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升兰州传媒影响力路径研究

提升兰州传媒影响力路径研究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提升兰州传媒影响力路径研究《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把精心培育多元支柱产业作为兰州市改善国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传媒、出版等文化产业。传媒业将在优化经济结构、建设“文化兰州”、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独特影响力。传媒的力量决定影响力发散。一是依法行政,为传媒业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兰州传媒影响力路径研究

《兰州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把精心培育多元支柱产业作为兰州市改善国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传媒、出版等文化产业。传媒业将在优化经济结构、建设“文化兰州”、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独特影响力。

中国传媒业在变革中稳步发展。传媒业实力逐步增强,传媒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5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媒介生态不断优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加上三网融合的进一步推进,传媒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传媒形态相互交织,新传媒异军突起,深刻影响传媒未来发展方向,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介入社会事务程度更深,影响话语权表达方式。传媒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西北地区传媒影响力落后于其他地区,且差距较大。

一、发展传媒影响力的必要性

传播媒介是传播活动的桥梁,其包括承载信息的物理形式,或是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其也可以被理解为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根据信息技术的含量,传媒可分为传统传媒和新传媒两种。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重要传播渠道,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社区、博客、社交网站、网络即时通信、新媒体视频、手机报、手机电视、IPTV与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电子纸等成为主要新媒体,不断影响传统媒体的格局。

传播决定影响。提升传媒影响力,拓展传播载体形式(渠道),完善媒介组织素养,对受众的社会认知、倾向、态度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信息平台,才能使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广为流传,掌握话语权。传媒的力量决定影响力发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包括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均要通过大众传媒体现出来。

传媒要不断强化传播力。在新闻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传播的信息量、传播的速度和精度、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上,形成合力。在传播效果上,媒体能做出被受众接收并接受的传播信息,进而改变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对传播主体有利的力量。不断健全传播机制、先进的传播手段,形成优质高效的传播能力是媒体增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传媒影响力有助于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传媒作为社会之公器,信息流通的“把关人”,承担着“社会守望者”的角色,作为舆论监督者。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强化传媒影响力有利于文化软实力提升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因此传媒影响力是软实力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核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扩大兰州文化的影响力。健全的传播机制、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是扩大兰州文化软实力影响的重要因素。传媒影响力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是提升传媒业的新引擎,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面蕴藏着巨大潜能。加强对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拓展文化传播渠道,丰富文化传播手段,提高文化传播效率,能够催生新的文化产业业态。

(三)强化传媒影响力有益于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形象在城市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立足扩大兰州影响力,健全对外宣传体系、整合宣传资源、选准突破口,抓住优势,创新宣传载体和手段,打造外宣品牌,加强兰州形象的宣传推介,不断提高兰州的知名度,增强兰州的吸引力,离不开传媒推广的宣介平台。媒体传播力决定着城市信息的辐射能力,信息生产和扩散能力较强的城市,更容易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公众中引起注意,公众了解城市的可能性就更高。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在兰州形象对外宣传中,要打开向外界展示和传递兰州市“如兰之州、如家之城”形象的窗口,就要做好信源的加工、处理,要有整体战略,着重展示兰州市的秀美山川、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特色产业等优势,传播兰州良好的城市形象,更好地提升兰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二、拓展传媒影响力的可行性

兰州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从扶持重点传媒产业项目、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鼓励文化创新、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着手,积极推动新闻出版、广电传媒、演艺文化娱乐、音像图书发行、文化旅游、印刷复制和网络数字等行业快速发展。

