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跨国绿色管理行为对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启示及对策

跨国绿色管理行为对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启示及对策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 跨国绿色管理行为对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启示及对策[内容摘要]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对我国会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本章在分析了跨国公司实施绿色管理的策略及行为选择对政府和企业的影响程度基础上,为我国政府及企业提出具有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合理化建议。

第十章 跨国绿色管理行为对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启示及对策

内容摘要]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对我国会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政府对跨国公司实施绿色管理行为的政策一般有两种:积极性支持和非积极性支持,跨国公司参与绿色管理行为一般也有两种:积极介入和消极甚至不介入。本章在分析了跨国公司实施绿色管理的策略及行为选择对政府和企业的影响程度基础上,为我国政府及企业提出具有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合理化建议

一、引 言

很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实际上是利用中国的绿色政策及法规上的不健全,在生产中心的转移过程中,将本国无法经营的产品在中国展开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中国有害的,对中国政府或管理层在实施绿色管理或环境管理过程中应该配套或注意哪些事情,使得中国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现实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绿色产品出口额约为2000万美元,仅为日本的4%,美国的1.6%,许多产品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而受到冲击。如何打破绿色壁垒,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其根本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营销过程,需要开展一系列基础性工作。那么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中应注意什么呢?

二、跨国绿色管理行为对我国政府的
启示及政策建议

(一)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从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跨国公司是凭借其技术优势和资本垄断优势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此外,它们的一整套生产经营系统也是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原因。跨国公司的母国绝大多数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在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环境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使得它们最先注意到: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是穷途末路,必须寻求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来代替它。有鉴于此,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论者率先打出了“增长极限论[1]”,提出“零增长”主张,即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应该对经济发展实施全面的限制。与之相反,乐观派们提出:经济的增长能为更好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只有先进的技术和资本能够增加生产,保护并改善环境[2]。在对上述观点的扬弃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形成于环境问题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辩论的主要话题之时。

跨国公司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无疑是创造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潜在承担者,是西方发达国家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的潜在传播者。

1.凭技术优势的产品环境标准高于我国

跨国公司的生产大多数是可持续发展所积极倡导的清洁生产[3]。清洁生产是一个宏观概念,指的是一系列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方案所组成的生产、管理、规划的系统。它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方面内容,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它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再利用,以及节能、节水、节料等,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减缓资源的枯竭;二是通过减少甚至消除废弃物和污染物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生产与排放,实现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产品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的目的。根据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论,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在国民收入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之后,开始逐步重视生活环境的质量,而正是此时,环境危机加剧使得它们意识到改变传统的生产和发展方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清洁生产便成为首选。跨国公司主观上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计划,客观上对我国生产方式也产生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同时也给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压力和动力,迫使它们也尽最大可能实施清洁生产。

2.技术优势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而言,应该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为动力,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可见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鲍莫尔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意义在于每一单位的投入量得出更多的产出量,这对资源贫乏之地极为有利。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有四个:第一个源泉是本国人的发明与创造。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世界范围的市场尚未形成,技术和人员的输入受到限制,技术进步主要依赖这一源泉,英国工业革命后之所以迅速成为当时世界头号强国,发明者的贡献功不可没。第二个源泉就是向外国学习,实行“拿来主义”。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社会中,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社会中,创新就不再是必要条件了,因为包含新知识的技术可以从技术先进的国家输入到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第三个源泉是边干边学。它是指工人、管理者和资本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积累经验,慢慢摸索,以改善生产效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就在于此。第四个源泉是人力资本投资,即劳动者的健康、教育程度和技能的培训与改善。通过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改善或克服劳动力的许多不良特征,如健康状况不佳、文盲、半文盲、思想保守等。劳动者的学习与培训也可以加快技术的引进与吸收速度,从而有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显然,从以上四个源泉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中国,要想在短期内借助科技的力量使经济有较快、较好的发展,向国外学习和边干边学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设厂,招募我国劳动者到厂工作,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政策,完全可以利用跨国公司来学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3.借其资本优势投资中西部地区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该地区在开发建设中资金不足、管理落后的难题。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发展状况也参差不齐,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这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很不利的,要真正实现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全球而言),就要从全局着眼,大力开发中西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要开发中西部,一个突出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要解决这个困难不外乎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依靠发展本国经济,自力更生,慢慢积累,或者采取减少消费资金,扩充生产资金(根据马克思的生产消费理论,后者的这一做法有违背生产目的之嫌)。二是向其他国家或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由于受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政治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国家间的贷款变得越来越难,即使能借到,资金数量上也不会太大,还款期限又短,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再者,近几年饱受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疲软的影响,发达国家自身财政紧缩,双边援助呈萎缩的趋势。因此,国外贷款已不太现实了。三是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它们的投资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也不是出于国家政府间的那种政治考虑,而是根据它们的全球发展战略计划,利用比较优势和相对成本理论抢滩国际市场,赚取巨额利润。与国际融资借贷不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没有返本付息的时间规定。如果某跨国公司投资失败,完全自身承担失败的后果,因而,如果发展中国家自己的经验不足,成功的把握不大,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显然要比自己向国际上融资的风险小得多。对我国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的跨国公司逐渐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跨国公司投资地区的经济,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只要我国政府敢于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直接投资建厂,就有望在我国成功地实现“绿地经济”,资金不足的矛盾也将会得以解决,进而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减少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数量,最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4.将环保意识等带进东道国

