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佛家核心观点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佛家核心观点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宇宙观佛家的宇宙首先是多维、多层次的宇宙,佛教用“世界”一词表示时间与空间。佛家的宇宙又是一个“空”的统一体的宇宙。佛家因果思想在中国文化沉淀深厚,已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特质性因子之一,成为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约束条件。佛家将人的生命分成两个系统:一为命,佛家称之为臭皮囊,仅将其视如宅舍;二为性,即命之主人。

1.宇宙

佛家的宇宙首先是多维、多层次的宇宙,佛教用“世界”一词表示时间与空间。《楞严经》卷四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这与我国古代“宇宙”二字的含义相似,《淮南子》云:“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佛教中所说的世界指的应是人生宇宙与自然宇宙圆融的“万有世界”,即所谓“有情世界”。《华严经》用“因陀罗网”、“天帝网”来喻证宇宙整体的缘起,“今言因陀罗网者,即以帝释殿网为喻。帝释殿网为喻者,须相识此帝网以何为相。犹如众镜相照,众镜之影现一镜中”。这一喻证阐明法界的形成以一法而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而起一法,一法关系宇宙的一切,一即一切,一切即含摄于一中,圆融无碍,彼此具有广泛的关联和包容性。可见,佛教认为宇宙乃缘起,一切事物皆在因缘和合下产生。

现代语境,佛家描绘的世界从宏观角度是一个广大无垠的无穷空间,那里有多层次,并具备等级差距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世界。高层次的生命世界中不仅有良好的生存条件,而且生活在其中的生命体道德高尚,互相之间对立和伤害程度极小,甚至完全没有,即人际氛围良好,给人以理想的愿望;而低层次的生命世界不仅生活环境恶劣,而且聚集的多为品格恶劣(业障深重)的生命个体,它们之间互相伤害程度极其严重,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生存空间。佛家的思想实际上给人以美好的向往和引导,同时给人以行为的警示和威胁,促人弃恶向善,对中国社会底层民众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约束功能。

佛家的宇宙又是一个“空”的统一体的宇宙。《心经》作为大乘佛家思想的总纲,在短短的200多个字中,充分地表现了佛教“空”的宇宙观,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在这一段经文中,“五蕴皆空”就可“度一切苦厄”,在现代语境中,“五蕴皆空”就是要突破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回归世界的本来面目,进入“空”、“明”的状态,此时,三维世界和时空的分割状态被打破,世界融为一体,人的生死苦痛在统一的时空状态下完全消除,人和自然的对立完全消除,人和自然彻底地融为一体,进入“究竟涅槃”,即“不生不灭”的状态,佛教修持的最高境界(彼岸)就在这个状态之中。

2.因果

所谓因果报应学说,也称万有因果律,指善恶行为必将获得一定的善恶果报。佛教认为生命是永恒的,在业力的牵引下,轮回于生命的各种类型中,其类型大致分为六种,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天、人、阿修罗的境遇相对较好,属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生活在比较痛苦的环境中,属三恶道,也称三途(地狱为血途,饿鬼为火途,畜生为刀途)。佛教认为,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修十善业上升天道,修持五戒转生人间,修福不修慧生于阿修罗道,贪婪的众生转生饿鬼道,造作恶业则堕落地狱,不明真理愚痴无智转生畜生道。六道升沉,全凭自己的心念和行为作主,而不是命运或上苍的安排。过去的行为影响现在的生活,现在的行为又影响着未来的命运,人在命运流程中始终占着主动的位置,从而形成佛教独特的生命观。

佛家因果思想在中国文化沉淀深厚,已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特质性因子之一,成为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约束条件。在中国历史上,依托于寺庙、城隍庙及通俗文学和戏曲传播的因果思想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教育不发达的时期曾经成为约束底层民众趋利行为的重要因素。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仍然影响着许多人的心理和行为,不仅给放肆者以警示,而且给贫苦者以希望,使他们能更好地面对和承受现实的苦痛,寄希望于未来。我们认为,因果思想本身是符合人力资源管理规律的,在企业运作中,一定要让有贡献者有希望,让有害企业行为者有恐惧;从文化层面上,要利用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与倡导一些思想和行为,抑制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这和强化理论的原理基本一致。

3.生命伦理观

佛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与绝大多数宗教的人类起源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佛教从根本上否定神创说,反对神灵对人类命运的支配,但是它也没有走向唯物主义,而是在其独特的缘起论基础上提出了“五蕴”说等关于生命起源和构成的理论,认为现存生命以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为特征,精神(受、想、行、识)与物质(色)的互动,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五蕴皆空,四大非有”,当五蕴离散时,并没有一个常存不变的真我存在,而以业识的形式流转。缘起说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因缘和合的聚合体,现象界的一切存在是由各种条件和合而成的,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有其必然的因缘。事物的性由众多“因”与“缘”决定和把握。一切事物都由因缘的聚散而生灭,生命体现为缘生、缘成、缘起的过程。由因缘生灭而产生的现象界万法被称为“因缘生灭法”。佛家将人的生命分成两个系统:一为命,佛家称之为臭皮囊,仅将其视如宅舍;二为性,即命之主人。

