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

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4 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如同世界上任何两个国家的文化环境都不会完全相同一样,文化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习俗在世界各国中也是千差万别的。国际企业对东道国的多数文化习俗都可持此种态度。研究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本书仅简要介绍一些主要国家的文化习俗,而且是与国际营销有关的文化习俗。

1.4 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

如同世界上任何两个国家的文化环境都不会完全相同一样,文化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习俗在世界各国中也是千差万别的。国际企业面对东道国的文化习俗可采取如下3种不同的态度:

1.必须遵守的文化习俗。指那些必须适应的习惯或行为,如不能询问西方人的个人收入和年龄就属于此。

2.不必遵守的文化习俗。指那些可以同当地人一致,但并不是必须遵守的行为或习惯。国际企业对东道国的多数文化习俗都可持此种态度。如在非洲进行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人员,大可不必也穿当地人穿的那种非洲大袍。

3.应回避的文化习俗。指那些不让外人参加的行为和习惯,如伊斯兰教徒在进行宗教活动时,非伊斯兰教徒的国际企业人员不要参与或模仿该活动,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事端。

研究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本书仅简要介绍一些主要国家的文化习俗,而且是与国际营销有关的文化习俗。

1.4.1 欧洲、北美洲国家的文化习俗

欧洲居民中99%为白色人种,北美洲大多数居民为欧洲移民,因此大多数居民也是白色人种,只有少数居民为黑色人种。欧美国家居民多信奉新教或天主教。欧洲人和北美人在文化习俗上有许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因此有以下共同的文化习俗:女士优先是欧美礼仪中的重要原则;对别人的称呼多用“先生”、“太太”、“小姐”;比较熟悉的人见面时常拥抱、亲吻;圣诞节是欧美各国最重要的节日,除此之外,比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愚人节;白色象征纯洁,黑色象征肃穆,蓝色、红色象征吉祥;个人经历、个人年龄、个人婚姻、个人收入都属于个人隐私,别人不能询问,否则会被认为不礼貌并遭对方拒答;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喊叫、争吵、吹口哨、唱歌的人,被认为是缺乏修养的人;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除非是挚友,否则未经预先约定就贸然拜访别人的家庭是不受欢迎的;被邀到欧美人家中做客时,带上鲜花或其他精美小礼物,如巧克力、葡萄酒送给主人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次日专门用信函或电话表示感谢,则更有礼貌;欧美人认为“13”这个数字是非常不吉利的,因此十分忌讳,另外,欧美人认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因此在该日谨言慎行。

1.美国的文化习俗

美国人乐观、热情、向上,非常讲究实际,崇尚个人主义,把“个人自我实现”看作是人生的重要目标。

美国人生活节奏快,办事急迫。与人打交道不拘礼节,比较随便,喜欢别人直呼其名。喜欢体育运动和娱乐,特别喜欢橄榄球篮球、游泳、旅游和流行音乐。

美国人时间观念强,守时。

美国人三餐都很简单,但强调营养,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

美国人法律意识强,遇有纠纷,喜欢诉诸法律解决。

2.英国的文化习俗

英国人素有绅士风度,与人交往中,即使处于不利处境仍高度诚实。

英国人孤芳自赏,保守、冷漠、感情不外露,对新事物十分审慎。

英国人十分讲文明、重礼貌,就是在家人之间,也经常使用“请”、“谢谢”等词;请客人饮茶则表示尊敬。

英国人看重自己的私生活,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应酬活动很少。英国人酷爱足球

英国人一日四餐,不大讲究吃。

英国人在商业活动中不按时交货几乎成了平常事。

与英国人闲谈最好的话题是天气和皇室成员;最敏感的话题是皇室丑闻和大英帝国的衰败。

在英国一般不提及厕所,一定要提及时要用“洗手间”、“别的地方”等说法。

3.法国的文化习俗

法国人民族自尊心很强,因此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坚持使用法语

法国人为人冷漠,因此要与法国人建立友谊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在法国还有一种不成文的习俗,即客人身份愈高,迟到的时间愈长。

