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价上涨使我们变穷了吗

物价上涨使我们变穷了吗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 物价上涨使我们变穷了吗巴布洛因为骂邻居是猪,法官要罚他50元。但是,有些新闻报道中,将重点全部放在“物价涨,薪水不涨,因此人民变穷了,苦不堪言”上,紧接着,就将矛头转向政府。因为原物料上涨所带动的物价上涨,老百姓也会自行调节可支配所得,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甚至拿储蓄应对。再者,贫富悬殊不只是我们国家发生的现象,全球皆然。不可否认,民生原物料确实上涨不少。

8 物价上涨使我们变穷了吗

巴布洛因为骂邻居是猪,法官要罚他50元。

“法官先生,上次我同样骂他是猪,只罚了我30元。”

“很遗憾,我无能为力,因为猪肉涨价了。”


原油等各种原物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带动各项产品价格纷纷向上攀升,如猪肉、方便面、快餐食品、洗涤用品等,唯独薪水没涨,消费者怨声四起,苦不堪言,日子一天比一天不好过。因此有人发出感慨: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人死了,钱没花完;而更大的遗憾在于,人还没死,钱已经没了。

什么都在涨,只有工资不涨,的确够让人痛苦。但是,有些新闻报道中,将重点全部放在“物价涨,薪水不涨,因此人民变穷了,苦不堪言”上,紧接着,就将矛头转向政府。

政府执政能力如何,各有评断,在此不再饶舌。有趣的是,物价上涨其实是累积性通货膨胀的一次性反应,平均来说,大约3~5年会发生一次。从正常情况看,每年物价平均约上涨3%~5%左右,累积个3~5年,正好上涨一成,业者才会一次性反映。

一般情况下而言,业者为了降低物价上涨带来的需求减少,冲击业绩,多半会采取以下三种抵抗冲击的措施:

一、产品价格调高但搭配赠品,过一阵子后再将赠品取消,速食店调涨套餐价格就经常使用此种方法。

二、价格不变,但分量会有所减少。

三、价格上升,同时服务或产品水准也连带提升,混淆消费者对物价溢出的感受,认为产品是因为品质变好才变贵,而不是物品本身涨价了。

不管怎么样,只要是人们想让自己的生意继续做下去,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应对涨价的冲击。

因为原物料上涨所带动的物价上涨,老百姓也会自行调节可支配所得,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甚至拿储蓄应对。除了极少数低收入家庭外,绝大多数人都懂得如何节流,然后再想办法开源。嘴里虽然喊着苦,但日子照样在继续。

然而,新闻媒体并不愿在此多花笔墨,只将问题不断聚集在涨价后的民生痛苦上,不断地强化民生痛苦、人民生存艰难的社会景象,实在是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嫌疑。

君不见媒体除了不断报道物价上涨为人们所带来的痛苦外,另一面还不断地放大社会金字塔顶那极少数富人的奢华生活,仿佛要给人民百姓洗脑,告诉大家,唯有拥有庞大的财富,能购买任何想买的名牌精品,才会得到快乐,才是成功人生。人们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更加深了自己贫困的感觉,有房住,有书读,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的中产阶级,也认为自己穷得要命。

再者,贫富悬殊不只是我们国家发生的现象,全球皆然。而且,高所得税的欧、美、日比我国的冲击来得更加严重,因为这些国家底薪虽高,但动则40%起跳的税收(有的还要抽地方税),以及高昂的物价,对当地的人们来说并不轻松。如果以某些媒体的角度来看,欧、美、日等国的人们,要过得比我们还苦、还穷?

媒体十分巧妙地操弄了一个社会定见,那就是“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媒体把他们认为怎样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包装在新闻事件背后,以一连串的新闻编排,建构、强化人们对生活苦乐的认知,使人们认为物价上涨真的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利。

不可否认,民生原物料确实上涨不少。但是,有谁认真对比过那些原物料上涨前后的价格,并且实际换算成月开支的增长幅度?恐怕没有。大家都只是凭着自己的直觉,认为物价涨,荷包就瘦;荷包瘦,我就变穷;我变穷,能买的东西就少;能买的东西变少,我就会生活得不快乐、不幸福。然而事情有时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当你真正推算出所谓物价上涨后一个人每个月所要增加的“必须”花费后,会惊讶地发现竟是如此微薄,只须少买几包零食,少看一场电影,甚至一年少买一件名牌,就可以撑过来。这样的生活就算穷吗?所谓的穷,不该是穷到吃不饱、穿不暖、没房子住吗?我们的中产阶级是因为富裕过久,才导致挫折承受力下降这么多?还是媒体都在喊穷,所以随口附和一下,认为反正这又不要承担什么?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都有财不露白的美德,商人明明赚得满钵,也一律对外宣称:“没有啦,混口饭吃,勉勉强强。”有哪个人会说我赚得很多,日子过得很悠哉?说这话的人八成会被人们认为很“二”,这不符合中国人对于谈论财富与生意的期待,偏偏有些媒体记者像火星人一样,拿支麦克风端台摄影机,逢人就问:“物价上涨,你觉得你是否会变穷?”这种不专业而且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又怎么能不叫因被采访而喜不自胜的市井小民配合演出?

如此故意炮制出来的新闻效果,竟然也被不假反思、囫囵吞枣地咽下去,再跟着媒体起舞,逢人便哭穷,引起舆论热议,社会不得安宁。

如果一个社会真的穷得叮当响,那么唯一有能力向社会发声的媒体,是该引导民众积极向上还是煽动人民乱抱怨?如何选择,代表的是媒体如何建构社会真实的取向,以及背后的意图。没有什么对错,一切都是利益。人民百姓也不要轻易随媒体舆论起舞,因为那通常都是经过建构、安排与设定的,其真实意图有时并不为我们所知。

媒体怎么说,社会穷不穷都不重要,只要自己过得安心自在、平安健康就好。不丹荣登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度,难道不能给我们这个凡事以钱为中心的社会一点反思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