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供应端与需求端双重作用下的“箱鼠”效应

供应端与需求端双重作用下的“箱鼠”效应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4 ARSC供应端与需求端双重作用下的“箱鼠”效应3.4.1 涉农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就物流管理而言,产业动态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一个产业网络中,物流和信息流会沿着供应链向上游发生系统性的延迟与扭曲,也就是所谓的“牛鞭效应[21]”。3.4.3 涉农供应链中的“箱鼠”效应蛛网效应和牛鞭效应都不是供应链成员所希望的。

3.4 ARSC供应端与需求端双重作用下的“箱鼠”效应

3.4.1 涉农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就物流管理而言,产业动态学(industrial dynamics)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一个产业网络中,物流和信息流会沿着供应链向上游发生系统性的延迟与扭曲,也就是所谓的“牛鞭效应[21]”(Bullwhip Effect)(Lee,Padmanabhan and Whang,1997)。对供应链内的厂商而言,个别成员并无法独力解决与整个产业与产品流程相关的系统性成本;相反地,厂商应该从“完全成本法”(Total cost approach)重新思考销售、采购及库存等政策甚至整体供应链的流程及架构才能有效地降低产业动态的冲击(Cavinto,1992)。

“牛鞭效应”是对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扭曲传递的一种形象的描述。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缺乏沟通和信任机制,需求信息在沿着供应链向上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曲解。其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而且离终端顾客越远,这种放大效应越明显。

3.4.2 农产品供需的蛛网效应

1)“蛛网定理”的基本涵义

“蛛网定理”是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Kaldor提出并命名的。农产品中大半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有一定的刚性,当市场上供不应求,就会涨价;供过于求,就会跌价。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其供给在短期内缺少弹性。涨价,其供给不能立即增大;跌价,供给也难立即减少。农产品供给的调整,要等几个月或一年以后。因而,逐年来看,如果今年供过于求,农产品市场价格会低于供求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到了明年,生产者因今年价低而减少了供给,可是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又高于均衡水平。因此,即使农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基本上是稳定的,其市场价格也未必能趋近于供求平衡的均衡水平,很可能是逐年上下波动。

2)蛛网模型下商品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如图3-4所示)。当市场由于受到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

img21

图3-4 收敛型蛛网

假定,在第一期由于某种外在原因的干扰,如恶劣的气候条件,实际产量由均衡水平Qe减少为Q1。根据需求曲线,消费者愿意支付P1的价格购买全部的产量Q1,于是,实际价格上升为P1。根据第一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1,按照供给曲线,生产者将第二期的产量增加为Q2。在第二期,生产者为了出售全部的产量Q2,接受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P2,于是,实际价格下降为P2。根据第二期的较低的价格水平P2,生产者将第三期的产量减少为Q3。在第三期,消费者愿意支付P3的价格购买全部的产量Q3,于是,实际价格又上升为P3。根据第三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3,生产者又将第四期的产量增加为Q4。如此循环下去,如前图所示,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的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恢复到均衡点E所代表的水平。

由此可见,图中的均衡点E所代表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也就是说,由于外在的原因,当价格和产量偏离均衡数值(Pe和Qe)后,经济制度中存在着自发的因素,能使价格和产量自动地恢复均衡状态。在图中,产量和价格变化的途径形成了一个蜘蛛网似的图形,这就是蛛网模型名称的由来。

从图中可以看到,只有当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即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较为陡峭时,才能得到蛛网稳定的结果,相应的蛛网被称为“收敛型蛛网”。在这里,我们看到,除第一期受到外在原因干扰外,其他各期都不会再受新的外在原因干扰,从而前一期的价格能够唯一决定下一期的产量。按照动态的逻辑顺序,我们还看到,生产者错误地根据上一期的价格决定供给量,消费者被动地消费生产者提供的全部生产量,而价格则由盲目生产出来的数量所决定。

第二种情况下,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相应的蛛网被称为“发散型蛛网”。而第三种情况下,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相应的蛛网被称为“封闭型蛛网”。其形成在此不再赘述。

