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需要发生的自组织机制

需要发生的自组织机制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满足需要的行为与行为的目的性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为揭示开放的自组织系统行为的目的性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论。下面我们将从自组织理论出发,阐明心理系统的自组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需要发生的微观机制。目前自组织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它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为研究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三、需要发生的自组织机制

(一)系统理论与行为的目的性

在麦独孤看来,当时的科学无法回答行为的目的性问题,因此,人的行为的目的性只能归之于人的本能;在马斯洛看来,一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引起精神疾病,这就说明这种需要具有似本能或弱本能的性质;在文化决定论者看来,人的需要不是本能决定的,就只能是文化或环境决定的。这些错误的理论假设都来自错误的理论模型,从而产生错误的推论。

满足需要的行为与行为的目的性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在心理学史上,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他认为,心理学家如果要更好地理解和控制人性和人的行为,就必须选择一些适合于他的科学的基本范畴,而“目的的行动就是心理学的最基本的范畴。”应该说这是十分中肯的见解。但目的的行为在西方的科学传统中是没有存在的逻辑依据的。经典物理学的机械论世界观认为,那些受因果性铁的规律支配的无目标的原子运动产生了世界上所有的现象,这对无生命、有生命的和心理的现象都适用。这样一种世界观,没有给方向性、有序性和目的留下任何余地。在这种科学氛围中,心理的机器人模型在西方心理学界四处横行。

一般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在其名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中写道:“目的论和方向性的概念过去似乎在科学的范围之外,似乎是神秘的超自然的或拟人的力量活动场所,要不然,就是本质上与科学相异的伪课题,只不过把观察者的思想错误地投影到受无目的的规律所支配的自然界中去。尽管如此,这些方面的概念仍是存在的;如果不考虑有多种不大严格叫法的适应性、目的性、目标跟踪之类的概念,那么就不能想象生命有机体,更不用说行为和人类社会了。”[19]

巴甫洛夫曾指出,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的成就而不断改进,方法学上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一个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了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

现代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为我们有效解决行为的目的性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我们大可不必把人的行为的目的性与本能联系起来,系统行为的目的性与系统自身的结构变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为揭示开放的自组织系统行为的目的性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论。目前,自组织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它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为研究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从系统理论来研究人的需要,根据需要的动力状态之构想,我们认为需要是心理结构的一种动力状态,由心理结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运动变化来决定。人的心理结构的这种动力状态是如何产生的?有何属性?这是我们进一步分析需要发生机制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下面我们将从自组织理论出发,阐明心理系统的自组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需要发生的微观机制。

(二)人类心理的自组织模型

1.心理与自组织。自组织理论对绝大多数心理学研究者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虽然一些心理学理论体现了心理活动的自组织性质。在过去几个世纪中,西方科学被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统治着,按照经典看法,自然的基本过程被认为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然而,近三十年来,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世界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进行着重新概念化。自组织理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新近发展的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混沌理论等,都是自组织理论的分支。目前自组织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它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为研究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什么是自组织和自组织系统?协同学的创立者,德国科学家哈肯(Haken)在其著作《信息与自组织》一书中把自组织定义为“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的‘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的。"[20]也就是说,自组织系统不需要外界特定的干预,能够通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产生自身的未来结构,这种未来结构称为自组织结构。

前苏联学者鲁利亚在其《神经心理学原理》一书的扉页写道:“人脑的活动带有积极的性质,它不仅决定于过去的影响,而且也决定于人们的计划和意向,不仅建立相应的未来模式,而且使自己的行为服从这些模式。"[21]这说明,人的大脑不需要外界特定的干预,能够通过内部过程产生自组织结构。这从神经生理上说明大脑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哈肯明确提出,人的神经系统是比自然系统更复杂的一种高级自组织系统。