跨国公司在向外直接投资,实行跨国经营管理的同时也无形间将西方母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消费观念、环保意识等带进了东道国。如前所述,最先品尝到环境危机恶果的是在传统发展方式下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而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来自于这些经济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恩格斯早已注意到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环境破坏,告诫人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西方发达国家在饱尝了自然的报复之苦后,逐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现代可持续发展概念也正是由它们最先提出来的。因此,它们制定严格的可持续发展标准,要求企业生产务必达标排放,并在宣传教育上积极倡导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观。在西方国家里,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极为盛行。以一次性木筷为例,像日本这样的经济强国是坚决禁止生产的,这是因为它们已经意识到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意识到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它们就靠进口一次性竹筷来满足国内的需求。此外,西方公众的绿色消费观念也十分浓厚,产品包装十分简单,而不像我国,“买椟还珠”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寓言了。跨国公司中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无疑也会对在这些公司工作的中国员工,甚至公司所在地附近的民众起到示范效应。

跨国公司的引进有利于我国解决人口和贫困问题,从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跨国公司形成的最初原因和动机是把过剩资本转移到母国之外以寻求更大的利润,而利润的获取不外乎有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销售额两条途径。跨国公司到国外投资一般愿意到劳动力价值较低、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去,而我国正符合跨国公司的这一要求。笔者认为,人口问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老大难”,而跨国公司进驻中国后招收大量的当地居民进厂工作,并对他们不断加以培训以提高其劳动技能,这在客观上也为技术的转移创造了便利条件,在外企中受过培训并已掌握了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中国员工在转业或再创业时,便能将在跨国公司中所学到的本领充分应用。所以说,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管理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缓解东道国的人口就业压力。

5.跨国公司的绿色管理的引入有利于弥补我国环保投资的不足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环保投入要占GNP的1%~1.5%,才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我国由于资金缺乏,目前环保投资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左右,距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明显偏低。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至少应提高到15%,目前资金不足成了治理污染的主要障碍。绿色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可以降低污染和污染治理费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环保投入不足的缺陷,我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曾对27家企业进行过清洁生产审计,结果发现,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可以减少企业污染的10%~15%。

(二)跨国公司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及其防范

当然,跨国公司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笔者认为,它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而我们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

1.跨国公司会不会干涉我国的主权

“经济决定政治”,因此有人认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政治体制以及领导班子很感兴趣,妄图将它们认为最好的政体输入到东道国。其实,跨国公司并不会直接干预东道国的政治,公司的本质特点决定了经济利益才是它们追逐的最终目标,所以通常而言,只要生产经营能够正常进行,它们一般不会轻易涉足政治,随便干涉东道国主权的。

2.跨国公司的引进是否会兼并或摧毁本国的民族工业

国内某些企业竞争力较低,对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我国可以有所保护,但是也应当注意保护的层面。实际上,跨国公司的引进会对我国企业产生“鲶鱼效应”,应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民族工业的竞争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3.跨国公司会不会利用转移价格大肆逃税

追求利润最大化从来都是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跨国公司当然也不例外,它们可能利用内部转移价格偷税、逃税。不过这种现象完全可以通过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加大监督和打击力度来尽量避免和消除。

