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略资源学派代表人物

战略资源学派代表人物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战略管理理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首先出现在1960年代的美国。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了战略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在此根据1960年代以来各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成功战略管理实践而形成的理论思想划分为四大流派。这不仅发展了战略理论,而且对当时西方企业的管理活动以至现在的企业管理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战略管理理论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首先出现在1960年代的美国。钱德勒(A.D.Chandler)的《战略与结构》(1962年)、安索夫(H.I.Ansoff)的《企业战略》(1965年)和安德鲁斯(K.R.Andrews)的《商业政策:原理与案例》(1965年)则是战略管理的三部开创性著作。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了战略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

对战略管理流派的划分有不同方法。明茨伯格把人们对战略管理的认识比喻成瞎子摸象的故事,把战略管理的真谛视为一头大象,各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大象的局部,并把迄今为止的各种战略理论区分为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十大学派。有学者[1]认为,战略的本质不在于研究者所取的视角,而在于不同时期企业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法律、制度等),才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战略管理理论,并使其成为流派。在此根据1960年代以来各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成功战略管理实践而形成的理论思想划分为四大流派。

1.1 1960年代的战略规划学派

战略规划理论出现以前,预算是企业应对长期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1957年,塞兹尼克(P.Selznick)出版了《经营中的领导能力》(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一书,其中引入了“独特竞争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的概念,探讨了整合组织“内部状态”与“外部期望”的必要性,认为应制定“深入组织社会结构的战略”,从而构建了现代战略的雏形。

1960年代,安东尼(R.N.Anthony)、安索夫和安德鲁斯奠定了战略规划的基础。三者的研究构成“三安范式”(Anthony‐An‐soff‐Andrews Paradigm),其战略思想是如何匹配(match)公司能力(capability)与其竞争环境的商机。(见图18.1)战略规划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克里斯腾森(Kristensen)。

img36

图18.1 三安范式

安德鲁斯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能力与资源、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战略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机会与资源/能力匹配。安东尼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管理过程:战略规划、管理控制与操作控制。安索夫(H.I.Ansoff)提出了“企业战略四要素说”认为战略的构成要素应当包括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竞争优势。这不仅发展了战略理论,而且对当时西方企业的管理活动以至现在的企业管理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战略规划的主要分析工具有伦德(Learned)等人的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模型、波士顿矩阵(Boston Consulting Group Matrix)及其变型。

战略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企业根据经营环境因子:消费倾向、竞争供应等因素来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战略规划理论是一种优化理论,然而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告诉我们: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最优不可能,任何资源配置方法都是相机抉择。

1.2 1970年代环境适应学派

以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代表,1970年代企业经济环境的最大特征是环境变化的突发性。环境变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战略规划的关于未来可以预测、可以计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怀疑。以环境不确定为基础的适应学派应运而生。适应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强调组织适应(organizational adaptability),由于受外界不可预测和不可知因素的影响,人的理性过程受到约束,因此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过程。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有自然选择与适应进化论、逻辑改良主义(Logic Incrementalism)、学习模型与学习型组织以及愿景论。

环境适应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明茨伯格、奎因(J.B.Quinn)、西蒙(P.G.Simon)、林德布罗姆(C.Lindblom)、柯林斯(J.C.Collins)与泼拉斯(J.I.Porras)等。

自然选择与适应进化论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强调变化与差异,自然选择是其核心思想。钱德勒(A.D.Chandler)的著名观点:“组织结构随战略而改变”(Structure follows Strategy),钱德勒认为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即满足市场需要,而组织结构则应适应企业战略的改变。明茨伯格等都认为战略是意外的产物,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应急对策的总结。环境适应论实质上是一种进化观,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其核心概念[2]

奎因提出逻辑改良主义思想,其观点是战略就是对环境变化的逻辑反应,企业不能用一个正规化和形式化的模型来进行战略管理。吉尔斯(William Giles)通过研究壳牌公司,提出了“战略规划是一个学习的过程”(Planning as Learning)[3]。彼得·圣吉(Peter Senge)则在199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理论,提出“学习型组织”战略。“学习型组织”的前提是: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组织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更新知识以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即适应市场)。