(一)兰州市媒介生态环境特征

1.媒介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的政策环境影响下,不断加强和改善传媒业宏观管理。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的成立,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的有益尝试,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条块分割,改变“散、小、乱”的行政管理体制。该局是主管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职能部门,该局作为兰州市文化建设管理的重要力量,将在推进依法行政、发展文化事业,推进传媒业的发展中发挥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在加强新闻出版管理方面,为传媒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完善传媒发展的宏观环境。一是依法行政,为传媒业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完善举报、查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行为的工作机制,坚决打击线下传播手机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行为,坚决查缴侵权盗版、淫秽色情等非法出版物和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出版物,坚决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报刊,坚决查处从事非法出版物的生产、印刷和复制的个人与单位,坚决治理假报刊、假记者、假记者站、假新闻,进一步净化报刊图书的出版发行秩序,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要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监管。二是积极作为,为传媒业发展挖掘潜力。积极扶持发展特种印发、数码印发,鼓励图书、报纸、期刊等传统出版产业发展,扶持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新型出版产业发展,推进印发行业健康成长。三是强化监管,为传媒业发展创造环境。加强对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的管理,深入开展净化声频荧屏活动,加大对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内容的监控力度,杜绝虚假违法广告和节目内容的低俗化。加强广播影视社会管理。进一步强化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大力整治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的行为。做好安全播出工作,筹划建设安全播出监测平台,加强24小时安全值班,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确保播出安全。加强户外大屏、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手机电视和互联网视听节目等新媒体的管理。

2.媒介组织的复合度不断提升。逐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重塑和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最根本的办法是迅速把自己做大做强。

媒介组织纷纷通过联合、兼并实行集团化。兰州现代传媒产业经过整合,逐渐产生集群效应。利用兰州电台、电视台和兰州日报社整体搬迁的契机,整合兰州市传媒资源,建设黄河明珠电视塔、兰州广播影视中心、兰州报业大厦和兰州现代印务中心,形成集广播影视、报业、网络、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区。兰州广电系统整合资源,以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兰州电视台为主体,组建了兰州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市直属事业单位和法人主体,实行事业体制,成立了兰州广电信息网络公司。《兰州日报》深化媒体改革,报社系统成立了兰州报业集团公司,兰州日报社实行党委、社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负责制,成立编辑出版委员会,统一协调管理“五报一网”。确立了“一社两制,事企分开”的管理体制,使采编和经营“两轮驱动”,在经营方面,组建报业集团总公司,统一协调报社的广告、发行、印务、物业等产业发展业务。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为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拥有电影放映(发行)、演出经纪、文化旅游、广告代理、音像制品等十多个经营项目,2002年8月,又全面托管了兰州市解放电影院。对兰州文化娱乐中心予以整合重组,成立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明晰的新公司——兰州东方红影城,使之成为西北地区首家按国家五星级标准定位现代化多厅影城。

读者出版集团是甘肃省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它旗下的《读者》杂志已成为中国的知名文化品牌和甘肃省的文化名片,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发布了201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读者》杂志依然稳居“中国第一期刊”位置,且品牌价值大幅度增值到了76.45亿元。其主要生产、经营范围为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和相关的物资经营,并兼营广告等其他传媒级相关产业,2009年12月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由读者出版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发起创立。

3.媒介技术改变传统格局。传媒数字化转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媒介生态产生了剧烈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多种媒体互生互补、互相竞争的格局越发明晰。根据安吉斯媒体集团自2006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启动的消费者沟通研究(CCS)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消费者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已经超过他们接触广播、报纸和杂志的时间,并基本等同于接触这三种媒体的时间总和。

兰州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技术联姻的趋势愈加明显。网络电视台正式上线,兰州市广电总台总台作为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简称CUTV)发起成员台之一,于2010年即参与筹备开办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于2011年初正式成为“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兰州分台,获得了“AVSP”执照使用权,自此兰州分台可以独立进行网络电视台的相关业务。CUTV的正式开播也标志着今后兰州市广电总台的广播电视节目将直接传输到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平台上,全面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2010年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全面进军数字出版领域,并逐步推出读者品牌的电纸书产品。通过与多家设计和技术公司开展合作,推出首款电纸书。建立“读者云图书馆”,可以为读者电纸书的特色用户提供丰富的数字内容,这款产品可以下载《读者》杂志创刊近30年的精华内容,使过去、现在、将来的《读者》杂志都能在网络时代汇集在一本电纸书中,为读者提供了“移动图书馆”。