4.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输入污染产业

跨国公司是否会利用我国环保标准较低的条件向我国转移输入污染严重的产业部门?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在所难免,不过只要我国尽快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监督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就会迫使它们利用其在母国生产经营时采用的治污先进生产技术,这也是利益所驱。我国的对外政策是平等互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卑不亢,维持传统的温和文明风度。只要坚持这一原则,在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同时,加强对其引导和监管,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的优势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完全可能的。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在实现某些地区性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它们在缩小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尽快完成先进技术的转移和传播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我国而言,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和策略,充分发挥、利用跨国公司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之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是完全可能的。

(三)政府对跨国公司绿色管理行为的政策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政府对跨国公司实施绿色管理行为的政策一般有两种:积极性支持和非积极性支持,政府的积极性支持行为表现为:主动采取各种有利于绿色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政策来培育绿色营销市场,对一些污染严重、能耗大、效率低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动用各种宣传工具来指导绿色营销活动等;政府的非积极性支持行为表现为;对各类企业主导的绿色营销活动采取默许的态度,并且被动地修改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减轻绿色营销活动的市场风险。企业参与绿色管理的行为一般也有两种:积极介入和消极甚至不介入。当政府采取积极性支持政策时,企业最优选择是积极介入绿色管理活动。这时,参与绿色管理活动的双方处于博弈均衡状态,其结果是双方都受益。当政府采取非积极性支持政策时,绿色管理的高成本将由企业独自承担,企业最佳的选择应该是消极甚至是不实施绿色管理。这时政府与企业双方也处于博弈均衡状态,其结果是双方的长远利益均受到损害。

1.建立宏观管理和监控体系

在环境管理中,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一直都是基本的手段,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经济手段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成为制定环境政策的根本依据。然而,经济手段自身的局限性(例如,过度追求利润)又必须靠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与控制作用。

(1)建立有效的环境宏观管理机制[4]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应以综合效益为中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使单纯发展经济和孤立保护环境的战略模式,向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转变。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成立跨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战略中,实行归口管理,以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2)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中国产品为何频遭绿色壁垒?绿色壁垒并非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立,发达国家之间也常常使用这一武器保护本国的市场。例如欧盟制定的EMI标准,要求家电产品具有抗电磁干扰的能力,这道门槛就挡住了不少日本家电。但中国产品遭受绿色壁垒影响最大,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发生多起中国产品出口受阻事件。据统计,我国有超过六成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国外绿色壁垒的封杀。这一方面是由于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关税壁垒已经行不通了,一些国家为限制中国产品,转而采取绿色壁垒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出口产品抗衡绿色壁垒的环境和基础能力比较弱。

从出口商品的构成来看,中国不少商品的优势体现在低价之上。为保持低价,一些厂商将主要精力放在控制成本上,忽视了出口商品的技术标准,这就为遭遇绿色壁垒埋下了隐患。另外由于缺乏为企业提供信息的专业机构和情报体系,很多企业根本不了解对外贸易中的国际标准,造成了很多无谓的损失。江苏一家服装企业遭遇过这样一件事,出口到欧盟的30万件夹克被退了回来,原因是用于制造拉链的金属含铅量过高。小小的拉链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超过百万美元。此外,我国的检验体系也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以食品业为例,美国现在有近60种认证体系,对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色素、标签、致病菌等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产品都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结果仅自2002年1月到3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扣留的中国产品就达1140批次,占同期被扣产品总批量的9.48%,居受阻国家和地区的首位。2002年年初,浙江省舟山市出口到欧盟的200吨冻虾仁被退货,原因是被检测出含有10亿分之0.2克氯霉素,欧盟的这个检测数据在我国是无法测出的[5]

缺乏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也是重要原因,如生态纺织品标准、生态食品标准都未能完全确立,产品标准化生产还远未实施。据统计,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共有19744项,其中由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过来采用的国家标准仅占43.7%,而由我国自己制定而被国际标准采纳后发布的标准只有12项。这一数据意味着我们在国际贸易当中只能遵守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遵守人家制定的标准。国际贸易不仅是要把产品卖出去,还要提防自己的市场别被人家占去,由于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当外国商品大规模涌进国内市场时,中国就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应对,很难应用绿色壁垒“以牙还牙”。这就为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淘汰产业、销售低标准产品打开了方便之门,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就处在十分被动的地位。

