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力悖论是如何产生的?

生产力悖论是如何产生的?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媒体等关注的热点。而探索促进IS投资回报的机制与途径,正是本书的研究目的所在。目前IS管理研究领域正面临着方法多但好方法少,或者是有方法但不知如何选择并且有效实施的情况,这就迫切要求理论界能够提出一套整体的IS建设管理体系,在统一的价值导向下,通过一

近年来,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IS)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媒体等关注的热点。如何使越来越庞大的IS投资为企业创造相应的价值,不仅一直是实践者充分关注的问题,也是理论界的研究重点[1]。然而,由于“IS价值悖论”这一难题的存在,使得这一研究充满波折。

关于IS价值问题的争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一方面,作为新技术的代表,作为信息革命的重要力量,IT带给企业、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总体价值创造是毋庸置疑的。IT在传统产业的改造、推进企业创新、发挥价值放大的倍增作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了信息技术,企业和它的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供应商、客户、分销商、股东、员工、政府、媒体等)的信息交换渠道正在被重新界定,原来那种范围狭小的、依赖于物质设备的交流渠道正逐渐过时。1985年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如何利用信息形成竞争优势”[2]和1993年哈默的《企业再造》[3]等经典文献中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人们认为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效益是理所当然的,正如英特尔公司前CEO安德鲁·葛罗夫[4]所说,“我在电子商务上的投资得到了什么回报?这就像问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投资回报一样愚蠢。”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呈现出与很多人的预期不一样的结果,有些人开始怀疑甚至否定信息化投资的必要性。在198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提出了著名的“生产力悖论”:“你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看到计算机时代的影子,但是在经济统计年鉴上除外。”[5]索洛指出,有很多企业虽然经过长期和巨大的IS投资,但是这些投资很难从企业的经营业绩中体现出来,或者即使实际上有贡献,也很难界定这些投资到底为企业创造了哪些贡献,信息化投资和耗费与企业得到的业绩回报不成比例。尽管到1995年索洛承认其当时的观点认识还不够,但关于“生产力悖论”这一话题却一直延续下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93年Brynjolfsson提出的“IS/IT生产力悖论”[6]以及1995年的“超越生产力悖论”,在学术界掀起了“反悖论”和“正悖论”的高潮,一大批著名的学者如Willcocks,Reminyi,Weil,Strassman,Barua,Mahmood等都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Rajiv在2002年总结了66篇关于IT投资与IT回报关系的研究[7],其中有45篇得出的结论是正相关,2篇是负相关,3篇认为没有相关关系,其他16篇的结论则是部分正相关、部分负相关、部分无相关关系,似乎给出了一个不辩自明的结论。

但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随着IT应用的日益先进,特别是随着Internet应用的推广,对IT所带来的美好前景的描绘以及“生存或死亡”式的恐吓,让众多企业决定购买IT应用,IT在企业中的地位日渐提升。IT投资能不能带来回报似乎已经不重要,更为重要的是,IT已经成为企业创造战略差异性的催化剂[8],是改造企业管理模式、改善未来盈利手段、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竞争优势[9]。如果企业没有信息化或者没有网站,将被视为管理水平低下、技术手段过时,大量的企业开始启动各种各样的IT项目,生怕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战略性的IT投资”成为新一轮竞争的高潮。

