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供应链管理的演变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供应链管理的演变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发展与企业关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经营由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供应链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上升到战略性的管理方法。在这种思想理念下,供应链管理视链内所有参与企业为合作的伙伴,通过相互间责任、风险的分担来共同获益。

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发展与企业关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谈论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演变与发展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企业关系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理查德·拉明(Richard Lamming)在《超越伙伴关系:革新的战略和精细供应》[3]这本书中,将自动化工业中企业关系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传统关系阶段(1975年以前),该阶段的市场基本上是供不应求,企业的管理战略是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提高生产率;扩大生产,竞争压力较轻,市场竞争比较温和,企业关系友好。②自由竞争时期(1975—1985年),该时期市场上产品供应日趋饱和,竞争压力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但企业主要关注内部事务,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③合伙关系时期(1985年前后),该时期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质量竞争压力使得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经营战略。企业间开始出现较紧密的纵向合作关系。④伙伴关系(20世纪90年代),市场变化加快,市场风险、投资风险、行业经营风险都不断增大,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反应偏迟缓,难以满足新的竞争要求,企业逐渐由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经营,采取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竞争战略,构建伙伴关系,经营合作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动性。⑤战略联盟关系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经营难度和经营风险不断加大,企业开始从竞争走向合作,力图消弭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构成更紧密的合作,从而产生了“双赢”(Win-Win)的合作竞争和企业间的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的新的合作形式[4]

企业关系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为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可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也划分为五个相对应的阶段。

在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企业战略的不同,不同的战略又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不同的理念。每个阶段的过渡都是一次理念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说是逐步递进,从低级到高级的一种演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供应链管理在不同发展阶段拥有什么样的理念作为支撑。

第一阶段:起步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高效及时地供应和调配战略物资,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委员会,研究仓储、运输以及调配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起源。当时,供应链管理理念还很不成熟,只是为了满足军事目的的现实需求,用在军需用品的采购和运输等方面。

第二阶段:传统关系和自由竞争时期。二战以后,美国为了高效地管理材料采购、仓储、交通运输以及设施地点选择等,将供应链管理引入工业领域。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以“产品为中心”,实施“少品种,大规模”的生产模式,供应链管理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所谓供应链管理仅指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即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与销售而形成的一个链状的供需过程。供应链,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为业务链,而链条上的每个企业的管理理念基本上都是为了生产而管理,强调的是高效率、低成本、快速反应。企业内部还是一种封闭式、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在数量上的竞争,业务协作是以本位主义为核心的合作。此时,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极为松散。为生产而管理的导向使供应链成员之间时常存在利益冲突,阻碍了供应链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当时,供应链上的部分企业已经采用了MRP及MRPⅡ来管理自己的业务,但这种管理也只存在于单个企业内部。这时的理论界对供应链的研究也只处于开始探索阶段,无法对供应链管理提出较完善的管理理念和指导思想。

第三阶段:合伙关系时期。供应链从企业向前延伸到制造供应商、原料供应商,向后延伸到分销商、零售商,甚至最终用户。供应链管理应用了电子交换技术、计算机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等,MRP、MRPⅡ、ERP被扩展和运用到整个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也从一种作业性管理工具上升成为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此时期的企业由封闭的状态,逐渐转变成开放的状态,由“自我为中心”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过渡。

在此阶段,面向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将质量保证的范围从单个企业拓展到多个企业,并强调企业间的协同质量保证和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容,质量竞争的共同性需求加固了供应链企业的合伙关系。

第四阶段:伙伴关系时期。企业经营由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供应链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研究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高宽带技术、网络技术等,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用户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虚拟企业的最初阶段——外包加工、虚拟生产阶段),企业间的竞争更加表现为企业集群竞争,更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形成紧密一体的伙伴关系创造了技术条件,更宽更长链的供应链能有效地将企业聚合在一起,形成紧密合作关系,供应链成员内部的利益共同性更加明显,关系也更加紧密。

第五阶段:战略联盟关系时期。企业提出“双赢”(Win-Win)的战略协同模式。供应链管理上升到战略性的管理方法。虚拟企业和战略协同成为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重心(虚拟企业的最高阶段——“集智”、“集脑”阶段)。

伙伴关系时期与战略联盟关系时期都属于虚拟企业时期,这两个阶段的供应链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并提倡“零库存”、“零缺陷”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在保持一种稳定而富有活力的供需关系的同时,各个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实现集成,联手面对竞争,合理利用资源,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利润。另外,由于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资源的缺乏,生产模式由“单一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多元化、差异化使企业不得不经历“什么都自己做”到“可以由别人来做”的理念及方法、传统的内部流程供应链管理向外化协作系统的转变。在这种思想理念下,供应链管理视链内所有参与企业为合作的伙伴,通过相互间责任、风险的分担来共同获益。这种变过去企业与企业间敌对倾向为合作的行为可以减少风险,大大提高整个物流过程效率。同时,有效排除供应链内部的资金浪费,减少供应链内部功能重复,避免理性参与人的非合作博弈所导致的“牛鞭效应”——微小的市场波动将使得制造商生产量大幅振动,以致企业生产计划安排失误和产品库存大量积压,造成收益损失。可见,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关系下的供应链文化有效地消减了链内企业的竞争和对抗意识,强化了企业间的利益共同性和合作意识,形成了群体竞争理念,将企业竞争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我们现将上述五个阶段的市场特点、管理战略和相应的文化理念列表比较分析如下(表16-1)。

表16-1 供应链管理发展阶段及其文化内涵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