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经济崛起之谜

中国经济崛起之谜

时间:2022-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引 言1.1 探寻“成功之道”探寻成功者的成功之道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如今,全球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是——1.2 中国经济崛起之谜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上述以及更多试图参透中国经济崛起之谜的观点反映在近年来的大量文献中:一是国外观察家和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

1 引 言

1.1 探寻“成功之道”

探寻成功者的成功之道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因为这不仅令人好奇,还可借以自省——找到自己不成功的原因所在。对国家、区域、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尤其如此。比如:

——古代周边诸国着迷于大唐帝国的强盛,试图从其经济、政治制度乃至文化、宗教等方面找到原因,为此纷纷考察(包括派留学生去长安)、学习并效法之,发生于公元646年(时值唐贞观十九年)的日本大化改新即是结果之一;

——近代东方国家频受西方列强的“霸凌”(bully),急欲了解后者工业革命以来崛起的奥秘,这不仅了成就了日本的君主立宪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催生了中国成败参半的洋务运动,后来的“五四”青年将要找的答案归结为“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科学);

——十月革命后各国目睹了苏联的逐渐强大及其在后来二战中的不俗表现,相信是马列主义及苏维埃模式的力量,这推高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浪潮,以至二战后形成了一个与资本主义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

——20世纪60~80年代,世人曾侧目于日本创造的战后经济奇迹,一些倍感赶超压力的美国学者(如Davis,1970;Ouchi,1981;Deal&Kennedy,1982)深入研究后发现,其主要成因是“洋才+和魂”,亦即西洋科学技术与大和民族文化的结合;

——20世纪后期以来,发源于硅谷等地的新经济让美国再度拉开了其与追赶者的差距,引来了全球的关注,人们将其成功归因于“创新”(innovation),由此,创新理念以及技术、制度、产业、文化等创新实践形成世界潮流;

——也是在20世纪后期,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注意到了“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出现,纷纷将其实行的出口导向和经济转型战略视作成功的重要经验而加以借鉴;

——此时或稍后,中国国内焦点转向率先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及深圳等第一批沿海经济特区,得到的“成功之道”是“改革开放”并纷纷跟进之……

如今,全球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是——

1.2 中国经济崛起之谜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其名义GDP从1980年的0.2114万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298万亿美元,31年增长了34.52倍(同期美国增长2.28倍、日本5.47倍、德国4.39倍),从占全球的1.89%上升到9.9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从2.19%上升到14.35%);其间先后于2000、2005、2006、2007、2010年超越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大国而跃居全球第二(参见图1-1)。即使对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最难“出彩”的人均GDP,也从本世纪初的800多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5000多美元。至于未来趋势,国内外比较“主流”的观点(如中国社科院、英国《经济学家》、美国《福布斯》以及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等)预期中国GDP将在10年内亦即2020年左右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1];比较“谨慎”的说法之一,是美国情报委员会(NIC/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2012)出炉的一份研究报告将此预期为2030年[2];而最“冒进”的IMF竟然把这个时间点提前到了2016年。[3]这是否“靠谱”尚待时间来证明。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经济崛起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崛起后面的原因呢?国内外更是热议不辍、众说纷纭:

图1-1 中国GDP先后赶超意、英、德、日(单位:万亿美元;数据来源:IMF)

——时空条件?将中国地处东亚地理环境与面临“亚太世纪”视作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同一及相近地域受益的还有亚洲“四小龙”、东盟以及印度等;

——华人贡献?强调海外华人及港澳台资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所发挥的作用;

——人口红利?把庞大的人口(尤其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及其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丰富人力资源和低廉劳工成本看作中国经济崛起的主因之一;

——外资推动?把FDI大规模进入及其带来的知识外溢、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及出口扩张等视作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后发优势?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归因于追赶压力、替代效应、技术及设备、资本引进、经验借鉴、制度仿效等后发优势;

——投资拉动?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投资拉动型的,即一方面由政府主导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方面大量吸纳民间和海外实业投资,同时实行高积累、高储蓄、高负债和外汇管控等措施;

——国家资本?把中国经济崛起归结为“国家资本主义”的胜利,将广泛的产业干预、庞大的国有部门、强力的要素控制视作“中国模式”的核心;

——出口导向?强调出口对中国尤其是其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美国的市场开放及其主导的全球化;

——产权模糊?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成就部分归功于对敏感产权问题的策略性模糊,涉及农村土地、乡镇企业、国企产权及混合经济等,从而避开了其他转型国家所经历的大规模私有化阵痛和纷争;

——创新求变?认为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也是所谓“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的核心;

