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预算控制

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预算控制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案例: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预算控制A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航空运输的重要企业,并成功上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A公司决定采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利用预算控制这个基础管理工具寻求突破。除预算分析报告外,A公司上级部门对下级对口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预算考核的政策和依据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确定,

●本章案例: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预算控制

A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是国内航空运输的重要企业,并成功上市。作为国内规模较大的航空运输企业之一,A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即成为在亚洲地区具有竞争力的航空运输企业;在国内竞争中,要实现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销售收入和利润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但是,从战略目标落实的角度来看,A公司也面临几个主要的问题:一是由于内外部环境综合因素造成经营成本水平较高。二是虽然已经明确了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但是缺乏具体的战略实施方法。公司的资源配置无法与战略目标的要求相对应,以部门利益为出发点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许多核心部门/单位扩散和加强,相互推诿、扯皮,造成整体业务流程不畅,公司服务的整体效率下降。三是工作成效缺少动态反馈与调整,使得公司经营成效与战略目标的偏差不断加大。四是A公司现行的绩效考核为经营责任制考核方案,对部门/单位的运作并未产生较强的约束力,绩效考核往往是“走过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A公司决定采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利用预算控制这个基础管理工具寻求突破。主要是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一、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收入,控制成本

要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必须首先控制经营成本,提高飞行客座率和收入水平。要提高客座率,需要通过更为合理的运价控制管理,来细化落实各销售网络的目标和责任,同时激励销售代理商。要控制成本,需要在划分各项成本责任单位的基础上,精细化成本管理,根据同行业平均水平制定各可控成本项目的支出定额和总量,与各责任单位的业绩挂钩,使成本控制成为各部门的主动性活动。

二、完善绩效考核,加强对部门/单位的监督控制

A公司现行的绩效考核方法没有与公司战略有机联系,由于责任划分不清楚,考核指标不科学,导致考核难以发挥效用。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确定责任中心,可以较为明确地确定各部门和下属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责任,将预算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现有考核管理体系,设置更为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将绩效考核与预算执行和控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预算目标和执行情况,实行对各部门的奖罚措施,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加强对各部门和下属公司的监督控制。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以“制定公司长期总体战略→制定公司中长期计划→制定公司年度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反馈→绩效考核→进入下一预算周期”的模式为基础设计了符合自身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

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框架结构包括预算组织、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五大模块,目标是建立一个联系公司战略目标、经营运作及公司绩效的动态管理循环。

预算执行与监控是实现预算动态控制的核心内容,在A公司主要采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指实现预算指标下达对象明晰、指标内容完整、指标分解落实到位。具体程序是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将经过论证、平衡的预算指标按照业务分工下达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协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将预算指标下达给分管各部门、二级单位负责人,明确本责任中心的预算指标。二级单位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岗)负责将公司下达的责任预算指标具体分解到下属各部门,并指导其编制预算执行计划。预算指标下达时,必须明确各部门、二级单位预算内项目审批程序以及不同层级和部门授权审批额度的界定与审批程序,及超预算和预算外项目的审批程序。

(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指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过程控制,包括业务审批和财务监控。业务审批在公司规定的内部授权职责范围内审批预算项目;财务监控负责监督财务预算指标的完成程度,定期向责任部门和上级管理部门反映预算执行情况。A公司业务审批设计包括审批权限与审批程序两个层次。审批权限规定预算项目的业务审批人必须是公司业务授权文件中所列示的指定高级管理人员、部门和二级单位负责人。审批程序分为预算内一般预算项目的审批、预算内大额项目的审批、超预算项目审批。一般预算项目指预算内金额属于分级授权范围内的项目;预算内大额项目是指在分级授权的情况下,当金额超过一定数额时,下级部门只能进行初审,最终审批权由被授权的高级管理人员或部门、二级单位控制。预算外审批必须经过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

(3)事后控制。A公司在预算管理中的事后控制主要方式是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和纠正措施。通过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公司管理层可以获得预算执行进度、指标完成情况及相应的分析和改正效果信息。预算执行报告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各部门对本部门预算执行进度进行比较。其次是差异分析和评价。各部门根据预算完成情况,通过差异分析方法,分析差异原因,差异原因分析详细程度应根据差异的重要性来判断。最后是提出对策与建议。根据预算完成进度,在年度预算目标的指导下,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为各级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和建议。在不影响年度预算目标的前提下,各部门对以后各期各自的预算调整提供必要的建议。

