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

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 价值工程原理价值工程是一种把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因此,掌握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熟悉价值工程的工作步骤对进行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价值工程是从科研、设计、生产、准备、试制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之前进行的分析,是事前分析。价值工程中“工程”的含义是指为实现提高价值的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研究活动。

5 价值工程原理

价值工程是一种把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它不仅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而且应用于各种建设项目,甚至应用于组织机构的改革。因此,掌握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熟悉价值工程的工作步骤对进行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有很重要的作用。

5.1 概述

5.1.1 价值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也称为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VA)或价值管理(Value Management,V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它通过研究产品或系统的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来改进产品或系统,以提高其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领域内也被广泛采用。

价值工程于20世纪4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194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工程师迈尔斯(L.D.Miles)主持采购部门的工作,当时敷设仓库用的石棉板缺乏,专家会议认为可以使用代用品,从而引起了对产品功能的研究。于是迈尔斯考虑,这种材料的功能是什么?能否用代用材料?能否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条件下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同样的功能?当时叫价值分析,实际上是从产品投产到制造进行的分析活动,是一种事后分析。而价值工程是从科研、设计、生产、准备、试制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之前进行的分析,是事前分析。

由于推行价值分析经济效果显著,引起美国各部门的注意,1955年空军在物资器材供应和制造技术方面采用价值分析;1956年扩大到民间的造船业。据统计,从1964—1972年间,美国国防部由于推行价值分析所节约的金额在10亿美元以上。

世界各工业国也迅速地推广价值工程方法。1955年日本引进了价值工程,1960年大量推行。开始时,以重型电机、汽车等行业为中心,到20世纪70年代,价值工程的应用已扩展到钢铁、设备制造等产业部门。1968年价值工程引进到日本建设业,并在造船、车辆和机械等行业中应用。

从材料代用开始,逐渐发展到改进产品设计、改进工艺、改进生产等领域,价值工程正被大量推广应用。近年来,世界各先进国家住宅功能项目的开发和成本信息现代体系的建立,都有利于价值工程方法在建设业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与一般的投资决策理论不同,一般的投资决策理论研究的是项目的投资效果,强调项目的可行性,而价值工程是以研究获得产品必要功能所采用的省时、省钱、省力的技术经济分析法,以功能分析和功能改进为研究目标。

5.1.2 价值工程的概念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和有效利用资源为目的,通过分析产品(或作业)的功能与成本的关系,力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的一种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价值工程中“工程”的含义是指为实现提高价值的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研究活动。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作为某种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它不是对象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对象的交换价值,而是对象的比较价值,是作为评价事物有效程度的一种尺度。其定义可用公式表示为:

通常写为:

1)价值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一词的含义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它类似于生活中常说的“合算不合算”和“值不值”的意思。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利益、需要和目的,对于同一事物的“价值”会有不同的认识。例如,大多数人对手机“价值”的认识是把它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而追求时尚的人则把一款新颖漂亮的手机作为一种时尚和饰物。可以说,“价值”是事物与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属于事物的外部联系,表现为客体的功能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

2)功能

功能是指分析对象的用途、功效或作用,它是产品的某种属性,是产品对于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满足能力和程度。产品或零件的功能通过设计技术和生产技术得以实现,并凝聚了设计与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功能重要程度可分为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基本功能是指产品必不可少的功能,决定了产品的主要用途。辅助功能是基本功能外的附加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增减。如手机的基本功能是无线通讯,辅助功能则有无线数据传接(短信)、计时、来电显示、电子数据记录等。

(2)按功能的用途可分为使用功能与美学功能。使用功能反映产品的物质属性,促使产品、人及外界之间发生能量和物质的交流,是动态的功能。使用功能通过产品的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而得以实现。美学功能反映产品的精神和艺术属性,是人对产品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感受,是静态的功能。如手机的使用功能有上面所述的无线通讯、数据传送等,美学功能则体现手机体型、色彩和装饰性。