面对越来越高的绿色壁垒,我们并非无能为力。跨越绿色壁垒根本的手段就是要建立起包括法律、规定和标准在内的技术体系。

在建立这一体系之前首先要接受一个现实,就是中国一些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的确落后于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之下,制定自己的技术体系的目标就不是“要比别人更高明”,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寻找标准的差异性。这一方面要对现有不合理的技术障碍据理力争;另一方面则要把自己的标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为标准的差异性找到科学依据。这样建立的差异化标准体系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能够在合法的基础上,适度地保护中国产业。目前,我国已经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列入“十五”、“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今后5~10年内,研制出一批重要技术标准,填补一批与重要技术标准研制相关的检测手段、方法和计量标准的空白,并使之成为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公认标准。届时,我国抵御绿色壁垒的能力将大大增强。

但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毕竟是件困难的事情,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企业现在并不能一味等待,而应主动向国际标准靠拢,主动向进口国权威机构申请认证。要收集并学习国外技术法规,及时获悉发达国家政策、法规、检疫标准及认证制度的变更情况和对一些商品的特殊技术要求,制定对策。目前应尽快适应和达到国际通行的ISO 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和ISO 14000环境标准。对发达国家已普遍施行而我国目前技术水平尚难达到的标准,则要认真研究,“知道人家的门槛有多高”,有针对性地改善产品结构,淘汰落后工艺,提高质量,跨越这道门槛。

深入开展环境评价。我国目前已开展绿色产品审核活动,然而,客观地讲,这种审核仅仅是初步的、局部的,未形成制度,也不尽科学完善。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对环境保护的评价,已由着眼于末端管理发展为全面性的综合思考方式,即从产品原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废弃、回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来评价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法,我国至今仍未采用,从而造成一方面国内绿色产品市场的混乱与不规范,甚至许多企业打出自己的企业的绿色产品,例如,粮食耗费如此多的白酒,也能打上“永远的绿色”旗号;另一方面,就是造成我国在进出口方面频频遭遇“绿色壁垒”的限制,据统计,1995年,我国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原因而遭受损失达2000亿元。

因此,为了规范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纠正混乱,政府按照ISO 14000系列标准,尽快制定出客观、公正、统一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对我国具有非常大的紧迫性。

(3)进一步完善绿色法规管理体系,规范绿色营销市场。

为了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我国政府于1994年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于1998年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为我国新的环保法规的修订奠定了基础。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参照国际惯例,适时修改、增减现行法规,并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以强制性手段促进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包括制定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切实实行污染者付费措施,使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对于有违反可持续发展目标、破坏性大、污染性强的企业,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坚决令其停产或限期整改。同时应加强查处假冒伪劣绿色产品,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绿色消费。

(4)建立健全各级绿色组织,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组织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此后在世界各地广为普及。我国于1993年初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并于1994年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已有1500多个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获得绿色食品称号。目前,我国已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确定了绿色食品环境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机构,制定并颁布执行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规章和办法。

对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我国应以绿色食品为突破口,在绿色食品产业初具规模以后,成立综合性的绿色产品管理组织,对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指导、监督,对绿色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照顾,如实行税收、信贷优惠和补助等政策,使其有序、快速发展。它的主要职责包括:①制定全国完善的“绿色标志”制度,促进绿色市场营销的各行业的实施。②广泛深入地宣传环保,承担起绿色知识的教育培训,既要向各企业决策者宣传绿色市场营销观念,又要向广大的消费群众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③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方式,开展多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促进企业增强环保意识,监督企业实施绿色市场营销。

总之,政府应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动起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需求信号以及价格变化有效地引导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构筑政府、产业政策和环境规划等“看得见的手”的调控和监控职能。运用强制性和诱导性、直接的和间接的调控手段,起到引导和刺激绿色市场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政府规范、发展绿色营销活动,绿色营销活动引导企业和个人保护环境的功效。

2.建立限制跨国公司转移环境污染的机制

(1)制定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时不要留一时之利,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吸收外资必须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把提高环境质量作为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重要内容。在环境标准的适用方面,应要求外国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与母国环境标准中选择高的标准,制定与完善有利于跨国公司投资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政策法规。对一些特殊的领域,如转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领域吸收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应制定专门的政策。

(2)有效协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

在华跨国公司的绿色管理,在政府规制层面应与国内企业处于国民待遇,政府不能强制附加绿色条件。在利益驱动下,在华跨国公司往往与其在发达国家的同门公司采取不一致的绿色管理策略,也就是跨国公司内部并没有一个标准一致的绿色管理内在强制。这就是在华跨国公司对消费者具有欺骗性的原因所在,公众往往以为在华跨国公司在产品质量上是国际统一标准。因此,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执行力度,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差距。

