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储蓄投资过程周期理论

储蓄投资过程周期理论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储蓄投资过程周期理论许多经济学家强调了储蓄投资过程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周期性经济波动。1.货币因素的投资过度周期理论货币因素的投资过度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米塞斯和罗宾斯等人。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与货币因素的投资过度理论的主要差别在于是着重从生产过程本身来解释周期,而不把货币因素视为引发经济周期的最初动因。

四、储蓄投资过程周期理论

许多经济学家强调了储蓄投资过程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周期性经济波动。大致有货币因素的投资过度理论、非货币因素投资过度理论、“创新”周期理论、消费不足周期理论等。此外,凯恩斯主义及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也强调储蓄和投资过程,对此后面章节会进行较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

1.货币因素的投资过度周期理论

货币因素的投资过度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米塞斯和罗宾斯等人。这种理论认为,货币金融当局的信用膨胀政策是干扰经济体系均衡,并引起经济扩张,进而导致繁荣和萧条交替变动的根本原因。即认为如果没有信用扩张,那么生产结构失调以及由此产生的波动就不会出现。货币因素的投资过度理论认为只要银行扩张信贷,导致市场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工商企业贷款的投资对厂房、机器设备的需求增加,这时银行信用扩张引起的投资和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只能是把原来用来制造消费品的生产要素转用于制造资本品,这样势必相应地引起消费品产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上涨。这时,那些货币收入不变或货币收入的增长落后于消费品的价格上涨的消费者,将因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而非自愿地减缩了他们的消费,称为“强制储蓄”(Forced Saving),而借助信用扩张扩大投资所形成的新的实物资本如厂房、机器设备等是由这种“强制储蓄”提供的。

哈耶克认为这种人为地扩张信用的政策所引起的经济扩张是不能持续下去的,迟早会出现萧条和反方向的累积的衰退过程。当银行扩张的信用通过企业的投资转化为人们的货币收入后,消费者势必会恢复他们原有的消费,于是引起消费品的需求比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得更多,消费品的供给减少,需求反而增加,消费品价格进一步上涨。银行受法律或营业习惯的限制而不能无限地扩张信用,由此表现为货币资本供给的短缺,货币资本短缺将引起两种结果:或者是工商企业在繁荣阶段进行的投资(建造厂房购置设备)半途而废,不能完成;或者是已经生产出来的资本财货因需求不足而价格下落,存货积压,从而造成经济萧条。

2.非货币因素投资过度周期理论

非货币因素投资过度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图冈—巴拉诺斯基、斯皮特霍夫和卡塞尔。这种理论认为投资过度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与货币因素的投资过度理论的主要差别在于是着重从生产过程本身来解释周期,而不把货币因素视为引发经济周期的最初动因。在这一理论中,货币信贷扩张是经济扩张的必要条件,但货币因素仅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斯皮特霍夫认为消费品生产相对不足,才是周期真正的原因。他认为,引起高涨的主要动因,是新技术的发明、新市场的开拓以及萧条阶段利率的低落。这些因素促进投资活跃,于是生产资料尤其是钢、铁、机器和建筑材料等和耐用消费品包括住宅、汽车、家具等的生产大量增加,这就是经济高涨阶段。在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扩大投资所必需的货币资本,开始来自于萧条阶段所积累的大量闲置资本,继之则主要来自银行的信用扩张和企业未分配利润转用于投资,当经济高涨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货币工资上涨和使用生产效率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这样,货币资本的供给减少,从而形成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高涨阶段进行的投资所扩大的生产能力逐渐向市场上提供日益增多的钢、铁、建筑材料和耐用消费品,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供给大大增加了。这样,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的供给增加而其需求逐渐减少,终必出现因货币资本供给不足以致使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生产部门生产过剩的经济周期。

