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同比增长最少是增长率还是增长额

同比增长最少是增长率还是增长额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经济总量水平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增长有了巨大的提高。以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在以农业部门为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表3.1可以看出,中国的积累率始终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大多数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的发展中经济。

中国的经济总量水平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增长有了巨大的提高。1952—1978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统计资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大陆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9%、8.2%、6.0%(参见表3.1)。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与发展较快的台湾地区、韩国相比也不低多少。以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在以农业部门为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表3.1 1952—1978年经济增长基本指标(%)

注: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积累率按现价计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司编:《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2、45—46页。

同1949年相比,1978年国民收入中工业所占份额从12.6%上升到46.8%,农业份额由68.4%下降为35.4%,建筑业和运输业分别从0.3%、3.3%上升为4.1%、3.9%,商业则从15.4%下降为9.8%。1952—1980年工业投资累计3599.1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273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年中国工业总产值达4992亿元,比1952年的343.3亿元增长13.5倍。

但是问题在于,何以在这种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之下,中国没有实现经济现代化,摆脱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位次?与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作比较,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与韩国的经济发展条件大致相同,在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也非常接近。然而,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根据人均国民收入和官方汇率计算,1952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2美元,1978年为210美元,一直未突破人均265美元这一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限。对于导致中国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缓慢,未能实现赶超目标的深层原因,我们将在下面两节作较为细致的分析。这里仅试图对表面上的高增长率与实质上的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解释。

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冒昧否定关于中国1952—1978年期间的经济增长率数据的可靠性是不明智的。但是,仍然有以下理由使我们确信,这一期间的增长率数字不能完整地反映中国经济的实质性发展,或者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表面上的高增长率事实上并没有实现可能的增长潜力。

首先,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在一个非常小的基数上起步的。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中国工农业总产值的绝对额在1949年只有466亿元,1952年也不过827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分别为86.03元和143.87元。从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值和人均占有值来看,当时的基数也是非常低的。与许多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比较,较小的基数成为中国发展条件的重要特征之一。显而易见的是,基数越小,越容易表现出较高的增长率;而在增长率相同的情况下,基数较小的经济产生的经济结果明显就差一些。从表3.1所列出的各个发展时期的增长速度变动也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基数的加大,增长率趋于减缓,工业增长的阶段性水平更明显地表现出这种特征。1949—1952年恢复时期,年均递增34.8%,“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8%,经过60年代初的大幅度下降之后,1963—1965年又达到17.8%,尔后逐渐减缓,1965—1980年为10%。

其次,中国经济增长率在各产业间的分布十分不平衡。由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在政策上实行倾斜式的投资和保护,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增长明显快于农业和第三产业,构成经济增长速度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例如,1951—1980年期间,工业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1.0%,而农业仅为3.2%,商业为4.29%。在工业中重工业又有较快的增长率,1949—1981年期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5.3%,重工业因具有较快的增长率而起到支撑国民经济增长和提高国民经济中工业所占比重的作用。但是,片面依赖重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并不能产生各产业增长比较协调条件下的效果,因而这种较快的速度并不能代表实质性的经济增长。

第三,中国具有很高的积累率。在利用政府的计划手段配置资源的条件下,可以超越发展阶段地安排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即抑制消费基金份额,提高积累率。从表3.1可以看出,中国的积累率始终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大多数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的发展中经济。用这种通过政府计划管制手段实现的高积累率,无疑有利于发动起较快的增长。但是,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结构的偏倚,造成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又由于产业结构向投资品生产倾斜,消费品短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表面较快的经济增长中被忽视了。

最后,增长速度是在效率十分低下的水平上实现的。由于本章第3节将专门讨论传统经济体制下的效率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