(3)按用户需求可分为必要功能与不必要功能。必要功能是用户需要的功能,不必要功能是指用户不需要的功能。功能是否必要,是视产品的目标对象(消费群体)而言的。如手机的数码摄像功能,对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来说是必要的,而对一些年长的中老年用户来说则可能是不必要的功能。

(4)按功能的强度可分为过剩功能与不足功能。过剩功能是指虽属必要功能,但功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又有富余,功能强度超过了该产品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对功能的需求。例如,手机的数码摄像功能对许多年轻的消费者来说,是必要的功能,但如果配置的摄像的像素很高,可能就成为过剩功能了。不足功能是相对于过剩功能而言的,表现为整体或部件功能水平低于用户需求的水平,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3)成本

成本是指实现分析对象功能所需要的费用,是在满足功能要求条件下的制造生产技术和维持使用技术(这里的技术是指广义的技术,包括工具、材料和技能等)的耗费支出。价值工程中所指的成本,通常是指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从社会角度来看,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产品方案是最经济方案。对于消费者而言,要使其所购商品的价值最大化,就是在实现同等功能的前提下,商品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即一些品质较高的产品,尽管售价可能会高些,但在使用过程中,其维护修理次数及成本可能会较低,整个寿命周期成本较小。所以,尽管消费者原则上都趋向选择价格低廉的产品,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对于复杂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宁愿付出更高的购价,选择购买知名品牌或企业的产品,以使得商品的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对于目标是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应该注重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企业现代生产经营理念之一的“顾客价值最大化”,与“价值工程”思想殊途同归,说到底都是“价廉物美”。

(1)功能现实成本

功能现实成本指目前实现功能的实际成本。在计算功能现实成本时,需要将产品或零部件的现实成本转换为功能的现实成本。当产品的一项功能与一个零部件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项功能通过一个零部件得以实现,并且该零件只有一项这样的功能,则功能成本就等于零部件成本;当一个零部件具有多项功能或者与多项功能有关时,将零部件的成本分摊到相应的各个功能上;当一项功能是由多个零部件提供的,其功能成本是由各相关零部件分摊到本功能上的成本之和。

(2)功能目标成本

功能目标成本是指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最低成本。通常,根据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市场竞争的价格,确定实现用户功能需求的产品最低成本(企业的预期的成本或理想成本等)。再根据各功能的重要程度(重要性系数),将产品的成本分摊到各功能,则得到功能目标成本。

5.1.3 价值工程的特点

价值工程涉及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三个基本要素。它具有以下特点:

1)提高产品价值是价值工程的目标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的价值为目标,这是用户需要,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价值工程的特点之一,就是价值分析并不单纯追求降低成本,也不片面追求较高功能,而是追求F/C的比值的提高,追求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即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一般说来,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由生产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组成。在一定范围内,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费用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生产成本是随着产品功能强度(包括功能数量和功能的效果)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的,产品的使用成本随着产品功能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两类成本组成的寿命周期成本存在一个最低点,这是成本与功能的均衡点,是价值工程工作的目标。图5.1表明了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的相互关系,称之为“成本-功能”特性曲线。价值中的成本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价值分析的基本思路。

图5.1 功能—成本关系图

从价值的定义及表达式可以看出,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以下五种:

(1)降低成本,功能保持不变;

(2)成本保持不变,提高功能;

(3)成本略有增加,功能提高很多;

(4)功能减少一部分,成本大幅度下降;

(5)成本降低的同时,功能有所提高。这可使价值大幅提高,是最理想的提高价值的途径。

如图5.1所示,若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使功能成本点从m2移到了m0,则既提高了功能又降低了成本,属于第五种途径;当由m0移到m1,也能提高功能,但增加了成本。

总之,在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价值工程提高产品的价值。但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其经济效果的提高幅度却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大型复杂的产品,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是在产品的研究设计阶段,一旦图纸已经设计完成并投产,产品的价值就基本决定了,这时再进行价值工程分析就变得更加复杂,不仅原来的许多工作成果要付诸东流,而且改变生产工艺、设备工具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使价值工程活动的技术经济效果大大下降。因此,价值工程活动更侧重在产品的研制与设计阶段,以寻求技术突破,取得最佳的综合效果。在建设项目中价值工程也主要应用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因为这两个阶段是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果的关键环节。

