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经济社会概况

甘肃省经济社会概况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甘肃省经济社会概况一、甘肃省资源环境基本状况(一)甘肃省情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位于我国西北,北部与蒙古国接壤,面积39万多平方公里,2004年底统计人口2618万。全省人均水资源量居全国第24位,干旱缺水成为制约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甘肃省的资源状况决定了其具备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节 甘肃省经济社会概况

一、甘肃省资源环境基本状况

(一)甘肃省情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位于我国西北,北部与蒙古国接壤,面积39万多平方公里,2004年底统计人口2618万。全省辖5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在7个地区设立行政公署,其下又辖9个县级市、60个县、7个自治县。

省会为兰州市,天水、嘉峪关、玉门、酒泉张掖、金昌、白银等为省内主要城市。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西走廊绵延于省内西北部;沙漠、戈壁与绿洲相间。主要山脉有祁连山、陇山、西倾山、龙首山、马鬃山等。本省河流多属黄河水系,以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祖历河等为主。此外,还有长江支流和部分内流河。

甘肃地域狭长,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兼具温带季风和大陆气候特征。多数地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年均气温4~14摄氏度;全年降水量40~800毫米。

省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石油、煤、铁和多种有色金属矿藏。祁连山因矿藏丰富而被誉为“万宝山”。

甘肃工业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为主。兰州的石化工业规模较大,嘉峪关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金昌的镍合金、白银的炼铝和天水的毛纺织等工业也十分重要。本省农牧业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而异。主产小麦、谷子、玉米、薯类和青稞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油料、麻类、甜菜、烟草等经济作物。甘南高原为重要牧区,河曲马、欧拉羊为优良畜种。白龙江流域林业较为发达。省内出产当归等多种中药材。

省会兰州是我国西北重要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中心。本省交通以铁路为主,有陇海、兰新、包兰、兰青等线。公路以甘新、甘川等干线为骨干。民航通达国内众多城市。

(二)甘肃省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

全省耕地49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97%,适于种植的农业土壤多达15种,目前的土地利用率为57.18%。全省林地469.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32%。全省牧草地144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68%,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甘肃土地资源总量大,有较大面积的荒山、荒沟及戈壁、沙漠、盐碱地、沼泽地、高山寒漠等未利用或目前难利用的土地,土地的深度开发、广度开发都有很大潜力。

2.水资源。

甘肃省水资源缺乏,加之水低地高、土地分散等因素,利用难度大,大部分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局面。全省人均水资源量居全国第24位,干旱缺水成为制约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测算,到2010年,全省缺水8.69~13亿立方米。

3.矿产资源。

甘肃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并编入《甘肃省矿产储量表》的84种矿产中,有3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有56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潜在价值为7983.80亿元。截至1997年底,甘肃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矿产地415处(不含伴共生矿产)。从全省探明储量来看,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12个油田,面积达478平方公里,探明可采储量为2.72亿吨,集中分布在玉门和长庆两个油区。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华亭、中部的靖远、窑街和西部的西大窑,已探明矿区162个,保有储量达92.65亿吨。全省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10位,可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492.98亿千瓦/时。有色金属矿产储量高度集中,矿石品位高,选冶性能好,共伴生有益成分多,综合利用价值高。其中镍、钴、铂族金属、硒矿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锌矿居全国第3位,铜、铅矿居全国第4位,锑矿居全国第5位。此外,还探明了一定储量的镁、钨、锡、钼、汞矿。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铬、钒矿。非金属矿产储量丰富,铸型粘土、饰面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1位,水泥用红(黄)土、伴生硫、重晶石、冶金硅石及磷镁矿等位居全国前5位。甘肃省的资源状况决定了其具备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4.生物资源。

全省有脊椎动物864种、植物4041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脊椎动物108种,植物3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脊椎动物82种,植物62种。在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中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药材1270种,特别是甘草、当归、大黄、红(黄)芪等20多种大宗药材,是甘肃省药材行业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森林资源,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92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天水、陇南、甘南三地。草地植物共计154科、691属、2054种,丰富的牧草类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截至1998年底,全省共建自然保护区30个,总面积504.3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1.1%;建立保护野生动物基地3处。