心理是大脑的功能。大脑功能的自组织也就意味着人的心理的自组织。在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较早注意到心理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他认为,“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也是一个通过信息变换的、自控的、有组织的、自我调节的系统,是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又从无序经过涨落到更高的有序状态的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22]心理系统不需要外界特定的干预,能够通过内部过程产生自身的有序结构,这一点受到大量动机和人格研究的支持,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目的性和意识的能动性可以为此做出强有力的证明。钱学森指出了目的性与自组织的关系,他认为:“所谓目的,就是在给定的环境中,系统只有在目的点与目的环上才是稳定的,离开了就不稳定,系统自己要拖到点或环上才能罢休。这也就是系统的自组织。"[23]因此,我们可以在理论上把人类的心理系统理解为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心理的自组织是大脑自组织功能的体现。

人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心理的自组织和自我调节具有自觉的性质。人的心理系统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在一定条件下自主地形成有序程度更高、功能更协调的系统。

2.心理结构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论和德国科学家哈肯创立的协同学是关于自组织系统运动变化规律的基本理论。熵是无序的量度,负熵是有序和组织的量度。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由于自身的熵增必然走向无序和死亡;一个系统要实现或保持一种有序状态,就必须向环境开放,引进负熵,以抵消自身的熵增。耗散结构论着重从“非平衡”和“开放系统”两个方面论证了远离平衡态的热力学开放系统有序性增加的原因。其基本思想有两点:第一,系统内部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普利高津认为,平衡态与近平衡态都不会产生有序,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时,它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非线性作用下可以形成和维持一种有序状态。第二,涨落导致有序。在非平衡系统具有了形成有序结构的客观条件后,涨落对实现某种序起着决定作用[24]。涨落是变量对平均值的偏离。

协同学概括了不同现象中有序结构形成的共同特点: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笔者注:相干效应是指系统的不同部分相互协调一致地活动的性质),使系统形成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出现了新的有序状态。哈肯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系统实现自组织的一般动力机制,即支配原理(Slaving Principle)。支配原理主张,在自组织系统中存在两类变量:快变量和慢变量,其中,快变量总是力求保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系统受到干扰而产生不稳定时,快变量总是企图使系统重新回到稳定态或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稳定态。但快变量变化很快,对系统的未来影响短暂。慢变量变化缓慢,代表着系统未来的有序状态,构成系统变化的主要模式。每一个慢变量都包含着一组尚未展开的未来状态或微观组态,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会努力役使相应的子系统和其他模式朝着有利于自己演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系统走向新的有序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序参量之间存在一种竞争或协同关系,因为在相同条件下,可能有几个慢变量变得不稳定或几乎不稳定,这样对于每一个慢变量,当它处于不稳定点时,系统的一个“胚芽状态”与之相联系,最后出现哪一个结构,决定于这些慢变量之间的关系、起始条件和环境中的随机涨落。因此,慢变量又称为序参量。自组织系统的慢变量之间以及慢变量与快变量之间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与协同作用,正是在这种作用下,慢变量不断现实化,转化为快变量,新的快变量又不断孕育和发展着慢变量,从而实现系统的进化与发展[25]

根据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从心理学的研究出发,我们认为,人的心理系统是一种有意识的、依存个体大脑功能的、高度复杂的观念性自组织系统。

人的心理作为一种开放系统,它同所有的自组织系统一样具有保持自身结构稳定的倾向,这个倾向的出现与系统的结构属性有关。个体在后天的各项活动中,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个性化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策略、态度体系、认知结构和心智模式等,它们对保持个体人格的同一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还揭示出,在人的心理世界存在一种指向未来的动力性变量,例如,人们对未来的幻想(理想是一种幻想)、愿望、期待、目标等。人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仅使心理系统获得了现实性的发展,例如能力的成长、认知结构的发展、一定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形成等,而且从中形成了理想、愿望、目标等多种不太严格叫法的指向未来的因素,后者为人的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心理系统中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动力性世界。这些动力性因素都包含着一组尚未展开的未来心理图景,它们引导着人的心理发展的趋向性和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我们把这些指向未来的动力性因素统称为心理目标。个性的倾向性与这些心理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心理目标是一个更广阔的概念,它们不完全指向人的个性。我们认为,心理目标是个体对一定对象(包括自我、他人或有关事物)的未来状态选择性和创造性地建构起来的、具有个人意义的、相对稳定和乐观的种种想象或构想,是人的自我概念或其他心理图式的可能运动或未来状态。每个心理目标都对应着一定的未来结构,并蕴含着一定的个人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实现策略。它具有动力性、价值性和模糊性(不确定性),它本身具有一个不断确定、不断变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一种心理目标激活并成为优势目标后,它即成为行为的主导动机,驱使个体选择适宜的条件,发动、组织和维持一定的行为,使其所包含的未来状态变成现实。心理目标植根于心理结构的现实之中,但指向未来,驱使心理系统在适宜的条件下按它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达到一种新的有序状态。根据协同学对慢变量属性的界定,我们认为心理系统的慢变量即心理目标。

