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青岛市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年青岛市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2013年青岛市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一)旅游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建立专业机构,制定和完善旅游产业的政策法规。青岛市应出台一些具体配套政策措施,对旅游产业实施税费优惠,加大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优先安排旅游用地,形成更加有力的旅游发展政策保障。青岛市应加强国外旅游市场运作模式的研究,借鉴他们成功的发展经验,形成适合青岛市的发展模式。

二、2013年青岛市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旅游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

建立专业机构,制定和完善旅游产业的政策法规。一个行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专业机构的辅助和规范,因此,青岛市需要成立专业的组织和机构,对旅游的发展进行统一部署。政策法规是促进发展、指导发展、规范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部门要重视发挥政策法规在促进和规范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6年1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9年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青岛市应出台一些具体配套政策措施,对旅游产业实施税费优惠,加大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优先安排旅游用地,形成更加有力的旅游发展政策保障。

建立旅游市场化运作机制。青岛市应加强国外旅游市场运作模式的研究,借鉴他们成功的发展经验,形成适合青岛市的发展模式。促进专业团体和机构、会展设施、商务旅游供应商、各种专业服务供应商、旅行服务机构的分工与协作,形成联合营销、统一申会办会形象、标准化服务、信息咨询、培训教育等配套网络。旅游的发展应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只提供市场环境和政策的支持,不插手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更不能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

(二)旅游产品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快发展度假旅游产品。要加快石老人、凤凰岛、琅琊台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力争2015年前,建成港中旅海泉湾、今典红树林等5~10个度假旅游单元,规划建成阳光博澳艾美、银座凯悦酒店等15~20个度假酒店,发展2~3处游艇俱乐部,形成青岛市东、西两大度假集群。

二是加快发展海上旅游产品。充分发挥青岛作为“世界最美海湾”和海岛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开拓青岛旅游的蓝色空间。要进一步开发海上旅游航线,重点发展高档游船,加快培育海上看青岛、海上演艺、海上餐饮、海上婚庆等旅游产品;发展游艇、帆船俱乐部,培育高端海上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水上摩托、水上自行车、拖弋伞等游乐项目,形成参与性强的海上游乐产品;完善灵山岛、田横岛等海岛旅游设施,实现海岛旅游突破。

三是加快发展邮轮旅游产品。主推邮轮旅游、帆船运动等。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邮轮停靠港。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船坞、码头,特别是奥帆赛相关设施,按照国际标准改造完善;以游客方便为导向建设酒店、商店、银行、写字楼、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同时配套便利的陆空交通设施;完善物资供应及维修保障设施,使邮轮的补给、补充、废料处理、维护和修理得到充分的保障;推进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新加坡丽星邮轮公司在青岛设立挂靠港航线。

四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品。挖掘扩大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城市旅游业最富魅力的卖点,是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将崂山的道教文化打造成为青岛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设立崂山道乐宫、道教养生中心、道教名人遗迹展示场所,修复开发崂山玉清宫、明霞洞、道教文化展示中心等场馆;举办中国崂山论道大型活动,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崂山道教文化精髓,把“崂山论道”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品牌;打造几台体现崂山文化特色的大型精品剧目,塑造崂山道家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建设以道教为特色的“崂山民俗文化村”,形成集购物、食宿、休闲于一体的道教文化商业中心。发挥青岛作为“品牌之都”的优势,政府、工业企业、旅行社等多方联动共促工业旅游,形成青岛工业旅游“独特性、文化性、先进性、可参与性”的特色,游客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名牌企业的先进文化和管理经验,甚至可以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依托青岛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东西方交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欧陆建筑,美化城市南部海岸线景观,创造性地开展都市文化旅游,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五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乡村饭庄、田园采摘、渔家风情、温泉养生等八大乡村旅游产品,力争到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特色村达到100个以上,乡村旅游特色点达到300个以上,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

六是加快发展购物和餐饮旅游产品。加快规划建设一批旅游纪念品(商品)超市、特色街和专卖店,举办特色旅游纪念品(商品)设计大赛,开发一批具有青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挖掘、整理青岛特色餐饮文化,组织推介青岛十大特色菜和十大特色小吃,建设石老人海鲜街、青岛鲤鱼门海鲜城等特色餐饮项目,打造“青岛菜”品牌。

七是加快发展节庆会展旅游产品。以国际啤酒节、国际海洋节、国际帆船周等大型节会活动,以及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依托,着力打造高端节会旅游品牌。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高端会议中心,积极承接国际大型会议,尤其对于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期间举办大型会展活动要给予鼓励和扶持。

八是加快发展体育健身旅游产品。积极引进和承办国际高水平海上运动赛事,发展海上帆船、帆板等海洋体育活动;积极发展温泉、保健、潜水、疗养、登山、高尔夫、健步行等特色健身旅游项目。