5.旅游资源。

反映古代文明的石窟、古建筑、古迹和古寺院与独特的自然地理,形成了甘肃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已被列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0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12处。

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横贯甘肃1600多公里,沿路有许多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如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天水伏羲庙和夏河拉卜楞寺等。丝路沿线民族风情各异,地方特色多姿多彩,现已成为全国三条黄金旅游线路之一。

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述

据2005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甘肃省上下通过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的战略举措,全省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状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92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836.55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791.59亿元,增长12.8%,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173.45亿元,增长11%,房地产业增加值63.78亿元,增长7.8%。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7.1%、51.4%和41.5%,第二、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省人均生产总值7341元。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我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15.6∶43.4∶4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平。

就业形势有所好转。200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从业人员1391.36万人,其中:农村1027.29万人,城镇364.07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31万人实现了再就业,比上年增长23.5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6%,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为25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2%。全省一般预算收入为123.38亿元,增长18.45%。其中:增值税25.32亿元,增长17.16%;营业税31.56亿元,增长16.66%;企业所得税8.35亿元,增长32.18%;个人所得税5.18亿元,增长20.05%。

消费领域价格小幅上涨。2005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3%。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呈现上涨态势,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等价格低位运行(见表1-1)。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1%。

表1-1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img1

生产领域价格水平高位运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高位波动,带动我省工业品价格总水平攀升。全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9.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见表1-2)。

表1-2 200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企业效益状况不乐观,工业投资增幅偏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同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薄弱,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比较重。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粮食种植面积为258.7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7%;棉花种植面积达6.39万公顷,下降6.42%;油料种植面积达32.89万公顷,下降1.12%;糖料种植面积达0.44万公顷,下降3.47%;蔬菜种植面积达30.68万公顷,增长8.27%。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63.89万吨,比上年增长3.86%,夏、秋粮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夏粮338.01万吨,增长0.32%;秋粮498.88万吨,增长6.40%。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油料、药材增产,烤烟、甜菜减产(见表1-3)。

表1-3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img3

造林面积下降。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6.2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5.13%;完成退耕造林面积12.1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1.11%。

畜牧业生产继续稳步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85.95万吨,比上年增长9.19%,其中牛肉、羊肉分别增长10.85%和11.76%。牛奶产量31.19万吨,绵羊毛产量2.11万吨,分别增长22.25%和4.90%。全年水产品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7.8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38倍。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2.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0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475.04亿元,增长17.36%。按登记注册分,集体企业完成29.81亿元,增长8.6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11.12亿元,增长14.24%;股份制企业完成307.16亿元,增长14.63%。按行业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63.67亿元,增长39.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113.40亿元,增长24.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50.70亿元,增长12.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16.27亿元,增长7.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83%,比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3.28亿元,增长12.9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18.52亿元,增长19.50%。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见表1-4)。

表1-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续上表

img5

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2.08亿元,增长0.47%。按登记注册分,集体企业实现利润1.64亿元,增长61.9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27.85亿元,下降29.76%。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5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4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倍。

建筑业生产增长,效益下降。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1亿元,比上年下降6.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8%,“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4.66%。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0.22亿元,增长19.4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31亿元,增长15.2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02亿元,增长7.5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2.65亿元,增长21.51%,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03.38亿元,增长14.7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23.55亿元,增长18.4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571.87亿元,增长2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7%,增幅比上年下降22.92个百分点。主要生产能力继续增强(见表1-5)。

表1-5 2005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img6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05年,全省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9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855.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57%;旅客周转量288.3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43%。至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辆45.77万辆,其中轿车8.68万辆,本年新注册汽车4.72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24.73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3.42万辆,其中本年新注册轿车1.46万辆。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7.77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27.6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30.6亿元,增长28.86%;邮政业务总量7.17亿元,增长8.64%。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693万门,其中本年新增69.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48.04万户,增长14.83%,其中城市395.29万户,增长14.72%;农村152.75万户,增长15.13%。本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70.7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08.44万户,本年新增50.4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36.34部/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话比上年增加4.44部。