高潮退去,将是一场非理性繁荣后的衰退。战略性的IT投资并没有消除“生产力悖论”的问题。2001年10月,麦肯锡在《IT与生产力》的报告[10]中指出,“在绝大部分经济领域中,对IT方面的大幅投资没有起到任何帮助生产力增长的作用”。生产力悖论仍然存在。每年IT投入的增长率远大于企业生产力的增长水平,更大于GDP的增长速度,这说明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大量无效投入,或称为低效信息化投入。2003年5月Car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IT不再重要”的文章[11],其主要观点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普及性已经达到成熟阶段,IT与电力、铁路这些基础设施一样,对公司来说不可或缺,但已经不能提供战略性的竞争优势”。知名的杂志或公司所发表的言论对商业世界产生的影响是重大的(但也是非常危险的)[12],这篇论文的发表对已经处于低谷的IT产业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微软、英特尔、Cisco等纷纷发表文章反驳其观点,但信息技术泡沫依然不可阻挡地在逐渐破灭,迫使人们更深层次地去寻找IT投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IT投资回报的研究,在经历重重“证明”与“反证明”的讨论之后,已经从有效、无效或有竞争优势、无竞争优势的争论,深化到“怎么让IT投资有效、有竞争优势”这一问题上,企业不能再消极地“等待”价值的到来,需要积极地“寻找”价值,创造条件和机制促进价值的产生与实现。Gartner提出,“尽管IT已经商品化,但业务流程改进、执行技巧等并未商品化,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创造性地利用IT获取竞争优势,像过去一样,收益会流向那些业务重心明确、严格的公司。”《泡沫破灭后的信息技术》[13]一文总结了那些成功利用信息技术企业的五大关键点,也得出类似的观点。计算机世界等媒体的观点则更加直接,“IT本身并不具有价值,是实施和使用技术的人让IT充满价值”。这些研究都表明,关于IT投资与价值的问题已经逐渐从判断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向如何提高IT投资的回报价值发展,毕竟后者更具有建设性。而探索促进IS投资回报的机制与途径,正是本书的研究目的所在。

IS建设是一项高复杂性和高难度的系统工程,IS建设中会涉及企业战略、投资决策、企业文化、风险管理、变化管理、权力和责任的调整、技术问题、配合程度等各个方面,IS建设的管理是这些方方面面构成的整体,过于注重其中的某一方面只会造成IS建设管理有失偏颇,很难达到全面实现IS价值进而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目标的效果。目前IS管理研究领域正面临着方法多但好方法少,或者是有方法但不知如何选择并且有效实施的情况,这就迫切要求理论界能够提出一套整体的IS建设管理体系,在统一的价值导向下,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框架,选择性地采用各类管理措施和方法,综合有序地解决IS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传统意义上的项目管理曾被认为可以充当这一角色,但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项目管理的重点是解决项目内部的各种问题,无法有效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影响IS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贡献。不过项目管理本身对IS建设又是不可或缺的,针对这一矛盾,本书设想借鉴价值管理理论提出一套以IS整体价值实现为导向的IS辅助管理体系,与IS项目管理有机结合来实现IS建设的整体管理。

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是当前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支,它不只是一种代表经营结果和资本管理的会计方法,还代表着一种理念,即组织中的任何相关者都应该根据他们对于决策创造价值的理解,学会判断各项策略的优先次序,一个项目甚至是一个企业必须在“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这个压力下做出每一项决策[14]。真正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把战略、执行方法和企业活动等各种分散独立的方面联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共同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把价值管理理论应用于IS建设的管理,与项目管理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达到挖掘IT潜在价值、提高IS项目成功率的效果。但是,纵观目前国内外有关IS价值管理的相关研究,大都是独立地从某一问题出发设计IS价值管理模型所应包括的各项活动,缺乏足够的理论证明和推导过程,没有考虑到价值管理与其他活动之间的协同性,而且各活动之间没有通过一种成熟的方法论进行必要的关联,把价值管理这一理念自始至终地执行下去,因此在理论的有效性和实践的可行性方面都无法得到支持。

实际上,IS建设的价值管理与企业价值管理一样,其首要前提是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什么是IS价值,具体了解IS价值实现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通过不断地评价IS价值实现结果以及对比与企业整体价值之间的差异,提出具体的管理控制对策,纠正项目管理中的偏差行为,从而驱动IS项目向价值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应IS价值实现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所提出的IS价值管理模型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IS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加有的放矢地设计相应的对策措施,更有效地把价值管理理念贯穿到体系的各个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评价与控制、决策、修正等项目管理活动一起占据了主导地位。评价理论的研究认为,评价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获得一个更高的业绩水平而使用的手段,评价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统一的项目期望值和项目实际信息传递给项目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而影响这些人员的决策和行为,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15]。评价可以有效地控制与管理IS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保IS建设方向的正确性,从机制上积极地促进和保障IS价值的实现,弥补现有IS价值管理模型缺少有效方法论支撑的劣势,是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体系的最佳实现途径,这也是本书选择以评价为主线设计价值导向的辅助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因。