(三)旅游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

按照国际标准,加快建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四大体系”。一是建设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建设机场、铁路新客站旅游集散枢纽,主城区旅游集散中心,自驾车营地,崂山客服中心等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停车场和公厕;规划建设海上旅游集散中心,提升城市旅游集散功能。二是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中心的信息、咨询、投诉、营销、指挥调度等功能;在机场、车站、码头及主要景区建设20处旅游咨询中心,设置导游地图灯箱达到100块。三是建设旅游导示体系。完善景点标识、道路引导标识、城区旅游引导标识,开发手机查询、汽车导航、触摸式导游等系统。四是完善交通体系。开通重要旅游沿线的陆上、海上观光巴士,提升旅游交通接待能力;开辟欧美航空线路,增强入境旅游竞争力。

(四)旅游市场开发实现新突破

重点开发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入境市场,大力培育本市市场,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提高旅游消费。

一是开发入境、国内和本地“三大客源市场”。巩固日韩重点市场,大力开发港澳台、东南亚、俄罗斯等主要市场,积极培育欧美潜力市场,优化入境客源结构;加强与海外旅游机构和观光协会合作,扩大国际营销网络。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和东北地区为重点,进行旅游推介;加大半岛城市群合作,共推黄金海岸旅游线、齐鲁文化旅游线。办好“山东人游青岛”、“青岛人游青岛”等活动,活跃本地市场。二是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参与国际旅游交易活动、请进来体验等方式,积极开展海外宣传促销活动,扩大国际知名度。三是加强与海外旅游业界的国际合作。力争与海外政府旅游机构和协会友好合作达到60家以上,形成遍布五大洲的合作网络。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来青邮轮、包机,以及海外游客、淡季游客等给予奖励,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和淡季旅游。

通过一系列促销措施,力争到201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60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

(五)旅游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严格保护近岸滩涂、湿地、海洋和渔业资源,加快河流、海岸、山体的生态恢复;抓好植树绿化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严禁发展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的项目;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建设和完善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采用新技术,提高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能力。通过上述工作,充分展示出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使青岛拥有发展旅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繁荣青岛的夜生活。发展特色街区,市内各区选择有经营特色的街区和门店,作为重点进行培育和打造,符合游客的夜间消费需求。发展高档次的夜间文化娱乐,引导市话剧团、影院等部门精心策划推出影响较大、常演不衰的室内、室外演艺精品节目,满足游客的娱乐文化需求。整合城市公共资源,完善夜间服务功能,为游客的夜生活提供方便,包括延长公交运营时间、建“夜间停车场”、推进城市的夜景亮化工程、各金融机构在有关场所配备足够数量的ATM机提供24小时金融服务等。

提高高端旅游服务质量。在高尔夫旅游、游艇旅游服务规范的基础上,旅游局继续制定邮轮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等高端旅游项目的服务标准。建立高端旅游服务质量的督察制度,建立由专业检查员和社会相关人员组成的队伍,对宾馆、酒店、旅行社、俱乐部和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监督,并将他们的评价作为宾馆、酒店、旅行社、俱乐部和旅游服务人员评优的重要依据。

(六)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

首先,创新促销方式,改善促销效果。一是选择对主要客源地影响力大的主流媒体,在黄金时段以“硬广告”的形式加大促销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和各类展会,并选择适当时机到国际国内重要客源地进行促销宣传。二是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借助青岛市旅游网与国际国内知名网站的链接,采取图片、视频等形式,推介青岛市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方式,尤其是流动型媒体方式,如与航班合作,在航班上进行视频宣传,达到随时随地进行青岛市旅游品牌的宣传。此外,还可以通过外办、侨联、台办的联络渠道,利用驻外机构,加强宣传工作。

同时,政府应该牵头在本市进行旅游贸易活动,或者申请举办国内城市旅游推介会,邀请国内外的旅游专刊记者来青岛进行旅游采风等活动,将青岛城市旅游形象品牌真正推广到世界。同时应尽可能多地进行国内国际的旅游政务交往。

(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建立

相关院校加强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引导旅游院校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培养一批高端旅游发展所急需的翻译、旅游电子商务、度假管理、会展策划、景区规划、宣传促销、纪念品开发、理论研究等人才。指导旅游院校改革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协作,建立校外培训基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熟悉宾馆、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旅游院校聘请知名专家、旅游企业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名导游到学校讲学,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鼓励企业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进入高端旅游业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持证上岗。建立和完善工作中的定期轮训制度。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根据工作需求确定培训内容,设立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通过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高层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选送一批高层旅游管理人员到相关院校进行培训,也可有步骤地组织他们到国外进行培训和考察,以便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的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

创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政府部门通过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社会工资水平、安排住房、解决子女入学、提供安家费和科研经费等措施,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和留住国内外高端旅游的管理人员。帮助企业利用政府为其搭建的平台,提高薪酬的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人尽其才的局面,优化人际环境,制定股权激励政策,达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的。

(八)旅游改革实现新突破

支持有条件的旅游度假区、景区(点)加快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招商引资要面向大企业集团。大企业集团往往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成片综合开发能力和成熟旅游项目开发经验,能实现高端旅游项目的精品开发、成片开发,使高端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