——渐行改革?认为“渐进主义”(gradualism)体现在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改革及其市场化、私有化(产权多元化)、民主化、全球化进程之中,并常常被拿来与前苏联、东欧的“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硬着陆”(hard landing)改革模式作对比;

——威权政府“褒者”将此视作高效决策和稳定发展的保障,感叹“中共执行力比西方政客强”,甚至认为邓小平的领导能力和果断作风是中国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贬者”把“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看作民主的对立面和贪污腐化的温床,认为中国的基础建设速度比西方民主国家快得多,是因为贿赂一个市长要比收买整个市议会便宜得多;……

上述以及更多试图参透中国经济崛起之谜的观点反映在近年来的大量文献中:

一是国外观察家和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如《中国崛起:日本该做些什么?》(津上俊哉,2003)、《北京共识》(Ramo,2004)、《渐进主义与休克疗法:再析中俄经验》(Kazakevitch&Smyth,2005)、《日本要直面中国世纪》(福山,2009)、《中国崛起:挑战与机会》(Bergsten et.al,2008;中译本更名为《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2011)、《北京共识:中国的威权模式将如何支配21世纪》(Halper,2010)、《中国崛起的历史透视》(Womack,2010)、《破解北京共识之谜》(Etienne,2011)、《奥巴马与中国崛起:美国亚洲战略解读》(Bader,2012)、《中国共产党:美国CEO的榜样》(Tate,2012)等。

二是中国学者对国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和评介。如《国外关于中国“崛起”问题的研究综述》(朱奕冰,2004)、《近期国外学者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周艳辉,2007;后出书《增长的迷思: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发展》,2011)、《中国模式:海外看中国崛起》(王辉耀,2010)、《破解中国经济崛起之谜》(陈平,2010)、《“中国模式”研究综述》(郭盛,2011)等。

三是国内学界对本国经济崛起成因的讨论。如《中国经济成长之谜》(程超泽,2004)、《中国经济是怎么崛起的?》(陶冬,2006)、《中国改革开放的六条基本经验》(张卓元,2007)、《金融突围: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刘煜辉,2009)、《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读懂中国模式》(李风华,2010)、《论中国模式》(赵剑英吴波,2010)、《中国经济再崛起:国际比较的视野》(丁学良,2007)、《辩论“中国模式”》(丁学良,2011)、《中国之谜:“国富论”的中国当代版,财富大爆发背后的真相》(高强 于一,2012)等。

四是中国官方或政界的经验性自我总结。如《中共十七大报告》(2007)、《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与中国特色/学习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组,2008)、《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的核心》(朱佳木,2011)、《复兴之路富强之路 幸福之路:关于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任理轩,2012a)、《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任理轩,2012b)、《中国奇迹的一大法宝:论新形势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任理轩,2012c)等。

1.3 从统筹实务中找答案

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和程度给出了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综合起来抑或就是“中国经济崛起之谜”的“谜底”。但经济崛起的“原因”并不完全等同于可供借鉴的“成功之道”。因为这些原因有的只是客观有利条件,如拥有时空优势、暂享人口红利;有的并非中国独创,如实施出口导向、努力创新求变;有的存在争议,如实行投资拉动、倚重“威权主义”。那么中国经济崛起的原因里究竟有没有比较独到一点的经验和可供他人参考借鉴的“成功之道”呢?也许我们可以从“统筹模式”中找到答案。

任何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需要“统筹”,包括统筹产行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也就是说,统筹各项发展是一项必要的公共职能。但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分工的复杂程度以及不同经济制度的运作需要相联系,发展统筹的具体模式或其在各个时期的基本实现方式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自由经济”倾向于依靠那支“看不见的手”——市场自发力量来统筹或调节,这在比较简单的分工与交换条件下尚可为之。“命令经济”则倾向于依靠一支“看得见的手”——自觉的计划手段来统筹或调节,这在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和单一公有制条件下也许可行。然而现代经济社会往往呈不平衡和交织发展状态,“多元混合经济”在我们这个时代更具代表性。那么最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混合经济发展的统筹或调节模式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介于“自发力量”与“自觉力量”之间,兼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发展战略管理”(参见图1-2)。也许,在国家、区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实行战略管理并非中国独创,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这一模式在中国实行得相对更为持久、广泛且有效。

图1-2 统筹模式与不同经济体匹配矩阵

——在时间上:从提出“温饱→小康→现代化”到“科教兴国”,从实施“沿海”到“沿江”再到“沿边”开发开放,从推行“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到“中部崛起”,从推出“新型工业化”到“循环经济”再到“转变发展方式”等,中国推行发展战略管理可谓“一以贯之”或“全时段”。

