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离职问题的形成

离职问题的形成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狭义的劳动移动一般仅指离职即从组织内部往外部的劳动移动,也就是员工从企业中流出或自愿离开企业,它既包括企业“解雇”员工,也包括员工主动“跳槽”。目前我们还没有一套有效的信用机制,对不守信用的“跳槽”行为予以规范。没有章法的跳槽行为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开发,破坏了劳动市场秩序,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离职管理。

第一节 离职问题的形成

一、离职的意义

所有的员工关系都将最终归于终结,出现离职和人员退出问题。在管理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时,维持人力的自然流动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人事管理的重点是强调组织中对人的静态管理,但今天新的观念是人力的自然流动可以带给组织新的活力。在这一观念之下,组织除了确保留住优秀人才之外,还要对离职员工倾注关心,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组织的功能与成长。

从广义上讲,离职即劳动移动(Labor Turover)。所谓劳动移动是指劳动者从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地域间移动),或从某一职业转移至另一个职业(职业间移动),或从某一产业移转至另一种产业(产业间移动)。同时,也指某一特定组织如工厂、公司等员工的流入和流出。

人力资源管理者所特别关心的是员工在企业间的移动,它又可分为组织内部的移动、从组织内部往外部以及从组织外部往内部的移动。组织内部的移动,主要是人力的配置转换或工作轮换,从组织外部往内部的移动称为入职(Accession),自内部往外部的移动则称为离职(Separation)。狭义的劳动移动一般仅指离职即从组织内部往外部的劳动移动,也就是员工从企业中流出或自愿离开企业,它既包括企业“解雇”员工,也包括员工主动“跳槽”。本章我们探讨的是狭义的离职问题。

二、离职的原因

员工离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宏观择业环境或政策的改变,员工流动观念的更新,社会就业模式的转变,以及新兴职业的出现,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择业范围和择业自由。由于各种主、客观环境的改变,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后,可能因各种问题而离开组织,离职问题也就会自然发生。事实上导致高绩效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也比较复杂,全球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HEWITT就调查发现导致雇员离职的关键要素集中体现在7个方面:(1)领导层: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相互信用程度;(2)工作/任务:员工工作/任务的影响(获得认可),工作的挑战及工作的兴趣;(3)人际关系:与上司/同僚/客户/部属等多维度人际关系的处理;(4)文化与目的:员工是否具有目的感以及强烈的组织价值;(5)生活质量:实际工作环境,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平衡;(6)成长机会:获得晋升、成长、训练和学习的机会;(7)全面薪酬:工资与经济性报酬、福利[1]

对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关键要区分核心员工的离职率和低效员工的离职率,降低核心员工的离职率,同时使低效员工的离职率达到企业追求的指标。对下述两种情况下产生的离职问题,应予特别注意管理。

1.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因素

(1)人力的高龄化倾向。人力高龄化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高龄员工的体力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远落后于年轻员工,而高龄员工在组织中一般担任较高职责,其结果可能导致年轻员工士气低落,甚至离职,同时也会妨碍组织的活力。但高龄员工处事稳健,有丰富的办事经验,也是企业不能忽视的。因此,如何处理这些高龄人力资源便成为很重要的课题。

(2)人力的高学历化趋势。随着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就业人口踏入社会,这些高学历员工在就业初期,由于个人的追求、价值观、个性特点、能力与专长、心态和观念等与现实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离职的倾向也较高,这不但增加了企业的招聘、甄选成本,也会影响到组织氛围。

(3)技术人才的“挖墙脚”问题。一些企业在初创、业务扩张阶段,往往从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中高薪挖掘人才,特别是学有专长而市场又短缺的技术人员。目前我们还没有一套有效的信用机制,对不守信用的“跳槽”行为予以规范。没有章法的跳槽行为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开发,破坏了劳动市场秩序,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离职管理。

(4)中年员工的压力问题。企业在成长阶段,业务不断拓展和扩大,员工升迁相对较为容易,组织也更加有活力,但企业一旦进入安定期,升迁管道便会变得狭窄不畅,中年员工在抱负难以施展的状况下,加上家庭经济负担日益加重,不得不离开企业寻求更高的报酬与福利,因此,中年员工的离职问题也应加以重视。

(5)经济的兴衰。经济景气时,企业发展迅速而有活力,对人力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一旦经济衰退,人事调整及改善雇佣常常成为减低成本、增加绩效的手段。此时,员工的自动及非自动离职也就随之产生。