(3)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政府联合管理活动。

国际间政府联合管理行动对世界范围内推行绿色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协调一致的国际绿色管理活动中来。鉴于跨国公司对环境的影响,如跨国公司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以上,是臭氧层破坏物质CFCS及其相关物质的唯一生产和控制部门,是环境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产品向发展中国家传输的主要执行者等。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签署了历史上第一个有关历史气候变化的法律约束草案——《京都议定书》。目前,已经有124个国家批准或者接受了该个国家批准或者接受了该协议,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工业化国家排放总量的44%;但是,要使协议生效,上述数字必须达到55%。《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2012年期间,38个主要工业国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削减8%,日本和加拿大分别削减6%。2001年,美国撤出了其对该协议的支持,俄罗斯曾一度拒签,近年澳大利亚也拒签。《京都议定书》之所以陷入困境,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第一,试图短期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不太现实,缺乏长期艰苦谈判的思想准备;第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成本超过其环境收益的期待,各缔约方的支出与收益也颇不均衡;第三,《京都议定书》要建立具有强制性的国际机构,不可避免地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第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的设计结构有些缺陷,它没有充分地组合运用各种市场工具和政策与措施的工具,而且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6]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于2001年7月19日在波恩召开。按照会议达成的协议,由于一些工业国家可将其森林和农作物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来抵消一部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各自温室气体的减排份额,这些国家实际只需将温室气体减排1.8%。尽管如此,波恩气候会议达成的妥协毕竟使《京都议定书》起死回生,使国际社会得以向着全球气候保护目标迈出重要一步。因此,与会各国代表纷纷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其意义将超出气候保护领域,它反映了国际社会拒绝单极世界的坚定意志以及不可阻挡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也说明了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国际间政府联合管理行动已经得到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认可。因此需要在达成一致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政府联合管理活动,并在全球采取一致行动限制跨国公司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譬如可考虑制定一部严格约束跨国公司环境行为的国际公约;当前跨国公司与投资接受国联手执行现行的有关国际公约更是现实的行动。

(4)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总体协调作用。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调节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的体系内,有些问题如产品与生产方法问题、环境补贴问题等可以得到解决,但大多数问题却都要与联合国以及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协同解决。联合国与WTO都是政府间国际组织,但联合国大会作为一个常设的、具有某种世界议会性质的国际论坛更具权威性;从法律上,联合国更是在最高层面上有权制定包括国际贸易方面内容在内的国际统一法律规范;从主导理念上,联合国则侧重从政治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关国际间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多边协议和条约,也多由联合国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因此,联合国应该而且能够在保护全球生态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考虑到联合国和WTO都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对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是间接的调节关系,因此,现有涉及贸易与环境的权威政府间国际组织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延伸考虑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如何管理和解决争端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世贸组织鼓励其成员国采用ISO的环境系列标准,这对已加入WTO的我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我国企业的财力和环保技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在短期内实施起来确有困难。但ISO环境标准的实施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要想更好地利用WTO提供给我们的机会,想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全球500强,我们就必须遵守通行的国际规则,积极创造条件迎头赶上。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入国,必然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执行环境立法,对违反环境标准和法规的外国公司毫不留情地予以制裁。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健全与严格的法律又是我们吸引外资和技术的有利条件,因为,许多跨国公司在实施环境援助之前,往往对它们要投入资金和技术的国家考虑许多因素,如法律的可靠性、制度的稳定性等。总之,对跨国公司要用法律的手段,避其不足,用其所长。

三、我国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对策

(一)实施绿色管理战略,建设绿色企业

在我国,企业尽快推行绿色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面对我国近几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国内绿色消费意识逐步苏醒,政府环保法规相继出台,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要求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外界压力越来越大;其次,据估计,目前世界绿色消费的总量规模在3000亿美元以上,另据专家预测,2006年仅绿色食品就将形成160亿元的市场,积极实施绿色管理有助于我国拓展生存空间;再次,在国际竞争中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绿色壁垒,如果达不到绿色认证的要求,企业将被拒之于国际市场之外,而实现绿色管理就意味着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我国企业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建设绿色企业对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及早把企业绿色化纳入最高决策层的议事日程。建设绿色企业已迫在眉睫,在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要尽快实现企业绿色管理应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1.采取积极主动的绿色管理态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往往是假借绿色营销之名,行刺激消费之实。可见,我国企业开展绿色管理尚需极大努力。包括向企业员工宣传绿色理念、绿色价值观,鼓励职工的环保行为,加大绿色投入等。只有企业内部改变对绿色管理的态度,才能改变我国企业绿色管理的落后局面。