柯林斯与泼拉斯提出了“愿景公司”(visionary companies)的概念[4],愿景论强调企业的愿景(vision)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愿景包括核心意识形态(core ideology)和构想的未来(visioned future)两部分。核心意识是企业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构想的未来是人们期望成为的、希望实现的与希望创造的东西。战略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核心意识形态要保持不变。

环境适应学派的分析工具相对比较贫乏,代表性分析方法有SMFA法(Scanning,Monitoring,Forecasting,Assessing)与脚本分析法。

战略规划学派注重对环境的分析,而环境适应学派则弥补了规划学派关于环境是可测的缺陷。环境适应学派缺少有效的分析工具,人们觉得适应学派的思想有道理,但却无法操作。适应学派只强调组织要采用适应性的态度对待环境,而对企业究竟要如何选择行业、如何积累和形成持久竞争优势、如何与同行竞争、针对不同的环境应采取何种对策等都没有予以回答。

1.3 1980年代产业组织学派

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形态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标志是:市场结构越来越集中,产业组织的力量超越政治、经济环境的力量;大企业在行业内形成垄断,自由竞争转向垄断竞争;产业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导致行业进入障碍加大;成功的企业大多来自有吸引力的行业。基于以上因素,战略学家纷纷从适应环境的战略分析框架中跳出来,转向寻找有吸引力的产业,从成本和产品差异化上来寻找竞争优势,出现了SCP、PIMS及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战略新理论。产业组织学派是一个跳跃,与三安范式并无逻辑上的联系。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竞争战略必须将企业同它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而行业是企业经营最直接的环境,每个行业的结构又决定了企业竞争的范围,从而决定了企业潜在的利润水平。代表人物有哈佛大学的梅森(E.S.Mason)、贝恩(J.S.Bain)和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47~ )等人。

波特具有广泛影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析技巧》(1980年)、《竞争优势:创造与保持优异业绩》(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的出版奠定了他在世界战略研究领域的大师地位。

《竞争战略》一书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行业结构分析的五种竞争力模型,引入了低成本、差异化、集聚等三方面的战略分析,为企业的战略定位提供了构架。《竞争战略》基本上把市场结构作为企业赢利的决定因素,分析的重点放在企业的外部环境上。《竞争优势》一书,重要贡献则是提出了价值链分析法,从企业内部的价值过程中来寻求竞争优势的来源。《国家竞争优势》介绍了波特的“钻石”模型——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观点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

产业组织学派的分析工具是所有战略管理学派中最丰富的,主要有哈佛学派的梅森及其弟子贝恩等人创立的SCP即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分析框架、肖弗勒(S.Schoeffler)、巴泽尔(R.D.Buzzel)、盖尔(Bradley T.Gale)和西尼(Donald F.Heany)领导的市场营销科学研究所于1972年开创的PIMS(Profit Impact of Market Strategies)、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即供应商、购买者、当前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及行业的潜在进入者)模型、价值链以及钻石模型。

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利润率不高的话,企业就没有希望,这显然和现实不符。以斯蒂格勒(J.S.Stigler)、德姆塞茨(H.Demsets)、布罗曾(Y.Brozen)、波斯纳(R.Posner)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则否定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关于市场集中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的观点,认为市场集中度可能是经营高绩效的结果而非原因。芝加哥学派批评传统SCP范式的行业进入壁垒,认为高利润是对高度专业化的高质量资源或能力的回报。这成为后来资源基础学理论的重要启示。

1.4 1990年代创新战略学派

1990年代,经济理论得到新发展,契约理论、激励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战略联盟理论使得管理学家可从企业内部寻找企业业绩的理论解释。日本企业的成功使人们感到内因在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1980年代以后,许多企业感到无法在众多领域里成为世界级竞争者,于是他们纷纷清理非核心业务,出现“归核化”(Refocusing)趋势。1990年以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国家边界模糊化;信息化浪潮又使行业界限模糊化;创新成为新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这一切都促使战略学者寻找新的战略范式以不变应万变。

创新战略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托马斯·彼得斯(Thomas J.Peters)等。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战略是面向未来的,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创新是战略管理的重要方法。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用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进行企业战略管理。在企业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思维,如何对创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失败和风险进行预测与管理,是战略管理的中心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