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工贸易

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工贸易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呈现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势头,可以预料,高科技产业加工贸易将是我国加工贸易业务中的一支生力军。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是及时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成功,加工贸易是主导产业。新加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70%,而其中80%为加工贸易出口。

第五节 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工贸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其生产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与传统产业的梯度转移不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跨越式转移,促进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兴起。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省等抓住机遇,一跃成为全球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呈现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势头,可以预料,高科技产业加工贸易将是我国加工贸易业务中的一支生力军。

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蓬勃兴起及其内涵的变化

(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发展迅速

1.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蓬勃兴起。

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升级,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出现勃勃生机。目前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制造业产值的比重的30%以上,世界制成品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业已达到20%,OECD国家平均已经接近40%。

经济全球化取得新的突破,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趋势更加明显,推动了生产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生产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门类。目前,发达国家制造业中有50%的产品是为出口而生产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比率更高。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均是其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在贸易方式上大多采取进口复出口或者海外加工直接转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和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从事生产、科研开发到融资、销售,都在很大程度上采取国际化运营,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2.高新技术产业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加快。

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梯度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跨越式转移。新加坡、韩国和我国台湾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承接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发加工和其他配套业务,产业升级实现了成功的跨越;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又出现了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

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是及时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成功,加工贸易是主导产业。台湾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4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37.5%;信息产业列全球第三,集成电路列全球第四;信息产品中有9项产量居全球第一,排名全球第三位的合计有17项。这大大增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新加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70%,而其中80%为加工贸易出口。其高新技术产业绝大部分为跨国公司转移而来,在亚洲“四小龙”中居于领先地位,其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3.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

亚洲金融危机没有改变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相反进一步加快了世界产业升级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进程,包括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在内的新兴经济也都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可以预见,未来全球在高科技上的争夺会更趋激烈,高新技术产业会呈现更加蓬勃发展的势头,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日益成为主导的贸易方式。

(二)现代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产物

1.现代加工贸易与传统加工贸易的区别。

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产业转移与再转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和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不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属于一种高层次水平分工,产业主体变为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尤其是日益向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以前的产业分工与转移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现在科研开发、产品设计、融资、销售等都趋于国际化;跨国公司继续成为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但中小高科技企业国际化势头惊人,其力量不可小觑;传统产业转移主要着眼于东道国(地)的劳动力优势和区域优势(地理上的便利性),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更注重东道国(地)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研究开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劳动力优势、交通便利性已退居次要地位;另外,在科技革命的新形势下,现代加工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实现形式,愈益与全球经济、产业分工、技术合作等紧密结合,传统的外发加工的概念已无法体现其丰富的内涵。

2.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区分已没有实质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现代产业分工和国际交换的重要载体,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区分开来已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事实上,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制成品占主导的贸易方式也是加工贸易,这是二战后部门内分工和公司内贸易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加工贸易更是其产业分工与本质的要求,只不过发达国家在进出口统计上不作这样的区分而已。

3.我国加工贸易与国际上的加工贸易实质上并无不同。

有人强调,我国加工贸易有特定的含义,与国际上广义的加工贸易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给予了加工贸易特殊优惠政策。实际上,通过前文的有关研究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我国的加工贸易在本质上与国外的加工贸易并无区别。对进料加工复运出口采取保税政策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差别仅在于保税方式不同而已。我国加工贸易所采取的保税监管的做法,并不是一项优惠政策,而是一项国际通行做法。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新机遇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面临两大机遇:一是沿海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二是内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承接沿海地区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提高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程度。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及加工贸易近20年发展所积累的经验,使我们完全有能力抓住这一新的机遇。

(一)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为抓住新的国际机遇打下了基础

我国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抓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两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使我国外贸、外资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有力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使我们告别了封闭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入到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工的行列,大大加快了产业升级进程,特别是促进了出口产业的升级。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出口中80%左右为资源密集型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导;到80年代末期,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已上升到70%左右,并实现了出口结构由资源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转变,我国原有的工业优势部分转化为出口竞争优势,轻纺工业的综合比较优势迅速提升并得到较好发挥;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构成进一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双高”方向发展,特别是加工贸易向技术、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取得突出进展,按国际通行标准计算,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所占比重已接近40%。

目前,已经出现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及其加工环节的势头,欧、美、日跨国公司正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微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精密机械等加大投资;通过多年来发展加工贸易在技术、人才和资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综合积累,国内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崛起,如深圳开发科技从电脑磁头的外发加工业务起步,目前已可以独立研制电脑核心部件之一的硬盘驱动器,而世界上能够独立生产硬盘驱动器也只有美、日、新加坡等为数不多的国家。这充分说明,加工贸易的升级已经为我国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独特优势

当前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也有独特的优势。

1.我国的科技与知识优势。

同东南亚、拉美、东欧等相比,我国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与人才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我国基础研究实力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技术人才丰富而廉价,是吸引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最有利条件,也是跨国公司最看重的因素。

2.我国的区位优势。

目前,香港特区正在致力于数码港的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步伐;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相当实力,但进一步发展与升级已面临着人才、市场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制约;我们具有科技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但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和市场营销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加强我国两岸三地在高科技产业间的合作,有利于彼此的共同振兴。台湾高科技制造商已开始向大陆转移部分加工环节,进一步加强合作,包括承接台商这类加工贸易投资和订单,必将对大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扩大出口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日本、韩国、新加坡与我国相邻,经济联系密切,我们也有条件继续承接其向我国转移的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及有关加工环节。