2.评估企业环保实力

全面系统地分析、检验自己的技术、生产、产品、服务的绿色化程度;比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调整企业的环保策略、目标,设定近期与远期的达标计划。对企业的环境管理进行客观、科学评估,有利于找出问题和发现差距,有利于加快环境管理标准化进程。

3.大力开发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的开发过程是企业履行环保义务的关键所在,也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企业以绿色需求为导向,实施绿色R&D及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品牌和绿色包装。在此过程中,产品的R&D及设计应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有效处理;产品的生产应做到“清洁生产”;产品的包装应符合“可循环”、“可生物降解”的要求。绿色标志是绿色产品的重要品牌策略,表明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及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环保要求,它被喻为通向市场的通行证,企业应重视绿色标志的认证申请工作。如青岛海尔公司于1997年6月获ISO 14001标准认证,生产的冰箱便顺利地进入欧美市场。

4.积极申请绿色认证

取得ISO 14000体系认证要尽快尽早,早日取得绿色通行证,就可以早日打开国际市场,就可以早日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对企业而言,ISO 14000除具市场效应以外,还可以为其带来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直接效益。

5.系统规范地建立绿色管理体系

绿色管理系统化、标准化是国际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企业要建立绿色企业,经营者必须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以环保认证标准为参照,分析影响环境的因素,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树立企业的绿色理念,在产品设计生产、原料采购、营销行为等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建立标准规范的绿色管理机制。

6.制定绿色价格及实行绿色会计

根据“污染者付费”和“环境有偿使用”的现代观念,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支出应计入成本,构成价格的一部分。同时,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利用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采用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格”来定价,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人们对绿色产品认可程度的不断增强及绿色消费日益增加,企业用于环保的投入将能够得到补偿,并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1999年12月初,海尔公司的节能冰箱、冷柜达到欧洲A级能耗标准,得到权威机构确认,当地购买“海尔”品牌的消费者可得到政府颁发的环保补贴。从长远来看,唯有绿色生命力的企业才能得以长久发展。

7.选择绿色销售渠道

绿色渠道的通畅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选择绿色渠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具有绿色信誉的中间商,加强渠道成员的绿色观念教育,设立绿色产品专柜或绿色产品销售公司,尽可能缩短销售渠道,减少长渠道带来污染大的可能性等,逐步建立绿色产品的流通网络,同时注意这些网络与网点的“绿色包装”。

8.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财富,是社会公众的企业总体形象,形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绿色管理在中国是一种超前的经营观念,正因为如此,人们当然会认同那些在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经营理念上较为先进的企业,认同那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绿色形象的树立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除了要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绿色化,还要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向公众传达企业的绿色信息,引发对企业绿色行为的认同感。企业应积极参与各种与环境有关的活动,以实际行动树立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无论在广告、人员推销和营业推广中,都要表达绿色产品寄托人们消除环境污染、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及本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9.引导绿色消费

完整的营销过程应当包括对消费者习惯和消费倾向的引导和培育。随着绿色知识的传播,消费者应树立起绿色消费的观念,积极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抑制那些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产品,倡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消费时尚。成立绿色消费组织,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绿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社会行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绿色需求,从而促使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10.突破“绿色壁垒”的“另类”渠道

打破“绿色壁垒”的根本性措施是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但在复杂的国际贸易中,进口国筑起“绿色壁垒”的主要因素并不主要是质量问题。最近在山东、江苏、浙江等农产品出口大省采访发现,当地一些政府、企业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另类渠道,突破“绿色壁垒”,成功地将农产品打出国门。

