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您办过企业,在办企业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跟您所从事经济学研究有什么区别?
华生:区别非常大。因为做过企业,我明白现在市场经济赚钱的人是怎么想的?巨富是怎么想的?企业管理的这些高层经理怎么想?这里面机制的设计,哪些是真有作用的,哪些只是纸上谈兵?做企业对我非常有帮助。当你亲自从一两个人开始干个体户,然后把企业做大,包括去收购上市公司,管更大企业,这是一个多方面的锻炼,也要求一定的素质,而这个素质跟做经济学家的素质是不一样的。经济学家、理论家的素质要求你是一根筋,是专门家,你只要是在某一个点上有突破就成功了,而企业家即使是做一个很小的企业,你要有综合素质,既要能判断市场,还要能够有凝聚力,就是三个员工也得能团结他们跟着你干。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领域确实差距很大。但是因为我自己本质上还是一个学者吧,觉得能从做理论、从研究问题上面能有自己更大的愉悦,所以我不是因为企业做坏了而不做了,是因为企业确实做得非常好,就让我们那些同学他们去做,我慢慢地移到研究方面来。
网易财经:我们知道您的夫人是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你们一位是文学家,一位是经济学家,相互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华生:哈哈哈,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我觉得是这样,异性相吸,所以男的跟女的组成一个家庭,反过来你专业上的差异也会有互补的地方,那个领域对你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因此可能对你来讲更新鲜,你会有很多启发和收益。所以我觉得我们总体来讲,经济学跟文学都还算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从这个方面来说,大家彼此还是可以有很多收益的地方。当然,家庭不是学校,是不是?都要板着面孔从别人那儿学到东西,这也不是组成家庭的目的。
网易财经:您在1980年代的时候就参与改革,而且接触到很多中央的领导,在这些中央的领导人之中,谁对您的影响最大?
华生:1980年代应该说是改革开放思想非常活跃的时代,那时我们就二三十岁。莫干山会议之前我见过的最大的行政官员没超过县长,而且还是老远的在台下看到的,莫干山会议的时候一下就见了国务委员张劲夫,这个跳跃是非常大的。后来接触到国家的总理、副总理、总书记,跟他们坐在一起开会、外出调研,诸如此类的,那个时候感觉这些领导非常开放,没有给我们很大的压力,说话都很随便,所以才能够畅所欲言,说错、说对都没有什么关系。那时候初生之犊不畏虎嘛,你说了,他不同意,就据理力争。实际上打破这种等级、官僚的体制,让在第一线工作和研究的人能够直接地跟领导同志对话,我认为这是一个80年代非常好的经验。因为这些人没有什么负担,他又不是官,也没有什么包袱,没有必要说假话,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以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当时的这些领导人。
网易财经:您在那个时候有没有一种自己可以影响国家命运的自豪感或者历史感?
华生:客观的说,当人自己被卷在历史洪流里面的时候,你没有这个感觉。因为你整天有忙不完的事情,整天不断地有题目出来,你会比较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一个整个国家考虑问题的这样一个角度,这样就会提高你看问题的立足点和眼界,至于说“我起了多大作用”,“我多了不起”啊,在那个时候大家没有这个感觉,因为卷在那个潮流当中,没有时间去品位这些东西。
网易财经:您认为经济学家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华生:经济学家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诚实和独立性。第一个是要有一个诚实的态度,另外就是要有一个独立性。既不要去取悦于政府,也不一定取悦于一时舆论的导向,更不要受自己的利益,或者是跟你相关利益的影响,我认为这是经济学家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要求。
网易财经:经济学家最恶劣的品质是什么?
华生:最恶劣的品质肯定是弄虚作假,趋炎附势,追逐名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