2)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

功能分析是通过分析对象资料,正确表达分析对象的功能,明确功能特性要求,从而弄清产品与部件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去掉不合理的功能,使产品功能结构更合理。从成本-功能关系图可以看出,提高产品价值有两条思路:一是从功能出发;二是从成本出发。从成本出发,并不是成本管理中的降低成本的含义,而是通过功能分析,通过方案代换,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降低。所以,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

功能分析的主要工作,一是区分产品的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二是在满足产品特定用户需求的同时,保证基本功能,合理选择辅助功能,取消不必要的功能和过剩功能,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或者是增加产品的辅助功能,弥补和改进产品不足之处的使用功能,尤其是主要功能,从而使产品的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使产品的价值也得到提高。

3)有组织的团队性创造活动是价值工程的基础

价值工程是贯穿于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系统的方法。从产品设计、材料选购、生产制造、交付使用,都涉及价值工程的内容。价值工程尤其强调创造性活动,只有创造才能突破原有设计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团队的知识、经验对价值工程工作十分重要,并且只能在有组织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所以,价值工程工作通常是成立价值工程小组、以团队方式来开展。例如,在美国土木工程领域的价值工程活动通常成立一个由各方面的的专家(如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与机械工程师等)组成价值工程小组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并由一个来自咨询机构的价值工程专家(称之为价值工程促进员)组织和领导。

5.1.4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实质就是针对产品的功能和成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分为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新阶段和实施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见表5.1。其中,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选择价值工程对象;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功能成本分析;创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方案创新设计以及方案评价。这三项主要工作构成了价值工程分析的基本框架。

表5.1 价值工程的一般工作内容

续表5.1

5.2 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

开展价值工程活动首先要明确其研究对象是什么。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是指在众多的产品、零部件中从总体上选择价值分析的对象,为后续的深入的价值工程活动选择工作对象。如果价值工程对象确定得当,其工作可事半功倍;确定不当,可能劳而无功。常用的选择方法有以下几种:

(1)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经验分析法,即由价值工程小组成员根据专家经验,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功能与成本配置不合理的产品或零部件,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这是一种定性的方法。选择的原则是:

①从设计方面看,对结构复杂、性能差或技术指标低、体积和重量大的产品或零部件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可使产品结构、性能、技术水平得到优化,从而提高价值;

②从施工生产方面看,对量大面广、工序繁琐、工艺复杂、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且价格高并有可能被替换的或废品率高的产品或零部件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必要功能;

③从经营和管理方面看,选择用户意见多的、销路不畅的、系统配套差的、利润率低的、市场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量大的、发展前景好的或新开发的产品或零部件进行价值工程活动,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④从成本方面看,选择成本高或成本比重大的产品或零部件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可降低成本。

【例5.1】对某居住区开发设计方案进行价值工程分析,根据专家经验,该地区的多层住宅建筑工程造价在750~800元/m2之间,如果某设计方案的造价估算超过太多,就可选择其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

(2)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是根据客观事物中普遍存在的不均匀分布规律,将其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此法以对象数占总数的百分比为横坐标,以对象成本占总成本的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分配图,如图5.2所示。

图5.2 ABC分析法

ABC法将全体对象分为A、B、C三类,A类对象的数目较小,一般只占总数的20%左右,但成本比重占70%左右;B类对象一般只占40%左右,其成本比重占20%左右;C类对象占40%左右,其成本比重占10%左右。显然A类对象是关键少数,应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C类对象是次要多数,可不加分析;B类对象则视情况予以选择,可只做一般分析。

(3)百分比分析法

百分比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不同产品、不同零部件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选择,确定价值工程的对象。不同产品之间可选择成本利润率或产值资源消耗率等指标,同一产品零部件之间可选择成本所占百分比等指标。