2.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影响离职的最基本因素是员工个人因素,其次是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的领导风格、待遇水平、管理制度和人才机制以及所在行业等,都是影响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社会环境与组织因素作用于个人因素,对离职行为起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学者所说的:“合则留,不合则去”,足以说明了离职者的心态。从员工个人因素分析,离职原因主要可归为:待遇水平不合理或不能满足个人、家庭生活需求;个人工作量或工作时间超负荷;工作环境不良,如噪声、危险等;管理制度和人事机制不佳,升迁机会渺茫;休假与福利措施不完善;员工对企业前途、安定性缺乏信心;组织内部不融洽,包括人际关系不好,员工人格不被上级尊重等;婚姻、家庭环境因素,如家庭距离公司太远、家人反对、出国等;个人身体原因如伤残、疾病等不可抗拒因素;员工表现无法符合公司要求;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解雇员工等。

三、离职的形态

离职依员工是否自动移动为标准,可区分为自动离职(Voluntary Separation)与非自动离职(Involuntary Separation)。自动离职是员工依据个人意愿所做的离职,通常称为辞职(Quit;Resignation),主要是员工为了追求新鲜感,或追求高收入高福利,或谋求更大发展、增加阅历,或为了改善人际关系,或由于婚姻、家庭、出国、升学等,大多可归结为对现有工作的不满或不得已而为之。非自动离职是指非员工意愿,而是雇主或组织从自身利益出发强制执行的离职,通常称为免职(Forced Resignation),在一些国家又具体分为解雇(Discharge)和暂时解雇(Lay Off)。其原因主要是员工工作能力减退、残废疾病、工作表现不符合公司规定,或无法满足组织要求时,企业依据正当理由予以解雇。另外,公司业务紧缩,歇业或经济不景气时,为了节省成本,公司也可能暂时解雇员工。另外,退休与自动离职和非自动离职都有关联,员工虽然愿意继续工作,但已达退休年龄而退休者,属于非自动离职;但员工在达到退休年龄之前的自愿退休则属于自动离职。

离职依组织是否可以避免为标准,区分为可避免的离职(Avoidable Separation)与不可避免的离职(Unavoidable Separation)。可避免的离职,是指通过组织或经营者努力有可能改变员工心意的离职,通常大部分自动离职属于可避免的离职范围。不可避免的离职,是指员工因疾病、死亡、怀孕等不可回避的原因,即不可能控制原因而导致的离职。

依组织的功能性,可区分为功能性(Functional)离职(低绩效)与非功能性(Dysfuntional)离职(高绩效)。非功能性离职,是指员工个人想离职,但组织希望能挽留他。功能性离职,是指员工个人想离职,而组织并不在乎,因为组织对他的评估是不好的。

离职依据劳动合同终结的法律原因,可以分为劳动合同解除与劳动合同终止两种类型。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主体资格消失而依法终结。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一方或双方依法提前终结劳动合同的行为。解除行为分为双方行为和单方行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分为企业单方面解除或者员工单方面解除,单方解除无须对方同意。双方解除,则是无论员工首先提出解除还是企业首先提出解除,只有双方同意,达成一致,方可解除劳动合同。不同类型的员工离职类型,导致了企业不同的法律风险。

四、离职的效果

离职是重要的人力资源问题,通过离职可以了解许多人事问题的症结。离职也可以反映组织的常态,一个离职率过高的组织无法成为良好的组织。例如当一个部门离职率很高时,我们可以推测出多种原因,如管理者不信任、同事不合作、不断减薪、突然降职、公司有裁员倾向、工作缺乏成就感或工作单调、工作环境不良等,因而对离职予以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部必须关注员工缺席与离职资料,并予详细分析。

企业因员工离职会受到许多影响,对员工跳槽要有正确心态,跳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的必然,也是正常现象,跳槽率太高固然不好,过低也不正常。一般而言,企业对离职效果大体有两种不同评价:一是强调离职的肯定效果,二是强调否定效果。

强调离职的肯定效果者认为,离职可以更新组织气氛,刺激新的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引进;有机会裁减不胜任工作的人,有助于建立企业形象;当组织的冗员离职时,高离职率反而能促进组织活力;离职在某些人看来,是一种自由移动,可由此获得较好的待遇和工作条件。

强调离职的否定效果者认为,如果企业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员工离职,将使组织的关键员工、优秀人力的确保遭受威胁;企业支付的招募、选拔和训练费用,会因员工离职而遭受损失;新替代的员工相对经验少,易出差错,使得替代费用难以估计;员工离职还可能会影响其他员工士气,可能间接影响组织目标的完成。

但事实上我们不需要从两个极端来评估离职效果,过高的离职率和几乎没有离职,对组织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离职率过高,会降低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影响全体员工士气,从而妨碍组织目标的达成和维持。相反,如果员工完全没有流动,组织也会失去活力,并倾向老化,从而妨碍组织发展。因此只要属于常态性离职,企业就不必过分紧张,但如果是想留的人留不住,想走的人不愿走,离职的人总是最优秀的,这就应该检讨。企业既要肯定离职的积极意义,又要对员工离职实施有效的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