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地储备制度的监督评价指标及说明

土地储备制度的监督评价指标及说明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0.1.2 土地储备制度的监督评价指标及说明1.经济效益指标1)地方财政收入反映土地储备制度运行的直接经济效益。8)商品房价格指数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房产市场的调控作用。9)第三产业比重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2)人均GDP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10.1.2 土地储备制度的监督评价指标及说明

1.经济效益指标

1)地方财政收入反映土地储备制度运行的直接经济效益。

2)国有土地资产总量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土地供应总量的调控能力。

3)城市土地利用系数指标为城市已利用土地与城市土地总面积的比值,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土地利用的促进作用。

4)土地生产率及单位用地社会总产值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程度。

5)土地交易量指标用年土地交易总量(亩)表示,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一级土地市场的推动作用。

6)土地价格指数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土地市场的调控作用。

7)房屋开发投资总额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房产市场的影响。

8)商品房价格指数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房产市场的调控作用。

9)第三产业比重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

2.社会效益指标

1)城市化水平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社会发展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人均GDP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3)人均住房面积,为居民提供可负担住房是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目标之一,该指标反映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

4)人均公共用地面积包括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5)城郊人均耕地面积反映土地储备制度对城郊耕地的保护作用。

6)土地犯罪案件这一指标与土地储备效益呈反向关系,实现公开持牌交易的制度执行得越好,土地犯罪案件就越少。

3.生态环境效益指标

土地储备制度对生态环境效益的体现比较间接,用以下这些指标来反映该制度对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

1)人均绿地面积;

2)空气质量等级,在计算时可将质量等级赋以相应的权重,乘以对应的天数和,再除以365;

3)噪声。

材料:土地评价基本知识

一、土地质量评价

土地质量是土地的一项复杂的综合属性,意味着土地满足不同用途的程度,或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如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可以广泛运用的土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种植业生产有关的指标,主要有作物产量、水源和土壤有效水分、营养源和营养物有效量、根层的氧气有效量、根系发育的地理条件的适应性、苗床和发芽条件、土地的耕作条件(适耕性)、土壤的盐化度和碱化度、土壤毒性(酸性过高)、与土地有关的病虫害、土壤抗蚀性能、洪泛灾害(包括频率及淹水历时)、气温类型、辐射能及光周期、影响植物生长的灾害性天气(风暴、霜、冰雹等)、空气湿度、作物成熟所需的干燥期;②与牧业生产有关的指标,主要有放牧草地的生产率、影响牲畜的灾害性天气、地方性虫害及流行病、牧草的营养价值、牧场的毒性(毒草)、植被抗拒退化性能、在放牧条件下土壤抗拒侵蚀的性能、水源距离及饮用水可获量、与根据地(定居点)的距离;③与林业生产有关的指标,主要有木材年平均增长量、本地树种的类型和数量、影响幼树生长的环境条件、病虫害、火灾危害;④与采集副业有关的指标,主要有树木品种、药用植物、果类、野味、山珍、与根据地(村庄)的距离;⑤与农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指标,主要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可能规模、征用土地的便利条件、与市场及物质和劳动力供应有关的地理位置、由生产单位到田地或作业区的交通、影响道路修建和维护的地形因素(可进入性)、机械化的可能性和影响机械化的地形因素(可通行性)、自然植被、防止土壤侵蚀的措施。

这些应用于评价的指标大多是变量,或土地的某一项质量,或土地的某一特征或几种特征的作用,每种指标都有一定的临界值或一系列临界值,以确定等级界限。并可根据表明各种指标对某项土地利用影响的数学模式,利用计算机中已经储备的有关地区的具体资料进行对比,预测利用的后果,从而具体评定土地质量。这类数学模式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加以验证,可以不断改进,使之更接近实际情况。

二、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预测土地的未来利用。因此关于土地潜力的评价是各国农业部门普遍重视的问题。美国农业部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制订了一项有关土地潜力评价的方案,此后被介绍到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已成为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方案。评价是在高水平管理制度下考虑土地的潜力,着重联系自然条件的局限性。以英国土壤调查局修订后采用的方案为例,根据土地最有利的利用次序是栽种农作物、牧草、森林,从而考虑将土地分为7个等级。其中1级为最适于农作物生长,在利用上很少或没有自然局限性;2级为较适于农作物生长,土地在作物选择范围和阻碍耕作方面,局限性很小;3级为在作物选择范围和要求细致管理上,有中等程度的局限性;4级为在作物选择范围和要求细致管理上,有严重的局限性;5级为利用范围限于放牧、林业或旅游业;6级为利用范围限于粗放的放牧、林业或旅游业;7级为土地的局限性非常严重,很难整治。

以上7个等级是根据坡度、地形、地面组成物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和肥力、气候和径流、土地侵蚀方式和程度、土地利用现状等一系列指标来衡量,每一指标根据适宜性而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给予一定分数,根据各项指标的总积分,可评定土地的潜力等级。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进行宜农荒地资源的勘查,根据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土壤肥力、物理性质和厚度,自然条件(日照、积温、无霜期、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源、坡度、地形、植被构成和覆盖度)等指标,判明农垦的潜力,从而划分宜农荒地为四等。一等土地本身质量好,开发容易,垦后能获高产;二等土地农业利用受一定限制,需采取保护和改良措施,才能建成高产、稳产农田;三等土地土壤肥力低,改良困难,需采取较复杂的工程措施才能开垦;四等土地是严重积水沼泽地,土壤有效肥力低,难以开垦。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的差别取决于利用该地段所得效益与所需投资之间实际的或预测的相互作用,可以采用投入-产出的数量分析方法来估算。有的用途甚至不限于生产方面,例如旅游、自然保护等,除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土地的适宜性只有与特定用途相联系才有意义。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是在土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联系某种具体生产对象的适宜条件来进行。根据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可对一定地段的土地进行评价和分级,用质量和数量来表示。考虑到土地适宜性是指持续不断的利用,要联系到未来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如大规模地清除植被、发展灌溉、平整和改造地块、新修道路、土壤侵蚀或环境退化等,以及从而形成的适宜性或限制性。因此,土地适宜性的分级分为当前土地利用现状的适宜性分级和潜在的土地适宜性分级两种。

土地适宜性评价,经联合国粮农组织1977年协商讨论,认为可以下列四方面的指标来表达。①类(order)——反映适宜性的种类,一般以英文字母表示,分为适宜(S)、有条件的适宜(Sc)、不适宜(N);②级(class)——反映各类用途中的适宜程度,以数字表示,1为非常适宜,2为中等适宜,3为临界适宜;如属不适宜类,则1为当前不适宜,2为永久不适宜;③亚级(subclass)——反映各级内的不同限制性以及需要采取改良措施的种类,分为有关植物生长、有关牲畜发育和有关采集活动三方面,以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限制因素;④单元(unit)——反映亚级内需要加强管理的次要差别,如施用不同种类的化肥等,以括弧中的数字表示。例如“S2W(6)”表示属适宜类第2级,限制因素为过于潮湿,属第6单元。根据这种以字组方法表示一个地区不同地段的土地适宜性分级,可列出表格或画出分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