4.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传媒发展满足群众对信息、娱乐、心理的需求,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的基层广播电视覆盖面,完善公共媒体平台。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兰州市在巩固第一批已建的470个村、16406户“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新完成498个20户以上自然村共24714户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满足群众对广播电视的需求。各类书报杂志满足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带动人们文化的消费需求,2011年1—7月,在限上批零企业中,书报杂志类累计实现零售额0.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7%。

(二)兰州市媒体基本状况

1.印刷媒体

(1)报纸:兰州市报纸形态主要分为政策性日报类报纸,以《甘肃日报》《兰州日报》为代表;都市社会类综合报纸,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为代表。《兰州晚报》创刊于1980年7月1日,兰州晚报主动阅读率,主动读者比例,广告收入都遥遥领先同城其他媒体。有较高的公信力、文化内涵和美誉度,其影响力、发行量和经济收入始终在省内媒体中处于领先地位,品牌价值和广告传播价值较高的综合性都市大报。

《兰州晨报》是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报系当中的骨干报纸,是甘肃省第一张面向全省的综合性都市生活报,于1997年1月1日创刊,兰州晨报强调服务性、可读性、时效性、权威性。解析时事政策,提供服务信息,引导消费潮流,融新闻性与服务性于一体,兰州晨报社是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中首家股份制报业企业。2010年兰州都市报广告市场份额全分析,《兰州晚报》《兰州晨报》《西部商报》《兰州日报》,这四家报纸代表着兰州市整个报纸广告的发展,市场份额竞争激烈,兰州晚报引领整个兰州都市报业,成为都市报龙头报业,兰州晨报、西部商报、兰州日报紧随其后。

img30

图1 2010年兰州都市报广告市场份额示意图

(2)杂志:《读者》杂志已办出精品,办出特色,办出效益。近几年,《读者》在市场化、产业化的路途上大胆地创新,出版汉、维、盲文版和创办《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的基础上,又开始着手筹办《读者·英文版》,以及其他外文版,《读者》海外版列入《2007—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与《读者》相关的产业链条正在加长和联结。现在,作为中国期刊杂志界的第一品牌,《读者》发行量稳坐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交椅

2.电子媒体。兰州广电总台辖兰州电视台、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在电视节目方面,打造品牌栏目,巩固老品牌,建设新品牌,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以“民生新闻专业化”为理念,实施“频道差异化、栏目特色化、节目精品化”的发展策略。新闻频道以《兰州零距离》立足“社会民生”,在《“一把手”上电视》基础上推出的《民情访谈》立足媒体守望社会功能,公共频道以《警花说交通》立足“法制民生”,生活经济频道以《兰州第一百姓》立足“经济民生”,综艺频道以《文化快车道》立足于“文化民生”。2010年中国广播电视媒体民生影响力调查活动中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以其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以民生品牌栏目的集合优势斩获颇丰。新闻综合频道跻身“中国广播电视民生影响力电视媒体30强”;新闻综合广播《行风阳光热线》获“中国广播电视媒体民生影响力调查”广播栏目60强;新闻综合频道《兰州零距离》、生活经济频道《第一百姓》、公共频道《警花说交通》三大栏目荣膺“中国广播电视媒体民生影响力调查”电视栏目60强。

3.新兴媒体。一般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态:DTV和IPTV、互联网(包括各种不同的网站类型)、车载电视(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和火车等车载电视)(见图2)、液晶电视屏LCD(包括户内/户外小型、大型屏幕(见图3)、办公楼居民楼的楼宇电视屏,和卖场内的电视屏、手机电视。

img31

图2 公交车载电视

img32

图3 兰州市东方红广场户外液晶电视屏LCD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完善,为媒体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兰州传媒业通过新技术,不断提升和拓展新的内容服务。

完全的交互式数字电视服务初见端倪:

这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目前,有运营商开始提供该项服务。

互联网发展不断完善:

