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的关系

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的关系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导入张岩的大学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河南女孩张岩被一件事情所惊呆,隔壁宿舍的一位大四的师姐在楼道里整整哭了一夜。基础知识一、学业规划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其实,从高中的文理分科开始,职业规划就已开始了。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专业选择。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都必须建立在对被规划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测评基础之上。

案例导入

张岩的大学

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河南女孩张岩被一件事情所惊呆,隔壁宿舍的一位大四的师姐在楼道里整整哭了一夜。原因是没有及时进行职业规划,在邻近毕业时压力巨大、不知所措。见到此景,张岩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二年开始尝试自我职业规划,为了更清楚全面地认识自己,她积极与自己的辅导员、同学进行交流,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帮着分析出自己的优缺点,并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友会活动,通过师兄、师姐交流,从中寻找适合自己从事的工作类型。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她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让党组织帮助自己寻找不足,完善自己。

进入大学的第三年,张岩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组织和自己寻找先后进入社区和企业实习。实习的好处显而易见——帮助张岩确定了大致的就业方向。在街道办事处实习了3个月之后,她感到自己实在不适合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她结合自己的实际想法主动向学校寻求外力支持,到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就业讲座上寻求专业的职业指导。在这里,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系统的职业规划理论和理念。通过咨询一些大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讲师,她了解了市场需求,对如何面试、如何写简历等基础内容以及企业的构架、各种岗位的职能了解更加深入,自己也能够对号入座,看自己更适合进入哪个领域了。

临近毕业的时候,适逢张岩现在就职的公司推出实习生计划,她把简历寄了过去。很快,她进入公司实习。本来对方是不打算留用实习生的,但其出色表现打动了公司,三个月后,她成为了其中正式一员。至今,她在那里已经工作一年多了,回想起来,一切都很顺利,除了运气,未雨绸缪、早做规划非常重要。

【点评建议】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张岩了解到了职业规划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张岩也做到了了解自己,了解职位,了解市场需求,从而为今后就业方向的确定打下了基础。虽然在这一时段,她还没有接触到专业的规划指导,但已经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已经在大学阶段形成,通过实习她知道了自己的就业方向,通过有针对性地择业,她找到了自己称心满意的工作。

基础知识

一、学业规划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

其实,从高中的文理分科开始,职业规划就已开始了。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专业选择。学业规划是在专业选择基础上,制定详细具体的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都必须建立在对被规划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测评基础之上。学业规划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从20世纪发端于美国的职业指导与生涯教育理论,不仅能够实现人职匹配,更在于帮助人们提高个人发展的效率。即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人匹配并促进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及早设计自己的学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在充分了解自身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的基础上提高素质优势,才有可能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实现自我,成就自我,为21世纪的中国发展再创辉煌。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的关系

1.思考上大学为了什么

一个学生的追问:

辛辛苦苦高中三年,考上了大学,反而没有了目标,非常迷茫和困惑,身边很多同学谈恋爱、玩游戏、上网……

当我高三的时候,我发现读技校的中学同学找到了非常不错的工作;当我大二的时候,我的高中同学在广州拿着高薪;当我大三的时候,我的初中同学当上了老板;当我毕业的时候,我却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找到满意的工作非常困难,也许我会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于是我很郁闷,当初我那样拼命考上大学是为了什么?今天是什么原因让还被称为大学生的自己也沦为了就业的“困难户”?

现在很多同学从小的思维都是上完了小学上中学,上完了中学上大学,可上完了大学呢?很多人就没有了方向,因为再也没有父母和老师给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了,这导致很多学生将上完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很少去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当我们都还未成年时,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一般都由父母和老师左右和安排。我们从来都是只要努力就可以了,至于要达到什么目标,不需要我们去考虑。但是当我们上了大学之后,当我们真的长大了、成人了,突然要自己决定未来人生和职业前程时,我们却六神无主、不知所措了。

现实中,很多同学无法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自己要从大学得到什么。或许你可以罗列出N个上大学的好处:拿一个文凭、找到一份工作、建立关系网、锻炼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追求美好的未来、寻找浪漫的爱情……

读大学的目的有很多,每个人因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上大学的目的也并不完全相同,但很多同学都把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作为上大学的最主要的目的。因为我国大学生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工薪家庭,中国的父母亲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而在子女的教育上也舍得投入。读大学是要花费高额成本的:一方面是要付出时间成本,读专科需要三年时间,读本科需要四年时间,在读研究生需要二至三年时间;另一方面还需要付出物质成本,要付出大笔学费、生活费和其他杂费。所以,很多父母亲内心里是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让家庭的“投入”也获得相应的“回报”。

大学生朋友们,恐怕你得花些时间认真思考:读大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2.大一与大四离就业一样近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实际上,大学生自己手里就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那就是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思考并逐步地明确:自己上大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将来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大学期间要为实现这一目的而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准备。无论将来大学毕业时选择直接就业、考研、留学或是创业,每个人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实现就业,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创造利益和财富。无论你处于大学的哪一个阶段,都必须面对就业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是与其大学学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面上大学生的就业是在大四时候解决的,其实大四只是大学的一个收获时期,大学的学业是与就业整体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但是大四的问题,而是整个大学都要面临的问题,只不过在实践上大四离得比较近而已。换句话说,你在大四以前的行为决定了你大四时所面临的境况。大四的成功不单是你大四时的成功,而大四时的失败也不单是大四的失败,这取决于在大四之前,从大一到大四这个阶段,你是如何决策、你确定了什么方向、树立了什么目标、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采取哪些行动以及具备了什么能力和素质。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我们再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时,要把大学四年作为一个整体去看,而大学本身也是一脉相承的,今天的收获取决于昨天的努力。

