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时间:2022-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一)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是衡量企业、行业、经济部门和国民经济的市场业绩的一个统计测量模型。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是一个因果关系关联模型,参见图3-16。图3-16 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表示了一个因果关系链,从决定顾客满意的基本前提——顾客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到形成顾客满意,最后影响顾客抱怨或者顾客忠诚。

三、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一)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顾客满意度指数CSI(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是衡量企业、行业、经济部门和国民经济的市场业绩的一个统计测量模型。一个企业的CSI表示其顾客对购买和消费体验的总的评价。一个行业的CSI表示顾客对该行业市场提供的总体评价,一个经济部门的CSI表示对该部门的总体评价,国民经济的CSI表示对整个国家的消费体验的总体评价。CSI不是对某一项具体交易的评价,而是对市场交易的累积评价,是对过去和现在业绩的重要衡量指标,并可预测将来的业绩。

顾客满意度指数于1989年瑞典首先采用,称之为SCSB(Swedish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测评,测评对象包含瑞典31个主要行业,以量化指标调查顾客对于这些行业的满意程度,以及再次购买的可能性。测评发现,如果五年间一个企业的SCSB指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其平均资产收益率可增加11.33%。德国1992年引进该指标测评,1994年包括了31个行业的测评。美国在1994年秋引进,测评对象包括了美国经济领域七个重要部门的40个行业。

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是一个因果关系关联模型,参见图3-16。

模型中包括六个潜在变量(或称为结构变量):期望质量、感知质量、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度和顾客忠诚度,以及对应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显变量)。实际测评时要根据各个潜变量,设计成可以由顾客直接测评打分的调查问题,即观测变量,图中表示为由x n和y n表示的调查问题。

img69

图3-16 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表示了一个因果关系链,从决定顾客满意的基本前提——顾客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到形成顾客满意,最后影响顾客抱怨或者顾客忠诚。

期望质量是顾客根据过去的消费体验和现实的需求水平,企业的营销传播和其他顾客的口碑等非经验性的信息,以及对企业能力的未来判定,在顾客头脑中形成的质量标准。感知质量是顾客对近期消费体验的评价。感知价值实际就是性价比,是顾客对比产品/服务质量和所支付价格合理性的评判。有了感知价值因素,就可以横向对比高价格和低价格产品/服务的区别。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越高,顾客满意度也就越高。根据退出—呼声理论,提升顾客满意度将减少顾客投诉和提高顾客忠诚度。正确有效解决顾客抱怨,有助于提高顾客忠诚;反之,将造成顾客流失。

顾客满意度是运用这个模型进行测评的核心指标,但其真正重要的测评指标其实不是顾客满意度,而是要分析顾客忠诚度。

(二)CSI调查问卷

本书模型中一共标有14个测量变量,对应顾客调查问卷中的14个问题,参见表3-5。其中前三个问题是调查购买之前的期望,紧随其后的三个问题是调查消费之后的直接体验,这六个问题是两两对应的。顾客正式抱怨是指通过电话、上网或写信给企业、消费者协会等的投诉;非正式抱怨主要是指口头告诉零售商、服务人员或其他人员,包括亲朋好友的怨气。

调查问卷的测量变量是标准化的,所有问题都强调顾客的整体心理感受,这样的测评可以用于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横向比较。

表3-5 测量变量表

img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