【例5.2】某企业生产四种产品,其成本和利润所占百分比如表5.2所示。

表5.2 例5.2成本和利润百分比表

从表中计算结果可知,B产品成本利润率最低,应选为价值工程对象。

(4)价值指数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从系列产品或同一产品的零部件中选择价值工程的对象,依据V=F/C计算出每个产品或零部件的价值指数进行比较选择。对于产品系列,可直接采用功能值与产品成本计算出的价值指数,以价值指数小的产品作为价值工程对象。对于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选择方法参见5.3中的相关内容。

【例5.3】某成片开发的居住区,提出了几种类型的单体住宅的初步设计方案,各方案单体住宅的居住面积及相应概算造价如表5.3所示,试从中选择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表5.3 例5.3方案数据表

根据价值计算结果,可知A、D、E方案价值指数明显偏低,应选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上述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综合应用,一般可先根据经验分析法进行初步的选定,再根据定量方法进行确定。

5.3 功能分析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进行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

5.3.1 功能定义

任何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即任何产品的存在是由于它们具有能满足用户所需求的特有功能,这是存在于产品中的一种本质。人们购买产品的实质是为了获得产品的功能。

进行功能分析时首先要给功能下定义。功能定义就是根据已有信息资料,透过对象产品或部件的物理特征(或现象),找出其效用或功用的本质东西,并逐项加以区分和规定,用简洁、准确、抽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功能定义的过程就是解剖分析的过程,如图5.3所示。

图5.3 功能定义过程图

功能定义要注意以下几点:

(1)简洁。多用“动词+名词”形式,如道路功能定义为“提高通行能力”,路面功能定义为“增大摩擦系数”。

(2)准确。使用词汇要反映功能的本质,并要求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定量化,以表明功能的大小,如“提高通行能力至××万辆”。

(3)抽象。以不违反准确性原则为度,如路面功能定义为“提高强度”,并未注明采用何种方法提高强度,这有助于开阔思路。

(4)全面。可参照产品的结构从上到下,从主到次,顺序分析定义。注意功能与零部件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还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关系。

5.3.2 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就是用系统的观点将已经定义了的功能加以系统化,找出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功能进行分析归类,画出反映功能关系的功能系统图。通过功能整理分析,弄清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辅助的,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是需要加强的,哪些属于过剩的,从而为功能评价和方案构思提供依据。

功能整理的工作步骤如下:

(1)明确产品各功能(基本功能、辅助功能等);

(2)明确各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品中各功能之间都是相互配合、相互联系,都在为实现产品的整体功能而发挥各自的作用。因此,要明确各功能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各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以下两种:

①上下位关系

上位功能又称为目的功能,下位功能又称为手段功能。这种关系是功能之间存在的目的与手段关系。如图5.4中,平屋盖功能之一是“防水”,其下位功能包括“隔绝雨水”和“排除雨水”,“防水”是目的,通过“隔绝雨水”和“排除雨水”两个手段而实现。

图5.4 平屋盖结构的功能系统图

②同位关系

又称为并列关系,指同一上位功能下,有若干个并列的下位功能。如图5.4中的“隔绝雨水”和“排除雨水”即为同位功能。

(3)绘制功能系统图

按功能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和并列关系,按树状结构进行排列,即形成功能系统图。如图5.4所示,即为平屋盖结构的功能系统图。

5.3.3 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是在功能定义和功能整理完成之后,在已定性确定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定量的确定,即评定功能的价值。

价值工程的成本有两种,一种是现实成本,即目前的实际成本;另一种是目标成本。功能评价就是找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以功能目标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较,求出两者的比值和两者的差异值,然后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功能评价过程如图5.5所示。

图5.5 功能评价过程

(1)功能重要度系数确定方法

功能重要度系数,或称为功能评价系数或功能系数,是从用户的需求角度确定产品或零部件中各功能重要性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方法有强制确定法、直接打分法、多比例评分法、环比评分法和逻辑评分法等,这里主要介绍强制确定法(简称FD(Forced Decision)法),包括0—1法和0—4法两种。

①0—1强制确定法

由每一参评人员对各功能按其重要性一对一地比较,重要的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如表5.4)。逐次比较后,求出各功能重要度的功能得分。为避免出现功能系数为0的情况,可对功能得分进行修正,再按式(5.2)求出该参评人员评定的各功能的功能重要度系数。然后,计算所有参评人员评定的功能评价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作为各功能的最终的功能重要度系数。