本书把这套以IS价值管理为主要理论支撑、评价为主要实现途径,结合IS建设管理的辅助管理体系称之为“基于评价机制的IS价值管理(Evaluation based Value Management,EVM)模式”。

1.2 研究方法

本书是对企业IS价值实现的深层次综合研究,主要将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价值理论、评价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进行理论的探索。其中能否站在既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IS价值促进和保障的模型,成为本理论能否突破的关键,而如何确保理论模式构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则是本书研究的最大难点所在。为此,在研究方法的设计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的结合:

文献探讨(literature review)是本书采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探讨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理论推导与演绎的基础。正如Ghauri、Gronahaug、Kristianslund所言,“文献探讨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结构化研究问题并为研究定位[16]。本书通过剖析已有的IS价值管理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分类,预测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并进一步明确当前研究的主要缺陷和问题,进而提出结合评价改善IS价值管理理论,从而形成IS价值管理这样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除了大量应用文献综述外,本书的另一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包括走访调研(interview)和问卷调查。走访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IT主管和IT咨询顾问以及其他IT资深人士,将业内人士的经验和观点与本书的理论研究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本研究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结构化的问卷调查研究往往是用来研究发现复杂现象中起关键作用的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本书中主要用于论证影响IS价值实现过程的关键因素的准确性问题。

多案例研究也是本书的研究方法之一,多个案例的研究方法适合于深入研究复杂的现象,从中验证理论的合理性或构建出相应的新理论框架。由于本书属于演绎性理论研究,最终理论模式的有效与否要看能否解释多个案例中存在的共同之处或差异性,从而论证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任何问题求解往往都要遵循“概念或问题的提出—理论基础分析—方法论框架的构建—应用方法说明—方法中的技术与技巧—实用工具”这一客观规律[17]。作为对IS价值管理问题的探索型研究,本书的研究截止到应用方法这一层次上,还无法涉及具体的技术、技巧与工具。其中方法论代表着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最高层次上的抽象[18],在本书的研究中,主要是指通过统一的原则和理念来解决特定问题的多种方法的集合。

据此,本书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以现有IS价值管理模型的三大问题为突破点,在寻求IS价值管理与IS评价两大成熟理论的支持下,提出可以解决这三大问题的EVM模式,并在应用层次上对EVM模式进行了方法上的说明,最后通过实证性研究验证EVM这一方法论的有效性。

从研究内容上看,本书的研究首先建立在对IS价值管理与评价理论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然后详细分析IS价值以及影响IS价值实现的因素,再参考信息管理领域的最新知识和企业界IS应用的标杆范式,系统地建立了与IS价值影响因素相对应的IS价值管理模型,随后结合IS全周期评价正式提出完整的EVM方法论体系以及EVM的应用方法;最后本书通过10个重点企业IS建设过程的评价,验证了EVM对企业IS整体价值实现的贡献度,并应用EVM理论详细解释了其中两个案例的差异性。

本书研究的主要框架,如图1.1所示。

本书共分7章,其中第2章到第6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

第1章为导论,对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构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对本书所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

图1.1 本书研究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第2章是对IS价值管理与评价理论的综述。在IS价值管理理论方面,本章主要对ABR、IPF、BRA等主要IS价值管理模型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IS价值管理应用原则,同时,分析了这些模型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IS价值实现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不系统、方法独占性过强而可操作性不够。在IS评价理论方面,本章首先考察了其发展历程,其次对其研究方法的主流方向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IS价值管理理论的分析,提出了IS评价在价值管理中应用的适用性要求。

第3章是IS价值实现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IS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系统全面,是现有IS价值管理模型存在的主要不足。本章在分析IS价值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IS价值实现的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IS价值实现的过程与影响因素集成模型。最后,本章基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对IS价值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修正。