不同的心理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与竞争关系,并由此构成动态复杂的、对立统一的目标结构。由于心理目标的地位、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序列中,这就决定了人的心理结构总是全部或部分处于远离平衡态。美国心理学家莫瑞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由于需要和个体的不平衡状态相联系,在一般情况下个体总是处在一种不平衡状态,因此需要经常推动着个体活动的进行[26]。马斯洛也认为,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根据当前的研究,我们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一种具有意识功能的耗散结构,它具备开放、远离平衡态及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等特点。因此,它一方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不断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信息(负熵),促进心理目标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非平衡态的稳定有序结构;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在涨落与正反馈的作用下,在心理目标结构发生消极的变化时产生熵增,使系统进入无序或混沌状态。

(三)人的需要:一种自组织观点

每个心理目标都包含着一组尚未展开的未来状态或微观组态,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会努力役使相应的子系统和其他目标朝着有利于自己演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心理结构走向新的有序状态。一种心理目标激活并成为优势目标后,它即成为行为的主导动机,它会积极影响当前的心理结构变量和其他心理目标,驱使个体选择适宜的条件,发动、组织和维持一定的行为,使其所包含的未来状态变成现实,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形成新的心理目标。另一方面,个体已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策略、态度体系、认知结构和心智模式等,具有保持自身结构稳定的倾向,在心理系统受到干扰而产生不稳定时,它们总是企图使系统重新回到稳定态或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稳定态。

根据心理结构的上述自组织模型,我们认为,人的需要产生于心理目标的自我实现本性及其对心理未来状态的驱动,以及心理结构保持稳态的要求。不同性质的心理目标可以产生不同的需要。心理目标之间和心理目标与现实的心理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由此也产生了人的不同需要之间的协同与竞争。人的心理系统作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心理目标中相应地也存在着一种目标,它指向人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学习目标、成就目标、职业理想等。这类目标一经形成,就会产生成长或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种成长的需要就是将心理目标所包含的未来状态展开为现实,形成一种包含这一心理目标意志的新的心理结构。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当前的心理结构(包括现实结构和心理目标所包含的未来结构状态)有一种保持稳态的倾向和能力,这种倾向和能力是心理结构保持同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基础,这也形成了人的另一种需要形态——保持性需要(简称保持需要)。成长需要和保持需要是自组织系统的共同需要,但系统的性质不同,这两种需要的内容也不同。

人不是一般的动物,人的心理系统也不是一般的自组织系统。从人的本质来讲,笔者认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组织的、寻求意义的观念性动物,心理目标是人的心理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动力源泉。人的心理目标具有文化性、价值性、动力性和模糊性。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策略地采取一定的行为去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人具有自我意识和理性,虽然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的这些特性形成了人区别于一般自组织系统或一般动物的不同的需要。

生物学研究发现,任何生物体均具有两套系统: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那里还可以发现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的第三个系统——“心理表征系统”和第四个系统——基于心理目标的寻求意义的动力系统。这二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人的整个生活,有了它,人类就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和意义世界中。正由于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动物,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自我超越,以他人的目标、社会的目标、甚至人类的目标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并以此来实现个人生命的价值,感受生活的意义。正如革命先烈的豪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革命故,二者皆可抛。”这就形成了人的第三种需要形态——自我超越的需要。

需要反映了系统开放的属性。一个系统如果是孤立的,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环境来说,这个系统也就无所谓需要。热力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孤立系统,不论其初始状态如何,最终都将发展到一个均匀、单一的平衡状态上去,任何有序的结构都将被破坏,呈现一片“死"的景象。耗散结构论指出,开放系统在本质上不同于孤立系统的行为,它们之所以能够形成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开放系统可以从环境中吸收负熵(包括新的物质流、能量流或信息流),抵消系统自身的熵增。协同学也主张,系统突变到新的定态后,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来保证。