法国人不论男女都穿戴讲究。因此,外国人拜访法国人时最好也如此。

法国人处理商业事务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行其是。比如,合同对自己有利时,会要求对方严格遵守合同;对自己不利时,则会单方撕毁合同。

4.德国的文化习俗

德国人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讲求效率,遵守时间和交货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刻板。十分看重对方是否信守诺言,是否准时赴约是德国人判断对方是否守信的简单判断标准。

德国人不喜欢直呼其名。拜访德国人时,要穿正规的西服,而且切记不要把手放在口袋里。德国人视浪费为罪恶,与德国人相处的外国人若有此习惯,则会遭到德国人的讨厌和反感。

5.意大利的文化习俗

意大利人狂热,情绪多变,组织性不强,效率不高,喜欢争论。对产品要求价廉而不太关注品质、交货期等。

意大利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内部独断专行,与企业外部的人打交道也不够民主。

意大利人崇尚时髦、潇洒,因此生活追求豪华,讲究穿着。

意大利是个内向社会,与外国企业做生意的热情不高。

6.荷兰的文化习俗

荷兰人文化素养高,讲求清洁卫生,遵守秩序。性格坦率,开诚布公。他们善于做生意,也善于与外国人相处。

7.比利时的文化习俗

比利时人喜欢社会交际,因此常将生意和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

比利时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历史上结怨颇深,因此,与比利时人谈话时应避开这一敏感话题

8.瑞士的文化习俗

瑞士是欧洲中部不足800万人口的小国,自然资源贫乏,但瑞士人却十分优秀,文化素质很高,有着许多优良品质和好的风俗习惯,而且经济竞争力2010年在全世界位列第一,为世界各国所推重。

瑞士的人均收入2010年高达六万余美元,列世界第四位,超过发达国家七国集团中任何一个国家,瑞士人生活水平普遍很高,但瑞士人却从不大手大脚而以节俭闻名于世界。他们的消费意识为注重实用不讲求奢华。如按瑞士的人均收入,瑞士人购买“奔驰”牌豪华轿车和“劳力士”牌名牌手表不足为奇,但瑞士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数却是“丰田”牌和“大众”牌以及各种小型廉价甲壳虫车辆,戴的大多数是普通手表,不少年轻人甚至戴的是塑料电子表。

在瑞士,没有人为显示富有而斗富摆阔,身着普通服装在超市里挑选廉价商品的人,很可能就是一位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精打细算和节约是瑞士人的另一优良品质,瑞士的餐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吃多少买多少,浪费者要处以罚款,此举常令外国食客感到尴尬。节约虽然已成为瑞士人的一种传统,但政府还在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提倡瑞士人节约。如政府常通过媒体向国民介绍烧开水、煮鸡蛋如何节约能源等窍门;在瑞士参加政府或民间举办的国际会议,与会者若能获得一支铅笔或一个笔记本作纪念品已算不错了。

9.北欧国家的文化习俗

北欧国家又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指挪威、瑞典、丹麦3国。这3个国家的人民普遍讲究文明礼貌。他们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人民的购买力水平普遍偏高。因此,消费水平很高,喜欢高质量的产品,不喜欢讨价还价。

1.4.2 亚洲国家的文化习俗

亚洲民族构成复杂,主要人种为黄色人种,其次为白色人种,还有少数棕色人种。

亚洲是世界3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这3大宗教对亚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

1.日本的文化习俗

日本人内向、勤奋,富有进取心,崇尚集体主义,忠于某一集体并为之工作,因此日本人把工作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人多信奉神道教(占人口的80%),少数人信奉佛教(占人口的20%)。

日本人十分礼貌,比如,接受或递给别人名片时,一定要站立,而且要用双手。日本人十分讲究清洁卫生。

日本人慢条斯理、善于忍耐。对待别人,特别是对待外国人多奉行“逢人只说三分话”的准则

日本人传统的问候方式是深鞠躬。

日本社会等级观念颇强,因此,对年长的人和社会地位高的人十分尊重和有礼貌。

日本人酷爱棒球。

日本的中元节(在仲夏)和年节是两大节日。人们有互相祝贺和送礼的习惯,但不论是节日送礼,还是平时拜访友人送礼,礼物不可太贵重,主人要再三推辞后再接受礼物。另外,主人不可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物。

