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章快速响应阶段

第章快速响应阶段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25章 快速响应阶段 Rapid Response产品出炉后切莫虎头蛇尾我反复强调发布产品不等于大获全胜,交付产品后依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我向来坚持产品发布后的几天至一周内,所有项目成员应该留出时间作为快速响应阶段。除了使用网站分析工具掌握用户行为外,还可以借助问卷调查、邮件讨论、留言板、现场测试等方式。此外,在快速响应阶段,客户服务人员、销售人员和合作伙伴的意见也不容忽视。

第25章 快速响应阶段 Rapid Response

产品出炉后切莫虎头蛇尾

我反复强调发布产品不等于大获全胜,交付产品后依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本章详细介绍产品交付后的收尾工作。

产品发布后,多数公司会迅速撤走为研发产品和发布产品整合的资源,急于投入下一个项目,殊不知此时正是收集反馈信息、改进产品的最佳时机。急于“撤军”是项目管理和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大忌,只要稍微延长项目周期,观察用户对产品的反应,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这样做投资之小、回报之高会令你瞠目结舌,绝非其他项目阶段可比。

我向来坚持产品发布后的几天至一周内,所有项目成员应该留出时间作为快速响应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快速响应、处理产品发布后的用户反馈意见。

快速响应阶段最早是针对大众网络服务的,因为大众网络服务特别重视用户的反馈意见。我相信它同样适用于平台产品、基础设施类产品、企业级产品。

即便建立了可靠的测试团队,在正式开发产品前严格测试原型,你依然无法预料所有的意外情况,有些问题发布后才会显露端倪。你可以坐等问题出现,按部就班地安排在下次发布时改进缺陷,但这样做的代价太高。

关键不在于是否会出现问题,而在于能多快解决问题。

评估产品表现应该使用明确的、可量化的指标。你最关心产品哪方面的表现,是页面访问量、注册用户数、访问停留时间、会员转换率、订阅数,还是广告收益?具体使用哪些指标取决于产品的商业目标。应该给指标分出轻重缓急,并保持关注。此外,对于什么样的结果代表产品成功,什么样的结果代表失败,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产品是针对大众的网络服务,追踪用户的使用情况从来都不容易。还好如今有专业工具可以协助追踪用户行为,例如谷歌分析工具(http://www.google.com/analytics)可以快速清晰地展现用户使用网络产品的状况。

如果是企业级软件,我会派遣产品团队成员(产品经理、设计师、开发人员等)亲自上门为客户安装软件。这样做总能迅速发现、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明白不安装好产品就别想离开。

一旦问题反馈回来,产品团队(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主程序员、客户服务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应该至少每天召开一次简短会议,讨论问题的轻重缓急,确定最佳解决方案,比如,通过网站发布补丁,或是发表声明公示处理办法……如果团队事先做好心理准备,认识到快速响应阶段的重要性,大幅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便指日可待了。

除了使用网站分析工具掌握用户行为外,还可以借助问卷调查、邮件讨论、留言板、现场测试等方式。我最喜欢察看网站分析工具提供的实时数据,例如,哪些页面最受欢迎,用户来自哪里,他们在网站上停留的时间,两次访问的间隔时间,还有页面访问量。此外,在快速响应阶段,客户服务人员、销售人员和合作伙伴的意见也不容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