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一)网络能力的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以往学者们对网络能力的界定虽然在字词用语上存有一定差异,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基本一致,如Hakansson、Johanson和Matsson、Ritter和Gemünden、Walter等。因此,本研究认为网络能力的主要构成维度包括网络规划能力、网络配置能力、网络运作能力、网络占位能力。

二、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一)网络能力的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以往学者们对网络能力的界定虽然在字词用语上存有一定差异,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基本一致,如Hakansson(1987)、Johanson和Matsson(1988)、Ritter和Gemünden(2003)、Walter等(2006)。在网络能力的构成维度上,Möller和Halinen(1999)、徐金发等(2001)、邢小强和全允桓(2006)、方刚(2008)的观点基本相似。从维度内涵上看,网络构想能力对应的是网络愿景能力,角色管理能力对应的是网络运作能力,关系组合能力对应的是网路配置能力。在以往关于网络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将网络能力定义为:企业通过识别网络价值与机会、塑造网络结构、开发、利用与更新网络关系以获取稀缺资源的动态能力。同时,本研究认为方刚(2008)先从战略性和操作性上对网络能力进行界定,后又将操作性能力进行细化,使得划分方法更为清晰,划分维度更为系统。并且根据Burt(1992)的结构洞理论,网络占位能力对于企业占据网络中心性,获取异质性资源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认为网络能力的主要构成维度包括网络规划能力、网络配置能力、网络运作能力、网络占位能力。其中网络规划能力是一种战略性能力,是企业对其网络活动的战略定位和指导方针,体现了企业对外部关系网络的认识和理解;网络配置能力指企业配置和发展网络关系的能力;网络运作能力是指处理和协调外部网络关系的能力;网络占位能力是企业占据网络结构中心或优势位置的能力。

(二)隐性知识获取的界定与维度划分

根据Polanyi(1958)、Nonaka(1991)、章小兵(2005)等中外学者对隐性知识的界定,以及Christine等(2004)、王立生(2007)等对知识获取的界定。本研究认为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语言、文字等结构化的方式直接清楚表达的知识,其主要特征在于难以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和难以用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通常由技能、诀窍、习惯、信念、个人特技、洞察力、群体成员的默契、企业文化等形式得以呈现。与此同时,结合Nonaka(1991)、Lubit(2001)、王方华(2004)、江新(2005)等中外学者对隐性知识的分类,本研究从技能和认识的角度,将企业隐性知识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技能型隐性知识,包括某种工艺或专长、某种专门的技术或产品市场;另一类是认知型隐性知识,包括经验、价值观、思维模式和组织文化等。隐性知识获取即可相应地分为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两个维度。

(三)新创企业及企业成长绩效的界定

诸多学者将成长年限作为新创企业的重要界定标准,Brush(1995)以六年以下为标准,Zahra(1996)以八年以下为标准。Yli-Renkoetal.(2001)、伍满桂(2009)等学者在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以企业年限1年以上10年以下为抽样标准之一。其中,伍满桂(2009)抽取的样本平均年限为6.9年。Chrisman et al.(1998)认为在创业企业没有达到成熟阶段之前,都可以称为新创企业。由于新创企业网络能力培育和外部关系网络建立需要较长时间,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原因,本研究将新创企业界定为成长年限在1~10年且未达到成熟期的企业。与此同时,在Timmons(1994)、Zahra等(2002)、Ciavarella(2004)、wiklund和Shepherd(2005)、国家GEP评估法、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池仁勇和陈洁(2009)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鉴于国家GEP评估法的复杂性,及我国现实背景下企业成长数据收集的困难性,本研究主要参考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的绝对和相对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盈利水平(投资回报、净利润)、成长潜力(市场占有率、营业额增长速度)、相对业绩(与其他企业的比较绩效,包括净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和营业额增长)等方面来衡量和界定企业成长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