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系统层面的产业生态学

系统层面的产业生态学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2 系统层面的产业生态学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缺一不可,产业生态系统同样如此。系统层面的产业生态学主要从系统的角度探讨一个地区内产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2.2 阐述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

2.3.2 系统层面的产业生态学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即生命支持系统和生命系统)缺一不可,产业生态系统同样如此。产业内的企业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系统层面的产业生态学主要从系统(区域或城市)的角度探讨一个地区内产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方法有助于理解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和认识产业生态学中的资源利用、时滞、资源再循环潜力以及空间分布规律。有学者提出了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讨论其外部影响因素、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动力和区域产业的贡献(64)

1)产业共生

生态学中的共生是两个物种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一种利益关系,产业或技术系统也是如此。在一个区域内,企业之间常形成产业链,相互之间通过物质流动和产品利用形成利益关系,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65)。当然,这种关系可以在一定的机会下自然产生,也可以通过规划引导。Marian Chertow将这种产业共生系统叫做生态产业园,这在世界上已有较多成功的案例。一个产业园成功的关键是资源输入流和输出流之间具有较高的协同性。

2)物质流分析

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通过“食物链”(产业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资源的流动,不同的企业处在不同的营养级,企业之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图2.4以个人电脑中铜的使用为例,据此可以大致了解产业食物链中物质流动的过程(66)。物质和资源流动的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形态在不同层面上展开,比如元素分析、分子分析、物质分析和材料分析(67)。图2.4中铜的循环使用是材料分析的层面。不同物质和元素受人为影响的程度不同,有些元素比如水溶性较低的元素,通过人为过程可以较容易地利用,这也反映了人类产业活动对自然界元素循环的干扰。分析了解不同元素在自然流动和人为流动之间的平衡、在产业活动中的功能以及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助于从大尺度上认识产业系统对资源和物质流动的影响(68)

图2.4 产业食物链(以个人电脑中铜的使用为例)

3)能量流分析

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必须以物质循环为载体。产业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同的产业营养级之间进行传递,在传递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且伴随着资源和物质流动进行传输,这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但两者也存在能量来源不同、能量输入系统的方式不同、同化效率不同等方面的差异(69)

4)产业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营养和功能关系(70)。根据该观点,不同物种在系统中占据一定的功能地位,处于生物链的特定位置,形成生态位的分化。另外“高斯假说”认为,生态系统中完全的竞争者(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共存(71)。生态位不同的物种避免了相互之间的竞争,同时由于提供了多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是指其可被利用的自然因素(气候、资源、能源、地形等)和社会因素(劳动条件、生活条件、技术条件、社会关系等)的总和。产业生态位确定后就意味着建立了产业系统与地域系统、系统与区域、系统与自然界相互之间的地域生态位势、空间生态位势和功能生态位势,形成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比较优势。这样的产业生态系统有利于构筑生态产业链,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有利于吸纳并留住可盈利的企业,并使这些企业在全球、国家和地区等不同层面扩大潜在的或已有的市场份额,避免由于产业生态系统的定位雷同而造成恶性竞争(72)

产业生态位上的企业通过经营规模上、档次上、业态上、大类上、空间和时间上的错位,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建立自己的生态位,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在区域产业系统规划中,应按照产业链和生态位的错位原理来布局和发展产业,同时通过延长产业链来更充分地利用空间资源,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对于保证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73)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链长短与经济效益、风险有关;而从生态学角度来看,产业生态链也不是越长越好,产业生态网也不是越复杂越好。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带来稳定性,但过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带来不稳定性。生态网(链)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组分的优势度和多样性的平衡;开放度与自组织能力的平衡;结构的刚性和柔性的平衡(74)

5)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发展

人类社会的产业生态系统如同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一样,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级产业生态系统。处于人类产业活动初期,企业类型少、规模小、产业竞争小、自然资源充足、废弃物少。

(2)中级产业生态系统。随着产业化的深入,企业类型增多、规模增大,资源过度使用而造成稀缺,废弃物增多致使环境问题突出,一些企业开始从有利用价值的残余物中获取资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开始出现。

(3)顶级产业生态系统。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新的资源和产业不断进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废弃物不断减少,到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排放完全满足环境承载力的时候,即从整个生态系统而言,资源消耗速度和再生速度、废弃物积累速度与净化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达到可持续发展水平时,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能流和物流开始呈现顶级生态系统的特点,被称为顶级产业生态系统(75)

目前,人类社会的产业生态系统大多已经历了初级阶段,开始进入中级阶段。在产业经济发展和升级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并疏导产业链的配置,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使产业生态系统按照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方向演化和发展,最终使产业生态系统达到顶级状态。

复习思考题2

2.1 阐述产业生态学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2.2 阐述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

【注释】

(1)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2)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3)胡学伟,宁平.从摇篮到坟墓的污染预防:生命周期评价[J].云南环境科学,200,22(增):39—41.