表5.40—1FD法示例

②0—4强制确定法

0—4法和0—1法类似,也是采用一一对比的方法进行评分,但分值分为更多的级别,更能反映功能重要程度的差异(如表5.5)。其评分规则如下:

(a)两两比较,非常重要的功能得4分,另一个相比的功能很不重要得0分;

(b)两两比较,比较重要的功能得3分,另一个相比的功能不太重要得1分;

(c)两两比较,两个功能同等重要各得2分;

(d)自身对比,不得分。

各参评人员的功能重要度系数和最终的各功能的功能重要度系数计算方法同0—1法。

表5.50—4FD法示例

续表5.5

(2)确定成本系数

成本系数按功能实际成本进行计算。功能实际成本与传统的成本核算不同之处在于:功能实际成本是以功能对象为单位,而传统成本的核算是以产品和部件为单位。进行功能分析时,需要以产品或部件的实际成本为基础,对其进行分解或汇总,从而得到某一功能的功能实际成本。

功能实际成本的计算可以按填表的方式进行。如计算F1~F6六种功能的实际成本,由五种构配件(A~E)来实现,其步骤为:首先把与功能相对应的构配件名称及其实际成本填入表中(如表5.6);然后再把功能填入表中,把各构配件的实际成本逐一分摊到有关的功能上去,例如A构件具备F1、F3、F5三种功能,则将A构件的300元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及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分配到这三种功能上去;最后把每项功能所分摊的成本加以汇总,便得出功能F1~F6的实际成本(具体计算见表5.6)。

表5.6 功能实际成本计算

确定了功能实际成本,就可以按式(5.3)计算各功能的成本系数。

(3)确定功能评价值(目标成本)

功能评价值指为实现某一功能所要求的最低费用,即作为实现的功能的目标成本。常用的功能评价值(目标成本)的估算方法有三种:

①理论计算方法。根据工程计算公式和设计规范等确定实现功能(产品)的零部件和材料组成成分,以此计算实现功能(产品)的成本,再通过几个方案的比较,以最低费用方案的成本作为功能评价值(产品目标成本)。

统计法。广泛搜集企业内外的同一功能(产品)的实际成本资料,并根据各个成本资料的具体条件按目前的条件进行修正,以最低的成本作为该功能的功能评价值(产品的目标成本)。

③功能评价系数法。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按上述的两种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但比较困难的是确定产品各个功能的目标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功能与成本匹配的原则,按功能评价系数把产品目标成本分配到每一功能上,作为各功能的功能评价值。

(4)确定价值系数

各功能的价值系数按式(5.4)计算。

如果某功能的价值系数等于1或比较接近于1,表明功能与实现功能的实际成本匹配或比较匹配,则该功能不作为进一步价值分析的对象和范围;如某功能的价值系数偏离1较大,则说明该功能与实现该功能的现实成本之间不匹配,则被列为进一步进行价值分析的对象。

功能的价值系数有以下几种结果:

价值系数=1,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价值系数<1,表示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种产生的原因: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价值系数>1,表示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即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这时应具体分析,可能功能与成本分配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

(5)确定价值工程对象的改进范围(价值分析)及改进目标

对价值系数偏离1较大的功能(或零部件),进一步确定价值分析的改进对象,包括确定对功能的改进对象和成本的改进对象(参见例5.4)。

①计算成本差

成本差包括各功能按功能评价系数分配的实际成本与功能的实际成本之差(ΔC1)和按功能系数分配的目标成本与按功能评价系数分配的实际成本之差(ΔC2)。

②确定功能的改进对象

对于ΔC1<0的功能,如果其功能评价系数较低(一般ΔC2绝对值也较小),即对于用户来说,该功能重要性比重较低,而实际成本的比重较高,则可能存在功能过剩,甚至是多余功能,应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对于ΔC1>0的功能,如果其功能评价系数较高(一般ΔC2绝对值也较大),即对于用户来说,该功能重要性比重较高,而实际成本的比重却较低,则可能存在评价对象的该功能存在不足,没有达到用户的功能要求,要适当提高其功能水平。

