商品。产品差异性加大,创新程度较高的商品往往也可以获得较大的定价权或消费者忠诚度,因而也可以认为是技术较高的产品。市场销售能力等广义技术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加以分析。综上,我们了解到所谓技术的市场表现为:需求价格弹性、生产成本、定价权与市场竞争力。在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整合到本币与外币相对价格变动,在特定的生产要素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中的影响的框架中,以市场的价格数量弹性来刻画汇率变动下,由技术划分的贸易结构效应。本书以复杂度结构来分析。

汇率变动之所以会出现贸易商品结构效应,在于:①各类商品由于其市场结构不同,其贸易量价格弹性不同,因而从市场角度具有汇率变动的类别结构作用。②各类商品由于其生产要素构成比不同,而不同要素价格和供应量受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因而从生产角度汇率变动具有类别结构作用。③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各类商品在对外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并不一致,交易成本受汇率变动影响的程度也不一致,因而从交易角度汇率变动具有类别结构作用。商品的生产、市场与交易附属于商品类别的属性。在汇率变动时,商品属性决定了其贸易量受影响的方式和幅度。

按照国际标准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本书以SITC为标准,将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分为10类,实证分析汇率变动的贸易结构效应。SITC标准分类蕴含了一个前提假设,即各类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以及所属产业不同。而一般认为,越往后的商品类别,其生产的资本要素密集度和技术要素密集度就越高;而越往前的商品类别,其生产的资源要素密集度和劳动力要素密集度就越高。但这一假设事实上并不能成立,例如SITC7类,机械和交通设备类商品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度往往高于SITC8类,杂项制品类的商品。国际贸易品的复杂度,即究竟收入较高的国家出口哪些类别商品,收入较低的国家出口哪些类别的商品,是当前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复杂度可以看做是要素密集度的替代变量,即假定收入较高的国家出口较为复杂,即附加值较高,或者资本要素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商品类别。本书探讨了我国出口的复杂度结构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