3.4.3 涉农供应链中的“箱鼠”效应

蛛网效应和牛鞭效应都不是供应链成员所希望的。理想的情况是两者均未发生,而最糟糕的情况则是两者同时发生(见表3-3)。

表3-3 蛛网效应与牛鞭效应的交互

1)“箱鼠效应”的基本涵义

本书从歇后语“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A mouse in a bellows/pressed from Both ends)中提炼出“箱鼠”一词,用以泛指经济主体所处的尴尬的、被动的、首尾无法兼顾的局面。而“箱鼠效应”(简写为Mib-Pfbe)在此具体是指:来自涉农供应链下游的牛鞭效应(Bullwhip)与来自涉农链上游的蛛网效应(spider web)在特定条件下交汇和叠加,严重加剧涉农链中原材料与产成品库存的过量堆集,并强烈诱致相关主体的违约动机和行为,导致相关节点(特别是涉农链中游的核心企业)面临无法有效平衡供应与需求、能力与战略、财务收益与关系稳定性、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极其尴尬和严重困难的局面。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人之所以高尚,也许是因为所受的诱惑不够大”。而在涉农链中,一些系统性的因素叠加形成的极端效应,对一些经营主体造成了足够大的“诱惑”,并诱使之成为“风箱里的老鼠”,如何在首鼠两端的困境中选择,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2)“箱鼠效应”的一个基本式:基本条件与假设

(1)基本条件之一:存在着来自涉农供应链下游的牛鞭效应(Bullwhip)和来自涉农供应链上游的蛛网效应(行为者的羊群效应),且两者在涉农供应链中游龙头企业处交汇和叠加(见图3-5)。

img23

图3-5 箱鼠效应

(2)基本条件之二:通常两者之间遵循不同的条件和准则,而且一个短周期,一个长周期,当特定时段两者峰值交汇重叠时,箱鼠效应发生。

(3)基本条件之三:涉农供应链中游存在产业属性分离点。即农产品(原料)与涉农加工制造品的属性分离。两者各自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对比状况显著不同。

(4)假设1:涉农链上存在不对称回购:即核心企业就产成品与下游节点存在回购协议,但是,核心企业如原料过剩,却不存在一个回购协议将库存压力返回给农户。这一假设基本符合现实。

(5)假设2:假设社会库存为零,农户库存为零,只有供应链节点库存,农产品要么以原材料库存形式存在,要么以加工制成品库存形式存在,无论原料和产成品无其他出路与用途。这是一种纯净的假设,以最本质的方式剖析箱鼠效应。

3)“箱鼠效应”的表现和基本机理

“箱鼠效应”来源于牛鞭效应与蛛网效应的交汇和叠加。一般而言,牛鞭效应分为形成和出清两个阶段,而蛛网效应的周期性循环中表现为价低量高、价高量低两个阶段。因此,可以根据阶段性交汇的不同,分四个组合区间进一步深入分析“箱鼠效应”的表现和机理(见表3-4)。

表3-4 箱鼠效应的基本表现

以下从四个区间分析涉农供应链“箱鼠效应”的表现和基本机理。

A区【危险区】:当蛛网效应与牛鞭效应分别从上下游作用,在特定时点(或时段)同时波及中游的龙头企业,并且是牛鞭效应的堆积形成阶段与蛛网效应的价低量大阶段刚好交汇,此时A区形成。这时,涉农链沿下游向上游存在逐级放大的需求,而同时涉农链上游存在着向中游释放过量供应(原材料)的强烈动机(即使低价)——可以说,不真实需求信息下龙头企业的扩大采购,与谷贱伤农环境下供应源寻求出路一拍即合(不谋而合),畸形的购销两旺下孕育着巨大的危机。该区的基本特征是,农户贱卖农产品,而农产品原料的单位成本的下降和来自需求端放大的产成品需求,刺激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的超量采购,并启动产能扩大成品库存,而当需求信息的歪曲性逐渐暴露时,原材料与产成品已成双重堆积之势,对龙头企业乃至整个涉农的损害加剧。