传统新闻媒体开办网站。作为兰州日报社主办的新闻类网站,兰州新闻网充分发挥丰富的新闻资源优势和互联网的特性,突出专业新闻网站特色。兰州新闻网整合了报社所属的《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等媒体的信息资源和内容,有大量的本地原创资源,及时反映兰州地区以及当前国内外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开设了新闻、政府要闻、晚报西部、兰州房产、人物专访、奇石书画、兰州视窗、明星企业、饮食文化、兰州旅游等多个频道,子页总栏目过百。兰州地区目前已开通了16家综合新闻网站和众多的商业网站,开办了手机报,政府各部门、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

传统电视媒体开办网络电视。西北5省区第一家网络广播电视台——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成立,标志着省广电总台向广电网、互联网、通信网“三网融合”实践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宽带互联网等新载体、新渠道、新手段向社会传达政令、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甘肃省内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活动或事件进行报道、宣传,引导社会舆论。

手机电视逐步推开:

CMMB已经成为甘肃省一个重要的新兴媒体。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广传播集团与甘肃省广电局、广电总台和全省14个市州广电局联合成立的甘肃中广传播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它是面向手机、PDA、MP4、笔记本电脑等多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提供节目和信息服务的公众广播系统,这项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新业务,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晴彩兰州》频道和《新闻综合》频率的节目信号在CMMB手持电视的开通,不仅拓宽了兰州广播电视总台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而且丰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形式,第一时间与新型媒体的融合更彰显了电视节目的重要姿态。

手机报纸即手机新闻信息彩信正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由甘肃移动彩信平台作技术支撑,《兰州晚报》提供信息资源的手机报纸,为传统报纸传媒带来新活力的同时。围绕每日甘肃、兰州的新闻信息,集图片、文字、声音为一体的《兰州晚报》手机版,拥有多个资讯板块,以及一系列吃、住、行、娱即时性服务信息,让手机成为市民的信息查询机、智囊团和百宝箱。

三、扩大传媒影响力的挑战性

传媒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区域化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先天不足,数字化时代来临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增大,传统媒体的内容“把关人”角色正在遭遇挑战,媒介组织的自我规范失效,制约传媒影响力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一)传播中的误读现象

在传播过程中,对文本所反映客体对象的一种曲解或误解,体现为媒体或公众对一个传播信息建构中判断的失误。媒体的这种有意识的误传、误读,包括提供不完全的信息、选择于己有利的信息、不平衡报道、给予不准确解释、运用有意味的关键词等等。无意识误读,往往是由于自身经验、知识的局限,共同语境缺失或不完全,文化认知或价值观念的不同,信息流通不对称、不顺畅,导致出现沟通上的障碍所造成。

(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不断颠覆传统媒体格局,介入日常生活程度更加广泛。传统媒体在转型时面临来自自身局限于以及来自外部竞争加剧。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与发达地区相比,兰州传媒业的行业结构是不平衡的,传媒格局中报纸期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着主导地位,新媒体尚处于发展初期。传媒经济总体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足,企业制度不完善,经营机制不灵活,技术设备落后,区域化分割与行业化分割成为制约传媒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传媒的总体竞争力还较弱,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

(四)传媒畸形现象

个别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并取得经营业绩,媒体从业人员为了获得个人利益编造夸张、离奇甚至虚假的信息。例如,兰州某报刊载的“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入选某刊物2006年十大假新闻。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五)话语多样化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传播形态出现多种声音和多种形态。新的社会阶层的群体语言日渐丰富,传播话语体系出现了差异化趋势。各种新媒体形式迅速发展,使舆论信息随时随地互动传播,其参与主体多样复杂,内容数量庞大,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虚拟世界“话语权”和“干预力”不断增强,已成为超越媒体的“软力量”,传媒承担承建共同体的角色的任务更加繁重。

(六)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传媒企业

组建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和发行集团,但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体不是靠市场途径,而是靠行政力量推动建立起来的,有些集团内部并无多少实质性的改变,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提升。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和趋势不符,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实现集约资源、创新发展的目标。