(1)“生的”不行,搞“熟的”。我国不少农产品确实因质量问题被进口国拒之门外,但近年来,西方主要进口国却因为我国低廉的农产品冲击了本国农民的利益,而从贸易保护主义角度出发,对我国农产品挑三拣四。一些进口国当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时,就对我国农产品大开“绿灯”,当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时,就利用其先进的检测手段找理由阻止我国农产品出口。一些农产品出口基地对此的应对办法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熟制品出口。我国大宗的畜禽产品出口主要以生制品为主。一些企业尝试把生制品改为熟制品,一则通过高温加工处理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二则因为出口数量少不会影响进口国农民利益。山东诸城外贸集团生产的肉鸡等畜禽产品质量很好,但近年同样遭遇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2004年,该公司与美国最大的肉鸡加工企业合作,研制了10多种熟制品。在生鸡出口普遍受挫的前提下,诸城外贸公司2005年出口6000多吨熟制品,2006年出口量预计达到7万吨。

(2)扩大非食品类农产品出口。西方主要进口国的农产品检测主要是针对食品的。沿海一些地区发现这一特点后,努力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生产国际市场需求又与食品安全无关的农产品。杭州一些企业专门生产羽绒制品,2005年出口34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量的一半。浙江省萧山大庄地板厂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生产的竹制品,在东南亚地区供不应求。这家企业不但成为了当地的利税大户,还带动南方多个省农民栽竹致富。目前,这家企业正在扩大生产规模。

(3)开拓创新,另辟蹊径。鉴于各国对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标准不一,我国出口企业除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外,还应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不久前,欧盟再次对我国抛出技术壁垒,暂停进口我国水产品。但同样的,我国水产品在日本等市场却供不应求。浙江一些外贸企业立即调转方向,成功开拓了欧盟以外的国际市场。结果虽然欧盟筑起了“绿色壁垒”,但企业损失却不大。又比如,欧贸对我国绿茶提高了检验标准,但日本对绿茶的检验标准还没有我国严格。这样,我国一方面尽快提高绿茶品质,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检验标准低的国际市场。近年,山东潍坊的蔬菜产业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战略,在稳定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成功开拓了北美、欧盟、非洲等市场。

(4)让“销地”变“产地”。农产品出口实施“走出去”战略,让“销地”变“产地”。一些农产品出口基地积极通过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境外投资等多种方式,避开“绿色壁垒”,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农产品。如寿光农民到韩国种植蔬菜。浙江余杭一私营企业投资60万美元到乌拉圭开发100多亩土地,种植葡萄等果蔬植物。

(二)认真履行绿色管理岗位责任制

从本书列示的许多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行业领导倾向于采用一种组合环境战略,而不是把他们自己仅仅局限在独立战略上。譬如麦当劳公司减少了聚苯乙烯的使用量以及和环境组织的结盟,而受到了公众的称赞。宝洁公司和其他处于领导地位的清洁剂生产厂家已经寻求在新的清洁剂配方上减少磷酸盐的含量。确实许多在对环境承担责任方面引起争议的公司(大的和小的公司)看来都正在采用严格的、独立的、竞争性进攻的战略,并且根据短期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增长来选择公司目标。所有这些例子都暗示着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可能不同于行业跟随公司的作用。环境的改善可能主要在于产品的根本革新,并且行业领导者应该承担起把这种产品革新推向市场的责任。

环境专家为建立正确的绿色管理政策而建议了几条指导方针。因为许多指导方针在内容上是重复的,因此很有必要从中提炼出一张综合的建议表,而这将成为公司建立一个对环境承担责任的议程的一个好的开端。

(1)公司首先一定得做一份有关他们公司对环境所承担责任的声明,如我们怎样才能对环境承担责任?我们需要更加负责任吗?并对政府和公众对于环境的看法以及对环境的期望结果表示理解(Glazer,1990)[7]

(2)行动主义者的做法值得推荐,也就是说,公司应该采取措施而不应该一直等而不采取一些对环境承担责任的行动,这样公司不会成为环境组织的批评目标(Glazer,1990)。正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一样,麦当劳公司和宝洁公司是公司积极寻找对环境承担责任的方法的典范。

(3)环境政策不应该随意,不应该只有出现危机时,“补救者”才出现。关于环境问题的政策应该是公司里整个环境管理计划中关键的组成部分(Hunt and Auster,1990)[8]

(4)公司应该时时刻刻为赢得公众对公司环保形象的称赞而奋斗。像有毒的发散物、污染和泄油这样的“环境事件”,一定要能够被预见并且做好预防阻止这样的事件发生(Conway 1990)[9]