第4章是基于评价的IS价值管理(EVM)模式的方法论研究。在第3章对IS价值的实现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后,本章主要构建了与IS价值实现影响因素对应的IS价值管理过程模型,随后结合IS全周期评价框架模型提出了EVM框架模型,并分析了其主要活动以及对IS价值促生的机理,并对EVM与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监理等概念进行了比较。

第5章是EVM模式应用方法研究。本章对第4章提出的EVM模式的方法论框架,按EVM的投资决策评估阶段、过程控制阶段和后评价阶段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应用分析。

第6章是EVM对IS价值实现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本章在对10个企业的IS建设效果评价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EVM对IS建设效果的贡献度,并通过EVM活动具体分析和解释了两个企业的差异性。

第7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书研究的创新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1.4 关键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界定

概念作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通常在商业研究中起到如下的作用:[19]作为同行交流的基础,引入一种观察的视角(Perspective)。[20]一种看待客观外部世界的方式。[21]作为一种分类和一种总结(Generalization)的方法。本书无意于对某些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但作为本书后续研究的基础,有必要对本书经常引用的概念和术语,如信息系统、IS价值、IS评价、IS价值管理等进行清晰的界定,以便确定本书对这些对象所进行的研究的边界。

1.4.1 信息系统(IS)

国外的研究一般把信息系统(IS)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等同起来,如果以此为前提,那么,IS最初是在1985年由IS的创始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教授Gordon B.Davis所提出的,他认为“IS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我国学者也给出了一个比较共识性的概念③:“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IS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我们还可以在近期的一些管理著作中找到IS的定义,如Laudon[22]在其所著中写道:“从技术和系统角度,IS可以定义为用于收集、处理、存储、传递信息的相关组成部分的集合,用以辅助企业的管理和决策。”

但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IS项目的潜能和作用已经和以前有所区别,传统的IS项目的认识可能已经成为人们更好地利用现代IS项目的阻碍之一。根据MIT斯隆管理学院J.W.Ross[23]等人的观点,现代企业IS项目已经不再是个简单的人机系统,它至少包括了5个基本元素:企业战略、IS项目战略规划、IT基础设施、IS应用项目、企业业务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 现代IS的组成要素

企业战略是IS项目的基点,一个好的战略除了能指出公司的财务目标和市场目标以外,更应该明确公司跨组织职能的关键业务流程及其相互协调关系,即企业经营模式。IS项目战略规划指明了公司如何把公司的战略转变为公司的IT/IS的计划,是沟通企业战略和IS项目应用的桥梁,也为构建IT基础设施和IS项目应用提供了基础。IT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构建IS项目应用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及其配置、通信网络、数据库、软件系统以及IT组织机构的建设。IS项目应用从技术结构角度讲,是由一系列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数据和信息的元素组成,用于支持组织的决策和控制。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认识IS项目,IS项目是企业或组织面对环境所提出的挑战时,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和管理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认识更加强调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组织的关系,也强调了IS项目本身是技术、管理和组织的融合。基于这种认识,IS的应用意味着一种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案的实施,而现代企业管理关注的焦点是业务流程,管理改善是要通过跨越组织职能乃至组织边界的业务流程来实现的,因此IS应用支持的对象是企业业务流程,也就是企业的工作流以及支撑工作流的组织结构及其管理。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包括以上五大基本元素的信息系统(IS),而不是广义上涵盖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广义的信息技术(IT)应用,但应该承认这两者的研究是不可分的,就像IT管理、IT投资、IT评价等必然会包括IS管理、IS投资、IS评价一样。本书为保留文献中原作者表达思想的准确性,很多地方仍会沿用原作者所提到的广义的IT概念,不过本书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都只针对IS建设,对IT项目或其他类型的投资项目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是本书的重点。

1.4.2 IS价值

要理解IS价值的概念,必须从价值的概念着手。什么是价值?如何获得价值?《牛津词典》把价值定义为“某个事物的品质、被渴望性和作用”(the worth,desirability or utility of a thing)。