四、拓展传媒影响力的对策

在“十二五”期间,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实现传媒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坚持内容为王,做好自身规范,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新的业态,形成规模经济,同时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媒介素养水平。

(一)加强媒体品牌建设,向市场化、大众化方向发展

传媒业要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受消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的影响,传媒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传媒市场的“过剩时代”已来到。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越发重要。首先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从运作手段、内容生产、市场营销等变革思路转向跨媒体、跨行业的整合,提高传媒影响力。其次要实施人才战略,构建传媒业人才支持体系,打造人才“洼地”,吸引既懂得传媒文化又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二)坚持内容至上原则,向分众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内容正在被定义为满足当代受众的需要。优秀的内容,一直是,也将永远是优秀媒体的主宰。内容是一种需求,一种文化表达,是受众更为关注的需求。提供内容的能力将成为媒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差异化发展,精准化定位,针对某一群体,运用与之相贴近的符号进行编码和精准传播,则有望将品牌传播的效果最大化。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了人们的消费层次、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在发生变化。一个传媒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的所有需要,也不可能满足一部分受众的所有需要,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受众的一部分需要,只能满足一部分受众的一部分需要。

(三)重视媒介规范建设,向专业化、客观化方向发展

传媒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传播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当今社会,媒体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公共利益。媒体要不断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公信力是媒体第一生命,反映社会公众对媒体真实性、公正性的信任程度,被公众广泛接受、受社会广泛尊重,就应该遵守从业基本准则,充分反映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打造媒体新业态集群,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传媒要在推出的新业态上,既融合新媒体技术上的优势,又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嫁接突破了原有局限,从而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从单一的平台走向多媒体融合的新业态。发挥新业态的长处,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服务产品和聚合平台,为传媒经济提供运行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延长产业链。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正在成为主流媒体,媒体形态、传播状态和经营业态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媒体改变着社会信息的传播规则。

(五)推进传统媒体与网络的结盟,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在多媒体时代,无论是何种形态的信息,一经数字技术的处理,都可以整合为同一的数字化信息,过去不同形态的媒体信息的壁垒已被打破,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传媒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媒体之间的融合得到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六)加大对传媒业改革政策支持力度,向一体化、整体化方向发展

随着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成立,兰州市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单位归入一个部门管理,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正在从政策、资金和资源方面整合,将更有力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传媒做大做强。同时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政策风向标,传媒业整合的机遇出现,今后兰州市成立媒介集团进行跨行业、跨媒体的整合可能性增大,在传媒形态多元化和经营体制一体化方面尝试将逐步展开,将涉及广播、电视、电影、网站、传输网络、报刊、文艺等相关产业,复合多样化经营将会在不断融合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三大运营商和以电视为主的传媒也在不断地相互进入,资源得到重新配置,竞争程度有所增加。

(七)重视传媒影响力的提升,向友好化、良性化方向发展

重新认识传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媒介素养,提高党和政府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与传媒形成良好互动。在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公共事件中要重视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在善待媒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它们服务大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晓滨.媒体对城市形象负向传播成因探析[J].新闻前哨,2011(1).

2.崔保国.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5808亿元预计2011年将达6882.4亿元[J].中国报业.2011(5).

3.范文.2011年全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报告[R].2011.(1).

4.陶建杰.城市软实力构建中的媒体发展策略[J].新闻大学,2010.

5.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EB/OL].中国经济网综合.2011.(3).

6.谭天,王婧.未来五年传媒业重塑[J].传媒,2010(5).

7.1—7月兰州市限额以上企业销售稳步增长[EB/OL].兰州市统计信息网,2011.(9).

8.兰州都市报广告市场份额全分析[EB/OL].搜报网.2011.(10).

9.兰州市广电总台在全国广播电视媒体民生影响力调查中获多项大奖[EB/OL].www.latv.tv.2011.(4).

执笔:刘俊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