3.我国有较强的加工能力和工业基础。

4.我国加工贸易近20年的大发展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培养了人才,开辟了各种渠道,必将成为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将大大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1.从加工贸易起步,不断积累各方面基础,是加快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条可行途径。亚洲“四小龙”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证明,从加工贸易起步,不断积累技术、人力资源、产品开发设计、市场营销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地区实现工业化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之一。在技术飞速发展、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贸易开放已成世界潮流的新形势下,关起门来搞工业的条件已经一去不复返,依靠高度保护和完全限制进口已不合乎潮流,其结果很可能是保护落后,走开放式发展道路已成为我国工业的现实选择。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程度很高,我国要振兴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充分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动态跟踪追赶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先进水平,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可行途径。

2.发展加工贸易与自主技术创新相互促进。一些国家、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通过加工贸易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并积累动态的综合技术基础,与自主技术创新不仅不矛盾,而且完全可以合理结合。不断跟踪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有了一个现实的高起点,并始终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源;同时,科教基础好、自主创新能力强必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消化吸收能力,并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技术创新,使技术引进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中国台湾、新加坡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吸收跨国公司投资、发展加工贸易的成功,也是自主技术开发和积累的成功。

3.只要有良好的政策导向,加工贸易升级是必然趋势,同时还能带动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

4.力争实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方向的跨越。根据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和现在具备的条件,如果政策调整到位,我国完全能够抓住新一轮国际产品转移的机遇,在出口产品结构前两次成功跨越的基础上,尽快实现第三次跨越,即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向的跨越,到2010年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到30%—40%。这样,不仅我国出口、利用外资可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我国产业结构将出现重大飞跃,经济现代化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赶上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的时代潮流。

三、抓住机遇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的对策

(一)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1.国有企业没有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加工贸易的历史作用以及在未来产业结构升级与外贸、外资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最大不足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大量走私、冲击国内市场、增加税收不多等等,而是国有企业没有成为参与加工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不是国有企业而成为加工贸易主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机制僵化和市场适应性差,而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未取得突破、国有大工业还长期依赖传统的高度保护和垄断经营来生存和发展,无法适应加工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人们往往认为加工贸易导致重复建设、冲击国有工业企业、对国内工业关联效应差,其深层次原因也在于此。

2.我国初级形式的加工贸易与发达国家高级形式加工贸易的主要差异。

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和体制的束缚,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从总体上看还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加工贸易,与发达国家和某些新兴工业化地区比,存在以下差异和不足:

(1)产业层次不同:发达国家加工贸易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为主,处于较高发展层次;我国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处于较低发展层次。

(2)加工深度不同:发达国家加工深度较高,典型的例子是日本,其进口原材料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出口,总体上进口料件所占比重要低得多;由于国内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实力弱小、产业配套能力差,我国加工贸易加工深度低,进口料件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尽管加工贸易增值率近年来已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

(3)在加工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加工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在其国内的加工贸易中大多也是以本国企业为主导的(如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则是在加工贸易长期发展过程中本地企业逐步积累实力改变了被支配的地位;而我们参与企业由于实力弱小,大多处于被支配地位,影响了加工贸易综合效应的发挥。

(4)市场营销能力的差异:我国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低下,加工贸易营销绝大部分依赖外商;而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市场营销主要由自己控制,港台地区和韩国、新加坡开始时高度依赖外商,以后逐步培育了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增强了对市场营销的支配能力,如香港对内地的加工贸易,港商就主要控制了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

(二)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的思路与政策选择

1.发展思路。

目前,我们仍有必要像前两次那样,大胆开放,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新机遇,积极发展加工贸易。鉴于我国产业结构将长期保持多样化特性,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与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可以并行而不相矛盾。同时,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地区布局,也应重点鼓励沿海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有力配合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振兴;将沿海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扩大中西部开放,解决中西部就业矛盾,同时加快中西部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2.完善加工贸易监管。

这还有很大潜力,要加快建立科学的现代海关监管体系与制度,加大海关在加工贸易监管上的权利与责任,逐步由海关实行统一管理,引入现代海关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计算机联网,实行更加简便、高效、严密的管理。

3.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加工贸易税收、外汇、进出口商品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应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4.逐步推进贸易开放。

以加工贸易名义走私严重的一个根源在于,我国进口高关税、高保护,必须结合改革开放的总体进程,稳步推进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总水平,也为改进加工贸易监管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5.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

借鉴国外科学工业园的经验,将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成规范的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我国通过加工贸易承接国外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在规范监管条件下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从而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突破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6.选择开放式发展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走开放式发展路子,有必要大幅降低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关税,参与WTO信息技术产品协议,这既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也为我们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创造政策条件。

7.大胆开放,完善政策。

为了抓住新的国际机遇,我国有必要对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进行系统的反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有利于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更高程度参与加工贸易的政策,加快加工贸易由低级向高级形态的转变;同时,有必要推出新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举措;整体规划,配套推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加快振兴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当前和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