③确定成本的改进对象

对于ΔC1<0的功能中,ΔC2绝对值较大的为成本改进对象,这类功能通常是功能系数较高的功能,功能上可能并不存在功能过剩(视具体情况分析),但实现功能的手段不佳,以致实现功能的实际成本高于目标成本(功能评价值),可通过材料代换、方案替代方法实现成本的降低。对于ΔC1>0的功能中,ΔC2绝对值也较小的,表示其成本分配是低的,但由于功能评价系数较低,所以没有必要去提高其成本,只要检查其功能是否能得到保证。实际上,往往在保证功能的条件下,成本仍然有可能降低。

④确定价值工程改进目标

价值工程改进目标,即通过价值工程活动实现功能改进与成本改进的目标,可以统一用成本改进期望值来确定。各功能的成本改进期望值(ΔC)为按功能评价系数分配的目标成本与功能实际成本的差值计算,或按ΔC1+ΔC2计算。

【例5.4】某产品包括A、B、C、D、E、F六个功能,产品实际成本为500元,目标成本为450元,现要对其进行功能评价。

第一步:组织各方面专家五人组成价值工程小组,用0—4法对各功能重要程度评分。表5.5是专家甲对所确定的功能进行评分后得到的重要度系数,同理可得到其他专家的评分结果(表5.7),并计算平均功能评价系数作为最终的每一个功能的评价系数。

表5.7 功能评价系数计算表

第二步:根据式(5.3)计算成本系数(见表5.8)。

第三步:根据式(5.4)计算价值系数(见表5.8)。

表5.8 价值指数计算表

C和E功能的价系数接近于1,说明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基本相当,可以认为功能本身及目前的实际成本合理,无需改进;A、B、D、F等4个功能的价值系数偏离1较大,则把这4个功能列为价值工程进一步分析的对象。

第四步:确定价值工程对象的改进范围。

根据价值分析确定了A、B、D、F为进一步分析的对象,根据市场资料统计确定新的目标成本为450元。分别计算ΔC1、ΔC2和ΔC。分析确定功能改进对象、成本改进对象和成本改进期望值。计算结果如表5.9所示。

表5.9 价值分析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A功能可以作为成本改进的主要对象,可以通过新的方案(如材料代换、新的工艺原理等)实现成本的降低;B功能则可能存在功能过剩的问题,可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D功能则可能存在功能上的不足,可能通过新的方案,实现功能的增加以满足用户的需求;F功能由于其功能比重较小,在保证现有成本水平的基础上,检验其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5.4 方案创造与评价

价值工程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针对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创造新方案,完成产品的改进。因此,制定改进和优化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现行方案总有改进的余地,任何事物不能十全十美,所以说改进是无止境的。

1)方案创造

方案创造是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有些文献中甚至直接把方案创造直接列为功能分析的一个阶段),根据产品存在的功能和成本上的问题,寻找使得功能与成本相匹配的新的实现功能的新的技术方案。这一过程将根据已建立的功能系统图和功能目标成本,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加工已获得的资料,在设计思想上产生质的飞跃,创造出实用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新方案。这一过程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依靠价值工程小组内外的集体智慧。

方案创造的方法有很多,如头脑风暴法(BS)法、哥顿(Gorden)法、德尔菲(Delphi)法等。总的精神是要充分发挥各有关人员的智慧,集思广益,多提方案,从而为评价方案创造条件。

在方案创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①优先考虑上位功能;

②优先考虑价值低的功能区;

③优先考虑首位功能的实现手段,因为首位功能比较抽象,受限制少,更易于提出不同的构想。

2)方案评价

方案创造阶段所产生的大量方案需要进行评价和筛选,从中找出有实用价值的方案付诸实施。方案评价分为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两个阶段,视方案的具体情况从技术、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过程如图5.6所示。

