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溢出效应路径的中观机理

溢出效应路径的中观机理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要素流动视角下除了从企业层面能够通过示范模仿和学习产生溢出效应促进产业升级外,在中观的产业层次上即企业群与企业群之间也能够产生溢出效应。要素流动下,在产业层次上,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某一产业通常对东道国的产业产生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二是跨国公司可能打破东道国企业的垄断,原来本地的垄断产业变成了竞争产业,竞争加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要素流动视角下除了从企业层面能够通过示范模仿和学习产生溢出效应促进产业升级外,在中观的产业层次上即企业群与企业群之间也能够产生溢出效应。产业层次上的溢出主要是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性和产业内的竞争实现的。

1.要素流入增强产业关联效应

关联效应(linkage effect)是指由于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某一产业,它在推动本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对其他产业产生影响。关联效应一般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要素流动下,在产业层次上,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某一产业通常对东道国的产业产生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如图5.6所示,跨国公司进入产业O,其中产业A为产业O提供原材料、中间品,如果产业O扩张或者收缩并带动A产业的扩张或收缩就是后向关联;同时,产业O为行业B提供原材料、中间品,如果产业O的变动影响到了B产业就是前向关联。从产业链角度看A-O-B共同构成了一个产业链条,因此关联效应也称为链接效应。

图5.6 产业关联效应

比如进入建筑产业的跨国公司就将会对其上游供应原材料的钢铁产业、水泥产业产生后向的关联效应,对其下游的房地产业、装饰业等产生前向的关联效应。Kotabe和Omura(1989)研究发现进入美国制造业的跨国公司通过在美国采购零部件进而对美国的制造业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实际上,跨国公司在制造业内产生了后向关系效应。Rodriguez-Clare(1996)认为中间品的增加有利于东道国生产效率的提高,当中间品的数目达到一定数量时则可以生产更复杂的专业化产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关联系数,指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引起的上游行业的劳动力变化量与跨国公司雇用的劳动数量之比,比值越大说明关联度越高。Javorcik (2004)分析了立陶宛内资企业在外资进入后的生产率变化情况,得出外商进入后与国内企业合资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后向关联效应,但是水平关联和前向关联并不显著。

2.要素流入提升产业竞争效应

竞争效应(competition effect)是指由于跨国公司进入某一产业导致产业内竞争加剧而产生的溢出。竞争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进入后,引进了新技术、新产品这些竞争优势会迫使本地企业加大研发进而促进本产业的竞争,提升了产业的生产效率。该升级表现为由众多企业构成的产业生产函数的变化,比如由Y=F 1(X)变为Y=F 2(X),后者的生产效率高于前者。这里的竞争效应和示范模仿效应的差别在于,后者通过要素流入带来了某一企业内部生产效率的提升,而竞争效应是由于要素流入产生的产业内的大量的研发竞争,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二是跨国公司可能打破东道国企业的垄断,原来本地的垄断产业变成了竞争产业,竞争加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两个效应实质是由要素流入带动一批企业发展后在整个产业内带来竞争效应,使市场结构从垄断向竞争转变,加剧了原有的竞争状态,市场结构的转变产生的溢出效应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微观经济学理论也阐释了市场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假设市场由同质的企业构成,则企业成本收益分析也可以适用于行业分析,从垄断市场结构向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转变,能够激发行业产出。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进行决策,此时市场的均衡产出小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供给与需求相等处的产出。因此,市场结构的转变导致产业产能的扩张,对于整体产业而言产业出现了升级。

综上,要素流动是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而完成的,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带来要素流动在产业层面的冲击是通过企业实现的,这些企业群层次上的变化就产生了产业上的溢出效应,而这种溢出主要通过产业间关联效应和产业内竞争效应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