价值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每一个含义都可以在某种特定的或者独特的环境下适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价值,价值是与其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相关的,是对某事物有用性衡量的标准;从政治学角度看,价值是个人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24];从企业管理看,价值又取决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性质和程度,例如:竞争性、个人利益等[25],以及与企业有关的因素,如IS文化、经营模式、员工素质等[26]。很多时候对一个物品价值的正确衡量需要把这多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接近其实际价值。同时价值又是相对的,某物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要使用该物品的人员或组织机构的需要。因此衡量任何物品带给公司的价值时,有必要寻找一个参照点作为衡量的基础,在运营良好的公司中,一个尤其重要的参照点就是公司未来的远景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战略[27],这对于确定什么是IS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IS价值是IS应用的整体商业价值的简称,主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IS效用(Effectiveness)理论,在90年代中与IS评价一起,在理论研究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这个概念的困惑一部分来自描述该定义的大量术语的存在,包括IS效用[28]、IS成功(IS Success)[29]、IS影响(IS impact)[30]、IS效益(IS benefits)[31]和IS商业价值[32]等,其中又与IS效用在含义上最为接近。

近年来,众多研究者纷纷给出了IS价值的定义,如Remeyni认为IS价值就是最终用户对IS效用的一种主观判断,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理解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价值,Meyerson也认为IS价值是企业对IS在经营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需要业务部门、IT部门、管理层分别确定其定义和构成,最后协商而形成的最终结果[33]。而根据Parker的定义,IS价值是指IS对组织的正面的影响[34],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都可以为最终用户所理解和感觉,仅考虑主观感受是不科学的。持这类观点的研究者并不在少数,他们抛开价值定义中的不确定性和含糊性,直接对IS价值的构成进行列举和分析,用更直观的方式表现IS价值,这部分研究与其说是对IS价值进行定义,更不如说是对“IS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进行说明。表1.1列举了近年来这一类学者对IS价值的定义,可以发现IS价值所体现角度的多元化。

表1.1 IS价值的定义

不过从这些定义上也可以看出,IS价值并不是某个特定的IS所产生的局部范围的短期影响,其重心正渐渐地向企业层面和持续能力方面转移,这与Marguerite[35]给出的定义“IS价值是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所需要的资源耗费后,IS为企业创造的持续价值”不谋而合,也是本书对IS价值的理解,强调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定义IS价值,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看某一IS项目所带来的价值与企业战略,以及企业原有的信息化基础进行匹配之后所带来的综合价值。这样一个概念可以克服不同利益部门对IS价值的片面理解,同时也反映了IS在企业中的综合地位。

1.4.3 IS评价

评价(Evaluation),在很多时候与评估(Appraise,Estimate)、测量(Measure)、测度、鉴定(Judge)和评定(Assess)等词互用。考察评价(Evaluation)的本意,是指基于一定标准进行的一系列理解、测度、评判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判断在特定条件下对象的价值或贡献的过程[36]。从管理角度而言,“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评价是管理者用来辅助他们执行战略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把评价融入管理过程中,可以为管理者传递有力的、一致的价值信息,进而影响相关者的行为。同时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反馈与学习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最终的效果。无论是什么评价,完整的评价过程都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为什么要评价(Why),即评价的具体目的;二是决定评价的对象是什么(What);三是评价的标准(Which aspects);四是什么时候进行评价(When);五是由谁来评价(Who);最后是用什么方法,怎么评价(How)[37]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IS评价,Farbey[38]和Willcocks曾分别对IT评价下过定义:“IT评价是间断地或持续地发生在项目的不同时间,并通过具体的查证以及定性或定量的计算,使得IS/IT项目产生的影响明确化的过程或一系列并行的过程”及“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获取IS价值的过程”。但在本书的研究中,评价更多的是作为实现价值管理的一种途径和方法,那么根据本书对IS的定义以及评价概念的分析,我们把本书所要研究的IS项目评价定义为:为获取资源或优化资源分配,对IS项目未来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监测、分析、理解、评判,以配合IS项目建设中的其他活动共同实现IS价值的过程。

