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寿光市蔬菜产业区建设的过程

寿光市蔬菜产业区建设的过程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2 寿光市蔬菜产业区建设的过程回顾寿光市蔬菜产业区建设的历史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并且在这四个阶段中,政府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8.2 寿光市蔬菜产业区建设的过程

回顾寿光市蔬菜产业区建设的历史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并且在这四个阶段中,政府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8.2.1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这个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主要是推进农户层面的水平分工,农户从原来的兼业化生产转向专业化生产。这种推进是在全国蔬菜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进行的。

文革”期间,寿光的经济科技事业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农业经济和科技工作陷于瘫痪的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寿光农民只能在庭院和自留地种植蔬菜,到1978年种植面积不过8万亩,产量不足1亿公斤,品种主要是大白菜、萝卜、大葱等粗菜,以本地产销为主,效益比较低。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种菜积极性。寿光南北部生产条件差异较大,资源优势各有特色。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当时的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强化寿南,提高中间,开发寿北,进军海洋”的发展思路,把培植农村优势产业、发展商品生产作为启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在这个转折点,寿光选择了蔬菜产业,一是因为当地蔬菜种植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群众长期的生产实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发展蔬菜生产的基础较好。二是政府看好蔬菜市场前景,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蔬菜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三是蔬菜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当时种一亩蔬菜相当于种两亩粮食的收入。因此,寿光提出了“要想发展快,抓紧种蔬菜”的工作思路,从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着手。在此基础上,县里成立了十大产业领导小组,书记、县长各兼任一个领导小组的组长;乡镇建立了多种经营办公室,由乡镇长直接管理。经过1982年第一次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全市蔬菜面积由8.7万亩发展到24万亩;粮经结构由7∶3调整到6∶4,蔬菜品种由原来的十几个发展到三十多个,农民增收的效果明显:1983年寿光市农民人均收入达300多元,是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

8.2.2 第二阶段(1984~1989年)

这个阶段从1984年至1989年,是抓流通阶段。在1984年国家彻底放弃统购统销体制之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除了寿光市之外的众多县市,包括寿光周边的县市,开始和寿光市一样推进农户层面的水平分工,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专业化的推进直接扩大了蔬菜的供应量,全国蔬菜市场迅速转向了供过于求。在这个背景下,寿光市通过开拓市场,为本地农户继续推进水平化分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经过连续两年的扩大规模,1983年秋菜上市后,寿光蔬菜产量达到9亿斤。但是因为流通不畅,大白菜5厘钱一斤都卖不出去,结果全市白白烂掉5000万公斤蔬菜,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着急的当然不仅仅是菜农,还有当时寿光的决策者们。这个事实让寿光人认识到,抓生产不抓流通不行,抓流通必须从市场和龙头企业建设入手。当时,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纵抓产业,横抓区域,龙头带动,全面发展”、“产销并重,生产流通一起抓”的思路,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进行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政府投资5万元,建起了最早的寿光蔬菜市场。

在这个关键时刻,胜利油田作为最早的大客户之一,对寿光蔬菜市场的启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油田的采购量之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菜农进入寿光市场。寿光市采取政府统一规划、社会投资建设、不断配套完善、逐渐滚动发展的办法,先后建起包括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在内的十多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乡镇为躯干,以中小型农贸集市为网点的市场格局。蔬菜大市场也初步发展起来,而且显示出发展一处市场、带动一个产业的巨大潜力,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雏形。蔬菜面积由1984年的24万亩,达到了1989年的36万亩。到1988年,寿光蔬菜销往20个省市、215个大中城市,蔬菜市场也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全国文明市场”、“全国十大市场”。

政府在市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头几年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首当其冲的是实行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其次,政府花大力气发展交通设施。政府动员了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曾经给乡镇等各级领导干部分派过蔬菜销售的任务,也曾经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全县群众和干部从事蔬菜销售,连年对销售人员实行较大力度的奖励。在这样的激励制度下,全县干部群众动员自己的社会关系、发挥自身的力量,在较长期的努力下,寿光市蔬菜市场终于不再简单的是“场”,“市”的功能也开始显现。

