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地”未换来“保障”

“土地”未换来“保障”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5.2 “土地”未换来“保障”虽然近些年土地的价格不断上涨,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是“卖地”而得到的钱似乎不够花。截至2013年,全村办理失地社会保险的人数不超过300人,办“新农保”的人也不多,二者加到一起,不超过百分之三十。

5.5.2 “土地”未换来“保障”

虽然近些年土地的价格不断上涨,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是“卖地”而得到的钱似乎不够花。在S村,2006年以来的土地补偿等费用,到目前为止,有百分之六七十都花完了,花钱的方式如下:

“一是把钱存上了,10万块钱一年利息5000元,这5000元也够一年卖苞米的收入了,这样做的农民不多;有的农民,可算有钱了,这大地(耕地)这么一占(用),说不上啥时候占屯子,(这些农民)又整院墙,又整门房,二十间房子、十多间房子,就两人住,这样的(农户)占百分之八十,房子都不坚固,还有倒了歪的不成形的,他现在找谁去?卖还卖不出去,这是祸害钱最多的;还有的呢,咱们买个车吧,花三万二万的,有上班买车的正常用倒可以,有的呢买车就是为了玩,享受,溜达玩;再有呢就是底子穷,卖点地,给人平平账,这也卖地的钱也就花了。”[1]

笔者调研了解到,高C所言情况属实。但是笔者还发现了一些另外“挥霍钱”的方式,那就是有个别的一些人参与赌博等,吃喝玩乐花光了。普普通通的农民,世代依附在土地上生存,“生存伦理”“道义经济”是其生存法则和价值观,生活多半在波澜不惊的日子中度过。历史证明,当他们经济生活“水深齐颈”甚至生存无法保障时他们就会起义反叛。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农民突然增加了几十倍的财富,未必见得是好事。不管是农民还是其他职业群体,如果单个人获得多于平时收入的“巨额”收入也许不是什么大的社会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就不是一个简单问题了,这很容易造成由暴富变成贫穷,从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作为失地的农民,其就业和社会保障对其长远生计特别重要。在就业方面,年轻人非常好找工作,工资也比较高,但是多数属于打工或者是临时工性质。笔者在走访一些企业时了解到,很少有“五险一金”,所以工作并不算稳定。而老年人,特别是尚有劳动能力的40岁、50岁人员,工作就非常不好找,多数在家留守。一部分年轻人在父母的帮助下,在附近新开的楼盘里买了房子,也喜欢上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加上身强力壮,近些年劳动力价格较高,他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认为只要肯出力不懒惰,肯定能赚到钱。而老年人并不是这样认为,他们多数不习惯住楼房,当然目前也没有住进楼房,没有了土地,没有了工作,他们对未来非常的恐惧,就连村委会干部也这样认为:

“你说告状不对,也没法解释,以前25块时(指土地价格25元/平方米)大米六七十块一袋,现在一百二十块一袋,现在生活不了啊,啥也不是啊。假如家里4口人4亩地,姑娘、儿子不都得给些,剩下四五万元钱,老两口根本不够用,如果不卖呢,一年的收入,4亩地能打8000斤苞米,就算1块钱,一年也8000块钱,5年就四万,还有地在呢!他是永久性的吧,卖粮可以买米面油,烧柴不用花钱啊。现在企业进来了,对年轻来说是方便找活打工,赚2000块钱很容易不费劲,但是你到60岁,你都去看门啊?!那两个大门都不够亲属好用三叔二大爷去看的,能轮到你这么?60岁后就不好生存了。就算参保(指吉林省出台的失地养老保险),去年前年男的60岁以后每月开资215元,需要交纳9545元,女的交纳13060元,也是215元,55岁开资,男的60开资,1万块钱够你开四年了,65岁之前都是你个人的钱啊,如果开500、700的,按照比例,还有点意思(还划算),一个月200多块钱,烟钱都不够啊。一盒烟7元,一天一盒烟,一个月还210元呢,还得说标准不高。[2]

以上高C所说的吉林省失地养老保险,条件是失地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才能申请,2005年之前失去土地的农民,“钱都没了,省失地保障金是一次性交齐,很多人交不起。[3]”还有一种是2011年国家出台的“新农保”,“新农保”规定,年满60周岁的农民每月可获得55元的养老金,而未满60周岁时,按照交纳金额的多少和年限享受一定数额的保险金(见表五)。截至2013年,全村办理失地社会保险的人数不超过300人,办“新农保”的人也不多,二者加到一起,不超过百分之三十。[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