除预算分析报告外,A公司上级部门对下级对口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审计部门对于公司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

为了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A公司规定只有当以下情况出现时,而且对公司或部门经营活动带来实质性影响时,方能对已制定的预算项目和指标进行调整:

(1)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2)国内外突发事件对航空业造成了重大影响。

(3)国家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相关税收、民航基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对航空产业运营管理政策发生重大变动。

(4)公司战略、组织的调整:公司基于管理变革的要求,调整公司发展战略,重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集中或分散管理权限,需要对原责任中心预算指标按照调整后的组织结构调整责任中心的预算指标等。

(5)预算管理领导小组认为应该调整的其他事项。如:其他突发事件,包括公司决策层的追加任务,由于客观条件即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超预算项目等。

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是A公司将战略目标和绩效管理相结合的重要措施。预算考核的政策和依据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确定,加强考核力度,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从而可以保障预算目标的落实。预算考核以月度、季度、年度为周期。月度考核以次月28日为考核日,考核上月公司经营绩效与各部门工作业绩,月度考核的结果累计在季度(航季)考核后实施奖惩。季度考核在季度结束的次月将本季度综合结果累计评价并实施奖惩。年度考核对上一年度的指标考核并实现奖惩兑现,考核时间在次年2月完成并奖惩。考核的依据是预算执行报告差异分析的结果。通过差异分析,可以剔除公司根据航季调整的影响,计算指标完成差异率,从而使考核趋于公平、合理。

绩效考核按照责任层级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指标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增长率指标和效益指标等几类。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设置不同指标,并根据预算年度管理重心调整指标的类型及权重

除定量指标外,考核中还包括定性非经济性指标,这些指标体现公司内部管理提升的指标,如工作流程改进和目标管理制度和实施成效的考核,定性指标在考核中作为参考指标。

经过几年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实践,A公司利润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有效,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明显减少,预算控制的作用正在显现出来。

●思考题及答案要点

1.如何理解企业管理中的控制工作?控制的基础工作有哪些?

所谓管理控制,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能够得以实现,人们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定的标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予以纠正的管理活动。

从控制目标和工具的角度分析,基于信息的控制、基于流程的控制、基于计划/预算的控制是控制的基础性工作。

2.基于信息的控制方法有哪些发展变化?你认为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人类的祖先在开始使用石斧、石刀等原始工具生产物质财富与大自然斗争的同时,也已在能源与信息的处理方面迈出了最初的步伐。应当说,信息技术的萌芽在这里已经开始了。这可以称为人类处理信息,即信息技术的最原始的阶段——史前时代。信息处理手段的第一次飞跃应当说是文字的产生与使用,包括纸张的产生与印刷术的进步。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工业革命在物质和能量的使用方面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世纪中叶,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空前提高,人类在信息处理方面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信息处理的现代阶段,或信息处理的电子时代。

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电子计算机,无论在信息量的存储方面,还是在信息处理加工速度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性能大幅度提高,这些都为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提供了可能。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3.你认为基于流程的控制关键是做好哪些工作?

基于流程的控制,关键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规范和优化流程,使其建立在科学、高效的基础上。②流程需要层层分解,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业务控制网络。③识别流程关键控制点,并建立每个控制点的控制政策和方法。④在流程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应该运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大量流程的自动控制。

4.对物资和设备的管理中,基本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物资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①定额控制,通过材料定额的方式设定物资消耗的基本标准。②库存控制,通过合理的库存水平控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设备管理中的常用控制方法包括:①设备选择控制,通过科学的方案分析,比较优选设备投资方案。②设备操作控制,通过建立科学的设备操作规范进行控制。③设备维护控制,通过定期的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

●推荐读物

1.吉姆斯· D.威廉森、珍耐斯· M.鲁赫夫—安德逊、史蒂芬· M.布拉格著,阎达五等译:《现代主计长手册》(第5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2.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