到日本人家中做客,男客人要盘腿而坐,妇女则跪坐在双腿上。就餐后上绿茶是主人辞客的表示。

与日本人闲谈,最好的话题是日本文化、食品、旅行等;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财产等是敏感问题,不宜谈。谈话中过多地赞美对方反而使对方感到不快;谈话中也不要对别人的外貌评头论足;日本人对残疾人很尊重,谈话时忌谈对方的生理缺陷。

日本男子在家中休息时多穿民族服装——和服;而妇女多半在隆重的社交场合,如婚礼等才穿和服。

日本人十分忌讳与“死”发音相同的“4”字。因此,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4”,如送礼不能是4件,商品不能将4件包装在一起,住旅馆不住4号房间等。

2.“亚洲四小龙”的文化习俗

“亚洲四小龙”中的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基本上是由华人或华人为主组成的社会,韩国是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国家。因此,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仪、勤俭、吃苦耐劳、家长制等特点在这些国家或地区根深蒂固。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国家或地区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因此也接受了一些西方文化,如重视科学、提倡民主、时间观念强、进取心强、追求金钱、崇拜财富等。这些国家或地区成了东西文化交汇的地方,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多信奉佛教或新教、天主教。

韩国在文化背景上接近日本,因此集体主义较强,家长作风严重,等级观念较深。如家长凌晨出外散步离家前,全家人也要跟着起床给他行礼送行。韩国人往往视工作单位为自己的家庭,视上级为父兄。另外,韩国重男轻女,西方女士优先的原则在韩国行不通。韩国人见面时也行鞠躬礼,而且此礼持续时间的长短根据对方的态度冷热而定。韩国人称呼时一般称其头衔,而不直呼其名。韩国人也忌讳“4”这个数字。

新加坡人口中以华人为主,也是一个集体主义很强的国家。国内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有一套严密的法律进行制约。因此,人们遵纪守法,社会风气良好,犯罪率很低。

中国香港属华人地区,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但由于曾经长期受英国统治,西方文化对香港的影响也很大,人们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倾向,重视金钱财富。消费方面崇尚名牌,人们常以穿着打扮来确定对方的身份高低。

中国台湾地区民众进取心很强,追求财富的欲望也很强,较保守,喜欢在朋友熟人之间交往,不太关心社会。

3.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习俗

菲律宾人在社交活动中迟到是经常的事,他们认为准时赴约是一种迫不及待的表现。

菲律宾人在交往中喜欢面谈而不喜欢书信往来。初次与菲律宾人交谈不宜谈得太多太深。菲律宾人多数信奉天主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

印尼人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俨然像父子。

印尼人喜欢谈自己的家庭,但不爱谈政治和宗教。印尼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印尼人认为摸别人的头是不礼貌的。

印尼人忌讳用左手接触别人的身体或收赠物品,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

马来西亚人的问候方式是两人的两手接触后,把手收回放到胸前。马来西亚人视黄色为王公贵族的专用颜色,因此正式场合普通人不能穿黄色衣服。

与印尼人一样,马来西亚人在社交礼仪中不能使用左手。另外,也不能将酒、小刀、猪肉作为礼物送给别人。

泰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佛教对泰国社会的经济、文化有极大的影响。

泰国人与人言谈常带微笑,对外国人坦率而友好,双方建立友谊比较容易。

与印尼人一样,在泰国摸别人的头是不礼貌的,礼仪中也不使用左手。

泰国人十分讲究清洁卫生,客人进屋要脱鞋、席地而坐。泰国人见面时要行双手合十礼,而且双手的高度要根据对方的年龄和地位而不同。

4.印度的文化习俗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而且存在种姓制度,这三者常引发纠纷,所以也是人们不宜谈论的敏感话题。

