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酒泉市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制约因素

酒泉市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制约因素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酒泉市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制约因素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酒泉市城乡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先是缩小后又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城乡在产业的融合方面非常差,农民进城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农村提供的资源绝大多数被东部吸收,使酒泉城乡难以快速的一体化。

第四节 酒泉市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酒泉市城乡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先是缩小后又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城乡收入差距在1980年是4.93∶1,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下,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到1990年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缩小,为1.33∶1。但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城市改革开始,城市效益开始显现,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从1990年到2009年农村居民年均增收270元左右,而城镇居民年均增收630元左右。2009年城市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比为2.13∶1。

二、城乡公共资源的基础严重不均

长期以来,酒泉市城市建设几乎全部是由财政投入,当然这也是全国的普遍情况。而农村的投入在费税改革前,道路、水利、通讯、电力、教育卫生、安全饮水、电视网络等绝大多数是由农民自己掏钱的,这样从基础的投资来看,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就显而易见。从表现来看,2008年酒泉农村教育投资2.41亿元,仅占教育支出的32%。从医疗卫生看,农民享受的医疗卫生条件较为落后,千人享有的医疗卫生人员不足2人,城市却是3.7人。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因病返贫问题较为突出。农民人均支出的医疗卫生费用不足300元,而城市在500元左右。

三、城乡产业差别巨大

酒泉市是典型的农业区域,长期以来以发展农业为主。工业产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矿产资源开发和以原料的初级加工为主的矿业企业,另一方面是以农业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矿业企业主要表现为远离城市,对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而农业产业化企业大多都是规模小、产值低、加工链条较短、产业单一,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较低,与城市的关联度较弱。对城市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日常用品制造业等行业,但以上这些行业,除风电制造业外,酒泉几乎是空白。所以,城乡在产业的融合方面非常差,农民进城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农村提供的资源绝大多数被东部吸收,使酒泉城乡难以快速的一体化。

四、移民收入低、数量多

酒泉从改革开放以来就进行移民,移民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两西移民,二是疏勒河项目移民,三是九甸峡移民,四是自愿投亲靠友和租种土地的非计划移民。到2009年底移民共计15.38万人,主要集中在瓜州、玉门两个县市。2009年移民人均纯收入1522元,远远低于全国及甘肃水平,不到酒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同时由于移民居住区的环境脆弱,农业生产基础较差,公共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加上移民的素质较低,所以,要想移民富裕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市委市政府把移民工作作为难点来抓,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要彻底解决移民问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