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系统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系统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管理学者已经开始注意使用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管理问题,注意协调好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但是,在随后形成的社会系统学派看来,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而当时的管理实践中也暴露出了某些单纯以人际关系学说为理论指导而不能解释的管理问题。

一、社会系统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1938年正处于人际关系学派(即早期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初期。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管理学者已经开始注意使用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管理问题,注意协调好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但是,在随后形成的社会系统学派看来,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而如果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要使系统运转有效,则必然涉及组织中个人与组织间的协调问题。例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协调,这也符合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即系统之间的协调。它不仅包括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也包括各个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的协调。而当时的管理实践中也暴露出了某些单纯以人际关系学说为理论指导而不能解释的管理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社会系统学派得以产生,并将协调组织中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研究的主导方向。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作为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在1938年,他出版了《经理的职能》一书,在这本著作中,他对组织和管理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都提出了与传统组织和管理理论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从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进而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作是一种协作系统。由于他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后人把由他开创的管理理论体系称作社会系统学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