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粮食生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结合粮食生产基本条件,综合学者们已有观点,笔者将影响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类:1.投入因素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整体而言,资本因素将成为未来中国粮食生产各要素中进步空间最大的一个领域。另外,正在不断完善的农村金融政策以及农业保险政策等也将为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保驾护航。

粮食生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结合粮食生产基本条件,综合学者们已有观点,笔者将影响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类:

1.投入因素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在进行粮食产量预测时,各位学者都将粮食播种面积作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列入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有统计分析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粮食产量可增长0.88%,而且两者的关联系数在1985-1991年和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的停滞和调整阶段)都在0.9以上。事实上,播种面积=耕地面积-成灾面积,可见,耕地面积从数量上限制了粮食播种面积,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粮食的总产量。不仅如此,宜耕性好、肥沃程度高的耕地生产效率更高,既可减少化肥的使用,也能产出更多优质的粮食,可以说,耕地资源从质量上也约束了粮食的单位产量。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逐年缓慢下降,据2002年和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耕地总资源为127.08万平方公里,到2008年已减少约4.22%,下降为121.72万平方公里,且中低产田占到近2/3。由此可见,耕地资源将成为未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农业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主要投入要素。随着农业生产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以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的方式,转向现在以生产机械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方式,粮食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研究劳动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时,以往学者们更关注参与粮食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变动与粮食总产量变动的关系,但现在,学者们更关注参与粮食生产的劳动者素质,如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等,这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者对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中所涉及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下的粮食产出水平。伴随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01年,中国城镇和乡村人口比重分别为37.66%和62.34%,2011年则已分别变为51.27%和48.73%;尽管我国总体受教育水平提高明显,但受教育良好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基本已向城镇转移,中国农村劳动力呈明显老龄化趋势,较大程度上将会制约未来中国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创新

资本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投入要素。本书将化肥的投入量、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科技推广及劳动者教育与培训投入等都纳入资本投入的范畴。农用化肥施用量和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对粮食单产有显著影响,众多学者将它们作为粮食生产的典型影响因素来研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灌溉设施、水库、水电站、道路等)、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如粮食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土壤保护与改良技术等)及粮食生产者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而进行培训等都将作用于粮食生产的中间环节而影响粮食的最终产出。近年来,随着中国乡村水电站及水库数量的增加以及水渠、道路等基本设施的完善,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也明显得到了提升,已由2001年的54249.4千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61681.6千公顷;另外,近十年来,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农用排灌柴油机数量明显增加,农用机械总动力也已由2001年的55172.1万千瓦上升到了2011年的97734.7万千瓦。整体而言,资本因素将成为未来中国粮食生产各要素中进步空间最大的一个领域。

2.市场因素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经济进行基础性调节的功能,就是通过市场灵活、准确地反映市场价格信息,进而调节市场供求而实现。粮食市场价格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粮食供给的增减,也会导致粮食生产者对粮食未来价格预期偏高或偏低。由于粮农习惯于按照粮食预期价格来安排下一周期粮食的生产,而粮食生产周期较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等新一周期粮食产出上市时粮食供求所形成的价格往往会与预期粮价相距甚远,粮农们又会按照新一轮的市场价格信息来进行下一周期生产计划的调整。不仅粮食自身的价格会影响粮食的生产,粮食竞争品(如油料类、糖类、棉花、蔬菜等)、粮食连带产品(如食用油、食品等)、粮食生产要素等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粮食的生产,因为上述因素的变动会改变粮农种植粮食的相对收益,粮农自然会选择种植收益较高的其他农作物或改变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例如,生物燃料的兴起加剧了市场对玉米的需求,玉米价格不断上升,每亩种植收益远超大豆,东北不少豆农便放弃了传统种植的大豆而转种玉米。

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进行宏观调控的一只“有形的手”。粮食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其稳定性影响到一国社会的安定,因此,不管在何种发展水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对粮食的生产和供给进行着调控。财政支持农业政策是中国政府采用的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包括为了扶持粮食生产、农民增收政策以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发放的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四补贴”政策,为了支持产粮大县、财政穷县以缓解县级财政压力而实行的“三奖一补”政策等,不仅直接增加了对粮食产业的资金支持,还加强了农业公共性项目建设,提高了农业的综合开发能力,还具有明显的投资导向作用。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我国农业补贴的使用空间还有待拓展。另外,正在不断完善的农村金融政策以及农业保险政策等也将为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保驾护航。

3.自然因素

与一般商品生产不同,粮食生产是露天下有生命的作物再生产过程,不仅受到经济、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与作物再生产相关的自然因素的影响,如降水、光照、气候变化等,使得粮食生产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粮食产量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以降水为例,降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造成洪灾或旱灾,耕地受灾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如果出现水资源充足的地区降水过多,而水资源缺乏的地区降水过少,则洪灾及旱灾的程度就大,粮食减产便更严重。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都有不少地区遭受洪灾和旱灾,且旱灾面积比洪灾面积更大;其中,洪灾面积最少的是1978年的3019千公顷,最大为1991年的24596千公顷,旱灾面积最少的是2008年的12137千公顷,最大则为2000年的40541千公顷。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中心正由东南逐渐北转,在我国水资源分布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状态下,降水也呈现从东海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可以预见,本就缺乏水资源的华北、西北地区的农业用水形势将更加严峻,旱灾对该地区及我国粮食减产的威胁也将更大。另外,全球变暖导致一些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加快,这不仅会增加耕地受灾面积,还会导致突发性病虫害大面积出现,增加粮食受灾程度,影响粮食产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