——在空间上:从国域到跨省域、省域再到跨市域、市域直到县域、镇域、村域等,中国实行发展战略管理可谓“全覆盖”或“全方位”。如广东的珠三角一体化战略(跨省域)、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省域)、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战略(跨市域)、粤北山区振兴战略(跨市县域)、韶关市跨越式发展战略(市域)、佛冈县融入式发展战略(县域)、虎门服装专业镇战略(镇域)、大芬油画专业村战略(村域)等。

——在成效上:中国精心推行发展战略管理,确实获得了激励和统筹各项发展的战略效应。如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提出“三步走”战略以来,到八十年代末已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如期达到了“温饱”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了小康目标(后又提出到2021年中共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力冲刺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后明确为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目标。

实际上,国内外媒体和学界不乏强调经济战略对中国经济崛起作用的声音。如美国历史学家Kennedy(1987)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提到中国崛起有两大条件,其一就是中国领导人形成了“一个宏伟的、思想连贯和富于远见的战略,这方面将胜过莫斯科、华盛顿和东京,更不必说西欧了”。再如中国经济史学家武力(2009)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经济方略研究》一书中,也把中国经济崛起归功于政府的有力主导及执政党实行的正确战略。但笔者略有不同的一点坚持是:问题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中国一直都实行着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在于她一直都坚持实行着有效的发展战略管理并置身于该过程之中。

1.4 本书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意义

本书根据科学发展观提出后政府统筹发展的实际需要,因应市场和混合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方式转型的趋势,适应全社会对发展战略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将原本主要用于企业组织的战略管理系统导入“域体”(地域性经济体,geo-economic entity/geo-entity)的发展统筹实务,尝试建立可操作性的国家、区域、城市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管理框架。全书由3单元9章组成(见表1-1)。第一单元包括第1、2章,主要分析中国发展统筹模式转型的背景并阐释发展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尝试回答为何(why)要实行发展战略管理、何谓(what)发展战略管理的问题。第二单元包括第3、4、5、6章,主要构建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操框架,试图解决如何(how)实行发展战略管理的问题。第三单元包括第7、8、9章,主要介绍中外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并用中国的案例加以实证,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展现发展战略管理的应用空间和前景。研究和讨论发展战略管理问题及阅读本书可能具有如下现实和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本书因应中国后计划经济时代发展管理实务的需要,试图厘清当今市场和混合经济条件下统筹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尝试构建国家、区域、城市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管理框架,同时推介一些国内外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和中国发展战略管理案例,对各级政府改善发展管理工作可能具有实操意义,尤其对从事发展改革、政策研究和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可能具有应用价值,也比较适合公共管理、城乡规划、城市与区域经济等学科的教学研究人员和学生阅读参考,还可能适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作培训教材。此外,探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筹模式,也可能为关注中国经济崛起之谜的中外读者提供一个新视角。

表1-1 《发展战略管理研究》主要内容与框架

——理论意义。“战略”不等于“战略管理”:前者只是发展战略管理流程的一个环节,在中国早已有之;而后者则包括战略的分析、制定、决策、实施、监控、评价等全过程,是中国经济转型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统筹模式,亟待总结和提炼。“一般”战略管理也不同于“发展”战略管理:前者以企业及其他微观组织为对象,在现代尤其是西方管理理论中已发育得相当成熟;而后者以国家、区域、城市等“域体”为对象,对其研究在国内外都还属“初尝”或“浅尝”(如Backoff et.al.,1993;Wiseman,1994;Liou,2000;HAFSI,2006),尚待强化、深化和系统化。也就是说,本书将迄今主要针对企业组织的战略管理较系统地运用于公共领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拓展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应用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空间和意义。

关键词: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人口红利;渐进主义;休克疗法;威权主义;发展统筹;混合经济;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公共管理

思考题:

1)为何人们热衷于探寻成功者的成功之道?

2)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崛起之谜的解读有哪些?您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3)战略统筹与哪种经济体较适配?为什么?

4)发展战略管理与发展计划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5)研究发展战略管理及阅读本书的意义何在?

【注释】

[1]参阅《中国社科院新兴经济体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中国经济会在10年内超越美国》,英国《经济学家》2011-09-22;《中国10年内将超过美国成全球第一超级大国》,美国《福布斯》2011-05-27;《蒙代尔:10年后中国GDP或超美》,重庆商报,2012-05-16等。

[2]参阅美国情报委员会(NIC)《2030年全球趋势:交替的世界》,2012.12,英文原文信息见书末参考文献

[3]参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2011.09版,2011年9月20日发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