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霍曼斯的群体形成理论

霍曼斯的群体形成理论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霍曼斯的群体形成理论乔治·卡斯珀·霍曼斯提出了一个解释组织形成的理论。霍曼斯称之为外部系统。意外或实际的行为意外行为是指群体成员在组织所要求的行为之外或者为了替代这些行为所进行的活动。霍曼斯将这些现象统称为内部系统。从而促进新的行为产生。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形成霍曼斯所说的组织要求的行为以及最终的意外行为。

霍曼斯的群体形成理论

乔治·卡斯珀·霍曼斯提出了一个解释组织形成的理论。他曾经是霍桑研究中埃尔顿·梅奥研究小组的一名初级成员。在他的著作人类群体(霍曼斯,1951)中,他使用了“行为”这个通用词汇来描述个体及其活动的相互影响等实际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他认为,每个群体(他称之为社会系统)的存在环境会对其构成影响。群体也会试图去影响它所在的环境。这种群体及其环境间的相互影响会形成群体的特征。让我们更详细地考察一下他的模型(见图9.7)。

img213

乔治·卡斯珀·霍曼斯(1910—1989年)

img214

图9.7 霍曼斯的组织形成模型

背景因素

这些背景因素提供了群体活动发生的情境。霍曼斯称之为外部系统。它可以看做是代表群体活动发展的“阶段”,它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自然情境是指客观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排列:例如,办公建筑和办公家具,工人在流水线上的位置安排;

文化—个人情境是指个体本身的一些方面,尤其是标准、价值和目标,它们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群体才能发挥作用;

■技术情境是指群体在进行活动时能够获得的便利条件;

■组织情景是指公司政策、实践以及与执行工作的方式相关联的规章制度:例如,奖金系统和员工评价体系。

■社会经济情境是指影响公司的经济状况;例如,收益率,政府立法,等等。

给定的和要求的行为

这些行为是管理者对员工的期望或要求。从员工角度来看,管理者们“给定”了这些行为。组织要求个体从事特定的活动,与他人形成特定的相互影响,遵守特定的标准或规则,并对工作保持特定的情感或情绪。例如,所有超市收银台的操作员都要按照要求扫描顾客购买的商品(要求的活动)。公司还给予他们一份检查单,上面明确规定操作员们要在处理这些商品之前对顾客进行口头问候,末了还要说再见(要求的相互影响)。管理者还期望他们对顾客表现出积极、友好的态度,对其雇主也持积极态度(要求的情绪)。霍曼斯将这些现象统称为外部系统。

活动:在霍曼斯的理论中,活动是指群体成员所做出的某种物理运动以及在这些运动过程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相互影响:在霍曼斯的理论中,相互影响是指群体成员间的双向沟通。

标准:指期望的行为模式。

情绪:指群体成员所持有的情感、态度及信仰。

意外或实际的行为

意外行为是指群体成员在组织所要求的行为之外或者为了替代这些行为所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与相互之间的影响和情感来自于背景因素以及给定和要求的行为。其中还包括从中形成的标准。因此,如果某个工作是重复性的(技术情境),操作员就可能发现能够以多快的速度进行这项工作,以使工作更具挑战性。如果员工们位置很紧密(环境情境),他们就可能通过互相交谈来缓解工作中的枯燥乏味,而不管管理规则的明令禁止。他们可能消极地看待管理控制(组织情境),从而形成抵制管理的情绪。群体可以迅速形成非正式标准(规则)和非正式(非官方)领导者。霍曼斯将这些现象统称为内部系统。

在霍曼斯看来,相互影响是该模型的核心。个体间相互影响的频率越高,他们对彼此的态度就越积极,从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越好。反之,个体间的情绪越积极,他们之间的交流频率就越高。这两个过程都会增加群体形成的可能性。增进的相互影响作用会促进情绪(态度和情感)的发展,而这种情绪并不是由外部(组织)系统规定的。于是,成员们开始分享共同的标准和参考体系。从而促进新的行为产生。最后,霍曼斯强调,内部和外部系统是相互依赖的,同时它们也与环境相互关联。任何一个系统出现变化都会导致另一系统的变化。此外,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正式和非正式工作组织也发生变化。总而言之,在霍曼斯看来,组织所存在的环境包括许多背景因素,正如图9.7中的基座部分所示。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形成霍曼斯所说的组织要求的行为以及最终的意外行为。

思考与评论

选择一个你能够观察的工作群体,识别并解释其中的意外行为。

群体成员如何解释和评价这些意外行为?

管理者对这些意外行为的反应是什么?

大公狗和红魔:一项对群体形成的经验性研究

马扎菲尔·谢里夫(Muzafer Sherif)对缺乏原始联系的个体集合如何形成群体进行了研究。1949年夏,他研究了参加康涅狄格北部夏令营的12岁男孩。24个男孩被精心挑选出来,在挑选过程中尽量消除了他们之间形成群体的任何可能基础(例如背景、教育、种族、宗教和友谊)。在进入这个夏令营时,他们被分成两个群体。从这以后的五天里,这两群男孩遵循不同的时间表,在不同的简陋小屋里睡觉,在不同的时间进餐。谢里夫认为,要形成一个群体,共同的群体目标是必需的。他预测,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男孩们可以形成一个有地位层级和角色关系的群体,并形成共同的、未成文的行为规则(标准),这些规则是个体成员态度的基础。

谢里夫发现,一段时间过去后,在男孩中间形成了两个群体。通过几天的相互交流,这两个群体中的最高和最低地位确定下来了。当一些男孩明显地完不成任务、在别处玩耍或者缺乏兴趣和技能时,较低的地位便形成了。男孩们会取笑地位差异,最终两个群体都形成了稳定的地位结构。从群体领导的早期发展可以看出,会出现某个人在各种各样的不同状况下发起和协调计划。某些男孩比其他人更受欢迎,从而会对他人有无可争议的权威。随着每个群体中结构的形成,成员对群体的积极态度和群体标准也形成了。其中之一就是对这两个群体的命名—— “红魔”和“大公狗”。另外还有每个群体成员的绰号,如“宝贝脸”和“柠檬头”。每个群体都有某些喜欢的歌曲,有自己的行话、特别的笑话、秘密和偏好的场所。每个群体还有自己特定的执行任务的方式,但群体成员们能够一致遵循,例如在编系绳索和准备食物方面。每个群体都有标准的表扬和惩罚方式。那些不能做“正确的”事、不能做出贡献、难以教导的成员会受到斥责、嘲笑、“漠视”或其他威胁。谢里夫总结到,当本来不存在关系的个体聚集到一起,在有共同目标的活动中相互交流时,他们会形成有地位层级和角色的群体结构。相互影响的过程会产生共同的目标,而在群体的重要事件中,这些目标构成了个体成员态度的基础。

资料来源:Muzafer Sherif and Caroline W. Sherif, Groups in Harmony and Tension, Harper and Brothers, New York, 19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