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点区域突破

重点区域突破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重点区域突破一、甘肃中小工业企业应走非均衡发展的道路从甘肃经济的特点特别是中小工业企业布局规划来看,甘肃要走非均衡的中小工业企业发展道路。甘肃选择兰州、天水和河西走廊中的一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城市先行一步,继而带动周边地区的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目前,甘肃工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一些领域已具有一定基础和实力。

第二节 重点区域突破

一、甘肃中小工业企业应走非均衡发展的道路

从甘肃经济的特点特别是中小工业企业布局规划来看,甘肃要走非均衡的中小工业企业发展道路。按照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甘肃发展中小工业企业应该是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的发展,而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普遍一个模式,一般对待地发展。甘肃选择兰州、天水和河西走廊中的一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城市先行一步,继而带动周边地区的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

甘肃非均衡发展要走创新道路,“创新”是将各种要素重新组合产生新效益的活动。加快甘肃的跨越式发展,要立足于解决热点、攻克难点,以创新的精神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禁区”,走出束缚我们思想的“误区”,开拓加快发展的“新区”。在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首先,在加快支柱产业由条块分割向集约整合战略推进的同时,充分发挥重点优势产业和拳头产业的连锁效应,加快带动与其相关联产业及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甘肃工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甘肃工业已培育起适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原材料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等重化工业和一些拳头工业产品。若能再进一步提高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起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那么,将在促进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能产生很强的关联辐射作用和连锁效应。以原材料工业为例,该工业要求集约整合化的大批量生产,所带来的效益,就绝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成本下降、技术提高、品质改观,同时,向下可带动交通运输、城建、旅游、公共设施建设等行业的发展。据有关数据表明,原材料工业产值每增加1个单位,相关行业至少增加2.5个产值单位,并带动一大批中小工业企业发展和中低档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所以,甘肃一方面要继续大力推进重点产品和支柱产业自身的集约整合化战略,另一方面还必须在如何提高这些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关联辐射作用上下工夫,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积极采取政府为协调、市场为驱动、资本为纽带、产品为基础的多管齐下的方针,尽快形成有力依托重点产品和支柱产业的连锁效应来促进相关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带动机制,为甘肃工业结构在整体上适应大开发的要求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要全方位、多层次发掘和培植确保甘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支撑点,千方百计激活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生物工程、节能与环保工程、新材料工程等的大发展,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拓展空间。目前,甘肃工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一些领域已具有一定基础和实力。但也不能不看到,甘肃工业的产值、利税、出口额、技术交易额等还不高,与东部地区相比还相差甚远。必须大力支持计算机、通讯、仪器仪表、光电一体化、软件等项目的加速发展,加快甘肃的“信息港”建设,缩小甘肃同国内外其他区域的时空距离。

二、继续加强优势地区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

甘肃起步较晚的工业化是伴随中国工业化而在区域经济基础极端薄弱、区内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工业化起步要素缺乏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区内单一资源要素和区外经济资源在较短时间内由政府发动并逐步进行的。其特殊的演进方式具有深厚的区域特色,具有外力推动、布局分散、单体循环、自成体系、远辐射力强、近辐射力弱、综合作用力小等特点。在这样的工业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的分布。由于甘肃区内自然环境条件差异明显,地域类型复杂多样,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工业化中工业布局在外力作用下纵深推入或“镶嵌”,战线较长,布局分散,各类工业集聚区在地理空间上不能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不同的工业集中点相互间内在联系不强,结果导致全省不同的工业区犬牙交错地分布于资源、矿产集中地带。这些地区的中小工业企业大都存在着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能耗高、污染重,初加工、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少,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但是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等同样不可忽视。

目前,甘肃的大量专业人才和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兰州、天水、张掖、白银、金昌等有限的地域内,这些地区,已具备了大力发展中小工业企业的良好基础,可望形成具有极大潜力的核心区和增长极。要重视这些地区的特色与优势的充分发挥,要避免导致地区间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下降、效益难以增长的状态。对此,既要切实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保证区域工业结构布局的科学合理性,也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优惠政策,引导各地区在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方面下工夫,选准和培植新的产业和产品启动点,抓紧调整好现有的产业和产品增长点。