心理系统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目标驱动的观念性自组织系统,它要发生、发展,就必须不断地从环境引进信息,吸收负熵,以抵消系统自身的熵增,从而产生自组织,不断实现有序。可以说,离开与环境的信息交流,不仅不会出现人类,个体的心理也不会得到发展。所以说,人类的存在与个体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人对信息的需求突出地表现在人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上。人会根据所处的具体的环境条件调整自己的决策,策划具体的行动目标及其实现方案,这就需要人去认识、了解环境条件及其与自身的心理目标的关系。另一方面,心理目标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的消除是心理目标实现的前提,这也依赖于获取一定的信息[27]。因此,人需要获取信息来策划行动、促进心理目标的变化和实现心理发展。这就形成了人的第四种需要形态——认知与理解的需要。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心理目标是在个体的社会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心理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个体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并分享相应的资源(包括生存物质资源、情感关系资源、职业发展资源等)。这就决定了个体需要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去,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分工协作完成群体目标,个体从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人的心理目标具有社会性,它们并非都指向个体自身利益,也往往指向有关的他人或社会利益,促进他人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正像赫舍尔所说,“当动物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它们就知足了;人则不仅要求被满足,还要求能够满足别人。对人来说,自己是不充分的,如果生命不为自我以外的目的服务,如果生命对别人没有价值,那么生命对人就没有意义。”[28]这就衍生出人的第五种需要形态:关系或社会交往的需要。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人的心理世界存在五种基本需要形态:保持需要、成长需要、超越需要、认知需要和关系需要;它们并没有高低层次之分,但在一定条件下有优势与弱势之分;它们的产生虽然与人的先天遗传素质有关,但更多地取决于后天形成的心理结构;它们只是人的需要的基本形式,与个体需要的内容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不同条件下,它们可以衍生出不同内容的需要。例如,保持需要可以衍生出某些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保持习惯的需要、维护面子的需要、他人尊重的需要等;成长的需要可以衍生出学习的需要、发展能力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超越的需要衍生出创造的需要、信仰的需要、献身的需要等,但并非人都必然具有超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衍生出探究的需要、理解的需要、寻找联系和意义的需要等;关系的需要衍生出归属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爱的需要、友谊的需要、权力的需要等。

从协同学的原理可以看出,保持需要和成长需要是自组织系统的共同需要,它们是自组织系统的基本需要形态。对个体而言,不论是生理系统还是心理系统,都存在这两种形态的需要。例如,保持需要在生理层面上可以衍生出生理的需要等,成长需要在生理层面上可以衍生出基因性状表达的需要(例如,生理发育对营养的需求)、生理潜能实现的需要等。

(四)需要的力量与需要的满足

目前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需要的力量来自生理或心理的某种紧张状态,满足需要意味着解除相应的紧张状态。它的一个逻辑推论就是: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动机的作用。在这种理论看来,紧张是一种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消极状态,无论是生理的紧张还是心理的紧张,它们一经产生,个体自然会努力予以消除。正向我们前面分析需要发生的内驱力理论一样,从这种理论出发,我们无法有效地揭示人类需要与动机变化的复杂性与内容的多样性,也无法预测和解释个体对发展的需求,对挑战性的需求。根据需要发生的自组织机制和我们前文提出的五种基本需要形态,可以看出,这种需要力量的紧张缩减论只看到了人的保持性需要,而忽视了人的成长需要、认知需要、超越需要和关系需要,没有看到心理目标所蕴含的强大的行为影响力。考虑到心理目标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性质,我们有理由相信:紧张并非都是消极的,不受欢迎的,人会参与、创造那些有利于心理目标实现的紧张活动;而且,人的认知需要、成长需要、超越需要和关系需要具有不断发展的特点,某一旧的需要的满足可能促进新的目标的形成,衍生出新的需要,从而需要的力量不是减弱,而可能是得到加强,具有更强的动力作用。人对成就、爱情、事业理想的追求就往往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