B区【风险区】:当涉农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堆积形成阶段与蛛网效应的价高量少阶段交汇,此时B区形成。该区的基本特征是:在供应不足的总体环境下,农户惜售农产品,而来自需求端放大的产成品需求信息,刺激着龙头企业即使在农产品原料单位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也采取多种措施抢购农产品原料。但龙头企业是否能完成其扩大的采购计划,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结果是随机的。而龙头企业在非合同模式下的抢购成功,通常也意味着以更高的成本垒筑原材料与产成品的双高库存(低效库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附加有严格的量价合同,那么龙头企业显然希望农户严格遵守合同,这样龙头企业就可以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买契约规定量的农产品——当然,对高于契约规定量(高于实际需求量)的部分它将被迫以高于合同价的价格购买而蒙受损失。可以说,农户守约,则会在客观上降低牛鞭效应对核心企业的损害(主要是成本方面)。而从农户角度看,在B区下,合同对数量与价格规定的越严格,越可能成为农户追逐其个体私利的束缚。当然,此时农户有着强烈的违约动机。而一旦违约,其后遗症将延续影响下一期的合作及在企农信任关系上留下污点。总而言之,在B区下,除非农户违约且龙头企业抢购失败(不幸中的万幸),否则将出现龙头企业利益受损,或者涉农链企农关系受损的局面。

C区【随机区】:当涉农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堆积出清阶段与蛛网效应的价高量少阶段交汇,此时C区形成。该区的基本特征是:来自需求端的牛鞭效应被认识并被修正,涉农链中游的核心企业致力于消化和处理冗余的库存,被迫将原材料的采购需求显著压缩到正常水平以下,以求得基本的能力平衡,维持基本的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声誉等。但是在农产品原材料供应高度不足的总体环境下,维持最低的原材料供应也存在着不确定性,随行就市的采购即使成功,单位成本必然上升。在该区下,涉农链合作关系及稳定性受到重大影响,但其最终的结果是随机的。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存在着一个严格的量价合同,那么龙头企业的态度显然是矛盾的:它希望农户严格遵守合同的价格条款,这样就可以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买农产品;但它不希望遵守合同的数量条款,这样自己可以缓解库存压力。这里会有一个现实的博弈。从另一方面(农户角度)看,在C区下,农户有着强烈的违约动机,从而使企农合作与信任关系存在潜在风险。

D区【压力区】:当涉农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堆积出清阶段与蛛网效应的价低量大阶段刚好交汇,此时D区形成。这时,虽然农产品原材料的单位成本显著下降,但是涉农链中游的核心企业因忙于消化和处理其前一历史期遗留下的多余的库存,被迫将原材料的采购需求显著缩减到正常水平以下,而这实质意味着一种机会损失(倘若,龙头企业先前没有贸然闯入牛鞭效应的误读中),但如果在严格的量价合同模式下,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当地政府等显然希望(甚至施加压力促使)龙头企业严格遵守合同:①与农户的原材料采购合同。这时核心企业实质上将蒙受两种损害——来自数量上的和来自价格上的:也即龙头企业被迫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购买高于实际需求量的原材料。可以说,在C区下,合同对数量与价格规定的越严格,越可能成为龙头企业的束缚。当然,此时龙头企业有着违约的双重动机:降低牛鞭效应的损害,以及缩减蛛网效应的机会损失。②与下游节点的产成品回购合同。

4)箱鼠效应的其他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只是从相对静态、交汇式视点讨论了箱鼠效应的基本而简化的形式。但是,考虑到各自子阶段间互相影响及转化,及两者在时段上非交汇时的情景,那么,牛鞭效应与蛛网效应的相互影响是动态的、复杂的,不仅仅表现为箱鼠效应。如果在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再加入产地与销地的农产品各级收购商、经销商等环节,那么就构成了该模型的增广(augmented model)模式,将使讨论更细致。如果讨论中考虑到牛鞭效应与蛛网模型的各期间的互相影响,那么是一种动态和复杂的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