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牧业开发的自然环境

农牧业开发的自然环境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农牧业开发的自然环境农牧业的开发与发展首先是依托于自然环境。柴达木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柴达木地区降水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115.9mm,不足全国年均降水量的17%,且降水在地区与时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诚然,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致使柴达木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成为我国干旱地区的组成区域之一。但昆仑山地的降水及冰雪融水给柴达木发展农牧业带来了生机。

一、农牧业开发的自然环境

农牧业的开发与发展首先是依托于自然环境。柴达木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在2 680~3 300m,是一个封闭式的内陆盆地,气候上具有寒冷和干旱的特征,但由于柴达木地区面积广阔(东西约850km,南北宽约250km),所以它内部的自然地理环境仍具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它的东南部半干旱荒漠草原和西半部干旱荒漠两个自然区域。

由于柴达木具有独立的内流水系,因而形成了从中心到周围山地,自然环境依次出现湖泊、湖盆盐滩、盐泽、沼泽盐土、草甸草原山地、高寒草甸、沙漠(沙丘)、戈壁、荒漠低山丘陵至草原、草甸草原山地、高寒草甸高山、冰雪极高山的排列,构成环形带状的环境结构特征。

柴达木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6°0′~39°20′之间,相当于我国暖温带的纬度地带,但是由于地势海拔高至2 600m以上,热量条件明显变低,年平均气温1.1~5.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1.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5~17℃,这种热量条件,相当于温带地区仅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水是农牧业发展的命脉。柴达木地区降水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115.9mm,不足全国年均降水量的17%,且降水在地区与时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年内降水多集中在5~8月或6~9月,其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比例大多在70%左右。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了农业利用上的困难。

诚然,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致使柴达木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成为我国干旱地区的组成区域之一。干旱、风沙、戈壁、盐碱成为该区最普遍、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的地理环境,大大限制了该区的农牧业利用条件,使农牧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发展。但昆仑山地的降水及冰雪融水给柴达木发展农牧业带来了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