就IS评价本身而言,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研究领域,据TP.Liang[39]在2002年的统计报告,IS评价被研究的频率仅次于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开发应用之后,排名第四,众多的研究促成了一个异常广博的IS评价研究领域。从国内外各类文献的检索结果看,IS评价领域可以分为很多个不同的分支,包括:①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如评价的综述、评价理念演变等。②IT投资与企业绩效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如IT生产力悖论的研究。③企业差异与IT价值实现,如IT能力与IT价值的关系研究。④评价方法论的研究,如评价方法的选择标准、评价方法的分类。⑤IT价值(IT Value)评价体系研究,如IT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⑥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评价体系,如评价环节、步骤与方法等。⑦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⑧IS评价的应用案例等。

本书关于IS评价的研究主要界定在微观层面的IS项目评价过程中,尽管只是评价理论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涉及很多方面的研究,如评价理念、IT价值分析、评价方法论等,仍然是一项复杂的研究。

1.4.4 IS价值管理

作为本书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我们把IS价值管理定义为,以保障和促进IS价值的实现为导向,在传统的项目管理过程中系统地增加一系列补充性投入,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价值的正面影响,降低负面影响的辅助管理模式。其中价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积极地促进和保障价值。

从本质上讲,IS价值管理仍属于IS管理体系的一种,但又不同于其他IS管理模型。它是一种基于IS价值管理理论,经过评价方法修正的,并且可以与主流的项目管理活动相结合的辅助管理体系。目前尽管已经存在一些以优化IS价值实现的过程为目标的IS管理体系,如Remenyi(1997)、Thorp(2001)等人提出的理论,但只是源于对IS建设的一点或几点想法而构建起来的IS管理模型。而本书所提出的IS价值管理以价值管理为指导,有效地发挥评价对价值管理的积极作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IS价值管理这一目标。为此,本书对这一辅助管理体系赋予了一个新的概念:基于评价的IS价值管理(EVM),以显示其与其他IS价值管理模型之间的差别。

当然,IS价值管理也不同于项目主流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以实现IS功能目标为导向,一般来说是局限于项目内部,负责协调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人、财、物以及时间等资源[40],是IS价值的主要创造者;而IS价值管理则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指导,综合考虑外界和内部环境因素,为项目管理设定了原则和方向,能促进项目管理对最终价值的贡献度。它更像是催化剂和润滑剂,让项目管理的效果更加明显,加快价值的创造过程,保障并增加系统最终可实现的价值。把这两者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达到挖掘IT潜在价值、提高IS项目成功率的效果。

不过尽管是一个新的概念,但IS价值管理并非一套全新的管理体系,它所基于的价值管理理论和评价理论都是异常成熟的理论(在第2章中具体介绍)。IS价值管理的贡献在于通过两大成熟理论的结合形成一套适合企业IS建设管理实际需要的管理体系,它使得企业对自己在IS建设过程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认识更深,也更有目标、更有效率。

【注释】

[1]按照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网站(www.amazon.com)分类标准,其网站上有超过1000本以上的IT/IS(信息技术/IS)管理类书籍,由此可见理论与实践中对IS关注的热度。

[2]Michael E.Porter,Victor E.Millar,How 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 1985.

[3]Michael Hammer and James Champy,‘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HarperCollins,New York,1993.

[4]比尔·盖茨:《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引自Hitt,Lorin M.,Frei,Frances X.and Patrick T.Harker.(1999)“How Financial Firms Decide on Technology,”in 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1999,Litan,Robert E.and Anthony M.Santomero,Eds.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6]Brynjolfsson E.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Z],Comm.Of the ACM,1993,36,p66-77.

[7]Rajiv.K,Susan A,Measuring payoff of IT investments:Research issues and guidelines [J],Comm.Of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2002(9).p241-268.

[8]约翰·哈格尔著,王国瑞译:《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9]Venkatraman,N,IT-enabled business transformation:From automation to business scope redefini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Winter 1994∶73-92.

[10]麦肯锡,IT and productivity working paper,2001,10,17.

[11]Nicholas G.Carr,IT Doesn’t Matter,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3,5.