(5)一定要确定有关环境责任的现实的目标,并且整个公司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应该采取一些行动,这些行动包括来自高层管理的积极的关心、支持以及鼓励,并且也包括在公司管理者和业务单位工作人员之间进行有效联系。在清洁剂行业中,已经试着对包装物进行较小的且易于实施的改善。与此同时,也在继续开展产品重新配方的研究,这些研究可能耗资巨大,也会花去大量时间,但这样的研究能够降低磷酸盐排放量。

(6)公司应该提供对环境真正负责的产品和包装,这并不意味着往产品标志上加上“流行的专业词语”。相反,它意味着能够对使用一种被指定的包装、配方或者销售一种指定的产品所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理解。为了完全了解这种影响,从整个原材料生产、报废处理或者再循环和再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公司必须了解产品和包装在这整个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Conway,1990; Holusha,1991[10])。这就意味着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该增加可回收包装物的使用,增加回收的动机,以及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应该用生命周期成本来评估长期经营成本以及公司采取一种保护环境的积极措施带来的利益。

(7)重要的是公司必须要和相关的公众维持一种坦白的、真诚的交流(Conway,1990)。诸如引导消费、标志、说明书和广播以及印刷媒体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形式,能够被用来对公司的利益关系者(消费者、员工、股东、政府机构以及环保主义者)传播关于公司产品、包装和环境活动的积极信息。

表10-1是跨国公司基于绿色管理岗位责任制的绿色管理议程。

表10-1 绿色管理议程

续表

主动实施绿色管理的企业采取的许多活动和政策的特征与上述绿色管理议程是相一致的:把绿色管理作为一种高层的、优先的项目;高层管理者积极参与;与环境相关的全体员工和其他部门的配合;法律、公共关系、生产和产品设计等部门的积极参与。采纳一个绿色管理议程能够帮助其企业在公众中树立一种理想的积极的绿色企业形象。

(三)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对正在考虑实施对环境承担责任的企业来说,几个常识性问题应该予以考虑:

(1)公司所处行业能否提供承担环境责任而出现的市场机会?具有绿色意识的消费者对一种新的战略,仅仅因为它对环境有利而对它反映良好吗?其他公司把我们放在“环境友好型”公司的位置上而使我们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值得冒这种风险吗?

(2)如果由于实施了一种新的绿色管理战略而获得了好处,这种好处能长久吗?能把这种利益作为财产吗?能对它申请专利吗?想对它申请专利吗?

(3)价格是怎样随着对产品需求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通过实施绿色管理战略而大量增加了产品成本吗?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对环境有利的产品和包装支付更多的钱,并且消费者剩余会增加,但是这种多支付的钱总有一定限度。

(4)消费者对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和品牌的需求是否稳定,足以能够有效地实施战略吗?

(5)企业在设计对环境负责的计划时,能有效地考虑消费者的要求吗?

对这类问题的回答能帮助一个企业评估实施以绿色管理为核心的战略能否从长期经营中获得回报。

还有几个与环境战略实施相关的问题,即使不属于这种研究的范围,也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提出来。例如,当产品、包装以及沟通战略可能都是绿色管理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时,应该更强调哪一个?在提出一份沟通主张时,产品特征、产品能带来的好处以及产品的属性哪一个最重要?如果市场愿意为绿色包装支付额外的价钱,额外价钱的数目有多大?公司应该把包装的局部改善和价格的小幅度上升结合起来吗?或者公司应该在消费者付出更多代价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革新的新包装观念吗?什么样的市场研究能支持未来计划和战略的控制?在战略实施中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具体行动步骤?

本章参考文献

[1]Dennis L.Meadows et al The limits to growth—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M].Jil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朱利安·L.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1981年。

[3]齐可奎:《论跨国公司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4]万后芬主编:《绿色营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孔庆峰:《破绿色壁垒要靠中国标准》,《环球时报》2002年第9期。

[6]程朝晖:《对“京都议定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7]Glazer,Walt(1990),“Environmentalism Will Change Course of Research”,Marketing News(March 19),19.

[8]Hunt,Christopher B and Ellen R.Auster(1990)“Proactive EnvironmentalManagement:Avoilding the Toxic Trap”,Sloan ManagementReview,(Winter),7-18.

[9]Conway,Sttephen J.(1990),“Short-Term Pain,Long-Term Gain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s”,speech delivered at the 1990 Marketing Conference,The Conference Board,New York.

[10]Holusha,John(1991a),“‘Recyclable’Claims Are Debated”,[J]. The New York Times(January 26),D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