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管理思想是谁提出的

科学管理思想是谁提出的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民族历史上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尚书》中“洪范八政,食货为先”,是为系统论述国家宏观管理的思想。这些著作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渊源,影响深远。此后,儒家学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管理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此时期管理思想的主流是在承接传统管理思想的基础上稍加改进。这一时期还出现以叶适为代表的反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思想。

二、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民族历史上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同时,在管理史上也有光辉灿烂的篇章和令当今世界都为之叹为观止的管理实践活动。从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再到万里长城筑建,以及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大都市长安等城市的规划等无数事例,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源远流长,是世界早期管理思想的发源地和伟大历史思想宝库。

(一)先秦时代的管理思想

中国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到秦统一六国,建立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其间被称为先秦时代。从奴隶制国家政权到封建制国家政权,其政治形态的变迁和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劳动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分,对管理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的任务和职能更加复杂和重要,各种阐述管理的传统管理思想层出不穷。《尚书》中“洪范八政,食货为先”,是为系统论述国家宏观管理的思想。争鸣时代的诸子百家虽然并没有写出一本系统的管理思想论著,但他们均在自己所关注的经济、文化、行政、军事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不同的思想主张,他们对于经世治国的主张进行了充分的论辩,在管理目标、原则、方针、组织、手段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留下大量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的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这些著作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渊源,影响深远。例如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维持严格区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等级制度;孟子主张以“仁政”治国,“人皆可以舜尧”,以人性善为出发点提出一系列对人进行管理的主张,民为贵是国家管理的中心,得民心是国家管理的基本原则,在经济管理主张“富民”;老子则强调“中庸”、“无为”、“道法自然”的宏观管理原则。

(二)秦汉隋唐时期的管理思想

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秦帝国的统治年代,表现出了其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体制,设立了一整套以三公九卿为主的行政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令,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万里长城的修建,固然有封建政权强横专制及暴力统治因素,但是,如果没有高超的管理才能和高水准的工程管理技术,实难设想如此巨大的劳动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是历史上罕见的伟大管理实践的结晶。

此后的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唐、宋等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对人才录用予以考核。从先后设立的掌察军务的军师和辅佐政务的宰相,可知正式的参谋和智囊的诞生,并作为一种高级的管理阶层而稳定地沿袭下来。汉朝根据儒家思想的主张,开始实行文官考试、武官比武的人才录用与提升官员的制度,打破了宗亲世袭的官员管理旧制,主张任人唯贤。《史记》中所记载的刘邦与韩信有关“将兵”和“将将”的对话,以及刘邦和群臣谈及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为人杰的论断等,则已透露出不同层次的多级管理职责的划分。在唐代,李世民在其《威风赋》中所倡导的“徘徊感德,顾慕怀贤,任明哲而祸散,托英才而福全”的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思想和对人才的选拔与任用所寄予的厚望等,足以了解到我国古代君主对智囊人才在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及军务管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已经相当明确。

秦依法治国,西汉则是“霸王道杂之”。汉初表现为道家的无为政治;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此后,儒家学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管理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从管理制度方面看,汉承秦制,不仅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和军事管理、而且还通过对金融的控制来调节市场,控制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如粮、铁、盐、酒等行业,形成全国的经济调控系统。从那时起,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才有统治如此大国的管理经验。

(三)宋元明清管理思想

宋元明清时期指从北宋开始到鸦片战争以前的这一段时间,是中国封建社会从鼎盛逐渐转入衰落的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管理思想再也没有新的发展,只是承接先秦时期、秦汉至唐时期的管理思想,或作些反思,或作些补充。这一时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政权,采取一些新的管理措施来缓和各种矛盾,以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他们主张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地作某些调整变革。此时期管理思想的主流是在承接传统管理思想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北宋初期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所反映出来的管理思想就是杰出的代表。这一时期还出现以叶适为代表的反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思想。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耶律楚材的“以儒治国”思想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凳、顾炎武、王夫之和清朝进步思想家龚自珍,都对旧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弊端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也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但都没有跳出原有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框架和体系,其内容实质没有出现新的飞跃[5]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论述管理的专门著作,而各个不同朝代都有宏大的管理实践和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许多真知灼见,至今仍可资借鉴,并对当今世界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实践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驰名中外的两千多年前的四川都江堰工程,是中国古代开凿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战国末年秦国水利家李冰,选择岷江由山地转入平原河槽的灌县一带作为施工地址,提出调节水流六字诀“深淘滩,低筑堰”,根据水的流速不同,提出“静水引船,动水拉沙”的设计原则,确保河道不被淤塞,表现了因地制宜和从整体出发改变问题的系统思想。李冰同其子用竹笼装满卵石,沉入江底,筑起分水堰,把崛江分为内、外二江,内江通过宝瓶口把水引向成都平原以供灌溉用水,外江溢洪和提供交通运输。建成后,溉田三百万亩,使水旱交侵的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而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都江堰工程就地取材筑堰,集分流、引水、溢洪、排沙于一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系统思想的典范[6]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宋真宗年间,丁渭受命修复被大火焚毁的皇宫,其工程管理方案体现了中国古代系统管理思想的先进水平。丁渭提出,将宫前大街开挖成河,取土烧砖,引汴水入和以运建材。修复完成之后,以废弃建材填河使之重为通衢,一举解决了就地取土、方便运输、清理废墟三个难题。“一率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将工程作为一个整体巧作安排,赢得省时、省工、省钱、质优的管理效能。

万里长城的修建和完善,也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系统管理的思想。明代将长城分为镇城、路城、关城、卫城、城墙、烟墩等不同用途和形式的建筑,构筑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在管理上沿长城一带设镇,镇设总兵,镇下设“路”、“关”、墩台等多级管理系统,使信息传递上通下达、迅速便捷、反馈自如[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