[12]方军:《一场伟大的争吵:IT不再重要?》,《经济观察报》,2003年6月30日。

[13]McKinsey,Technology after the bubble,The McKinsey Quarterly,2002,五大关键点分别是:(1)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重视管理方式的创新,以收到相辅相成之效。(2)将技术投资于降低对生产力影响最大的互致力成本。(3)领先企业会在最有可能对本产业生产力杠杆产生最大成效的计划上投入大笔IT预算。(4)选择正确的投资顺序,逐步积累IT实力。(5)改造业务流程并改组架构,使管理创新与IT实力获得充分发挥。

[14]詹姆斯·A.奈特著,北京天则经营研究所选译:《基于价值的经营》,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卢向华、黄丽华:《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全过程评价研究》,CIMS,2002年第12期,第931~935页。

[16]Ghauri Pervez,Gronahaug Kjell,Kristianslund Ivar.Reasearch Method in Business Studies:A Practical Guide,Prentice Hall,1995.

[17]Willam,J.K.James,T.C.T et al,Business Process Change:Methodology,techniques and tools[J],MIS Quarterly,1997March.

[18]Checkland,P.Systems thinking,Systems practices,Chicester:John Wiley &Sons,1981.

[19]Pervez Ghauri,Kjell Geronahaug,Ivar Kristianslund:Research Methods in Business Studies,a Practical Guide,Prentice Hall Europe 1995.

[20]薛华成:《管理IS》,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年版。

[22]Kenneth C.Laudon,Jane P.Laud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tworked Enterprise[M],Prentice Hall,Pearson Education.2000.

[23]Ross,J.W,Rockart,J.F.Reconceptualizing IT[J],Sloan WorkPaper No.3986,1999,1∶1-15.

[24]Bird,A.and Lehrman,W.G.(1993),“The effects of maj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in Japanese corporations”,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Vol.5No.3,pp.217-242.

[25]Pfeffer,J.(1992),Managing with Power:Politics and Influence in Organisation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

[26]Symons,V.(1991),“A review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valuation:content,context and process”,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Vol.1No.3,pp.205-212.

[27]Patrick H.Sullivan,赵亮译,value-driven intellectual capita:how to convert intangible corporate assets into market value,华夏出版社&John Wiley &Sons Inc.,2002,p69.

[28]Iivari,J.and Ervasti,I.(1994),“User information satisfaction:IS implemen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Information &Management,Vol.27No.4,pp.205-220.

[29]DeLone,W.and McLean,E.(1992),“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Vol.3No.1,pp.60-95.

[30]Mason,R.O.(1978),“Measuring information output:a communication systems approach”,Information &Management,Vol.1No.5,pp.219-234.pp.205-212.

[31]Gurbaxani,V.and Whang,S.(1991),“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on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Vol.34No.1,pp.61-73.

[32]Katz,A.“Measuring technology’s business value”,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1993,Vol.10No.1,pp.33-39.

[33]B.Meyerson,Using a Balanced Scorecard Framework to leverage the value Delivered by IS,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anagement,(eds)W.V.Grembergen.London:Idea group publishing,2000.

[34]Parker,M,Benson,R.Information Economics[M],New York: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1988.

[35]Marguerite C Cronk,Edmond P Fitzgerald,“Constructing a Theory of‘IS Business Value’from the Literature”;Electronic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2002,Vol.1Issue 1 pp.11-17.

[36]Dan Remenyi,Micheal Sherwood-Smith.Achieving Maximum Value from IS:a Process Approach[M],New York:John Wiley &Sons Ltd.1997.

[37]Vassilis Serafeimnidis,A review of research issues in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In Grembergen W.V.(E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hods &Management.Idea Group Publishing,2001.p58-77.

[38]B.Farbey,etc.Movin IS evaluation forward:Learning themes and research issues,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1999,8,p189-207.

[39]TP,Liang,第八届中华管理资讯系统战略研讨会(澳门)发言稿,2002,11。

[40]凯西·施瓦尔贝著,王金玉、时郴译:《IT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