有了这种认识之后,你就会意识到就业其实离大学的每个阶段都是一样近的,无论是大一还是大四,与就业都是等距离的。这样你就不会出现大四以前打发大学时光,毕业时才手忙脚乱找工作的情况。

也许有人会说,大一这么早就思考就业问题,那大学岂不是太功利了?其实这是对大学就业的片面理解,我们说的就业与大学四年都有关系,是要对大学生做一个具体的规划,而不是只是在大四毕业时才被迫去考虑就业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这种意识和规划,毕业后也一定会找到工作,何必按你说的去做呢?是的,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也可以找到工作,但那是你所喜欢的工作吗?是你能胜任的工作吗?是适合你的工作吗?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找到一份工作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精髓不是帮助大家找到一个谋生的“饭碗”,而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质量,谋求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3.在大学里要学习什么

很多学生感到在大学里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在毕业后感觉学的知识都没有用,有用的知识又没学到多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围绕目标去学习,于是感觉收获少;第二,不知道要学习什么内容,学生没有站在用人单位与市场的需求和人生发展的角度去安排现在的学习内容,而只是在听任和围绕学校开设的学习课程来学习。而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个人又不主动去了解社会,最终导致了所学无所用的困境。虽然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但我们需要知道该学什么和怎么学。

那么,大学生在大学到底要学习什么呢?我们认为需要学习以下内容:

(1)大学要传承和发展知识、文化,所以你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大学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知识、文化,探求真理的地方,因此你要学习知识,包括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及分析问题的知识与能力。虽然不是每个人上大学都要搞科学研究,但学好本专业,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是受益终身的。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本专业,那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学习。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连本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做什么都搞不清楚,就随意说自己不喜欢,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

(2)大学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所以你要学习思考和思维方式。如果你问很多成功人士,他们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他们都会告诉你:学到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如何学习的方法。其实这就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内容,而独立人格的前提是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学习。遇到问题时追问几个为什么,首先看自己是否清楚,能否解决,不要一遇到问题就依赖别人。相信自己可以面对和解决问题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其实大学里又有多少问题是你遇到但自己不能解决的呢?只要你多问一个为什么、多坚持一分钟、多尝试一个方法,可能就会把难题解决了。当然,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是需要寻求他人帮助的。

(3)大学要培养完善的人,所以你要塑造和发展自己的个人品格。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学会做一个平凡的人,学会做一个好人,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学会做内心中真正的自己等,这些都是大学对个人品格、个性的培养内容。因此,你要多向平凡的人、优秀的人学习,多积淀人文素质,多学习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要学习礼仪、道德等为人处世之道,要走正路,合理合法地发展和培养自己。

(4)大学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你要培养自己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大学具有服务社会、创造社会价值的功能,那么你也要培养自己为社会服务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服务社会体现在发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上,因此你的发挥范围很广。比如,做一个关于农民工讨薪的调查,去养老院做义工,提出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一些方法,等等。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一方面,你可以学到和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可迁移的技能,如沟通、调查、信息搜集、访谈等;另一方面,你还可以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拓展

儿童文学作家——杨鹏

1990年,杨鹏以福建省长汀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学时,他跟父亲定下了一个“君子协定”——上大学只要父亲1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如果这1000元用完了,不能跟家里要一分钱,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学会自己养活自己。

“是不是家里生活条件比较困难呢?”记者问。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家里有大房子,上世纪90年代就有私家车。”杨鹏说。

1000元用完了,马上面临没饭吃的困境,他把“协定”抛到脑后,赶紧写信向父亲“求救”。一星期后,他父亲只汇了200元来“救急”,“拿着200元的汇款单,我觉得好惭愧,一狠心,愣是把这200元寄回了家里,那天晚上就饿着肚子,看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杨鹏说,“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跟父亲的约定不能不算数,男子汉说话一诺千金。”

于是,他萌生出靠写作赚钱供自己上大学的想法。饿了几天肚子后,杨鹏忐忑不安地将一篇名叫《永恒》的科幻习作寄给了《奇谈》杂志,结果作品顺利发表。从此,那家杂志几乎每隔一期都有杨鹏的作品刊登。此后,杨鹏的作品源源不断地发表、获奖,边学习边写作成了他大学生活的全部。在读研究生期间,经过导师的特批,他以出版的一本图书的方式代替了学位论文,这让他走作家之路的信心更坚定了。“不过,我还是写了一篇论文,不是为了拿学位,也不是为了交差,而是确有所感。”他依靠自己的稿费读完了大学、研究生,买房,还开办了工作室、公司。

《中国青年报》,2011年7月25日,12版

思考分析

我上大学的目标是什么?

请写下你上大学的几个目标,既可以回顾自己过去的想法,也可以展望毕业后的自己。将表1-1记录下来,时刻提醒自己,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表1-1 上大学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