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施品管圈活动

实施品管圈活动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4 实施品管圈活动曾经有一位年近60的老员工说道:我一辈子没上台过,今天能上台报告QCC成果,台下还有数百人聆听并鼓掌,是我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天,我要把照片给孙子看看:爷爷好棒!

24 实施品管圈活动

img49

曾经有一位年近60的老员工说道:我一辈子没上台过,今天能上台报告QCC成果,台下还有数百人聆听并鼓掌,是我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天,我要把照片给孙子看看:爷爷好棒!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首创,紧接着,由石川馨博士的一位来自台湾的留学生,也是台湾企管界的权威,钟朝嵩教授将之导入台湾,并大力推行实施。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废墟中能迅速成为经济强国,以及台湾之有今日之经济奇迹,品管圈活动实施功不可没。

一、何谓品管圈活动

在同一个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现场品质管制的活动,所组成的小组称为品管圈(QCC)。

是全面品质管理(TQM)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活用各种QC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活动。(取材自如何推行品管圈活动,钟朝嵩著)

品管圈活动适用于任何行业、任何部门,石川馨博士说:有人的地方就适用品管圈活动。

品管圈活动的精神有三:第一,尊重人性,造成愉快的工作环境;第二,发挥人类无限的潜力;第三,改善企业体质,贡献企业。

二、品管圈活动的成果

可分为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

■有形成果:一般很容易可以用数据表示者,如不良率、重工率、报废率的降低。

交货不及时的改善

设备故障之改善

人员缺勤、辞工之改善

错误之降低

客诉之降低

费用浪费之降低等等

■无形成果:较难以数据表示者,如员工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的提升,员工间部门间沟通协调之改善。

员工士气提升,向心力提升。

员工更敬业,提升成就感等。

任何再好的制度、标准、规范,都是要“人”来确确实实的落实运作,才会有效果,尤其是占80%的基层员工更显得重要。如果员工们有如下的现象:

●没有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

●没有遵守标准、规定的习惯。

●没有数据观念,不会活用QC手法。

●不会发掘问题,改善问题。

●做事被动,完成听命行事,没有成就感等。

那么再好的管理体制,再完善的标准必无法落实,更谈不上产生效果。

再进一步言之,企业目前所定所使用的标准作业方法难道没有丝毫待改进之处吗?由谁去发掘,去改善呢?当然是由实际参与操作、动手的80%基层员工去发掘问题点,去改善效果最大。

三、品管圈活动之实施

圈长、圈长们在工作之余,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约40—50分钟的讨论会,即圈会。透过脑力激荡,不断发掘现场问题,活用一些QC手法加以分析报告。

某鞋厂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包括如何降低中底不良,如何降低成本鞋不良,如何降低溢不良等,均由圈员们透过讨论,调查现状,收集数据,找出造成不良的重要要因,并提出对策改善,最后并将有效的对策纳入标准化。一般而言,经2—3个月的活动,其成果皆可,将原来不良降低一半,此外更可使圈员们能力提升,更不容易造成作业上的失误。

四、应付、形式必定失败

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企业之贡献很大,但也看到很多失败的例子。有鉴于此,就笔者实施推行并辅导数十年的经验,提供数点供参考:

●QCC虽是基层人员在组圈,但主管们,尤其高阶主管也要担心支持、参与。

●QCC不是额外的工作,除可改善现场问题外,更可提升基层员工的水准及工作态度,进而提高效率。

●实施QCC时教育培训及标准化是关键,否则空谈,形式的QCC必定失败。

●导入期之基础要做好,不可只看表面,应付了事。

●QCC发表会不是为名次,不是为奖金,是一种成就感及成果的分享及交流。

●必须有组织地推动,事务局担当,要不断转动PDCA,事务局是全公司QCC的灵魂人物(笔者另编有《21世纪品管圈活动》一书,可参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