在这个阶段,寿光市蔬菜产业区建设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当时,寿光市场建设起来了,但是由于缺乏大棚菜,市场蔬菜交易淡旺季十分明显,交易时间只有半年左右,市场发展受到限制。由于不能解决冬季种植蔬菜的技术,蔬菜品种以萝卜、白菜、大葱等时令菜为主,相对比较单一。最初,农民尝试建造了“土温室”,通过烧炉子来提高室温。但“土温室”空间狭小,不适于机械化耕作;用煤炭加温,1亩大棚一冬耗6吨煤,成本高,污染严重;光照不足,棚温提不上去,适合种植的蔬菜品种少、质量差,也不能在春节前上市。这时候,如何改造“土温室”就成了寿光菜农急需破解的大难题,农民开始作出各种尝试。

8.2.3 第三阶段(1989~1997年)

这一阶段从1989年至1997年,是通过技术创新推进垂直分工的阶段,并且,通过垂直分工,初步形成了“市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蔬菜种植、销售终于初步成为一个产业。

为了解决大棚技术问题,寿光人坚持了技术学习和技术革新的道路。在寿光蔬菜技术的创新、改进和推广过程中,寿光农民中蕴涵的巨大创新能量开始释放出来。1988年、1989年间,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党委书记王乐义为学习技术走访了六个省。虽然没有一个方法适合寿光的实际情况,但是他学习总结了保温、光照好的要诀。根据这两个原则,他带领村里16名党员干部冒着极大的风险,对传统大棚进行了五项改造,1989年建起了17个琴弦式冬暖大棚,摸索出一套冬暖蔬菜大棚的生产经验。新式大棚不但无需再烧煤,还增加了采光面积,提高了大棚温度。新式大棚在投资当年就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一次造就了17名双万元户。这个成绩引发了全市蔬菜的“白色革命”浪潮,带来了我国北方地区蔬菜生产的一次革命,结束了北方地区冬季不能大规模生产蔬菜的历史。

在技术创新成功之后,通过政府的帮助,技术溢出速度极快,技术溢出效益非常显著。寿光菜农二三十万人,其中不乏农民“土专家”,他们之间的交流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来说至关重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寿光全市有3300多名农民应聘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担任蔬菜技术员,其中50多人被聘为科技副乡镇长。同时,通过个人、农业协会的频繁交流,寿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而许多小革新往往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全市农业工作者积极进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大大提高了蔬菜产量,改善了蔬菜品质。到1996年底,全市蔬菜大棚增加到21万个,蔬菜种植面积达50万亩,总产量23亿公斤,收入20亿元。

与技术创新同步的是,寿光市加大了市场开发和市场建设的力度,初步建成并完善了蔬菜市场支撑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市先后建设了各类大型专业市场30多处,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0家,带动了蔬菜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农村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寿光人还在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基地,从而形成了以寿光专业批发市场为主导、乡镇集贸市场为辅助、生产资料市场相配套、与全国大城市连接的开放型的蔬菜市场体系。寿光先后在国内18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与20多家外省市市场结成“姊妹市场”、“友好市场”。1995年6月,开通了寿光至北京的“绿色通道”;在北京、哈尔滨、沈阳、苏州、香港以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都设立了“寿光蔬菜专卖区”,形成了以“绿色通道”、海上“蓝色通道”、空中“蓝天通道”、“网上通道”为主的立体销售网络体系。

