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管理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管理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村干部带领农户进行合理的产业的选择、积极的组织引导,从而带动本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运用市场的导向作用,带动优势产业扩大规模,发展与优势产业配套的加工、运销业,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格局。[6]在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之中,村委会、村干部的组织引导作用十分重要。

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村干部带领农户进行合理的产业的选择、积极的组织引导,从而带动本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

(1)选择特色农业。品牌体现特色,特色依托品牌。挖掘出本村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村庄品牌。

案例阅读1:

湖南省郴州市雷大桥村。雷大桥村组织王细堂一批种植能手,建立“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负责帮助农户搭建大棚,提供种苗、肥料和各种技术服务;对种植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并聘请到公司工作,全村200多名农民因此成了每月领工资的“工薪族”,当地农民就地转移成为现实;产品实行统一销售,免除了花农的后顾之忧。短短的5年时间,雷大桥村利用其区位优势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产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其主导产品富贵籽、杜鹃花、千年杜鹃和古樟犹如“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全部销往粤港澳和海外市场,全村每户村民的花卉苗木销售年收入都超过了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000元。[1]

这个案例是根据自己自身的地理位置选择自己的特色产业。由于该村离粤港澳比较近,村干部带领村民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找准市场,发展自己的花卉苗木品牌并销往沿海,大幅增加了村民收入。

案例阅读2:

福建省永定县务田村。务田村村干部首先把“六月红”早熟芋、王官溪蜜柚确定为兴业的两种农业品牌产品。科技种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该村干部把为村民举办技术培训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县、乡两级农业部门的指导和帮扶,每年在村里举办两次以上的农业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500人次,还把技术送到田头,现场对村民进行栽培指导。据了解,该村511户都种植了“六月红”早熟芋,种植率达100%,种植面积700多亩,大部分村民还发展种植了共1100多亩的王官溪蜜柚,仅此两种农业产品每年可为村里实现700多万元的社会产值。村干部还帮助村民确定了“六月红”早熟芋和王官溪蜜柚的较稳定的销售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了村里种植户的后顾之忧。[2]

依靠粮食种植很难使农民增收。在这个案例之中,村干部起到了带头作用,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带领村民从事特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2)选择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可以是生产加工企业,可以是中介组织和专业批发市场等流通企业。只要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够进行农产品深精加工,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商品生产走市场的,都可以当龙头。

案例阅读3:

广东省阳江平地村。4年来,平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收入从3万多元增加到38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阳东三明金塑制品有限公司是平地村通过土地出租引进的招商项目,一年可为村里新增集体收入14万元,还吸纳了村里32个劳动力。村里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建起果蔬大棚170个,种植网纹瓜、西瓜、草莓等,一亩地一年收入10多万元。[3]

(3)选择组织形式。“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特点是以专业公司为龙头,农民专业协会(农产品基地)为纽带,专业农户为基础,结成经济共同体。

案例阅读4: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莱芜市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方面,走出了一条“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新路子。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冷家庄村的农民亓祥林,在自家的地头上就把2亩地的蒜薹变成了一沓崭新的钞票。他高兴地说:“这多亏了姜蒜协会啊!没有协会,我们不知道得费多少力气才能卖了这些蒜薹。”这是莱芜市“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发展农村经济新模式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莱芜汶源姜蒜协会组织会员发展姜蒜产业,从种植管理到产品加工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协会建起了姜蒜加工厂10处,恒温库11座,总库容量1万吨,从业人员1500人,年加工销售生姜、大蒜、蒜薹1.7万吨,年出口交货值3000多万元人民币利税1000多万元人民币。[4]

“企业+农户”。以加工企业为龙头,把基地农户联系起来,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案例阅读5:

广东省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发展肉鸡生产时,通过与农户建立委托生产关系,结成比较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将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效分开,公司和农户的各自优势得以发挥,形成合力,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取得了双赢效果。温氏集团将他们的这种经营模式称之为“公司+农户”。据温氏集团副总裁黄松德介绍,他们的做法是鸡的饲养环节交由农户完成,公司提供鸡苗、饲料、药物、技术及销售一条龙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实力较弱的农户投入养鸡场地、设备,负责日常的饲养,承担一定的生产风险,但不承担技术的和市场的风险。而有着技术、管理及资金优势的温氏集团,则集中精力在品种繁育、饲料改良、防疫药品开发方面加大投入,承担技术风险和整体的经营风险,但省去了大量鸡场建设投入和日常饲养费用。这种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分离,使双方的优势都得到了发挥,减轻了负担。[5]

“专业批发市场+农户”。运用市场的导向作用,带动优势产业扩大规模,发展与优势产业配套的加工、运销业,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格局。

案例阅读6:

1984年3月寿光县决定在县城西南角的九巷村建一处占地1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时,九巷村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家家户户种粮种菜,看天干活,靠地吃饭。而现在,随着房屋租赁、蔬菜运输、蔬菜中介、蔬菜包装、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九巷村家家户户靠着蔬菜批发市场富起来。村里一幢幢公寓楼,比城里的居民区一点也不差。寿光市108万人口中,现在有14万多户农民依靠蔬菜种植业脱贫致富。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36元,比2006年山东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的数字高出近2500元。[6]

