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监测与评估

监测与评估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海岛旅游开发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指标。受到海岛发展导向与管理成本的限制,多数海岛旅游监测评估过多地强调旅游的经济效益,突出旅游开发对海岛经济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旅游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从而从根本上削弱了海岛旅游开发的长期可持续性。

五、监测与评估

海岛旅游开发的实施监测与评估过程是海岛旅游可持续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Kimmel,2007),监测与评估过程的合理性和结果有效性对一个海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监测则是确保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Twining Ward &Butler,2002)。多数旅游地可持续性评估趋向于依靠主观判断,没有任何参考与衡量的标准,甚至有旅游研究者认为旅游可持续性基本是一种渴望或目的,而非一个可衡量的或可实现的目标(Ko,2005),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客观合理的海岛旅游可持续性监测与评估框架体系。

(一)监测体系

管理监测是指阶段性地对海岛旅游地内部或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之间某些特定属性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的评估过程,其主要内容与形式由海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来决定。监测是海岛旅游地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了海岛旅游开发活动给海岛当地自然生态及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评估数据,包括确定海岛生态系统状态与变化趋势、正常变动范围以及社会承受能力等以提供早期变化预警来减少海岛旅游开发的外部成本。通过对监测结果的评估,海岛管理及决策者可以及时发现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海岛旅游开发规划后续的调整与改进提供关键信息。

由于海岛特殊的自然地理属性与历史文化内涵,其旅游开发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海岛旅游开发规划难以保证其发展的持续性,因此监测过程对于海岛旅游开发影响评估非常关键,不但可以对海岛旅游开发成效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估,还可以对海岛旅游开发战略实施动态的改进,从长远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图5-12)。海岛旅游开发监测的目的在于评估海岛旅游开发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即通过对海岛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社会文化环境变化趋势的监测来评价海岛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影响,确保海岛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

在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海岛旅游开发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指标。其中,自然地理环境指标主要包括海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恢复能力、海岛主要生境质量状况、海岛土地与淡水储备以及污染物状况等;社会经济指标则主要是海岛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数量、相关产业变动及居民认知等。受到海岛发展导向与管理成本的限制,多数海岛旅游监测评估过多地强调旅游的经济效益,突出旅游开发对海岛经济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旅游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从而从根本上削弱了海岛旅游开发的长期可持续性。

图5-12 海岛旅游开发的适应性监测体系(仿Gerber et al,2005)

有效的海岛旅游开发监测评估需要一个完善的监测体系和评估实施机制,这就需要将海岛旅游监测纳入海岛旅游开发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前、中、后期,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测与评估体系。海岛旅游开发的监测与评估离不开海岛旅游开发的基线数据,即在实施海岛旅游开发前的规划制定阶段,对海岛旅游资源与环境状况进行一次彻底深入的调查与评估过程,充分了解海岛旅游地的自然、社会与经济属性,并作为未来海岛旅游开发监测与评估的基础数据。海岛旅游开发监测的实施可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监测海岛旅游开发的时间变化,将海岛旅游开发实施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可能难以区分具体变化是源于旅游开发还是其他人为活动影响或自然环境变化;二是监测海岛旅游地的空间变化,即将实施旅游开发的海岛旅游地与其他类似的未实施海岛旅游开发的海岛进行比较,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不同海岛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状况通常具有独特性,不同的海岛之间缺乏可比性,容易造成误导。不同的海岛旅游监测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劣势,需要根据不同海岛旅游地的不同管理目标和特有属性采取适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海岛环境和旅游产品属性,建立起一个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海岛旅游监测体系,对海岛旅游开发活动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并保持这种监测与评估的方法、人员与目标连续性,对于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评估模型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监测体系和技术评估模型基础上,但由于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海岛属性的独特性,提出一个现实有效的评估模型并不简单。虽然经过十几年的争论,仍然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以及衡量旅游可持续性的恰当指标体系(McCool et al,2001)。不同的旅游评估模型具有不同的应用对象和管理目的,很难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模式。很多研究者将可持续性看作是一个纯环境词汇,并开发了相应模型,但通常缺乏管理层面的考虑或反馈机制,不能覆盖多层次的环境、社会与经济问题(Lim &Cooper,2009)。

20世纪90年代早期,包括国际旅游组织(WTO)、国际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TTC)及国际旅行社联合会(IFTO)在内的三大国际旅游机构启动了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研究。其中,国际旅行社联合会在1994年设计了一个包含系列绩效指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评估模型,国际旅游组织的指标体系包括公司指标、国家指标与旅游地特定指标三大类,而国际旅行与旅游理事会则提出了欧盟可持续旅游模型(ECOMOST),该框架模型将人口、旅游、生态与政治四类相互竞争因素之间的平衡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设定了每个指标的阈值,触发后会引发政策干预(Hughes,2002)。