在市场扩大之后,专业化分工得以扩展。在寿光市,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了大批蔬菜运销户和80余家交易中介商,其交易量占到了蔬菜市场交易总量的一半左右。外地的客户来寿光收购蔬菜时,一般先找市场上的中介商,通过中介商收购、装车,有必要的话,再进行简单的包装。中介商只是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客户再直接把资金付给卖方。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推进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市、乡(镇)、村三级市场价格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关联。(3)中介商方便了交易的进行,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加入。随着垂直分工的深化,产业分工也开始得到推进,寿光市出现了竹竿竹器、农机、种子、农药等10大专业批发市场。在乡镇驻地、基层供销社建立了化肥、农膜、农药供应站。同时,还以市科技服务中心为依托,以乡镇农技、科普部门为网络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科技市场。

随着分工的深化,组织模式的创新也在同步进行。在市场建设之后,单个农户面对市场感受到了自身力量的不足。首先,他们感到自身难以确定生产的品种结构,也很难引进新的品种。根据今年的市场价格去决定明年的生产,经常出现失误。(4)在调研的过程中,农户显示出诸多的无奈。市场上蔬菜品种太多,价格变化得太快,农户感到无所适从。在这种无助的情况下,农民一方面乞求运气的光顾(5),另一方面也开始和周围的亲戚朋友进行商量,并尝试依靠传统血缘关系建立新的组织。另外,农户难以掌握各种蔬菜的生产技术。有时候,农民选择了一种自认为有市场前途的品种,但是又不知道怎么生产。因此,在一些种菜能手身边,总是有一些热情的请教者。这可以视为技术交流协会最初的雏形。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单个农户销售成本太高,市场谈判地位太低。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个农户家庭,为了卖菜,必须有两个劳动力在晚上一点钟左右奔赴市场,一般要到第二天的早上七、八点钟才能完成交易。整个交易量却只有200~300斤蔬菜。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少数地方开始出现一些自发的组织,由几家农户联合进行销售。每家每户每天只出一个劳动力组成一个临时性组织,负责蔬菜的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但是,这种组织在当时还处于初期的自发阶段,有待规范,有待推广。

8.2.4 第四阶段(1997年至今)

这一阶段自1997年至今,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市场范围得到了拓宽,从国内市场拓展到了国际市场;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初步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产业内各种分工得到深化,各种组织模式进一步完善。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其他地区、尤其是周边县市的强大竞争压力。寿光市现在80%以上的蔬菜生产集中在“冬暖式大棚蔬菜”,在冬季生产反季节蔬菜。这项技术最早由寿光农民在1989年发明,当年生产的黄瓜平均价格达到8元/斤(当时的猪肉价格在5元/斤左右),每亩蔬菜收入平均在3万元左右。由于寿光市的成功,全国平均每年有30~40万人来寿光参观考察。寿光市无偿地提供和推广了自己的技术,平均每年有4000多人在外传播冬季蔬菜生产技术,遍布全国20个省市。基本上整个中国的北方都开始生产冬季反季节蔬菜,随着供给的急剧扩张,冬季蔬菜价格一路下滑。同样以黄瓜价格为例,2001年的(产地)价格已经下降到了1元/斤左右。寿光农民种植蔬菜的收入明显下降,平均一亩蔬菜的收入下降到3000元左右。在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和1989年的收入简直无法比较。政府和农民改变蔬菜流通状况的愿望非常强烈。