在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之中,村委会、村干部的组织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在带领村民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家致富的同时,村干部不但需要有长远的经营眼光,还需要讲法律、讲策略,实现全村共同富裕。

案例阅读7:

莲花镇富廊村委会位于321国道边,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富廊村两委班子紧密地结合本村实际,将村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统一规划,规模经营。2000年起,村委会按规定依法召开了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后,成立工作小组到农户家中征询群众的意见。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其他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明确分工,挨家挨户到群众家中做宣传和思想工作,向村民明确镇、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政策,使村民清楚知道集中土地的目的、意义。村干部逐家逐户下去做思想工作,落实政策。富廊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配合下,结合本村的地形地貌及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制订方案,做好科学、合理的用地规划和布局。现在,富廊村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收入也得到大幅增加。[7]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村干部的工作有两个成功经验:一是看到了本村的地理优势;二是做好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因为这两点,使得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案例阅读8:

红寺堡镇十村是2002年从同心搬迁来的移民村,在搬迁过程中存在着村干部多占地、多拿移民搬迁费的事,加之村务不公开,这个只有3300多人的村子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落选的村干部上访争着要官,村民们则以能要来救济、吃上低保为荣。村干部知道,要想彻底摘掉“上访村”的帽子,就必须带领群众在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上做文章。去年,村干部与农民捆绑成利益共同体,远赴陕北调来马铃薯种子,建起了2000多亩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村民姚自忠说起去年的收成,黝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一亩土豆能收入1500多元,比种玉米翻了一番,村干部们真是给咱找了条致富路。”据了解,去年该村仅在种植业上农民人均就多收入了300多元。为了将农业产业化的文章做大,村委会还组织70多名农民到南梁农场参观葡萄基地,回来后家家户户砍掉了玉米秸秆,全村共平整出了9600亩葡萄园,到冬灌时栽种了2000多亩葡萄苗,成为红寺堡开发区农业产业化的领头村。[8]

在上面这个案例之中,村干部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本村长远发展的目标与规划,在征求村民意见过程之中,积极行动,做好各家各户的思想工作,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实行招商引资,实现了全村村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在这里,村干部体现了较高的组织和引导能力。

这里所说的协调发展是追求生态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稳健发展之路。村干部在带领村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时,一定要注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甚至以破坏本村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利益。

案例阅读9:

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罗经村委会美目村。最近,来自广东等地的菠萝蜜收购商准备花400多万元收购该村的所有菠萝蜜树,最后还是再次遭到村民的拒绝。望着村里的菠萝蜜树,吴多美说,多年来,村民们有个好传统,大家共同保护祖祖辈辈留下的菠萝蜜树等多种古树,平时村民都舍不得砍菠萝蜜树,更谈不上卖菠萝蜜树了。卖掉2万多株菠萝蜜树是有400多万元收入,这笔资金马上可以改善村民的生活,但这仅是暂时的,一旦卖掉村里的菠萝蜜树,村里的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要想恢复,得需要几十年或者是上百年,拿这些钱又有何用呢?村民王兴录、王兴胜等人说,“人家来村里买树,是想买走我们的好环境!”为了保护环境又不影响村民收入,美目村民在保护菠萝蜜的同时,又大力发展果园经济,家家户户屋前屋后村前村后不断地新栽菠萝蜜、荔枝、杨桃、黄皮、槟榔、香蕉等,利用果树上掉下的虫、果养鸡,果树下又种植了粽子叶和各种草药等,并在树林里养蜂,发展立体式生态农业。[9]

能把本村的特色农业经营好,实现盈利增收当然是好事。但是,经营活动不能以牺牲本村的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个案例中,村民们对于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都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它是寻求农业经营协调发展的一个成功例子。

案例阅读10:

山西省应县镇子梁乡魏庄新村。在集体企业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魏庄新村没有一味地追求企业利润,而是将发展的方向回归到土地上来,走上了工业反哺农业的二次创业之路,改善全村农业生产条件,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使魏庄新村的每一个村民都成为村经济发展的受益者。退耕还“能”,“能源农场工程”将让全村乃至全县的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到2006年,魏庄新村的“布朗干生物质能技术实验室”已经可以利用玉米秆、豆秆、白麻秆、棉花秆等十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秸秆或锯末等有机废物自行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这种把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利用起来进行转化利用的做法,曾被于幼军省长称赞为“是目前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良好模式”。魏庄新村占地100多亩的“生物质能洁净燃料试验基地”,曾先后对加拿大柳枝稷、美国红豆草、山东莘州紫穗槐等国外14种树木和9种草坪新品种进行了成功试种。一年能割两茬,可持续利用15年,长成后亩纯收入每年可达600元,而种粮食作物,纯收入不足其1/3。[10]

以上这个案例中,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之下,一方面发展本村的产业经济,一方面重视本村的环境保护,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