旅游业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207.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2%;国内旅游收入57.68亿元,增长11.74%。全年境外入境28.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4%,其中:外国人17.2万人次,增长13.61%;港澳台同胞11.64万人次,增长36.46%。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2%。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7%。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413.35亿元,增长13.03%;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19.45亿元,增长12.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12.12亿元,增长12.9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9.75亿元,增长15.76%。

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量增长较快。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的汽车类零售额3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4%;通讯器材类零售额2.56亿元,增长25.23%。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大幅增长。2005年进出口总值为26.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36%。其中:出口总值为10.91亿美元,增长9.5%;进口总值为15.42亿美元,增长1.01倍。一般贸易出口7.64亿美元,增长0.64%;加工贸易出口3.26亿美元,增长40.4%。机电产品出口1.4亿美元,增长67.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2亿美元,增长15.92%。从出口市场看,韩国、日本、美国是我省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我省对美国、俄罗斯和香港地区出口增长较快,对日本出口有所下降。

吸收外资规模下降。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4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3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8.8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2.26%。

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增长。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0.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0.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52%。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05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3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2%。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95.86亿元,增长14.0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73.88亿元,增长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86.66亿元,增长14.7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42.83亿元,比上年增长6.58%。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23.46亿元,增长6.75%。

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境内股票上市公司19家,股票市价总值为200.46亿元,比上年下降27.63%。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8.24亿元,比上年增长8.64%。其中:财产险收入12.97亿元,增长6.63%;寿险收入30.98亿元,增长8.33%;健康险收入2.9亿元,增长22.26%;意外险收入1.39亿元,增长9.44%。全年赔款和给付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财产险7.15亿元,增长13.03%;寿险3亿元,下降0.46%;健康险1.23亿元,增长29.09%;意外险0.45亿元,下降19.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建立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2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34项,比上年增加18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592项,软科学成果42项。全年获得奖励156项。受理专利申请1759件,授权专利547件。技术交易稳步发展,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877项,比上年增长14.03%;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7.2亿元,增长43.81%。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7.16万人,比上年增长8.16%,在校学生22.95万人,增长14.58%;研究生教育招生0.61万人,与上年持平,在学研究生1.49万人,增长29.75%;普通高中招生20.57万人,增长10.24%;初中学校招生48.59万人,增长3.16%;普通小学招生46.19万人,下降9.22%;特殊教育招生0.09万人,在校学生0.83万人。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提高。全省共有产品检验实验室238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6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85户。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2005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6个,文化馆100个,公共图书馆92个,博物馆69个,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6座。档案馆10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81.04万卷(件)。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0.47%和90.77%,分别比上年提高0.65和1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172.78万户,比上年增长5.81%。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33277万份,出版期刊11373万册,出版图书5011万册(张)。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185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4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59935张。全省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26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5826人,注册护士22321人。全省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3个,卫生技术人员3557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77个,比上年增加13个,卫生技术人员1253。乡镇卫生院1358个,拥有床位12804张,卫生技术人员13779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我省运动员获各类奖牌39枚,比上年增长95%。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回升。200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594.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8.83万人,乡村人口1815.53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30.02%和69.98%。人口出生率为12.59‰,比上年上升0.1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57‰,比上年上升0.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2‰,比上年上升0.11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86.82元,比上年增长9.6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04%。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比上年增长6.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

社会保障和城市低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159.9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10.46人。参加医疗保险176.58万人,其中:职工130.45万人,离退休人员46.13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6.13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8.04万人,比上年增长11.54%。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年末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7991张,收养4716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70个;直接接受社会捐赠804万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地表水水质有所改善。地表水水质监测状况显示,2005年末,全省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61.7%,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为76.6%,提高6.3个百分点;满足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76.6%,下降3.1个百分点;超过V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23.4%,提高3.1个百分点。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2005年末,全省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3个,比上年增加2个;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7个,与上年持平;空气质量为劣三级的城市有4个,比上年减少2个。建成烟尘控制区46个,比上年增加1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472.1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3.08%。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50个,比上年末增加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299.2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1.48%。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2005年末,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全省有自然保护区54个,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比上年增加2个。

注:1.除特别指出外,本章中所有数据均来自甘肃省统计局2006年统计公报。

2.总值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工业增加值含长庆油田甘肃境内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