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外的“蜂起”当今世界,文化创意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高端产业。实践证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据称,此举将解决文化创意产业普遍遭遇的缺乏人才的难题。200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实现增加值603.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8%。

二、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

(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外的“蜂起”

当今世界,文化创意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高端产业。实践证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展现了一幅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热烈景象。从国际上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日本人喊出了“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韩国人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美国人则发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

英国素有“创意产业鼻祖”的美誉。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产业是英国发展最快的产业,1997~2001年间,创意产业年增长率达到8%,是同期英国总体经济增长(2.6%)的3倍多。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已达到1 125亿英镑,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5%。2002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2002年6月,创意产业雇佣总人数为190万,其后继续增长,成为该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2003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指出,以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事实上,目前英国的创意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8%,全国创意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在伦敦就集中了50万从业人员。许多享誉世界的品牌,如苹果的IPOD、宝马MINI汽车的创意灵感都来自英国设计师,英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创意之都。

美国是世界上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美国人认为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没有创意,就没有新经济。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1998年明确指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据统计,到2001年,美国的核心版权产业为国民经济贡献了5 351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4%。

日本是亚洲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据2003年5月7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内容产业国际战略研究会提供的数据,2000年日本内容产业市场规模已占全球第二位,2001年产值高达963亿美元(美国2001年为3 445亿美元)。日本是最近十年崛起比较快的动漫产业国家,动画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六,动画产品出口值高于钢铁出口值4倍,动漫产业出口居世界首位。

韩国在金融危机以后,金大中总统提出通过动漫推动经济发展。如今动漫产业已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产值是中国的30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其影视、音乐、手机及网络游戏出口超过钢铁业。

img35

(二)国内主要城市争装“创意引擎”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浪潮,正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涌来,不断地“拍打”着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萌芽出现在2002年,当时,经营不善的原杭州蓝孔雀化纤厂停产并将旧厂房对外出租,低廉的房租和巨大的空间随后吸引了一大批设计师和艺术家入驻。这个破旧厂房于是也有了一个时尚的新名字:LOFT49。LOFT原意是建筑中的阁楼,现已逐步演变为利用工业旧厂房和旧仓库开阔、宽敞的空间,来打造充满个性、富有感染力的新型文化创意型产业的聚集地。LOFT作为一种城市旧工业向新经济转变的新理念、新途径,被西方各大都市纷纷采用,并成为现代都市创意产业的代名词。最近几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各地经济争装“创意引擎”,文化创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香港: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号称“亚洲创意中心”。2000年香港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0%;到2002年3月,创意产业聘用的员工超过9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的3.7%,创意产业产值为250亿港元。2004年5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启动2.5亿港元成立基金,推出“设计智优计划”,并成立“创意及设计中心”,汇聚各方人才。

北京: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已明确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未来支柱产业之一。自2006年起,北京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北京重点扶持影视、出版、演出、艺术品经营、动漫、网络游戏等6大行业,重点建设6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北京市政府还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据称,此举将解决文化创意产业普遍遭遇的缺乏人才的难题。200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实现增加值603.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8%。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海淀园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石景山数字娱乐产业基地、雍和文化园、电子城798文化基地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上海:上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动作最大,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规划》及《上海城市创意指数》等政府文件,长远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全市GDP的10%以上。市政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上海建成亚洲最有影响的创意产业中心之一;用20年左右的时间使其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创意产业中心之一。上海创意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建立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上海开发改造和利用了100余处老工业建筑,对老厂房、老仓库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如泰康路视觉创意设计基地、昌平路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生产基地、杨浦区滨江创意产业园、莫干山路春明都市工业园区、福佑路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心、共和新路上海工业设计园、“八号桥”时尚设计产业谷和天山路上海时尚产业园等。上海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游戏及动漫画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制作五大行业。自2005年开始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至2006年底短短两年间,上海市挂牌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从最初的18家发展到75家,年均增长率高达200%之多。从最初在不起眼的废弃老厂房、老仓库中萌芽,到目前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折射出上海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发展创意产业的高涨热情。