3.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

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经济周期理论。他发现大规模扩张的原因在于由重大技术突破所提供的投资机会。熊彼特将“发明”和“创新”两个术语区别开来,他把发明定义为生产新方法的发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在不断地发生,人们总是在发现生产的新方法、更好的生产方法,然而只有在发明真正引入经济活动时,它才是具有经济意义的“创新”。“创新”(Innovation)一词被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索之新的组合”,它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之新的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只是间断地发生,它们趋于成串或成组发生时,一组投资机会或多或少同时被利用,于是便产生了扩张。由于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借助银行扩大信用贷款的帮助,增加劳动力投入,新建厂房增添设备,推动国民收入的增长,促进消费品生产的增加,随后,由于企业的“创新”利润,刺激其他企业也在银行信贷的帮助下模仿,这就是经济周期的复苏和高涨。当经济扩张经历一段时间,“创新”扩散到较多企业时,利润逐渐消失,扩张趋向终结。熊彼特理论最具特点的是对扩张如何开始的解释,创新及其所带来的投资使经济的适应力过度紧张,创新刺激了扩张,为了适应创新结果所作的调整又带来的紧缩。

熊彼特认为,在经济高涨阶段,厂商在乐观情绪支配下,投机盛行,借助银行贷款扩大的投资高估了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此外,消费者的乐观情绪高估了可能的收入,常用抵押贷款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消费者负债购买反过来促进企业的过度投资。所以,经济周期的衰退与萧条,意味着新产品新技术对旧的厂商和部门的冲击,那些在经济高涨期间过度扩大的投资在萧条阶段的毁灭是社会经济从失衡趋向新的均衡之必然的有益的过程,一旦萧条到达底谷,新的“创新”引致的复苏和高涨推动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向前发展,均衡—失衡—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熊彼特指出,推动经济周期地循环往复上下波动向前发展的“创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创新”影响大,有的“创新”影响小,有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有的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引进经济之中。这就势必出现各种周期都可与特定的创新联系起来,影响深远和实现期限较长的创新是长周期的根源,影响较小和实现期较短的“创新”则是短周期的根源。

4.消费不足周期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是周期性不稳定的较为古老的解释之一。19世纪初,法国西斯蒙第(Simonde de Sismondi)认为,一个社会之所以耗费劳动从事生产的唯一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是由那些不劳动的人的需要来决定,而不是根据生产者自己的需要来决定,这既破坏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自然的直接的联系,也引起了生产无限扩张的可能性。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减少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大规模机器生产使许多小生产者破产,从而减少了他们的收入和消费,劳动者尤其是工人阶级情况,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愈来愈坏。他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富人的消费虽将增加,但比起破产和贫困化的人所减少的消费要少得多,由此造成消费不足。当消费不足累积到一定程度会诱发经济衰退,甚至发生经济危机。

美国福斯特和凯庆斯在其合著的《货币》、《利润》和《节俭的进退维谷》等著作中,提出了储蓄过度—消费不足—消费品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理论。他们认为,推动资中主义生产的最终因素是消费者手中有足够的货币购买市场上的消费品,以使得企业家不仅能收回垫支的成本,还能赚得一定的利润。假如企业把全部利润分配给股东,而消费者又把他们全部收入花费于消费品,则企业以成本和股利形式付给消费者的货币,可在出卖消费品时全部收回,这样,生产将在每一年度以相同规模反复进行下去,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现象。当企业只是把一部分利润分配给股东,其余的未分配利润转化为新的投资,或者假设消费者以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开头,这部分用于储蓄和投资的货币,成为增雇工人的收入,因而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没有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储蓄引起的新增投资表现为新建厂房新增设备和原料在制品等等,因而消费品的供给也没有增加,所以消费品的供需能保持平衡。但是,等到这笔新投资转化为待售的消费品后,消费品的供给增加了,但消费者手中的货币依然如故。这样,市场疲软,物价下跌,利润减少以致货币流通量减少,生产减缩,失业增加,消费品生产过剩的经济萧条随之出现。

银行增发货币或扩张信用,通常不是贷给消费者以吸纳市场上的消费品,而是贷给生产者以生产出更多产品。在此,最初增加的货币成为企业扩大生产新增雇工人的工资收入,货币流通量增加了,消费品还未相应增加,于是引起物价上涨。一旦扩大的生产终于转化为消费品以后,由于生产者以成本因素支出的货币所制造出来的消费品,需要加上利润卖出去,所以除非银行续续扩大货币流通量,增多的消费品将因消费者缺乏足够的货币购买力,以致无法按包含成本与必要的利润的价格售卖出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