印度历史上形成的种姓制度规定,每一个印度人从出生第一天起就因种姓而具有不可改变的、或高贵或卑贱的社会地位,彼此界限分明互不往来,这对印度社会至今仍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宗教的影响,大多数印度人不崇尚物质享受和奢侈的生活,而崇尚朴素和节俭。这是在该国进行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文化习俗。另外,印度人的家庭观念较强,家庭中家长和丈夫颇有权威。

牛在印度被看作是神圣的,因此印度人不杀牛、不吃牛肉、不穿戴牛皮革制品,否则会惹出大麻烦。

印度人见面时行双手合十礼问安。男人不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不能接触女性。印度妇女在公开场合可以露出肚脐,但不能露出脚。

印度人庆祝新年的方式颇具特色。按照印度历法,新年在公历十一月月初,共庆祝五天,最初几天人们提着小灯、拿着红粉包,见到亲朋好友拜年道喜后,即将红粉涂于对方额头上,以表示“抬头见喜”,在新年最后一天的早上,整个居民区哭声一片,家家户户的家人相拥而泣,泪流满面,以对已逝去的一年表示痛惜,并对过去一年中所渡过的人生之苦表示感慨。

1.4.3 大洋洲国家的文化习俗

大洋洲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都是由英国移民形成的年轻国家,因此其文化习俗与西方特别是英国相似。

1.澳大利亚的文化习俗

澳大利亚人讲求平等和准时,因此人与人之间交往与办事要用协商的口气。

澳大利亚人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和娱乐,最喜欢的是橄榄球和赛马

澳大利亚男性见面时习惯握手,女性见面时往往亲吻。澳大利亚男女在正式场合都穿正式服装,即男性穿西装打领带,女性穿长裙。出席澳大利亚人举行的家庭晚宴时,最好带上鲜花或巧克力之类的礼物。拜访澳大利亚家庭前要先用电话联系。

澳大利亚人不喜欢第一次见面就送礼物,也不喜欢第一次见面就谈生意。

澳大利亚的公共场所、商店、家庭庭院夜间必须灯火通明,这是必须遵守的规定。

2.新西兰的文化习俗

新西兰人比较拘谨、含蓄,但友好而有礼貌。新西兰人也讲求平等和准时。

新西兰人吃饭一般分餐,而且吃饭时不谈话。饭后一边饮咖啡一边谈话,谈话时间一般以1小时为宜。

新西兰人与澳大利亚人一样,男女在正式场合都要穿正式服装。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一样,行人和车辆在道路上要靠左边行进。

1.4.4 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化习俗

拉丁美洲文化是当地文化与地中海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大多数国家使用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大多数国家的居民信仰天主教。拉丁美洲人对自己的国籍非常自豪,在拉丁美洲,人们认为财富比人的肤色更重要。

在拉丁美洲国家从事国际营销活动,总的来说要放慢节奏,而且交易量不宜过大。因为在拉丁美洲国家进行国际营销活动主要依靠友谊,而建立友谊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慢慢建立。营销业务也要慢慢进行,切忌催逼。

拉丁美洲国家中,无论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与教堂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人们对某些食品、服装和行为是否接受往往受宗教的影响。这是国际企业确定产品策略时不能忽视的一点。

1.4.5 非洲国家的文化习俗

非洲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大洲。相对于其他大洲,非洲文化更多一些土著气息。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居民热情豪放,集体主义较强。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与男性交往,特别是陌生的男人。因此,在不少非洲国家,男性不宜向女性问路或打听事情。另外,非洲国家早婚现象较严重。如在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有26%的妇女结婚时不足15岁。

非洲各国的礼仪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让人费解。如坦桑尼亚人见面时,先拍拍自己的肚子再鼓掌,最后相互握手;喀麦隆的撒可尼拉人,在客人进门入座后,主人将一条活蛇套在客人的脖子上,以表敬意;在埃塞俄比亚,贵宾到达后,女主人将生牛肉片在热水中烫熟后,一片片地喂进客人嘴中,而客人对这种礼仪只能接受不能拒绝,否则就是不礼貌;在毛里塔尼亚,贵宾到达后,主人就牵来骆驼,当场挤奶煮给客人喝,以表示尊敬。