深圳:深圳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由设计带来的系列相关产业,即印刷产业、动漫产业、建筑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等产业。2004年,深圳举办了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打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展示、交易和信息平台,同时扶持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圳市推出一系列的补贴和奖励措施。该市对企业为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向银行借贷资金,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贷款贴息,贷款发生时效可追溯到申请时前三年。对原创动画作品,深圳按其发行销售收入的5%~10%给予奖励;对获得重大突破性成就的,给予100万元以上的奖励。符合条件的动漫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者软件企业,享受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或者软件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另外,对入驻动漫基地的企业实行房租补贴,补贴标准最高为企业应缴纳房租的50%。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祁述裕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总体较弱。在15个国家排名中,美国位居首位,竞争力指数为0.87,而中国竞争力指数为0.22,是美国的24%。我国排在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等国之后,列第15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之所以不强,除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体制性障碍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繁荣的根本出路,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虽然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发展还是相对迟缓,不但落后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原有文化体制具有高度的集中性、计划性,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由政府包揽,并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在发达国家中属于商业形态的文化产业,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意识形态的东西存在,被政府完全垄断,导致了文化产业无法完全开放,影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适当分开,打造市场主体,构建产业发展环境。如何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问题。

2.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中国之所以在创意设计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保护好原创,知识产权受到严重的剽窃。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是以知识产权的转化为机遇,使创意能够产业化,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我国在文化技术方面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很少,除了汉字编码字符集和VCD等少量标准被纳入国际标准外,至今尚未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自己的标准系统。近十年来,我国的音频、视频相关产业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媒体应用市场。但是,在音频、视频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方面仍是一片空白。

3.产业链不完整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模式不完整,没有形成有序的产业链条,各项产业均表现为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集群性、发散性发展路径。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加强各行业的合作和联动,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日本为例,动漫产业是其最主要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其最重要的出口产业之一。日本动漫整个产业的运转如同一个有序链条。首先是漫画原创作品出现,紧接是平面出版物的出版,如果作品受到欢迎,则拍成电视动画片、电影,最后是动漫衍生产品的推出,以及品牌授权和服务。除了卡通商品,动画片还涉及电影、音乐、出版、游戏,甚至主题公园等,而这些依附动画片的其他产业的繁荣反过来又会提高和促进动画作品本身的知名度,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4.创意园区缺乏整体规划

随着创意产业在全球的兴起,我国一些城市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很多城市创意园区常常重复建设,与自身所在城市的特点联系不够紧密。如大连市有15家动画产业基地,上海计划到2010年建设100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但是这些创意产业园大部分功能定位不明确,重复情况较多。目前,创意园区是各个城市自发建立的,有些园区盲目跟风,国家在总体宏观调控上还比较薄弱,缺乏像英国发展创意产业那样的长远规划。

5.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其他传统产业一样,离不开对一定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文化资源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民族传统中,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属于本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体现出来,形成社会财富。

文化资源具有动态性、非独占性和地域性,一旦被开发出来,就变成了一种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而其地域性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弱化。这就意味着,谁的创新能力强,谁具备创意能力,谁就能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而这正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所缺少的。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故事《花木兰》,被美国迪斯尼制作成动画片,创造了2 3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却没有支付任何知识产权或资源使用费,花木兰这一文学人物形象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花木兰》几千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令许多国内动画制作者汗颜。日本电脑游戏商光荣公司也开发了《三国志》游戏产品,至今热销中国及北美市场。前段时间又发生了日本公司抢注中国四大名著游戏商标事件。中外这种文化产业化意识和市场运作能力上的差距,值得我们深思。

6.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从最根本上讲,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的匮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分析指出,因为创意出自人,因此培养一流的创意人才,增强创意产业高端人才与团队集聚,是培育创意产业的关键。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和创意氛围。其中急需两大类人才:通晓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管理者和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而“氛围”则在于创立一套激励全民创意的机制及评判标准。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员总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而目前上海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0.1%。目前,我国创意产业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极大阻碍了这个新兴产业的就业增长和利润增长。据悉,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需要相当多的创意人才,尤其是多媒体设计人才缺口高达8万多名,这就严重阻碍了创意产业的发展。据对北京、上海、广州广告业的调查发现,广告公司对创意人才的需求缺口已达到7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10种新职业中,作为创意人才之一的商务策划师名列首位,在职场上,该类人才缺口每年有10万之多。创意产业内人才的需求缺口将会随着这一市场的发展而急速扩大。

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由于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文化单位被看做事业单位,缺乏文化生产和经营的内在动力,人们市场竞争意识薄弱,观念陈旧,造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建国50多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中,直到1993年才由上海交通大学创立中国第一个“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每年仅招收30名学生。这对于全国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是大学里的传统专业。美国有30多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学、艺术管理学等专业。丰富的人才是其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较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7.资金投入不足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文化创意企业投资渠道单一,基本上靠自身滚动发展,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