寿光市蔬菜产业最大的两次滑坡分别在1998年和2001年的冬季。1998年冬季光照好、阴雨天少、病虫害少,全国蔬菜产量高,价格下滑。1999年,南方受到了自然灾害,蔬菜几乎绝产,北方菜得以畅销。2000年春节前后,两次阴天超过半个月,因此蔬菜产量不高,价格有所回升。2001年冬天,出现了40年不见的暖冬,蔬菜产量急速增加,蔬菜供应大大超过需求,蔬菜价格又出现大的滑坡。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寿光市选择了突围的办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蔬菜产业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大力加强市场建设,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寿光先后与美国、荷兰、法国、瑞士、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一批国际农业高新技术和名优品种在寿光落户推广,有10多个国家在寿光建立了经销公司、各类基地或者办事处,先后成立了寿光先正达、香港万友等20多家合资、独资企业,引进了国外300多个农业新品种和30多项新技术,筛选推广了200多个名优稀特品种,其产品不仅进入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而且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寿光先后有300多名菜农走出国门,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创办蔬菜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设立经销公司11家,年经营额达2000万美元以上。全市有上百种农产品通过加工进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批深加工、精包装优质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2000~2003年,寿光成功举办了四届蔬菜博览会。仅2000年的第一次博览会上,就与国内外客商签订协议230多个,协议合同额达11.9亿元。通过国际蔬菜博览会,寿光加快了蔬菜产业国际化、标准化的步伐,有助于更快提高寿光蔬菜产业技术、种植质量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水平。2003年4月20日开幕的第四届国际蔬菜博览会协议投资额超过30亿元,引资额超过24亿元。

二是提高蔬菜产品质量,走标准化生产的路子。1997年,寿光在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市之后,制订实施了《寿光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方案》,落实了“农业产业化、生产科技化、结构高级化、发展持续化和城乡一体化”的任务和措施。寿光蔬菜由反季销售、扩大产量,转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国际化销售。不但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定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还通过国际蔬菜博览会全面开展资金、技术的国际合作,将产业拉出低谷。政府积极治理农产品生产环境,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业进行了关停并转;对列入省市政府限期治理的8家企业,投资2亿多元进行了集中治理,建起了一批污水综合处理设施;对城市综合污水,投资2500万元建设了占地2450亩的芦苇湿地法污水处理场。2001年,寿光投资1000万元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了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各乡镇示范基地和专营区建立了质量检测站,开展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使用、产后加工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过程监控;在21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配备了农药残毒速测仪;推广了农药残留检测卡,对生产和流通中的蔬菜随时进行抽样检测;狠抓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清理整顿,不断规范化肥、农药市场。目前,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达20多万亩,已经有20个大类、100多种蔬菜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有“欧亚特”蔬菜、“洛城”蔬菜、“王婆”甜瓜、“荣名”葡萄、“乐义”蔬菜等10多种农产品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有19种农产品在全省首批获准使用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三是提高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首先是推动各类中介组织的发展,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逐步组建了各种购销公司、经纪公司、运销专业户等中介组织1.7万个,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它们的建立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加强了农户与市场的连接。其次是推动“公司+农户”模式的发展。寿光市先后投资一亿多元,改造和新建了60多家速冻、保鲜、脱水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企业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与蔬菜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型和半紧密型的经济联系,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第三,完善“市场+农户”的组织模式。寿光在我国首创了通过发展农产品市场,特别是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其初期基本运行方式是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场所,由菜农、外来蔬菜供货商为主所形成的供货组织为一方,由多种运销批发贩运商、蔬菜销售区的商业组织等组成的购货组织为另一方,通过各种中介组织组成的中介,实现双方交易,使农户小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有效对接。为了克服产业化经营发展初期所形成的“市场+农户”模式所存在的农户种菜风险较大等弊端,更好地适应蔬菜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寿光逐步发展了“农户+基地+专业市场”、“农户+园区+专业市场”、“农户+专业协会+专业市场”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寿光市的蔬菜产业区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上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基地化种植。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围绕蔬菜产业,发展起大量的专业乡(镇)、专业村和专业户。在具体形式上,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专业村,通过进一步扩大规模,不断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水平;通过发挥批发市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邻近乡镇大力发展规模生产,逐步形成专业乡镇、专业村。在生产布局上,打破过去零散的土地承包方式,进行连片、大面积的土地开发经营,推动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在发展蔬菜生产中,全市重点规划建设了大棚菜产区、韭菜产区、食用菌产区、创汇菜产区、粗菜产区以及无公害蔬菜开发区,这六大基地蔬菜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80%以上。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推进了农业产业区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