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失业的一些直观解释

对失业的一些直观解释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世界自从1973年石油危机打破了他们在20世纪50—60年代创造的充分就业的黄金梦之后,对失业现象的解释汗牛充栋,莫衷一是。但是如果把它们进行仔细归类的话,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失业的生成原因归为一些非经济过程内产生的外生因素。因此,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实际上是受经济增长影响的。

西方世界自从1973年石油危机打破了他们在20世纪50—60年代创造的充分就业的黄金梦之后,对失业现象的解释汗牛充栋,莫衷一是。但是如果把它们进行仔细归类的话,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失业的生成原因归为一些非经济过程内产生的外生因素。第一种说法是把失业归为劳动供给的异常增长,如妇女大量加入劳动力队伍、大规模的移民的到来,使得劳动供给的增加大大超过了劳动需求的增加。第二种说法是从劳动力供给的结构上做文章,认为主要是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符合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导致岗位空缺和失业的并存,因此首要的问题是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加速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流动。第三种说法认为失业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进步使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使用数量大大节约,消灭了许多传统的岗位,因此技术进步是失业的罪魁祸首。有些还把失业的增长归为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崛起,这些国家产品的增加,等等。

这些解释有其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它们比较符合我们的直观,因此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对各个国家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仔细推敲,这些论点都是有问题的,至少是片面的,它们的逻辑要成立,还必须配以许多严密的假定。下面我们来逐个分析这些问题。

当一个经济对劳动的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时,劳动供给的快速增长肯定会成为劳动过剩进而出现大规模失业的一个可能条件,但是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并不一定带来失业,也就是说劳动供给的过度增长不是失业的充分条件。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由于劳动供给过度增长从而失业人数上升的例子,但是没有劳动供给的增长,也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失业,从这个角度讲,劳动力供给的过度增长甚至不是失业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失业现象是远比劳动力外生供给增长要复杂得多的一个社会现象。

从许多国家的统计数据来看,劳动力的增长大多是比较有规则的,即较少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现在我们把1974—1989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并给出西方主要国家的劳动力人口增长的情况。

表3.1告诉我们西方主要六个国家自1973年以来劳动力人口增长的情况,美国和日本的劳动力人口增长比欧洲四个国家的增长率来得高,在1974—1980年期间分别为2.5%和1%(意大利除外),1980—1984年间为1.5%和1.2%,1984—1989年间为1.7%和1.1%,总体上比其他国家高。然而,就是这两个劳动力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1989年的失业率最低(请看第2章的有关数据)。英国的例子很为典型,在1980—1984年间,英国的失业率高达12%,但是其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仅为每年0.2%,是所有国家中最低的,而当1984—1989年间英国的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上升到0.9%时,英国的失业率却从顶峰位置开始下降。由此可见,光是劳动力人口的增加是不能说明问题的,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看就业的增长情况如何。

表3.1 劳动力人口的增长(每年增长的百分率)

资料来源:J.Freyssinet,1994.p.60。

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失业并不是一种劳动供求缺口的结果,并且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本身并不是由孤立的相互分割的因素决定的,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并不简单是一个人口增长的过程或者文化变迁的过程(如妇女大规模就业),劳动力供给增长本身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函数。外国劳动力纷纷移民到西方国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低技能劳动者短缺,尤其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工商企业,急需引进这些廉价的劳动力。广大妇女纷纷加入到劳动力队伍当中也是因为第三产业在西方国家的高速发展需要她们加入。同样地,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上升和55岁以上劳动力人口的失业率的上升都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前者是对劳动技能的要求的提高和年轻人受教育时间延长的必然的结果。后者是劳动力市场要求老年人提前退休的反映。因此,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实际上是受经济增长影响的。从本质上说劳动力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为什么这一要素的增长反而被用来说明失业的增长呢?失业的出现和增长需要从经济增长本身那里去寻找原因,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最多只能说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可能成为问题的全部。因此,当我们面对劳动力增长过快导致失业的增长这样一个命题时,我们需要使用经验数据和理论的内在逻辑对此进行仔细的分析。这一命题的成立,一定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如经济增长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而速度降下来,或者劳动力市场受到其他制度影响使其难以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等等。总而言之,我们要小心谨慎地对待那些来自直观的命题。

对失业的第二方面的解释是从劳动力供给的质量角度展开的,即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符合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角度来进行分析。我们知道,在一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动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处于不断的变动过程中,有些部门得到迅速的发展,有些部门则不断萎缩下去,这种变动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就业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从萎缩的产业中转移出去,加入到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产业部门。但是在现代经济里,这种转移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的。因为新兴的产业部门一定伴随着新机器设备的使用,新劳动技能的传播,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失业:

第一,从旧的产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者在质量上并不能符合新兴的产业部门所要求的技能劳动者的标准,这样就表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一部分劳动者是很难再就业的。但是即便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不能说是劳动供给的质量问题导致了失业,这里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对转移出来的劳动者进行再培训的问题。劳动者的跨产业转移需要有一个时期的再培训,如果这种培训难以进行,问题只能来自两方面:一是劳动者的初始的技能教育有问题,即文化教育程度太低,无法再接受新技能和新知识的训练;二是市场的培训机制出了问题,如应该由谁来承担培训的费用,这种培训对再就业是非常有效的吗。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迟早总能得到解决。

第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失业,实质上也是一种摩擦性失业。只要有劳动力结构性转移的要求,这种转移就一定要花费时间,即劳动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的时间,重新进行就业前培训的时间,这种时间的长短与需要转移的两个产业部门的“距离”有关,“距离”越长,这里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但是,这种状况的存在也只能解释失业中的一种情况——摩擦性失业时间的长短,它不能解释大规模失业存在的原因,尤其是不能解释最终很难再就业的长期失业的存在。如果要把这种摩擦性失业推而广之,用来解释大规模失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则需要满足以下的两个假定前提:

(1)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由于新兴的产业部门招收不到满足自己产业或行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使新兴产业部门的生产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对其他互补的劳动力的需求。比如说当一个车间招聘不到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时,这个车间就必须停止生产,致使其他工人失业。换句话说,只有当这些特殊要求的劳动者成了新兴产业部门的“瓶颈”制约时,就业才会被大量地“消灭”。但是事实上,这种没有人填补的工作岗位的情况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当这个产业略为成熟一点以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因此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失业和岗位空缺对一个具体部门来讲,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暂时现象,当然对整个经济来讲,尤其是对处于高速发展的经济来讲,结构性调整是连续不断的,个别部门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部门的问题又出现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摩擦性失业只能解释失业中的一部分原因,不能解释全部失业的存在。

(2)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就业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失业成为大规模失业的初始原因,我们必须能够说明,由于这些特殊技能的劳动力的短缺,造成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普遍下降,或者由于这些劳动力的短缺,导致了本国企业竞争力的降低,从而影响了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由于市场份额的下降,致使宏观总需求大幅度下降,最后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了,我们就可以说,就业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失业成了大规模失业存在的初始原因。然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在解释现代失业现象时,还有一种以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劳动者的自愿失业作为假定前提进行分析的理论,这就是“职业搜寻”(job search)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个劳动者来到劳动力市场时,他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也不十分清楚到底有多少岗位空缺能够让他就业。因此为了找到适合于他的职业,他可能离开初始的工作岗位,不断地搜寻,搜寻时间越长,信息就越充分,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对这样的劳动者来讲,延长失业时间可能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行为,进一步推论,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失业可能就是这种个体理性行为的一种后果(我们将在第2篇再对这一理论作详细展开)。并且进一步分析我们将发现,这种搜寻职业时间的长短还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

(1)就业结构的差异越大,工资差别越大,搜寻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及报酬更高的职业就更加有意义,因此搜寻时间就越有价值,这一类自愿失业就越多。

(2)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越多,这种搜寻时间就越长,因为对初次就业者来讲,有关职业岗位的信息越缺乏。

(3)经济越景气,这种搜寻时间就越长。因为当就业者处于经济景气时间,各种岗位的报酬就可能提高,他们对收入的期望值就被提高,这样他们为了得到符合自己期望值水平的报酬的岗位,搜寻时间就势必增加。

(4)失业保障越好,失业者能领取的失业救济金越高,这种搜寻满意职业的时间就越长,因为一个好的失业保障体系对就业者来讲,搜寻工作的成本就可以大大地降低。

与前面的一些失业解释理论一样,“职业搜寻”理论被用来解释大规模失业的存在,还需要许多假定条件的配合,但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条件时,却发现它们往往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第一,用“职业搜寻”理论来解释失业的增长,我们必须提供论据,说明现实中岗位的空缺与失业人数都在增长,如果前者低于后者,说明现实经济中的就业岗位是不充足的,许多搜寻者最终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其所期望的职业。

第二,现实当中的数据能够有力地支持这一观点:搜寻时间越长,找到的工作就越满意,也就是说新找到的岗位的满意程度与其搜寻的时间成正比,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却与此相反,现实情况告诉我们,一个劳动者失业的时间越长,其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小。这就说明现实生活中自愿失业这种情况还不是很普遍的。

第三,上述理论推论能够成立的还有一个假定条件就是现实中失业必须是大量的辞职形式的失业,但是统计数据却显示,在总的失业人口中,主动辞职的失业者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失业危机越深刻,这种主动辞职的现象就越少,两者是呈反方向发展的。