(4)王如松,周涛,陈亮等.产业生态学基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64.

(5)王如松,周涛,陈亮等.产业生态学基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63.

(6)王如松,周涛,陈亮等.产业生态学基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63.

(7)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

(8)Graedel T E,Allenby B R著,施涵译.产业生态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9.

(9)杨建新,王如松.产业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1998,9(5):555—561.

(10)王寿兵,陈丽娜.产业生态学及其实施的观念创新[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3):177—179.

(11)杨建新,王如松.产业生态学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11(2):56—60.

(12)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

(13)郭淼,吴晓玲.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初探[J].纺织导报,2003(1):70—73.

(14)楚丽明,汤传毅.汽车能源生命周期评价[J].节能与环保,2003(11):27.

(15)葛亚军.废二次电池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8,16(2):46—48.

(16)韩仲琦.水泥的生命周期评价[J].水泥技术,2006(2):23—25.

(17)任辉,杨印生,曹利江.食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19—22.

(18)Imke J M de Boer.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ventional and organic milk production[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2003,80:69—77.

(19)蔡伟民,郭玉坤.国外产业生态学研究最新进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88(4):174—178.

(20)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3.

(21)李名林.汽车产品生态设计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设计研究,2007(1):32—35.

(22)童蕾,江文洪,陈超敏.冰箱产品的生态设计[J].2008,26(4):107—110.

(23)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5—225.

(24)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006:3.

(25)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89.

(26)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3):1243—1248.

(27)T.E.Graedel,B.R.Allenby著,施涵译.产业生态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28)T.E.Graedel,B.R.Allenby著,施涵译.产业生态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

(29)王飞儿,陈英旭.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23(5):249—252.

(30)黄春林,张建强,沈淞涛.生命周期评价综论[J].环境技术,2004(1):29—32.

(31)王毅,魏江,许庆瑞.生命周期评价:内涵、方法与挑战[J].中外科技信息,1998(7):27—30.

(32)霍李江,生命周期评价(LCA)综述[J].中国包装,2003,23(1):42—46.

(33)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4.

(34)王如松,周涛,陈亮等.产业生态学基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96.

(35)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0.

(36)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1.

(37)杨建新,王如松.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科学进展,1998,6(2):21—28.

(38)樊庆锌,敖红光,孟超.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177—180.

(39)王飞儿,陈英旭.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23(5):249—252.

(40)霍李江,生命周期评价(LCA)综述[J].中国包装,2003,23(1):42—46.

(41)杨建新,王如松.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科学进展,1998,6(2):21—28.

(42)曹华林.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理论及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2):281—284.

(43)李娜,李明俊.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及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8,26(2):319—323.

(44)杨建新,王如松,刘晶茹.中国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2):234—237.

(45)曹华林.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理论及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2):281—284.

(46)李娜,李明俊.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及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8,26(2):319—323.

(47)曹华林.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理论及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2):281—284.

(48)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1—49.

(49)李娜,李明俊.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及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8,26(2):319—323.

(50)曹华林.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理论及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2):281—284.

(51)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0.

(52)曹华林.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理论及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2):281—284.

(53)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0.

(54)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0—41.

(55)曹华林.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理论及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2):281—284.

(56)邓南圣,王小兵.生命周期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57—167.

(57)黄贤金,钟太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58)杨建新,王如松.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科学进展,1998,6(2):21—28.

(59)刘晓华.生命周期评价与环境伦理[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25.

(60)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17.

(61)袁志杰.产业生态学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0):14—15.

(62)T.E.Graedel,B.R.Allenby,施涵译.产业生态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31—237.

(63)Graedel T E,Allenby B R,施涵译.产业生态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49—259.

(64)袁志杰.产业生态学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31(10):14—15.

(65)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29.

(66)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29.

(67)Graedel T E,Allenby B R,施涵译.产业生态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78—291.

(68)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29.

(69)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29.

(70)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5.

(71)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34.

(72)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29.

(73)赵荣钦,刘英,焦士兴.城乡结合部扩展中的生态学过程分析[J].生态经济,2008,24(10):136—138.

(74)王如松,周涛,陈亮等.产业生态学基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0.

(75)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