切换到现代语境,佛家生命观是一个超出三维时空,循环往复的持续过程,“性”是生命体的主体,“命”仅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载体,“性”借助“命”完成其生命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一个生命过程在佛家思想中只是一个有限区间,其过去有延续性和继承性,即有因缘,有业,它们构成此区间生命函数的初始条件,决定此生命过程的大体运动趋向(命运),本区间生命过程的自身努力(德行与修持状况),构成该区间生命运行轨迹的中介变量,对命运产生重要影响,生命过程完成后的最终结果是前两项因素的综合结果,该结果构成下一个生命过程的初始条件,如此循环不已,这就是因果。这种生命伦理观点就是因果,体现了两种思想。一方面,对道的敬畏,对自然的驯服,这和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生的主动性和命运的主宰性,激励人生的进取和努力,同时鼓励向善和贡献,而对人性的丑恶予以抑制和积极消除。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一方面,我们要从人性研究角度关注佛家生命观赋予人生的积极意义和主动性,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与一致性;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遵循佛家的重信轻命的观点,将人力资源开发重点聚焦于“性”——人的精神生命系统,为人力资源开发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对物质高度发达后的现代社会而言可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4.善恶观

佛教从善恶观的维度观察意识界,认为意识存在着本性善、恶、无记三种特性。顺于真性为善,善性能生起一切善法,善有世间、出世间的区别。世间善属人天教法,如五常(仁、义、礼、智、信)及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等,能招感人天果报。出世间善属解脱道,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修习出世间善法能令精神升华,趋入菩提。违于真性的为恶,恶性能生起一切恶法,能招感地狱、饿鬼、畜生等报。如五逆、十恶等,属于恶性的范畴。

善恶一直是人性论争的焦点,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西方的“X”和“Y”理论都试图准确地把握人性的本质,以准确地决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技术。按照“性恶论”(X理论),胡萝卜加大棒,外部严格的约束和利诱成为最重要的管理和激励手段;按照“性善论”(Y理论),教化成为可能,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将成为有效的管理方式。佛家的善恶观实质是善恶混同论,每个个体由于过去背景(因缘)差异,善恶初始条件各不相同,但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善恶的结构,进而改变生命运行的轨迹,改变命运,将命运操控的主动权交由每个人自己掌控。我们认为,在后现代主义时代,个性高度彰显之后,佛家的善恶思观所对应的人性思想可能更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研究空间。

【注释】

[1]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2]冯周卓,“后现代文化与管理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3]王鼎,《近思录集注序》。

[4]《论语·为政》。

[5]《论语·子路》。

[6]《论语·为政》。

[7]《礼记·大学》。

[8]颜爱民,“儒家文化蕴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现实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

[9]《孟子·离娄上》。

[10]同上。

[11]《论语·里仁》。

[12]《论语·述而》。

[13]《论语·里仁》。

[14]颜爱民,“‘义’、‘利’元规则分析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第二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15]《论语·学而》。

[16]《礼记·曲礼上》。

[17]《论语·泰伯》。

[18]《论语·颜渊》。

[19]《论语·子罕》。

[20]《论语·里仁》。

[21]《论语·公冶长》。

[22]《礼记·中庸》。

[23]《荀子·不苟》。

[24]《论语·子路》。

[25]《道德经·二十五章》。

[26]《道德经·四十章》。

[27]《道德经·二章》。

[28]《道德经·三十七章》。

[29]《道德经·四十二章》。

[30]颜爱民,《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0—115页。

[31]《道德经·四十二章》。

[32]《道德经·五十八章》。

[33]《道德经·六十四章》。

[34]《道德经·六十三章》。

[35]《道德经·三十六章》。

[36]《道德经·五章》。

[37]《道德经·二十九章》。

[38]《道德经·三十九章》。

[39]《道德经·四十四章》。

[40]《道德经·三十八章》。

[41]《道德经·六十四章》。

[44]《道德经·二十八章》。

[45]《道德经·六十七章》。

[46]《道德经·七十一章》

[47]《道德经·三十三章》。

[48]《道德经·三十章》。

[49]《道德经·八十一章》

[50]《道德经·六十四章》。

[51]恩格斯著,曹葆华译,《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52]《后汉书·两域传》。

[53]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