甘肃工业化的特殊演进方式导致典型的工业双层二元结构。甘肃现代工业演进的特点是:主要以城市为载体的现代工业经济和以广大农村为载体的农牧业传统经济构成甘肃的经济总体二元结构。在这一总体二元结构内部还存在着一个独特的第二层二元结构:即中央投资发展的现代工业与地方投资兴办的地方工业在城市经济中并存,传统落后的原始农业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并存。由于甘肃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工业化推进的特殊方式,甘肃双层二元结构中经济发展的各单元,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间都缺乏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造成甘肃经济发展的封闭性、僵化性和离散性。

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园区为依托,引导企业和新建项目适当集中,发展企业集群,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区,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效率和水平,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每个市州至少建成1~2个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聚区。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天水5市着重围绕国有大企业发展配套产业,依托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电子、有色金属、汽车等方面的资源和原材料优势,创办精深加工和零部件配套企业。河西的玉米、面粉、啤酒原料加工和制种、饲草、风电,中部的洋芋产业,平凉的肉牛及煤、电、冶、化产业,庆阳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临夏的商贸流通以及陇南、甘南的水电产业都有发展优势,围绕这些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

三、利用后发优势,逐渐形成一批新兴中小工业基地

从后发优势理论的启示我们可以知道,作为后发地区存在着有别于先发地区的方式或途径来达到与先发地区同样发展水平或状态的可能性,即后发地区也存在着因其相对落后所拥有的特殊利益。这种益处既不是先发地区所能拥有的,也不是后发地区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的,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这种特殊利益既有技术性的,也有制度性的。但是,这种后发优势是潜在的,不是现实的,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才能使潜在变为现实。技术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后发优势”实现的核心。在引进技术产业化初期,“模仿”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本地区技术存量的不断积累,必须在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上自我发展,不断使“模仿”向消化、组合、创新转换,形成自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否则将永远受制于人。

甘肃的落后地区、工业欠发达地区要发展中小工业企业,实际上既有后发优势,也有“后发劣势”。从后发优势的角度提出在落后地区建立中小工业基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重视自然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战略,但不能忽视资源型产业竞争优势的培养;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但不能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劳动力的“廉价”优势,但不能忽视劳动力素质低的状况;强调人力资本的存量优势,但不能忽视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重视“硬环境”的投资,但不能轻视“软环境”的完善;重视“输血”功能,但不能轻视“造血”的机制。

第一,学习、借鉴优势地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资源型后发优势,加快落后地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步伐。尽管落后地区资本、技术稀缺,但具有很多其他资源优势:(1)矿产资源优势。甘肃某些落后地区矿产丰富,资源开发不足,亟待合理开发。(2)农产品资源优势。这些地区不仅农业所占比重比较大,而且某些特色农产品更是其他地方所缺少的。针对这一点,要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力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出更多的龙头加工企业。(3)劳动力资源优势。这些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尤其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二,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积极发挥创新型后发优势。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在人才引进的方式上,要摒弃过去的地域观念,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出发点,大力引进和使用“候鸟型”、“风筝型”人才。在使用人才的方法上,要建立人才共享机制。人才资源的积累和开发是“后发优势”发挥实际效能的关键。技术资源的应用与技术体系的建立需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与技术人才以及操作层面的熟练劳动力。人力因素是技术对经济发挥实际效用的关键,同时是创新能力与机制培养中的主体。

第三,政府积极引导,政策适当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政府应采取有利于促进资本、劳动力流向落后地区以及加强这些地区基础建设的政策措施来提高该地区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贴息资金、投资补贴、投资风险基金等手段,支持中小企业的开发建设。(2)在落后地区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政府应把加快和加强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作为中小工业企业的突破口,通过增加投资和补助的方法,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公路、水利设施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水电建设等。(3)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促进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4)建立“生态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后发优势”的长久保证。鉴于西北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着经济技术落后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困境,在技术—经济追赶中,应树立“环境成本”意识,大力发展“绿色技术”产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地区生产技术体系。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四,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周边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解决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关键是要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用“洼地效应”把各类生产要素吸引到欠发达地区,整合成新的发展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