第四,进入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失业现象不断加重,为了治理失业,各国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减少失业救济金的数额和缩短失业救济金领取的时间,按上述理论推理,自愿失业进行职业搜寻的时间应该缩短,即平均的失业时间应该缩短,但是现实的数据却显示,长期失业的人口在增加。

根据上面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愿失业和职业搜寻理论确实能够解释现实中的一部分失业现象,但是它不能解释一个经济中大规模失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把失业大规模存在解释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一种主要观点。但事实上,技术进步对就业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错综复杂的,简单地说有影响和没有影响,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需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

如果我们要全面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所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把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划分为短期(或称暂时)影响和长期影响。毫无疑问技术进步对劳动的质量的要求、劳动质量结构的要求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技术进步或者伴随着新一代机器设备的产生,或者伴随着某种工艺技术的创新,这些都给产业结构或产业内的部门结构变动带来重要的影响:有些部门迅速扩展,有些部门不断衰落。这一方面要求劳动力的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要求劳动力在不同部门的重新组合,这些都可能使那些质量难以被提高,部门间转移难以完成的劳动力被劳动力市场所抛弃,成为失业者。从这个角度看,技术进步首先是社会上摩擦性失业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对于这一类摩擦性失业,某些政策措施能使其尽量降低水平,如加强职业培训、帮助劳动力部门的转移,等等。

但是人们是否可以据此断言:技术进步给就业带来的效应是负面的,即技术进步使失业增加?我们说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首先从现实情况来看,西方国家1973年以来的时期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缓慢的时期(相对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幅度而言),而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缓慢体现的是技术进步的缓慢。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进步相对缓慢,西方国家1972年以来的投资率也相对低迷。由此可见,技术进步不明显时,投资会下降,而当一个国家投资热情减退时,其总有效需求是不足的,总有效需求的下降将对就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推理,不是技术进步导致失业的增加,恰恰相反,是技术进步相对停滞不前导致了西方国家失业率的大幅度上升。

其次,从理论上推导,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种。就直接效应来说,技术进步确实有消灭传统岗位的效应,如使用机器来替代人力劳动,用电脑来替代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生产过程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等等。但是除此之外,技术进步能够给就业带来一种间接效应,这种间接效应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作补偿效应。技术进步在直接消灭许多传统工作岗位的同时,开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工作岗位。首先,技术进步是物化在机器设备上的,由此就开创了生产这些作为技术进步载体(机器设备)的新产业领域,如电脑的广泛的应用使得生产电脑的产业日益成为一个兴旺发达的产业,其所吸纳的劳动力也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由于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的消费正在经历一场全面的革命,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一个新的产业群正在兴起,许许多多新的就业岗位正在不断地涌现出来。另外,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但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要大幅度地提高,只有当这些物质部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以后,这些部门才能做到总就业人数下降但总收入水平还在不断提高,从而使这些部门的劳动者有能力对第三产业提出巨大需求,促使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是技术进步。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失业率的上升,从反面说明了,正是因为技术进步的不明显,目前已经不可能出现20世纪50—60年代那样新的产业、新的就业岗位不断被创造的局面,因此西方国家要根本解决失业问题,除了就业制度方面的问题以外,在物质生产领域还需要期待新的技术进步的到来。

经过上面这些对技术进步方方面面给就业带来的效应的分析以后,现在我们可以给出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体效应示意图如下:

图3.1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使用的影响

从图3.1我们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带来的第一层面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新机器的使用、新服务的提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可以带来两方面的效应:一是劳动成本的降低,即单位产品中劳动成本降低;二是生产的增长,如果需求是充足的,如有外贸的增长的带动,技术进步就可以体现在生产的增长上。但是如果产品市场上的需求难以扩张,即需求对价格弹性比较小,那么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是通过降低劳动成本进而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但在这个层面上也存在两方面的选择,当生产中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时,我们也可以采取降低劳动强度,或者缩短每人的劳动时间而保持就业水平不变这样一种选择。当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本能是追求利润最大,当生产过程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时,其理性的选择就一定是减少生产中的劳动力使用数量,这样技术进步在这一方向上就导致了失业的产生,因此技术进步导致失业这一命题必须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配置方式——结合起来考察才有意义。除此之外,技术进步还可能带来其他多方面的效应:生产过程中劳动条件的改善、生产的增长、新产品的出现、新产业和新就业岗位的涌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一个经济投资的增长。这些效应加总可能大大超过上面推导的直接的对就业的负面效应。因此当一个国家在某一经济发展时期面临技术进步非常显著的时候,往往是失业率最低的时候;反之,失业率就会居高不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