除了上述国际组织提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框架模型外,一些旅游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可持续性旅游评估模型,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实证研究。如Pigram(1990)认为旅游业应采用一个“最低安全标准”来使旅游开发的不可逆变化风险最小化,但由于发展影响是趋于累积的,很难预测长期的旅游发展渐变影响的累积后果(Liu,2003);Prescott-Allen(1997)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晴雨表模型,用来评估人类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整合可持续发展水平,但该模型难以说明个性化旅游指标的可持续性(Ko,2005);McCool与Lime(2001)提倡采用几种已成型的管理决策框架,如旅游承载力(TCC)、最大可接受变化极限(LAC)、游客影响管理(VIM)、游历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及旅游优化管理模型(VAMP)等。此外,还有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数模型,如环境空间、生态系统完整性领地指数(TIEI)、生物完整性附生指数(PIBI)、制度可持续性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数等,但这些指数都不能用来解释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Sonak,2004)。

在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领域也存在多种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包括Ko(2005)提出的克服旅游可持续发展晴雨表模型不足的旅游可持续性评估过程概念框架(阿米巴模型)、Cernat与Gourdon(2005)提出的可持续旅游标尺(STBT)、Lim与Cooper(2009)提出的基于优化运作的生命周期模型——多功能交互过程循环(Multifunctional Interactive Process Cycle)模型以及G9ssling等(2002)提出的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可持续性评估方法等。

1.可持续旅游标尺

Cernat与Gourdon(2005)提出的可持续旅游标尺(STBT)对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生态可持续性、基础设施可持续性以及旅游吸引力在内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整个指标体系包括4大类、50多个指标类型,从一个旅游地的旅游资产、开发活动、基础设施、经济漏损、发展联系、旅游吸引力与可持续性6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2.旅游可持续性晴雨表

旅游可持续性晴雨表模型代表了一种整合人类与自然指标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其评估内容包括一个旅游地社区的人类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两部分,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旅游地社区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开发的一般环境影响及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水平与相关的环境政策与管理措施等,从旅游地居民、游客及旅游地自身环境需求三方面出发对其可持续旅游发展进行评估,并按照不同的指标区间,将一个旅游地的可持续性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划分为5个等级,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来推动一个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表5-10、图5-13)。

表5-10 旅游可持续发展晴雨表模型评估框架

摘自:Ko,2005。

3.旅游可持续性评估过程(阿米巴模型)

由于旅游可持续发展晴雨表模型不能说明个性化的旅游指标可持续性,Ko(2005)引入了旅游可持续性评估过程概念框架(阿米巴模型)来说明个性化的旅游指标可持续水平以克服旅游可持续性晴雨表模型的不足。Ko(2005)认为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方法目前并未在旅游中得以应用,大多数可持续旅游发展评估是描述性的,建立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并得出主观结论,因而缺乏严格的方法体系来评估旅游业的可持续性问题。同时,他认为不同的旅游地与可持续性相关的问题和关注点存在差异,应采取不同的数据和指标确定方式以符合特定的旅游地发展需求(Cernat &Gourdon,2005)。旅游可持续性评估过程概念框架(阿米巴模型)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服务质量、环境冲击、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政策八方面评估内容,其评估过程包括系统确定、维度确定、指标确定、指标尺度划分、可持续等级确定、旅游开发可持续性评估图、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延伸及结果评价等步骤(图5-14)。

图5-13 旅游可持续发展晴雨表模型(摘自Ko,2005)

图5-14 旅游可持续性评估过程概念框架模型(Ko,2005)

4.多功能交互过程循环模型

针对现有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评估工具缺乏对所有层次的环境、社会与经济问题的全面评估问题,Lim &Cooper(2009)提出了多功能交互过程循环模型(Multifunctional Interactive Process Cycle)。该模型建立在过程优化基础上,通过建立海岛旅游指标体系,确定不同海岛旅游发展阶段识别指标水平,以及了解通过各指标交互作用来改变旅游地状态与层次的旅游系统触发因子来进行系统优化。在其他研究基础上,他们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并将其分为经济影响、环境问题、社会影响与态度、政治与政策、技术及游客六类(表5-11)。

