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组织的含义与类型

组织的含义与类型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式组织建立权威,组织赋予领导以正式的权力,下级必须服从上级。非正式组织内“领导”的形成,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来的,成员的拥戴程度比正式组织高,号召力强。有的小团体内部提倡相互协助、帮助,共同完成正式组织的工作目标;有的却与上层领导对着干,阻碍生产率的提高、阻碍变革的实施、以撒播不利于正式组织发展的小道消息为乐;更有甚者小团体已到了相当强大的地步,可以左右管理者的决策。

第一节 组织的含义与类型

一、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一个跨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概念,它的外延非常丰富。关于组织的科学概念,自管理科学诞生以来,特别是企业组织理论出现以来,组织学家们各自都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和学派观点出发,对组织的概念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静态方面,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动态方面,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必须根据自己的目标,建立组织结构,并不断地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正是从组织的动态方面理解,组织被作为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变革,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够接受领导、协调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和小于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职能。

我们可以给出组织这样的一个定义:所谓组织,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按照由一定的规则、程序所构成的责权结构安排和人事结构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有效配置内部的有限资源,确保以最高的效率使目标得以实现。

二、组织的类型

组织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依据组织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组织中总是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无论人们是否承认,对应着正式组织的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这两种类型的组织各有特点,只有区别对待,才能在发挥正式组织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有效提高正式组织的整体效率。

1.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组织,它是经过有计划的设计,将组织业务分配给各层次,做出系统的综合,并由规则来支持职责的组织形式,其突出特点是程序化。

正式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正式组织是规划而不是自发形成的。其组织机构的特征反映出一定的管理思想和信念。(2)正式组织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3)正式组织分配角色任务,形成影响人们之间关系的层次。(4)正式组织建立权威,组织赋予领导以正式的权力,下级必须服从上级。(5)正式组织是程序化运作,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约束个人行为,实现组织的一致性,具有较严重的刚性。(6)组织内个人的职位可以相互替代。

2.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指由于人们某种共同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该种群体内成员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带有明显的心理倾向,即多以个人的喜好为基础建立起来。其成员心理上相容,相互深刻了解,人际关系密切,感情交流频繁,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促进作用都比正式组织强烈得多。并且每个成员都自觉遵守群体的规则,没有什么强迫性,可以这样讲,非正式组织对个人的作用比正式组织大得多。

(1)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①很强的凝聚力。在非正式组织里,共同的情感是维系群体的纽带,人们彼此的情感较密切,互相依赖,互相信任,有时甚至出现不讲原则的现象。非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往往超过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②心理的协调性。由于有自愿的结合基础,非正式组织成员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因而情绪共振,感情融洽,行为协调,行动一致,归属感强。

③信息沟通顺畅。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信息传播迅速,成员对信息反应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④天然形成“领导”人物。非正式组织不是由于组织的决定而成立的,它虽然没有上级任命的领导,但实际上每个非正式组织都有自己的“领导”。非正式组织内“领导”的形成,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来的,成员的拥戴程度比正式组织高,号召力强。

3.非正式组织管理中要注意的几点

管理者既不能创建非正式组织,也不能废除它们,同时也不能这样做。但管理者可以学会与之共处并对之施加影响:

(1)接受并且理解非正式组织。认识到非正式组织是在正式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不管你是否喜欢,存在就有其合理性,至少它提供了一个让员工的社交需求得到满足的场所。非正式组织一旦形成,你只能去接受它的存在,不大可能拆散这个小团体,强硬的改变只能适得其反。

(2)辨明其中不同水平的态度和行动。一般来说非正式组织有其核心人物,也存在主流价值观,作为管理者应该辨别其中不同水平的态度和行动。虽然每个小团体都能够提供员工关怀的社会需求,但每个小团体对内部成员行为、观念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差别,即其主流价值观不同。小团体就是由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员工组成,聚在一起的员工形成较为统一的价值观,但又反向影响着员工既有的价值观。有的小团体内部提倡相互协助、帮助,共同完成正式组织的工作目标;有的却与上层领导对着干,阻碍生产率的提高、阻碍变革的实施、以撒播不利于正式组织发展的小道消息为乐;更有甚者小团体已到了相当强大的地步,可以左右管理者的决策。因此,识别小团体的核心人物即领导是很重要的,领导的价值观对小团体的影响是巨大的。思想消极、守旧、敌视管理层的员工可能会成为小团体的领导,这样的小团体如不善加引导的话,对组织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

(3)采取行动时要考虑对非正式组织的可能影响。聪明的管理者应该明白,他们的决策如果没有非正式组织的支持,是不可能达到预想效果的。有些决策可能直接侵犯到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利益,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可能会以消极怠工、利用政策漏洞钻空子等形式来阻碍决策的实施。管理者应将小团体的可能影响作为考虑问题、制定决策的一个因子,通盘考虑使小团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4)尽可能将非正式组织的利益与正式组织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二者的利益在很多时候是一致的,比如一个公司项目的完成,作为公司关心的是会给自己带来利润;而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会想到项目的顺利完成,会带来奖金的收入、成就感的满足。他们尽管动机不同,但同样希望项目的早日完成。管理者将二者的利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主管不一定要打入小团体,但是不妨偶尔参加小团体的活动,与其中的重要成员维系良好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些小团体,将小团体转化成组织里正面的一股力量,协助组织目标的达成。在工作上,管理者仍需维持自己的权威与管理立场,但在员工福利等方面,不妨放手委任小团体的成员来分担工作。因为小团体通常热心公益,愿意表现,主管应该给予他们在人际、员工福利上的一方舞台,运用他们的特质,为大家服务。

总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最理想的结合是占有统治地位的正式系统伴随着健康发展的非正式系统。前者用以保证目标统一,后者则用以维持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换句话说,非正式组织可以强大到起支持作用,但绝不能强大到占主导地位。

(二)按组织构成形式可分为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

组织的最初形态就是实体组织。虚拟组织只是社会及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产物。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出现之后,虚拟组织更是成为一般的学术名词及操作术语为大众所认同和接收。《商业周刊》在1993年2月8日的封面报道中把虚拟企业定义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运用技术手段把人员、资产、创意动态地联系在一起。

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以此种形式能够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处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缩短“从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不仅如此,灵活的虚拟组织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

(三)依据组织基本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

1.营利性组织

营利性组织是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组织。它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主要履行经济职能。营利性组织在社会中大量存在,如商店、银行、酒店、工厂、公司等。

2.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性组织是指以社会利益为导向,以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的组织。它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主要履行社会职能。非营利性组织在保证整个社会的协调稳定和有序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政府、军队、学校、社团等。

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相应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