图5.6 方案评价

概略评价是对创造出的方案从技术、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其目的是从众多的方案中进行粗略地筛选出一些优秀的方案,为详细评价做准备。详细评价是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概略评价获得的少数方案进行详尽的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综合评价,为提案的编写和审批提供依据。

(1)技术评价

技术评价围绕功能进行,考察方案能否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及实现程度。它是以用户的功能需要为依据,评价内容包括功能的实现程度(性能、质量、寿命等)、可靠性、可维修性、易操作性、使用安全性、与整个产品系统的匹配性、与使用环境条件的协调性等。

(2)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是在技术评价的基础上考察方案的经济性,评价内容主要是确定新方案的成本是否满足目标成本的要求。另外,对于销售类的产品对象,还可以从市场销售量的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经济评价。可采用本书介绍的其他经济评价方法对创新的方案与原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分析。

(3)社会评价

对于涉及环境、生态、国家法规约束、国防、劳动保护、耗用稀缺资源、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新方案,还需要对新方案进行社会评价。

5.5 价值工程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价值工程是一个简单、实用而灵活的技术经济分析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工程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掌握价值分析的方法,还需要有效地组织实施方法,包括如何组织这项研究、由谁领导这项研究、由谁参加这项研究、何时开始这项研究、用多少时间从事这项研究等。

在美国、英国等国的工程建设中,通常由业主方推动实施价值工程活动,并委托外部独立的价值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组织工程建设的价值工程活动。价值工程咨询公司委派有资格认证的价值工程专家作为价值管理促进员,负责组建价值工程团队,领导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团队的成员可来自业主方成员、设计小组内部、楼宇的使用者(或使用楼宇企业内的职员)等。价值工程活动一般在草图设计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采用的是研讨会的形式(美国为40小时的研讨会,英国为2天研讨会)。

(2)价值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问题选择价值分析的全部过程或采用其中的某一方面的技术与思想。例如,人们应用价值系数的大小来判断技术方案的优劣。

在方法上也是可以灵活运用的,按价值工程的思想,功能的重要性比重与实现其功能的最低费用(目标成本)的比重是匹配的(即其系数比值为1),因此功能评价系数和最低成本系数之间可以互相替代,这就是前面所述的可以用功能系数将产品的目标成本分配到每个功能上,也可以用功能的目标成本作为功能评价值。

(3)前面所述的价值工程方法一般都是以功能为对象的分析过程,它对于产品的零件的功能比较单一(即功能与零部件之间的关系为“一对一”或“一对多”)且功能的目前成本比较容易确定时是比较适用的。而对于产品的各功能的目前成本难以确定,或者功能与零部件之间的关系为“多对多”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功能成本对比关系可能并不突出,因而不易从功能成本对应关系中确定价值工程对象)的情况,直接以功能作为价值工程对象就比较困难,这时可以直接评估产品或各组成产品的零部件对产品功能总体的重要程度作为其功能评价系数,或者各功能的功能评价系数按各零部件对该功能所起的作用的程度分解到相关零部件上从而得到各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再以这种相关的产品或零部件功能评价系数与其成本来确定价值工程对象。

(4)在价值工程活动开展过程中,一个易犯的错误就是将价值工程与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或成本减少相混淆,实际上成本的降低只是价值工程活动的一个可能的结果而不是目标(有时恰恰相反的是,其结果可能是要增加成本),价值工程的过程是一个与产品设计过程密切联系的产品优化过程。

习  题

1.从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价值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

2.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方法?

3.简述功能分析的基本过程。

4.选择你所熟悉的生产中或生活中一件产品或物品,画出其功能系统图。

5.方案创造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6.价值工程模拟实验:组成价值分析小组,选择生产中或生活中的某一产品、物品或某种服务,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并提交分析报告。

7.某建筑施工企业有六个建筑产品,它们的成本和利润的百分比如表5.10所示。

表5.10 成本和利润的百分比

施工企业应重点研究哪个建筑产品?

8.某产品有A、B、C、D、E五项功能,各功能的目前成本测算和功能重要性比较结果见表5.11,目标成本为450元。试确定其价值工程改进目标。

表5.11 功能重要性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