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未来充满希望

未来充满希望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未来充满希望以农民办的企业为主体的浙江经济,在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目前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对浙江经济的负面影响极大。国际金融危机中,进一步暴露了浙江发展中的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筹划未来浙江经济发展时,不能只着眼于陆地,更应考虑海域。浙江示范区内的布局,被简称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浙江以新的产业规划为导向,将突破当前转

四、未来充满希望

以农民办的企业为主体的浙江经济,在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目前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1.资源的约束。浙江的耕地面积仅占全国1%多一点,本来就不多,这些年来,建厂房,修公路,城市扩建等,用地不少,剩下的可供土地为数不多。还有能源紧张。浙江是一个能源矿产极度匮乏的省份,全省一次能源95%以上靠省外调入,能源供应近些年来已转变为全面性、持续性的紧张。进一步发展工业经济与可用地之间、与能源供应之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矛盾,这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制约的。

2.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浙江民营经济以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为主,靠低成本、低价格、低效益拓展市场空间,确定市场优势。但近年来,浙江的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其土地出让价格、劳动力价格,均比周边省区高出不少,加之能源价格偏高,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再靠低成本、低价格扩张的路子已走不通。

3.体制改革先发优势不复存在。浙江的发展得益于所有制结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党的十五大以后,其他省发展私营经济、市场经济的势头迅猛,广东、江苏、山东的私营企业数超过浙江,中西部地区也在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并且在许多同类产业领域与浙江形成激烈竞争。

4.产业层次低。改革开放前,浙江重工业少,其产值的比重一直没有超过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个体、私营经济兴办的企业,因受资金所限,大都是轻型加工业。轻纺产业占的比重大,这是浙江经济结构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2007年,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仅为8.1%,比全国平均低5个百分点。由于民营企业产品档次低,多以量取胜,模仿多,以贴牌生产、借牌生产为主,缺乏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形不成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造就不了世界性的知名品牌。全世界主要市场的低价产品、低端产品,极大部分是中国制造的,其中很大部分又是浙江制造的。绍兴地区的轻纺业占有世界绝对的份额,实现的利润却在2.75%以下,而有的国家只占11%的份额,却拥有28%的利润份额。

5.屡遭“反倾销”。浙江是外贸出口大省,创汇较多。2007年,浙江外贸总额达到1768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的近6倍,年均增速在30%以上。从1992年到2007年,浙江外贸年度顺差由21亿美元增长到278亿美元,成了全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创造者。其中,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军。浙江的进出口总额大大低于广东,但由于浙江是本土生产的商品直接出口,赚取的外汇多,外贸效益较好,贸易顺差远远超过广东。到2007年,浙江经济总量的52%是通过对外贸易拉动的,外贸对浙江经济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但由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靠量多价低取胜,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增多。2002年以来,浙江遭遇美国、印度等12个国家提起的“两保一反”调查,是国内各省份中最多的,从打火机、轴承、眼镜、纺织品茶叶、小龙虾、蜂蜜、家具到鞋类,几乎涉及了浙江全部大宗出口的商品。这对浙江经济的负面影响极大。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浙江经济遭受挫折,2009年上半年,浙江GDP增长率是7%,为全国最低省份。

对于上述情况,既不能视而不见,盲目乐观,也不能悲观丧气,惊慌失措,误以为浙江的经济已丧失活力了。浙江经济的列车已高速驶过30年,现在放慢一点脚步,是正常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建厂房土地缺乏,可以向山要地,让厂房“长高”;用工成本增高,可以将加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从劳动力素质和工资性价比看,是有竞争力的,不要过于担心和夸大劳动力成本提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灵活的体制,有勇于进取的众多浙商,有较为厚实的物质基础,浙江经济是不会停步的,是大有发展潜力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进一步暴露了浙江发展中的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能应时而动,采取应对措施,转“危”为“机”,今后的浙江经济会发展得更好。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浙江从省到市、县,都提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笔者以为,产业升级换代,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好的,值得提倡。但对于浙江以农民办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来说,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刀切,要求过急。部分经营者素质较好、有一定科技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应朝着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目标努力;而对于那些经营者文化水平低、不懂现代科技、资金又不雄厚的小企业来说,要求转型升级是困难的,不顾客观条件,硬着头皮“升”,反而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将一个好端端的企业葬送掉。当今世界,无论中国、外国尚有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那里的消费者对产业层次较低的产品还是有需求的,重要的是产品质量要好,价格要廉。低层次的产业,低端的产品在相当长时期内还是有市场、有前途的。对于浙江的块状经济来说,重要的是走分工协作之路,创品牌,提高产品的档次和科技含量。

在筹划未来浙江经济发展时,不能只着眼于陆地,更应考虑海域。浙江省拥有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陆地面积的两倍多;浙江拥有6696公里海岸线,全国最长,其中规划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506公里,占全国30.7%,大多数集中在宁波、舟山港域;浙江海岛数量2878个,全国最多;浙江还有近400万亩滩涂资源,约占全国的13%,等等,应该说,浙江省所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其他沿海省份无法相比的。若是陆地与海域一并考虑,浙江的资源是丰富的。依照《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示范区包括26万平方公里海域,及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7个市,总陆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占全浙江陆地的三成左右。浙江示范区内的布局,被简称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一核:即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两翼: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是北翼,温台沿海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是南翼。三圈:杭、宁、温三个沿海都市圈。九区:重点建设杭州大江东、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杭州湾、宁波梅山物流、嘉兴现代服务业、绍兴滨海、舟山海洋、台州湾循环经济、温州瓯江口九个产业集聚区。多岛:重点开发梅山、六横、金塘、普陀山、洋山、南田、头门、大陈等重要海岛。浙江以新的产业规划为导向,将突破当前转型升级的困境,培养符合国家海洋战略的产业。计划到2015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突破7200亿元,基本实现海洋强省目标。这是浙江头一个跻身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也是中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肯定会给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还有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进,都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利好消息。未来,浙江将围绕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省,努力拼搏,大步向前。可以预见,今后浙江的经济仍会与前30多年一样,快速发展,再创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