表5-11 海岛旅游状态指标选择

(续表)

img67

摘自:Lim &Cooper,2009。

在此基础上,按照海岛旅游开发的特点,重新将全部指标归为外部、内部、管理与关键因素4个维度,最终选择确定了15个指标用于过程优化模型进行可持续旅游发展优化模拟(表5-12)。多功能交互过程循环模型优化过程由认知、准备、社会适应与自我治理4个阶段组成,在优化过程中,通过选定的外部、内部、管理与关键4类因素交互作用,并利用适当的指标层次和不同的循环变化,包括正循环、极端变化循环及因素变化循环来确定一个旅游地旅游开发的特定阶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旅游发展措施(图5-15)。

表5-12 多功能交互过程循环模型优化指标及其分类

摘自:Lim &Cooper,2009。

img69

图5-15 多功能交互过程循环模型(Lim &Cooper,2009)

(三)指标选择

海岛旅游可持续性具有动态变化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影响意识,这种认知的不确定性造成其监测与评估的困难,特别是在监测与评估过程中的指标体系选择缺少可操作性。在国际旅游界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持续关注下,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选择在持续进行中(Bardolet &Sheldon,2008)。虽然目前尚没有确定一个专门针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但包括世界旅游组织在内的国际旅游管理机构确定了多个可持续旅游评估指标体系,并在国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实践中得到检验。

遵循一定的条件和选择标准(表5-13),针对处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社区的评估对象,包括地方、国家及国际层次的旅游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不同的指标标准来进行旅游开发可持续性评估。de Graaf等(1996)认为有关可持续发展认知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共识只能在所有相关各方都了解并处于同样的信息条件下,并且能够有效地解释这些信息时才能够实现,但多数指标体系及监测评估方法并没有告知决策者如何将这些方法及其评估结果整合到管理决策中,特别是在地方层次(Sonak,2004),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并不多见。

为了帮助旅游业管理者、法规制定者及旅游地社区更好地理解旅游开发的长期风险,世界旅游组织制定了一套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指南,包括可持续旅游基本指标体系和特定类型旅游地指标体系两个系列(Ceron &Dubois,2003),该指标指南涵盖12个核心指标和一些额外的生态系统及针对特定问题的补充指标,具有高度的需求驱动性(Manning,1999)(表5-14)。

表5-13 理想的指标选择标准

摘自:Hughes,2002。

表5-14 可持续旅游基本指标体系(WTO,1997)

img71

摘自:Ceron &Dubois,2003。

对于海岛而言,可持续性旅游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应突出海岛旅游的特有属性,针对海岛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社会文化特点,重点选择对海岛环境影响大的因素,特别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淡水、能源、固体废物、污水排放、景观维护与文化整合等因素进行评估。Cicerchia(2003)对地中海海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及萨摩亚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萨摩亚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体系由关键指标、环境指标、经济指标和社会文化指标4类共20个指标组成,其中关键指标包括受到开发威胁的旅游景观数量、进行环境评估的新旅馆数量、主要游客吸引地质量、采用可持续旅游实践的旅游业者数量以及参与培训的旅馆人员数量;环境指标包括采用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的旅馆数量、自然旅游游客参与比例、旅游村庄的土地保护参与率、旅游村庄的海洋保护参与率、通过水质监测的旅游地数量、海洋旅游游客参与率、进行生物降解垃圾堆肥的旅馆数量以及旅馆人均游客夜用水量等;经济指标则包括旅游对地方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开发旅游新企业比重、乡村地区旅馆业就业比重等;而社会与文化指标包括参与旅游认知计划的村庄数量、传统事件在旅游节日中的比重、市场中手工艺品摊位比重和告知游客村庄协议的旅游经营者等。Farsari与Prastacos(2000)提出的地中海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则包含了8大类68个指标,对一个旅游地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地方社区决策参与、消耗与废物控制、生物多样性维护、旅游规划与市场促销、地方经济贡献、公众咨询、人员培训以及旅游认知研究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估,以确定其可持续发展水平(Cicerchia,2003)。

虽然上述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多方面内容,从旅游地开发的各个方面对旅游发展的可持续进行评估,但这些指标体系的现实可操作性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一些指标的评估标准选择与状态衡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评估结果的决策可靠性。同时,由于现有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没有对一个旅游地的旅游承载力进行评估,也不能明确地提出一个旅游发展的“阈值”或“极限”标准,而且现有的旅游可持续性评估过多地强调旅游开发的经济贡献与环境影响指标,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影响评价指标依然欠缺,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注释】

[1]本节内容主要引自Agarwal(2002)。

[2]物理资本主要指公共基础设施、企业固定资产等人工资本,而自然资本主要指自然资源。

[3]本节内容主要引自Hernandez and Leon(2007)。

[4]本节内容主要摘自McElroy and de Albuquerque(1998)和McElroy(2003)。

[5]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075.htm

[6]本节内容主要参考Briassoulis(2002)和Ostrom等(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