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总指数的传递效应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总指数的传递效应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部分基于单方程分布滞后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总指数的短期和长期传递率以及传递的动态效应。本节还考虑了人民币汇率进口价格传递在上述样本期内是否存在结构突变点的问题。等式中,NEER为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指数,REER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CPI为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本部分基于单方程分布滞后(DLM)模型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估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总指数的短期和长期传递率以及传递的动态效应。以上两种方法是研究宏观冲击的动态效应的最常见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研究方法得到的估计结果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本节采用月度数据进行估计,数据范围为1998年1月—2010年12月。几乎国内所有的已有研究都采用季度数据进行,但显然汇率是高频波动数据,采用季度数据会遗漏某些短期变动特征。并且,采用月度数据估计,在相同时间范围内,样本量较季度数据扩大了3倍,更有利于得到有效的估计结果。

本节还考虑了人民币汇率进口价格传递在上述样本期内是否存在结构突变点的问题。尽管在2005年7月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高度稳定的,但由于美元对中国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汇率是浮动的,所以人民币名义汇率也是高度浮动的。我们对整个样本进行了结构突变点检验,并将样本以结构突变点为界分为两个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以研究长期的人民币汇率传递率的动态变化。

7.2.1 变量选取、数据和初步检验

基于式(7.1),按式(7.2)展开本部分的研究:

(7.2)

式(7.2)中,PM为我国进口价格总指数,数据来源为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编制的《中国对外贸易指数》。我国编制的贸易价格指数是以美元标价的单位价值同比指数,将我国进口价格总指数转换为以人民币标价的、以2005年为基期的定基指数。[3]

NEER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以单位外币的人民币价格表示,数据来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数据库,由于该指数是按单位人民币的外币价格标价的,所以对其取倒数。

现实中,我国进口产品的国外生产的边际成本是不存在的,采用替代变量是已有文献的普遍做法。已有文献一般通过构造贸易额加权的CPI或PPI指数来表示国外生产的边际成本。本研究以CPIW来度量国外出口商生产的边际成本,CPIW是通过等式CPIWt≡(NEERt∗CPIt)/REERt构造的变量。等式中,NEER为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指数,REER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CPI为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那么,CPIW就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加权消费者价格指数,可反映我国进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情况。NEER和REER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国际金融统计,CPI来源于中经数据宏观月度库。

考虑到我国进口中SITC2(除燃料外的非食品原料)和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两类商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快速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