非洲北部诸国,如埃及、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等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因此教徒每天要进行5次正式祈祷,祈祷时一切其他活动都要停下来。在这些国家根据宗教规定,妇女要严格回避陌生的男人,甚至对被邀请到家中做客的陌生男人也要回避。因此,男客人不能沿用西方国家的习俗对女主人问候、祝愿,更不能送礼物给女主人或给女主人拍照。由于宗教的原因,这些国家的居民不吃猪肉,也不使用或食用猪身上的东西,如猪皮、猪鬃、猪内脏制成的用品,如皮鞋、皮包、皮箱、刷子或食物。另外,也不吃奇形怪状的动物,如虾、蟹、海参、鳝鱼、甲鱼等。

非洲中部的一些国家,如坦桑尼亚、卢旺达、多哥、贝宁等的居民多信奉原始的拜物教。中非共和国居民至今每个家庭都崇拜某一种自己选定的动物,对该种动物倍加爱护。南部非洲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南非共和国,该国2/3的居民为当地黑人,1/3的居民为白种人、黄种人、混血种人。该国的文化习俗,特别是与国际营销有关的文化习俗基本上与西方国家相似,特别是与西欧国家相近。

埃及人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下午3时以后埃及人忌讳针,既不卖针,也不买针,也不用针缝制衣物。埃及人经常对别人说“请等5分钟”,实际含义是让别人耐心等待,等待的时间超过半小时也是常有的事;若对别人说“请等1小时”,实际含义是这次约见到此结束,下次何时再见面另行约定。

苏丹人自古有纹身和纹面的习俗,认为这样可增加美观并可避邪,因此男孩在四五岁、女孩在十岁左右就要在身上或面上纹上各种图案。苏丹人热情好客,友人相遇进行问候时,要从个人开始问,然后问家属,然后再问亲戚和朋友,历时达数分钟。邀请别人喝咖啡是苏丹人尊敬别人的一种表示。因此,拒绝这种邀请就是一种失礼、不尊敬对方的行为。

埃塞俄比亚人见面时要按照本人、家庭成员、家畜、农作物收成的程序逐项问候。埃塞俄比亚人普遍早婚,农村尤甚。一般十岁多一点就结婚,而且采取抢婚这一形式。届时新郎用布将新娘从头到脚蒙起来,然后背上新娘就向家里跑,一路上新娘脚不能沾地,头不能露面。

毛里塔尼亚人见面问候时,除了问候对方外,还要问候羊、骆驼、牛牲畜。毛里塔尼亚除少数城市人外,大多数人一生中仅在出生、婚嫁、死亡等人生重大转折时洗澡。

1.4.6 中东地区的文化习俗

中东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地区。大多数居民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大部分地区讲统一的阿拉伯语。伊斯兰教对这一地区的社会生活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阿拉伯人十分殷勤好客。社交中以茶或咖啡招待客人,但不宜超过3杯。阿拉伯人在进行商业谈判时,若有客人来访,主人会中断谈判去招待客人,直到客人离去后才恢复谈判。因此,阿拉伯人时间意识淡薄,一笔生意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作出决定。

阿拉伯人认为一见面就谈生意是十分不礼貌的。他们认为双方在谈生意之前必须先建立友谊。因此,不止一次的闲聊和造访是外国企业人员与当地人建立友谊必须遵守的习俗。而且,双方初步建立了友谊之后,仍要耐心等待,以便让对方进一步了解自己。阿拉伯人谈生意时讨厌限定最后期限的做法,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上述习俗反映了阿拉伯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商业习惯,即阿拉伯人做生意时,特别是大生意时,愿与熟人打交道而不愿意与陌生人打交道。为此,近些年来在中东地区出现了“联系人”这一特殊中介职业。

伊斯兰教教徒每天要做5次祈祷。一到这个时间,行驶的汽车也要突然停下。因此,在此时间进行拜访或与他们谈生意是违犯教规的,应绝对避免。

伊斯兰教历的9月是斋月,教徒在这个月的白天要绝对禁食。因此,在此期间不能邀请教徒吃饭或喝茶,也不能送食品给教徒。

阿拉伯人严禁崇拜偶像。因此,就连送洋娃娃这样的偶像给阿拉伯人,也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伊斯兰教允许男子有多个妻子,在中东地区不能询问当地人有几个妻子。

在中东地区,妇女出门要用大袍将身体全部包裹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这是伊斯兰教教规的规定,不容违反也不容外人讥笑。

另外,阿拉伯人对左和右的看法大不相同。他们认为左是不洁净的、不吉利的,右是洁净的、吉利的。因此,不能用左手与人握手,也不能用左手递东西给别人,在进家门或进寺庙的大门时不能先迈左脚,而都应用右手或迈右脚。

思考题

1.初步分析中国的文化环境。

2.初步分析中国的社会环境。

3.举例说明中国的文化变迁。

4.初步总结世界各大洲文化习俗的特点。

5.对某邻国与国际营销有关的文化环境作初步分析。

6.分析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

案例借鉴一

美国坎贝勒罐头汤公司的两次教训

美国坎贝勒罐头汤公司是美国罐头汤市场上的霸主,其销售额占美国国内市场的80%。20世纪60年代,该公司拿出3000万美元在英国市场上大做广告,以图占领英国市场,但惨遭失败,英国消费者很少购买该公司生产的罐头汤。后经调查发现原因很简单,即该公司生产的罐头汤略带苦味,这适合于美国消费者的口味却不适合英国消费者的口味。20世纪70年代末,该公司又在巴西投资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罐头汤,但合资企业投产后,其产品无人问津,后经调查发现,原因在于该公司没有考虑巴西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和心理,即巴西的家庭主妇喜欢以亲手自制的汤显示自己的手艺,而不愿吃买来的现成的罐头汤。这说明国际企业不能适应文化环境会导致国际营销失败。

案例借鉴二

欧洲某食品企业的失败教训

欧洲某食品企业生产了一批质量颇高的冻鸡,装船运到了某阿拉伯国家,但很快就被原封退了回来。企业便派人到该国进行调查,调查后发现该批冻鸡质量没有问题,但却严重违背了阿拉伯民族的宗教习俗。该宗教习俗是杀鸡只能用人工,不能用机器,只许男人杀鸡,不许妇女杀鸡。后来巴西某企业吸取了欧洲企业的教训,不用机器、妇女杀鸡,严格按阿拉伯习俗由男人人工杀鸡,并邀请阿拉伯国家买主的代表到生产现场参观,获得了买主的信任,因而巴西冻鸡出口阿拉伯国家获得成功。这个例子再次证明国际企业适应东道国文化环境的重要性。

案例借鉴三

家乐氏公司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美国家乐氏公司是全球500家最大公司之一,2007年营业额达120亿美元,是世界最大谷物方便食品生产商,其产品畅销180个国家,其主导产品早餐——速溶麦片更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霸主地位。为了占领中国这个大市场,1993年该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在中国广东建设了一家速溶麦片工厂,但建成后不几年便因销量没有达到预期要求而关闭,并退出了中国市场。其原因既不是产品质量问题,也不是管理问题,而是非常简单的文化原因,即中国人没有在早餐牛奶中加入速溶麦片的饮食习惯。

但该公司并不打算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此后,该公司经过长达十余年对中国文化环境的调查、研究、反思,最终选择了中国人饮食习惯中最熟悉、最习惯的谷物方便食品——普通饼干为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该公司经多年调查研究还发现,中国某最大内资饼干生产商生产的饼干畅销北方的广大中小城市,其产品的市场形象颇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于是在2008年7月收购了该企业,使其成为自己在中国的子公司,并且保留了原中国品牌,从而牢固地占领了中国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